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文藻墓预言:“墓有重开之日,人无再少之颜”

张文藻墓预言:“墓有重开之日,人无再少之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189 更新时间:2023/12/8 19:00:49

“墓有重开之日,人无再少之颜”,出自山西高平市五代十国古墓。意思是这墓有一天会再被人发掘,重见天日。而人一旦老去,就再也不能回到年少。其意境沧桑,不能不让人嗟叹。专家在发现这12个字的时候,都很疑惑:难道墓主知道我们要来吗?

藻墓来自河北张家口宣化区八里村张氏墓葬群。以出土了一整桌辽代的食物出名,整个墓室让人仿佛跨越千年之久。

高平墓

高平墓大约修建于五代十国时期,仿木质结构的墓室修筑精美,白炭打底的彩绘豪华,是上党地区典型的官吏大墓。但墓室内既没有棺木,也没有任陪葬,可以说是空空如也。不过仍旧可以从墓室墙上的彩带可以看出未完工的痕迹。

东室门口的左墙上,有朱砂行书体留下的12个红字,即“墓有重开之日,人无再少之颜”。言辞之中落寞之情呼之欲出,感叹了人生的无。结合五代十国时战乱不断的世情,这可能是墓主人,修墓人,甚至盗墓者的内心真实写照。

根据形制判断,该墓主人应该是当地的豪门大族,在墓室进入最后装修阶段废弃封闭。如果这些话真出自墓主人之手的话,也可以想象当年他年轻气盛意气风发的景象,在为自己修造好华丽的墓室之后,却因为突发的变故无法在以后使用,以至于让这个精美的墓室被封闭后落入历史的尘埃,被人们遗忘。

考虑到墓地处于当时北汉地界,可能墓主人跟后周与北汉之间的多次战争有关,特别是高平大战更有可能。该次战役后周柴荣军先败后胜,斩杀北汉军8万人。也许墓主人参与了大战,并且战死疆场,再也没有机会完成自己的墓葬。只留下两行墙壁上的红字空自见证千年岁月。

张文藻墓

说到张文藻墓,因为墓室中一张摆满饭菜的餐桌而出名。仿佛主人刚刚宴请完宾客还来不及收拾,让人颇有穿越近千年之感。

这个墓穴在1993年被灌溉的村民因为地面渗水发现,是当地10座较集中的辽代地下古墓之一,出土了拥有极高艺术价值的壁画和80多件随葬品,当然还有那桌饭菜。整个墓室采用了仿木制建筑结构,尽力用砖石给主人张文藻和他的妻子搭建了一所微缩的,近似于生前的舒适居住环境。

这座墓穴很特殊,没有被盗墓贼入侵过,专家们在搜寻墓穴的时候,不仅发现了这惊人的12个字,还发现了距今一千多年的“酒席”。这座墓穴的主人,经过专家们的勘察与判断,确认了是辽朝时期的张文藻夫妻,这桌酒席,很可能是夫妻二人的祭品。但是至于为什么要将祭品摆放成这样,专家就不得而知了。古人的祭品,大多数都与墓主生前有着不小的关系,很多墓主会将生前最喜爱的事物与自己一起埋葬。这桌酒席,间接地证明了,张文藻夫妻在生前很喜欢聚在一起吃饭,也许,这就是为了纪念他们二人的生活,而刻意摆放的。

在张文藻夫妻的墓穴中,专家们发现了很多辽代时期的壁画,张文藻夫妇的墓穴可以说是非常“鲜艳”的,因为这里被壁画环绕。在张文藻夫妇墓穴的祭品中,专家们有许多重大的发现,例如千年前的葡萄。葡萄有什么奇怪的呢?葡萄在现在很普通很常见,但是在古代却不是这样的,张文藻墓穴中出现的葡萄,可以让专家追溯到千年前辽国人的饮食习惯上,可以判断出,葡萄在千年前就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了。

不仅是葡萄,还有一碗“油光曾亮”的板栗,这些板栗中间已经空了,但是板栗的外壳还保存得很完好,并且泛出了油光。如果不是从张文藻夫妇墓穴拿出,放在一般人面前,还真的认不出来这是一盘“千年板栗”。还有千年前的美酒,也还保存完好,发出酒香。不过专家可不敢轻易的去尝一口,毕竟这是放置了千年的酒。除了食物还有很多家具,张文藻墓穴中,没有太多的财物,却有着强烈的生活气息。

有专家推断,张文藻生前不是一个爱财的人,他热爱生活,也深爱妻子,于是他们为自己修建了夫妻合葬墓,在这个墓穴中,张文藻只想留着生前最喜爱的事物,于是就“置办”了一桌酒席,这是他为自己和妻子准备的。

张文藻也是一个有着浪漫情怀的人,他在建造这个墓穴时,就知道了自己的墓穴在若干年之后,会被人打开,但是这个时候,他早就已经从人间消失了。所以,张文藻在自己的墓穴中,留下了12个红色的大字:墓有重开日,人无再少颜。在千年后,考古专家们发现了他的墓穴,墓穴的重开之日到了,可是张文藻也早已经化成灰了,这也真是印证了他自己留下的话,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图为墓室结构图)

墓道长6.8米,有11级阶梯,墓室前后全场5.68米。从斜坡走下阶梯后,迎面就是一座3.68米高的仿木质结构的门楼,呈拱门形状,拱券上描绘有流云和缠枝莲花图案。外侧为门额,上装饰有两枚兽面门簪。门柱上有画有各类摘枝花卉五组。

这座门楼中间的木门还上了锁,犹如真实的房屋模样。一开门,人们便能一眼看见两旁欢迎的门吏。这是典型的契丹人发型,“髡(音昆kun)发”。也就是在额头上留一小撮头发,其余的全部剃掉。

往前几步进入了前室。这里只有近3个平米大,2.4米高。顶部正宗描绘有莲花藻井,中间前一枚铜镜。四角有画宝相花的斗拱。

从前室继续向前又是一道木门,通过短短的甬道可以进入后室。这里稍大,有近8个平方。顶部被画上了圆形天幕,代表星空,内有太阳和28星宿。中心处也有莲花藻井和铜镜。东面墙壁画有窗户,西面墙壁则是红色假门。背面中央有一座砖雕的门楼,也是仿木结构,制作的小巧玲珑。

张文藻墓室内壁画相当精致,前室内拱门上有“五鬼图”,其中一鬼头乌纱帽,三鬼手拿刑拘,一鬼貌似被牵索,貌似冥府判官抓鬼的情景。寄托了主人驱邪避灾的愿望。

前室东面墙壁有“童嬉图”,描绘了一个女子和七个不同打扮的孩童,其中最右侧的孩童正在拿桃,左侧的几个孩童则在茶箱或者食盒后面躲藏窥探。画中人物线条流畅,色彩鲜艳,看了让人觉得妙趣横生。画中表现了选茶,碾茶,煮,点茶的全套道具和搭配的果品,可见当时茶艺再从国传入之后,辽国社会生活中茶文化的重要地位。

前室西面墙壁有“散乐图”,画中有头戴幞头身穿袍服的七人,其中五人吹奏,两人舞蹈,俨然私人乐队为饮宴助兴的场面。

甬道上还有“三老对弈图”,画中三位老人分别为儒释道打扮,体现了三教合一的境界。

后室顶部的星空原为淡蓝色,红点为点点星辰,再以红线相连,成为28星宿。共211颗星,都有据可查,相当细致。

后室西面墙壁描绘了两名侍女,一人正在锁门,一人正在点灯,动作生动,犹如平日生活一般。其他墙壁也有许多较独立的壁画,画风均流畅统一;各处的梵汉经文也笔触细腻很有风范。

在陪葬品方面,前室空旷,主要集中在后室。后室北面门楼之前放置着砖石棺床,长1.06米,宽0.76米,高0.45米,上面即是张文藻和妻子贾氏的小型木棺,里面是火化后的尸骨和衣服残留物,周围是随葬品,绝大部分保存完好。

棺木前放着一张大木桌,这就是照片里那张满满当当的餐桌了。上面摆有黄釉白釉的碗,盘,瓶,漆筷,汤勺和雁足灯。碗盘里装着各种食物,有板栗,梨子,整串的葡萄,槟榔,豆子,和面食品。其中,梨子,槟榔,葡萄已经干枯,但35颗板栗被放在一件黄釉龙首碗中,虽然时过千年,表皮依然完好无损,犹如鲜货,不禁让人垂涎。

因为张文藻信奉佛教,所以桌上都是各类素食。

桌旁还有木制椅子一把,仿佛随时准备给主人坐下用餐。墙边放着的陶仓里有粟(小米)和高粱。厉害的是另一个绿釉鸡腿瓶,里面装满了橘红色的液体,开封时还溢出一些香味,后来化验出这就是辽代的葡萄酒。可见我国民间早已普及种植和酿造葡萄酒。

(图为盛装葡萄酒的鸡腿瓶)

(图为遗物分布图)

结合墓志铭,我们可以知道,张文藻出身辽国的世家大族,他身材雄壮魁梧,性格刚毅独立。力气很大,可以敌得过两三个大汉。三十岁以后戒了酒,远离声色,勤劳为家,为周围乡邻做了很多善事。他与1074年46岁时去世,二十年后和妻子贾氏合葬于此。周围10座墓地都是张家一族之人,可见当时张家的繁盛。而且也能看出当时山西一带民众笃信佛教,实行火葬的习俗。

通过这座墓葬,我们几乎窥见了近千年前人们生活的方式,仿佛可以和他们坐在了一起,谈天说地,举杯畅饮。

标签: 张文藻墓张文藻辽朝古墓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的有明一朝规矩多多 有些可歌可泣的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有明一朝,明朝生活,明朝知名人物,明朝,明朝历史

    穿衣要讲规矩没错!规矩特!别!多!可能穿错一件衣服,吃错一样食品,你就GAMEOVER。就以穿衣服来说,明朝社会阶层有严格划分,不同等级的人群都有各自穿衣服的规定,一旦穿错就等于是“僭越”大罪,将被国家处以重刑。△乌纱帽你知道什么人才能戴吗?△圆领袍你又知道什么人能穿?明朝穿

  • 隋末最悲催的反王建国称帝六年,未到中原征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隋末割据势力,林士弘

    每逢王朝更迭,总会冒出不少的地方豪强、农民起义军,他们或称王或称帝,终归是割据一方,与中央政府相抗衡。隋末唐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为人称道的一段王朝交替时期,那更是风起云涌,各路豪杰并起,争相逐鹿。在隋末农民起义浪潮中,最开始的都是敢于吃螃蟹的,但下场往往是最惨的,因为这时候隋朝中央多少还有点凝聚力,扁

  • 明朝皇帝都是奇葩言过其实 但却都具有鲜明特色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皇帝,明朝皇帝列表,明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大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享国276年,共历十六帝(不计南明)。和其他王朝不同的是,这一朝的皇帝一个比一个有性格。这一朝从开国皇帝开始,就和其他朝代与众不同。历朝开国之君大多是权臣或贵族出身,最后取而代之,自己当皇帝。纵观历史完全布衣出身建立统一王朝的皇帝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 1400年后,世人是如何复原盛唐长安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盛唐,长安,西安

    2007年1月,美国《生活科学》网站评出“世界十大古都”:罗马、雅典、君士坦丁堡、巴比伦、库斯科、特诺奇蒂特兰、底比斯、大津巴布韦、西安和卡霍基亚。那么,为什么西安是中国惟一入选的城市?其实西安、罗马、雅典、君士坦丁堡是世界公认的四大文明古都,属于第一等级。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

  • 唐朝是如何被藩镇掏空的?唐朝为何不消灭掉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藩镇

    李唐王朝致力于中原王朝的外扩,势力范围在经过唐太宗至唐高宗的急速扩张后,东至朝鲜,西达咸海,南到越南顺化,北至贝加尔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型体量。和秦汉比可是大多了但隐患也就由此而来。帝国扩张免不了消灭周边的小缓冲国。鼎盛时唐王朝的边境上与多个民族接触,如:吐蕃、突厥、奚、契丹等,均不断对边境进行侵

  • 宋朝为何不懂唇亡齿寒 南宋重走北宋灭亡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唇亡齿寒,南宋,北宋灭亡原因

    两宋均亡于外患就是不长记性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宋朝绝对不可忽视,宋朝有着经济的发达,文化的繁荣;但也有着军事上的屡战屡败,外交上的丧权辱国,最终却存在了三个多世纪,最终都被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灭亡。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奇特的例子。宋朝军事力量落后是众所周知的,其多次受北方游牧民族侵扰,很多次只

  • 人家眼中的中国:美国教科书上的中国历史地图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地图,美国版中国历史地图,中国历史地图,中国地图

    一本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历史地图,这本历史地图册中的地图大多数和中国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地图有较大的偏差,大部分画小了,小部分画大了。网上流传西方国家不承认夏朝,实际上是以讹传讹吧。在美国一本小学六年级的历史教科书中,就有了这么一张中国夏商周时期的地图。其中夏朝是绿色部分,其范围大概位于河南到山东、河

  • 汉景帝刘启称不上明君 有好爹大树底下好乘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景帝,刘启,汉朝皇帝

    汉景帝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和发展了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到文帝、景帝时期,这一政策所带来的效益更加显现。据史书上说:京师的钱太多了,用不完以至于都生锈了;国库的粮食都装不下,只能露天堆放;社会稳定,夜晚睡觉都用不着关门。正是因为有了&ldqu

  • 刘宋刘裕让“六位帝王完” 但是个文治武功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裕,刘宋,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的刘宋,由北府名将刘裕所建,刘裕此人,平民出身,做过各种行业,年轻时穷得家无余粮。后来谢玄在北府募兵,刘裕应征入武。孙恩、卢循起义中崭露头角。后来,刘裕先后灭掉了桓楚政权,南燕政权,西蜀政权,军功一时无二,逐渐在东晋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并于420年代晋建宋。自420年建立至479年灭亡,历六

  • 史上换年号最多的皇帝:在位21年用了19个年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年号

    年号,是古代帝王们为了纪年所立的名号。中国第一个年号,出自汉武帝时期,而他所立的第一个年号名叫建元,一共持续了5年(从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35年)。一般来说,一个皇帝在位期间,会改几次年号。直到明清时期,才采用了一世一元制,也就是说一个皇帝一生只用一个年号,这也让年号变成了这个皇帝的代称,比如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