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日本任期最短的首相在任54天 很长寿活了103岁

日本任期最短的首相在任54天 很长寿活了103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616 更新时间:2023/12/13 10:12:33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国内尚有700万武装士兵喊着“一亿玉碎”的口号,最后是谁让这些已经疯狂的日本士兵自愿放下武器的呢?

是日本首相东久迩稔彦(东久迩宫稔彦)日本皇族,担任过陆军大将。当时的日本皇族大都是军国主义分子,是好战分子中的死硬派。所以说东久迩宫稔彦王不是第一个担任军职的皇族,也不是最后一个担任军职的皇族。

不过东久迩宫稔彦王很不简单,不但是皇族中担任过军职的,还是皇族中唯一担任过首相的。

1887年出生于日本京都府,是久迩宫朝彦亲王第9个儿子,昭和天皇的叔叔,日本皇室子弟,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后到法国陆军大学留学。东久迩稔彦并不喜欢自己皇室子弟身份,也不喜欢打仗,对军人身份也比较排斥,因此到了法国后他就彻底放飞自我了,整日花天酒地,乐不思蜀,日本皇室、军中多次要求他回国都被他拒绝了,直到1927年日本大正天皇驾崩,昭和天皇上位后他才不情不愿回到日本。

回国后的东久迩宫稔彦王被国内的军国主义气氛感染,很快中毒进入角色,成为一名狂热的法西斯分子。日本侵华战争开始后,东久迩宫稔彦王被升为日本陆军大将,死心塌地为日本军国主义卖命,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在中国华北战场,东久迩宫稔彦王临危受命,接替西尾寿造担任第2军司令官,马上扭转局势占领州,然后率17万虎狼之师穿插到大别山,直奔武汉,重创国军。逼迫国军撤出武汉,退守西南。

虽然日本军方对东久迩稔彦多有不满,但由于其皇室子弟的身份,而且辈分还不低,因此回国第二年就被晋升为少将,1939年被升为日本陆军大将。东久迩稔彦虽然不喜欢打仗,但能力其实并不差,二战期间以侵华日军第二军司令官的身份参加了武汉会战和徐州会战。

东久迩稔彦的前半生并不算惊艳,其真正让人刮目相看的是在日本投降后的表现。1945年8月15日,日本昭和天皇宣布投降后,时任日本首相的铃木贯太郎也宣布辞职,后来经过日本众臣商议,身为本土防卫军总司令、陆军大将,又是皇族的东久迩宫稔彦王众望所归,成为过渡首相的不二人选,推举东久迩稔彦为新首相,主持大局。

日本人选东久迩稔彦当首相的主要原因是他的皇室和军中大将双重身份,由他主持大举既能让皇室满意,也能让军中信服,在当时是最佳选择,他也由此成为日本第一位皇族首相。不过当时交到他手上的却是一堆烂摊子,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已将日本团团围困,而当时日本本土还有700万武装士兵,麦克阿瑟要求这些人必须全部放下武器投降,如说服这些人放下武器成了当时困扰日本政府的难题。

要知道二战时期,日本士兵受武士道精神毒害不轻,个个想着要为天皇玉碎,日本投降前还在喊着“一亿玉碎”,让这些人死战分子突然放下武器投降难度不是一般大。不过东久迩稔彦接任首相位置后,两个月不到就让700多万武装士兵乖乖放下了武器,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当时的情况下,日本法西斯已经穷途末路,站在皇族的立场上,尽快解除日本军队的武装,才能不惹盟军生气,才能保住天皇的位置,才能让战败给日本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所以,这个东久迩宫稔彦王首相情愿也好不情愿也罢,做了日本军国主义的送终首相,在短短54天的首相任期里,他的内阁完成了对政府的改造,解除军队武装、欢迎美军进驻以及签订投降书等善后工作。把一亿玉碎的口号改成一亿赎罪。

但这个皇族的死硬分子,依旧顽固地利用手中的权力来维护天皇的权威,跟美国占领军软底硬抗。比如继续搞新闻审查,限制舆论自由等等。东久迩宫稔彦王的做法显然跟美国改造日本的政策格格不入、水火不容,美国人岂能让这个皇族孽继续作威作福,麦克阿瑟将军根本就不把这个送终首相放在眼里,继续按照既定方针办,对日本进行有条不紊的改造。

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东久迩宫稔彦王终于梦醒,他认识到,自从日本战败后,军国主义已经被时代抛弃,自己已经无力回天,过渡任务已经达成,他灰溜溜地宣布辞职,只当了54天日本首相。

东久迩宫稔彦王为什么会被选来做“背锅”首相?

那是因为大家都觉得他既是皇族,又是大将,可以利用独有的影响力说服日本国内外的军队放下武器,彻底放弃抵抗意图。

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前,日本还有700万正规军,为什么后来会乖乖放下武器呢?

其实按照日军士兵的性格,他们是会血战到底的,因为日军都是经过武士道精神和军国主义精神洗脑的,无条件效忠天皇。哪怕美军在广岛长崎投下多少原子弹,他们也不会选择放下武器。

因为他们已经成为战争工具,没有了正常思维。

日本军人虽然说不会百分百的以死为天皇殉葬,但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会拼死抵抗。之所以日军会顺利放下武器,别的条件都不重要,唯一一点是天皇亲自宣布战败,亲自下令让日军放下武器,盟军投降。

在1945年8月14日深夜,日本天皇完成了一次重要录音,这段录音就是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录音结束之后,一名信差准备将这段录音送到东京的广播室中,但是,就在这时,数千名日军拥入皇宫,切断了皇宫的通讯,四处寻找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录音,他们就是日军部队中的少数顽固派。

日本天皇不得不又一次宣读的无条件投降的书,在这次他加上了停战的要求,也就是从这时起,那些日本的好战分子才不得已停止了战争。

正是日本天皇的决定性作用,他才拥有了跟盟军讨价还价的资格。都说日本和德国是"无条件投降"的,事实上德国真的是无条件投降的,而日本的投降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维持日本国体,不改变天皇地位。

在1945年8月9日的御前会议上,裕仁天皇做出"圣断":"仅以确认皇室和天皇统治大权为条件,接受波茨坦公告。"

1945年8月10日,国务卿贝尔纳斯据此起草了一个答复草稿,内中有盟国最高统帅可以"采取他认为适宜于执行投降条款的步骤"、"日本政府的最后形式将按照波茨坦公告,依日本人民自由表达的意志确定之"等条款,既未明确答应日本的投降条件,又为保留天皇的地位与权威一事,留下了运作的空间。

美国人之所以要对日本妥协,并非是美国跟日本沾亲带故,他们知道军国主义的基础是天皇,也想斩断天皇的魔爪,将军国主义斩草除根;但没有天皇,日本的投降就不能顺利实现,美军还要付出很大伤亡。最后美国人不得不做出了让步,保留天皇地位。但聪明的美国人还是用自己的价值观改造了日本,架空了天皇,让日本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正常国家。

所以说日军投降是天皇起了决定性作用,跟东久迩宫稔彦王没有太大关系。

大概有三方面原因:

一,来自盟军的压力。二战末期,日本海军、空军几乎全军覆没,败局已定,加上美国的梅火攻行动和两颗原子弹,直接导致日本30万以上军民死亡,东京、广岛、长崎等城市被炸成废墟,尤其是原子弹的恐怖威力,让很多日本人感到绝望,抵抗心思也就淡了。

二,这些日军大多是新兵。日军精锐在投降前几乎已经损耗殆尽,这700万士兵是临时凑起来的,大多人都是普通人,可能连枪都没摸过几次,中武士道的“毒”不重,所以让他们放下武器相对容易些。

三,东久迩稔彦给了这些人一个台阶下。他把天皇的“一亿玉碎”口号改成了“一亿总忏悔”,天皇的话对日本人来说就是圣旨,天皇都开始忏悔了,他们自然也要放下武器跟着一起忏悔,而且东久迩稔彦还承诺,战后不会追究普通士兵的责任,这才让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原本就没有多少抵抗心思的日军也就放下武器投降了。

日本士兵放下武器后,以麦克阿瑟为首的盟军进驻日本。1945年10月4日,盟军总部对日本下达了《取消限制政治、民事、宗教的自由备忘录》,要求废除思想警察,罢免内相,淡化天皇的影响力,东久迩稔彦不愿执行这个命令,第二天就宣布辞职,在任54天,是日本历史上任期最短的首相。好像专门为日本法西斯送终来的。因此,东久迩宫稔彦又被人成为"葬礼主持人"、"送终首相"。

辞职后,东久迩稔彦办过茶点、缝纫店,还开过剧场,组建过宗教,生活倒也多姿多彩,直到1990年去世,时年103岁,是世界上最长寿的政治人物之一。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和李世民睡过吗?跟李治才是第一次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武则天,李世民,李治,唐朝,唐朝皇帝

    李世民是旷世明君,但是也好色据说,魏征屡次给唐太宗直谏都惹怒了唐太宗。在《旧唐书》和《新唐书》记载了长孙皇后为了魏征等一些忠义之士借古喻今的提醒李世民。当时,魏征大胆向唐太宗谏言,有时候话说的很多,这引起了唐太宗的极度不满,在背地里大骂魏征,甚至想要杀掉魏征。长孙皇后知道后,急忙来劝说太宗,她以&l

  • 一生被贬数八个州 大文豪苏轼终把逆境写成了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苏轼,苏东坡,北宋

    是什么导致苏轼一生坎坷、颠沛流离?说苏轼政治上不成功,是指他身处新旧两党政治斗争漩涡,历经乌台诗案,屡次遭贬,一生仕途坎坷。而又说他是政治家,是指他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能够提出自己的政治观点,并努力地去实现,体现了苏轼“为官达济天下”的政治愿望。一、简单介绍一下苏轼的成就

  • 民国时期,为什么官民都只认货币“袁大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袁大头,货币,袁世凯,银元

    2005年的《亮剑》,至今仍是一部为人称道的抗战经典。剧中的赵庄战役,楚云飞试图在40分钟内攻占李云龙驻守的阵地。他为激励士气,拿出一大笼筐沉甸甸的“袁大头”奖赏参战官兵。为什么楚云飞在关键时刻会用普通银元决定战争胜负呢?上图_《亮剑》剧中的楚云飞(张光北饰)正版行货楚云飞之

  • 宋朝,辽朝,金朝,究竟哪个代表中国的正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辽国,辽朝,金国,金朝,正统

    自从秦汉大一统王朝形成以后,“正统”问题便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理论中的一个永恒话题。一个王朝是否是“正统”,决定了其统治中国的合法性。历朝历代的正统之争中,宋、辽、金三朝的“正统”争议,尤为引人注目。朝代顺序表中的“唐宋

  • 西安和洛阳谁才是真正的十三朝古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西安,洛阳,十三朝古都

    华夏千年历史长河中,朝代众多,但是作为每个朝代都城的城市却为数不多,最出名的就数八大古都: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郑州。这些都城的选择大都有山川河流作为屏障,保障都城的防御安全。八大古都中,倘若以次数为指标进行排名,最为耀眼的古都非西安和洛阳莫属,这两个城市都号称十三朝古都(古都西

  • 明清谥号泛滥奶妈方士都可得谥,恶谥屈指可数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恶谥,谥号

    本来,在我国古代,帝王将相等死后,朝廷根据他生前事迹给予一个褒贬善恶的称号,相沿成制,这种制度称为谥法,所给予的称号名为谥号。谥号用字有其特定解释,什么样人给予何字作谥号,有严格规定。按当时的善恶标准来评议,有善德美行的,用褒奖之字;丑恶暴戾的,用贬斥之字;忧难早夭的,用怜悯之字。分别称为上谥、下谥

  • 探访汤阴岳飞庙,是精忠报国还是尽忠报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汤阴岳飞庙,岳庙,岳飞

    “王曰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不患天下不太平。”岳飞庙的介绍:岳飞庙,又名精忠庙,后也称“宋岳忠武王庙”,是后人为纪念南宋抗金名将、中国著名民族英雄岳飞而建的祠庙。岳飞庙大门所在的建筑名曰“精忠坊”,是为彰显岳飞忠孝精神而修建的

  • 最能代表中国精神的10句话,撑起中国人的气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最能代表中国精神的10句话,赞美中国,中国

    中华浩浩五千年,无数圣人先贤、名士豪杰,为我们留下了诸多或慷慨豪迈或智慧深沉的豪言精语,他们以及他们发自肺腑的话,是中国和中国人的精神命脉与道统所在。尤其是下面10句,可谓最能代表中国精神,与中华民族的气象。沧桑数千年,自古至于今,这些话有些人做到了,有些人没做到。因为做到了,所以中国精神不死;如果

  • 宋朝当官居然年入千万?这是当官最好的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宋朝官员收入

    大家在看古装剧的时候,常常看到主人公手里拿着铜钱或者银两,有的还会提着一串的铜钱。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和小印一样好奇,这些钱到底价值几何呢?古人又是怎样花钱的呢?今天,就和小印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宋代当官年薪1500万?!根据《宋史·食货志》中记载的银两对大米的购买力可知,宋朝时期一两银子约

  • 山海关“天下第一关”匾额到底是谁写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山海关,天下第一关,书法

    山海关,又被称为“天下第一关”,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依山向海,因此得名山海关,古代山海关也叫榆关。山海关这个名字是明代才开始使用的。山海关汇聚了中国古长城之精华,有“天下第一关”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被称为“边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