隋朝的时候,并州文水县有一个商人。他从卖豆腐起家,一步步把生意做大,成了当地一个富得流油的木材商人,这个人的名字叫武士彠(音:约)。古代的时候,商人社会地位低下。武士彠资财巨万,就想谋求社会地位。他商而优则仕,花钱上下活动,弄了一个芝麻官当。
武士彠,武则天的父亲
在武士彠满脑子要改变命运的时候,一个名叫李渊的大官路过文水县。当时的李渊,还是隋朝的臣子,他去晋阳驻防,路过了武士彠的家乡。武士彠对于大官,一向是想尽一切办法巴结的。李渊来到文水县,武士彠自然要巴结一番。根据《新唐书.外戚传》记载,李渊在文水县的时候,武士彠费劲心思,把李渊请到家中住了一段时间。
武士彠高标准高规格接待李渊,给李渊喝最好的酒,请李渊吃最好的菜,还给李渊安排了美女歌舞助兴。大家都知道,李渊是皇亲国戚,他小小年纪就是封疆大吏,他是见过世面的人。武士彠对李渊的招待高端大气上档次,让从小就锦衣玉食李渊印象深刻。武士彠凭借这次奢华无比的招待,让李渊记住他了。
李渊
再后来,李渊又升官了,他出任晋阳留守。文水县是李渊的辖区,李渊想起了当初那个热情招待他的商人武士彠,就把他召进晋阳城,给了他一个铠曹参军的官职。铠曹参军的官职并不大,职责是负责晋阳军队的武器装备管理工作,说白了就是晋阳战区后勤部武器装备处处长。铠曹参军这样的官职,对于出身士族的李渊来说,实在是算不得大官。但是对于商人出身的武士彠来说,这就是一个梦寐以求的好职位了。武士彠被李渊破格提拔为铠曹参军,对李渊是感恩戴德,从此以后就下定决心跟李渊干了。
武士彠请李渊到家里住了一段时间,就换取了梦寐以求的官位,这份回报已经是非常丰厚了。李渊紧锣密鼓筹划晋阳起兵的时候,需要大量的钱财招兵买马,需要大量的钱购买武器装备。这个时候,商人出身的武士彠,可就派上大用场了。武士彠家里有的是钱,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家里有矿啊。家里有矿的武士彠,决定把全部财产献给李渊,资助李渊起兵造反。
李渊晋阳起兵的时候,武士彠是花了大价钱的,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风险投资。到了李渊打进晋阳的时候,武士彠的风投资金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武士彠被李渊封为唐朝开国十三功臣之一,获得了免死一次的恩诏,用流行的话说就是拿到了免死金牌。李渊封武士彠为工部尚书,应国公,武士彠的兄弟,也都获得了县公、郡公爵位。昔日的文水商人武家,一下子就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
武士彠的成功,堪称是风险投资成功的范例啊。武家的好日子,在武士彠显贵之后接踵而来。武士彠当上尚书之后,马上又迎来了美人投怀送抱,他娶了著名的弘农杨氏女为妻。这个时候的武士彠,真的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啊。
武士彠高官得做,骏马得骑,美人在怀的时候,他的三个女儿也相继出生。他的三个女儿当中,最出名的就是二女儿。按照《新唐书》的记载,他的二女儿名字叫武珝。珝字念一边就可以,意思是一种美玉,这个字主要是用来给人取名字用的。说到这里,大家也许纳闷了,你说武士彠的二女儿武珝最有名,我咋没怎么听说过呢?
一代女皇的基因勤奋努力的父亲长寿能生的母亲
武珝的名字,一般很少用,原因很简单,因为她有三个更有名的名号。武珝14岁的时候,李世民听说她美貌与智慧并重,就把她招进宫中册封为才人。南北朝隋唐时期有一首非常流行的歌曲叫《武媚娘曲》,李世民也是非常喜欢这首曲子。李世民见到武珝长得千娇百媚,又想起了《武媚娘曲》,于是就给武珝赐号曰“武媚”。从那以后,人们都知道武媚娘的赐号,忘了她的原名武珝了。
武珝还有一个霸气侧漏的名字,叫武曌。瞾字在原来是没有的,是武媚娘为了给自己取名,硬造出来的字。武媚娘变成武曌的过程,是血淋淋的手足相残的历史。武媚娘在这段时间里,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和亲生儿子都杀了,而且把李世民的子孙几乎屠戮殆尽。武瞾当朝的时候,按照惯例,把生父武士彠追封为皇帝,还给武士彠建立了宗庙。文水武氏也达到了巅峰期,一下子就由小姓变成了天下第一姓,这是武士彠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
武曌成了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但是她的皇帝宝座,不得不在神龙政变后归还李唐皇室。武曌面对张柬之等人血淋淋的屠刀,心不甘情不愿把皇帝位置让给儿子李显。武曌死后,李显身为她的儿子,给她上了“则天大圣皇帝”的谥号。再后来,武瞾又被李唐皇室把谥号改为“则天大圣皇后”。再后来,武瞾又被李唐皇室改为“则天顺圣皇后”。从那以后,武士彠的二女儿又有了一个“取则于天”的霸气侧漏的名号。
李渊接受了武士彠的招待,接受了武士彠的风投资金。当时的李渊,肯定是做梦也想不到,他的子孙,会被武士彠的后人几乎杀戮殆尽。武士彠当时也肯定想不到,这笔风险投资,会给自己带来皇帝的称号。这件事情,当真是造化弄人啊。写到这里,笔者想起了一段歌词:“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唐朝武则天杀了多少李唐宗室,具体有哪些人
武则天一生共谋杀了九十三人(不包括其受到株连的亲属)。其中她自己的亲人二十三人,唐宗室三十四人。
调露二年(680年),李贤因谋逆罪被废为庶人,流放巴州。因此,又立了三子李显为太子。
永淳二年(683)十二月,李治驾崩,临终遗诏:太子李显于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天后决定。四天以后,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尊武后为皇太后。《旧唐书》曰:“大帝崩,皇太子显即位,尊天后为皇太后。”
光宅元年(684年)二月,中宗李显打算任命韦皇后的父亲韦玄贞为侍中,宰相裴炎不同意,力谏。李显很生气:”朕即使把天下都给韦玄贞,又有何不可?还在乎一个侍中吗?”《资治通鉴·唐纪十九》记载:“我以天下与韦玄贞,何不可!而惜侍中邪!”武后以此为借口将李显废黜为庐陵王,并将其迁居于房州。
立第四子豫王李旦为帝,是为睿宗,武后临朝称制,自专朝政。《旧唐书》是这么说的:“二月戊午,废皇帝为庐陵王,幽于别所,仍改赐名哲。己未,立豫王轮为皇帝,令居于别殿。大赦天下,改元文明。皇太后仍临朝称制。”
垂拱二年(686年),武后大开告密之门,规定任何人均可告密。同时,武后又先后任用索元礼、周兴、来俊臣、侯思止等一大批酷吏。在朝廷内外便形成了十分恐怖的政治气氛,以致大臣们每次上朝之前,都要和家人诀别,整天都惶惶不可终日。这一年杀安南王李颖等宗室十二人,又鞭杀了故太子李贤(武后第二子)的两个儿子。
李姓诸王自然也不愿意坐以待毙。垂拱四年(688年)八月,博州刺史琅邪王李冲于博州(今山东聊城东北)举兵,豫州刺史越王李贞起兵豫州(今河南汝南)呼应。武后分遣丘神勣、魏崇裕击之。
琅邪王李冲起兵七日败死;九月,越王李贞兵败自杀。武后想尽除李氏诸王,使周兴等审讯他们。迫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黄国公李撰、东莞郡公李融、常乐公主等自杀,亲信等均被诛。唐之宗室被杀戮殆将尽矣,幼弱幸存者也被流岭南,又诛杀了其亲党数百家。
天授元年(690年)九月初九,67岁的武则天在6万民众与官员的拥护下登上皇帝宝座,改唐为周,改元天授,尊号圣神皇帝。但仍以李旦为皇嗣,赐姓武氏。历史上将武则天的周朝叫做武周。
长寿二年(693)正月二日,皇嗣李旦的两个妃子刘氏、窦氏进宫朝见武则天之后被处死,秘密地埋在宫中,无人知道她们的下落。对于两个妃子的突然失踪,李旦也不敢发问,在母后面前,泰然自若,好像从来没有什么事情发生。
699年,李显被武则天召回京城,重新被立为太子。长安元年(701)九月,他的儿子李重润和永泰公主夫妇少年气盛,对祖母宠信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深表不满,被张易之添油加醋地报告给武则天,说他们诽谤朝廷,结果李重润、永泰公主和丈夫武延基三人被处死。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重,卧床不起。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交结禁军统领李多祚,佯称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谋反,发动兵变,率禁军五百余人,冲入宫中,杀死二张兄弟,随即包围武则天寝宫,要求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
武氏被迫禅让帝位与太子李显,是为中宗。中宗为其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武周朝结束,唐朝复辟。
参考书目:《新旧两唐书》《资治通鉴》《册府元龟》《唐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