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官员一年的俸禄几何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清朝官员一年的俸禄几何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505 更新时间:2023/12/19 14:57:44

清朝时,有许多人十分努力想获得一份官职。因为官职的背后,代表一份稳定且待遇不错的职位。对于清朝人来说,这样的工作并不好找。不过,随着形势变化,清朝官员俸禄,在不同阶段,还有一些不同改变。

顺治年间,清朝入关后,按照官阶品级,让满汉官享受同一待遇。清朝官阶有九品,每个品级待遇不同。到康熙年间,武将也参照文官,开始以官阶品级划分相应待遇。确切而言,清朝初年,朝廷给官员的待遇俸禄,并不算高。具体的待遇,可以看下面这张图。

这笔收入,对于一个普通百姓来说,满足温饱是没有问题。但是,对于一个而官员来说,他需要应对官场的人情往来,仆役轿夫,一家老小的生活开支。靠着朝廷规定的俸禄,往往是很难度日的。所以,当时清朝又在正式俸禄外,多加一笔补贴官员的收入待遇。比如有“禄银”“心红纸张银”。

对于京官来说,还可以每个月领到公费和朝廷提供的免费伙食。公费是每个月发放的,最低一两,最高五两,按照官阶级别发放。而免费伙食则由朝廷直接拨款到部院衙门,由他们负责。

不过,即便加上这些收入,官员每年的工资依然不高。朝廷还常常因为国库不足,强令官员捐出自己的俸禄。官员俸禄不足,就非常容易带来腐败的结果。因为当他们无法维持基本生计的时候,除了少数官员,绝大部分官员都会掠夺百姓,侵夺公费。

所以,到雍正乾隆年间开始,朝廷开始给官员增加俸禄。雍正年间,部分京官可以享受领取一笔“恩俸”。“恩俸”的数额跟俸禄相同。所以,这些京官可以领到双倍俸禄。不仅仅限于各部堂官,也就是尚书一级的官员。户部因为管理钱财,朝廷额外为他们发放“养廉银”。

养廉银的数额,可以达到正式规定俸禄的数十倍,乃至上百倍。至于地方官,则一律发放养廉银。因为地方官远离中枢,朝廷不易管辖。如果没有收入不足,更容易掠夺百姓。

跟正式俸禄不同,养廉银是按照具体职位发放的。比如说同样是总督,两江总督的养廉银会高于直隶总督。因为两江地区在全国最为富裕,当地官府可以收取更多火耗银来作为养廉银的开支。

到乾隆年间,京官中无论品级大小,都可领取恩俸,享受双倍俸禄待遇。至此,清朝官员每年的俸禄待遇,基本定型。

对于京官来说,恩俸的收入,虽然远远比不上养廉银的数额,但他们可以得到地方官每年孝敬的“炭敬”“冰敬”两笔收入。这两笔收入的数额,一般也可在他们正式收入的数十倍左右。

清朝时,很多官员退休后,基本都能攒一笔数额不低的银子。而且,清朝时又给予官员退休后的待遇。这个做法,既是为了拉拢人心,也是为了鼓励在任官员主动退休。因为现有官职有限,年老官员如果长期不退休,就会阻碍年轻官员的升迁。而且还可能因为年老官员精力有限,影响朝廷公务的正常进行。

清朝初年,官员的退休待遇,主要来自土地。当时清朝规定:“各官致仕者。督、抚、布、按、总兵。给园地三十六亩。道员、副将、参将。给园地二十四亩。府、州、县、游守等官。给园地十八亩。”但是,这个退休政策并没有维持太久,因为官员数量庞大,土地总是有限的。

所以,顺治十六年和顺治十八年,朝廷下了两道谕旨,开始把官员的退休俸禄,改为以银两支付为主,并给出退休后领取在任时全部俸禄,一半俸禄,没有资格领取俸禄三种待遇。

当时能在退休后领到全部俸禄的,基本是满蒙大臣,以及少部分得到世袭待遇的汉人大臣。其他人需要等到六十岁退休才能领到一半俸禄。如果没到六十岁提前退休的,就没有资格领取俸禄。

到了雍正开始,官员的退休待遇,主要以官阶品级和在任政绩作为考核。一般来说,在任官阶达到三品以上的官员,退休后都可以领取到全部俸禄。其余一般是一半俸禄。

不过,如果政绩不好,或者受到惩罚的官员,退休俸禄待遇也会降低。当然,这些退休俸禄的计算,仅是官员正式俸禄的那部分。也就是一品官每年180两的待遇,而不算养廉银和恩俸在内。

如果把养廉银、恩俸都算在内,对朝廷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负担。清朝是,除了少数被皇帝留京的官员,大部分官员,都需要回到家乡养老。这个时候,靠着在任时攒下的积蓄,以及退休后的待遇,大部分官员都可以置房买地,安享地主富家翁的生活。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具体是什么意思?

清知府相当于现在什么官,十万雪花银又是多少钱呢?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是对古代贪官的一种讥讽。

意思是:初做官的人一开始是想做清官的,但清了三年之后由于受了官场腐败的同化,实在熬不住了,便开始大捞起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里头毕竟有个“清”字。仅仅“清”了三年,也终归“清”过。只要有“清”,世界就有希望。若是贪风不止,愈演愈烈,到头来肯定会出现这样的事:一批衙门里十万雪花银的法定工资,能养出三万个赃知府!讽刺标榜廉洁的官员,实际上也在大肆榨取民脂民膏。

知府,也称太守,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职官名,州府最高行政长官。知府地位相当于现今一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兼任市长,同知则为唯一的副市长。以前的清知府相当于现在一个独立市的市长(不包括县级市),相当于市局一级的行政单位。十万雪花银是比喻很多银子,十万两雪花花的银子。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出现在宋朝,在明朝的话本中也有出现。句中的“清”,是“清廉”的“清”,不能理解为“清朝”的“清”。

此谚又作“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原特指知府的陋规收入甚多,后来泛指地方官或一般官员敛财贪赃。“清知府”即清廉的知府。此谚的原意是:即使是不贪赃枉法的清廉知府,一任三年下来,仅例所应有的各项陋规收入也有十万两银子的进项。如果是黑心贪黩的知府,那就不知要捞多少了。

但人们认识最早是在《儒林外史》中,《儒林外史》八:“太守笑道:‘可见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话,而今也不甚确了。”

古语云:“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话的原意,不是说古代官员如贪婪,而是讲古代官员捞钱的办法太多,即使是“清廉”的知府,三年下来也会有十万两银子的灰色收入。

清代官吏俸禄以岁俸为名,发给银两,自一品到九品至未入流,共分10个等级。一品最高180两,二品155两,三品130两,四品105两,五品80两,六品60两,七品45两,八品40两,正九品33两,从九品及未入流只有31两。

知府一般为四品官,一年也就105两,三年也就315两,十万两雪花银,自然来源于灰色收入了。

标签: 清朝官员俸禄俸禄

更多文章

  • 开国皇帝陈霸先“篡位”,为什么被称为得国最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开国皇帝陈霸先,开国皇帝,陈霸先

    在南朝四个朝代中,陈朝国力最弱,疆域最小,因此受到许多人的忽视和轻视。人们对陈朝最熟知的是荒淫无度的陈后主。其实陈朝和宋、齐、梁相比,是唯一没有出现暴君的朝代。五位皇帝中陈文宗和陈宣宗都是相当有作为的君主,而开国皇帝陈霸先更是“奇才远略”、“雄杰过人”

  • 14世纪中国人的悲哀就是朱元璋这个乞丐上台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朱元璋屠杀功臣,明朝

    在以往的历史书写中,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常常被描写为一位从社会最底层经过长期奋斗,最终登上最高权力宝座,结束异族统治,恢复汉族“正统”,勤政清廉、励精图治乃至“治隆唐宋”的伟大帝王。元末群雄并起,征伐不断,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徐州的李二,赵均用,濠州郭子兴

  • 回纥和回鹘是什么关系?从回纥到回鹘是如何演变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回纥,回鹘,少数民族

    回纥和回鹘是什么关系回鹘(hú)就是回纥(hé),由回纥(uygher)改名而来。回鹘(拼音:huíhú;维吾尔文:Uighur/Uigur)又作回纥,是中国的少数民族部落,维吾尔族的祖先。主要分布于新疆,另外在内蒙古、甘肃、蒙古以及中亚的一些

  • 民国初期各军阀的代表人物及控制范围和兵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民国军阀,民国政府

    导语:探究历史的真相,挖掘过去的故事,听老一辈讲述脚下土地曾经发生的故事,感受历史传达的厚重,用全新的角度去观察历史,用心去聆听来自过去的声音,感受古人传达的智慧,用更加科学的方式去讲述古代人的故事,把历史记录成文字,把文化汇集成语言,让历史的长河得以延续,让后人感受历史的进程,时间在往前推进,我们

  • 罗斯福为何力排众议,力挺中国入五常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入常,斯大林,罗斯福

    大家现在都知道联合国有五个常任理事国,而中国很自豪地成为“五常”之一。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中国的常任理事国地位,也是由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换来的。虽然这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但中国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地位来的却并非一帆风顺,而且差一点与之失之

  • 谁是秦始皇的皇后?为什么秦始皇终身未立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的皇后,秦始皇,皇后

    那么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皇后是谁呢?是汉太祖刘邦的的妻子吕雉。你说还有天理吗?这还就是事实。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不是秦始皇嬴政吗?没错!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中国最强权人物之一,号称“千古一帝”。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从出生到统一六国,五十岁在巡游途中去世

  • 历代重复年号一览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重复年号,年号

    我们在翻阅古籍文献的时候,其中很多都会涉及到古代的年份时间,然而我们现在所用的公元纪年又是1582年罗马颁行的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开始的一种纪年法,这种纪年法是大多数国家通用的,而古代一般都是采用年号纪年的方式。不过,古代的皇帝何其之多,他们使用年号的时候,会不会有重复的现象出现呢?在古代,没有公元

  • 中国历史上母仪天下的女人——著名的十大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皇后,母仪天下

    那些在史书里留下笔墨的皇后们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位皇后,中国历史太长,朝代太多,几千年,估计专业人士也不敢具体确定有多少位,我们现在知道的都是古人有记录的,也许还有没记录的,有的皇帝有一任皇后,也有好几个皇后的,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皇后的人数是远远多于皇帝的,有的美貌,有的智计无双,有的贤良淑德,有的手段残

  • 朱厚熜为何不选绍治,选择了嘉靖这个年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绍治,嘉靖,年号,朱厚熜

    明清时期,年号已经成了一个皇帝的代名词,比如清初的康熙皇帝、乾隆皇帝,明朝的崇祯皇帝、万历皇帝和嘉靖皇帝。明朝的嘉靖皇帝是一个比较富有争议性的皇帝,他在明朝皇帝之中在位时间仅次于他的孙子万历皇帝,他数十年不上朝,却也能将朝政把握在自己的手中,但是从嘉靖朝开始,明朝已经渐渐地有了灭亡的迹象,吏治腐败、

  • 史上最成功的枪手 出身贫寒后位极人臣成为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宰相,马周,唐太宗

    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一不小心那就是人头落地,有的甚至还会连累到自己的几代家人。所以当皇帝容易,想要当好人臣那可是一门相当大的学问了。而纵观我们漫长的历史,要找到一个能即能处理好和皇帝的关系又能得到手底下人敬服的人就少之又少了,有的能得到皇帝认可,但底下骂声一片。有的支持率很高,但皇帝却对他们咬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