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忍了匈奴六十年才打 唐朝仅三年就复仇突厥

汉朝忍了匈奴六十年才打 唐朝仅三年就复仇突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180 更新时间:2023/12/22 0:22:30

汉朝和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两个大一统皇朝,大多数人的认识里是强汉盛唐。这两个皇朝可谓是把汉人的腰杆子挺直了,直到今天我们都自称汉人、唐人,在国外一些国家更是有唐人街,为什么这两个皇朝能成为“国际巨星”,威名远播?当然是因为有出色的“代表作”了,因为两个字“雪耻”。

汉军在卫青霍去病等名将的带领下将宿敌匈奴几乎灭绝,霍去病更是封狼居胥,这一战出了刘邦的白登之围的恶气,也出了汉朝忍了七十年的恶气,汉人凭此战立威,而匈奴只能感叹“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唐朝则在李世民的带领下一战定乾坤,生擒突厥颉利可汗,洗刷了“渭水之盟”的耻辱,从此突厥俯首称臣。这两个朝代是典型的“君子报仇,十年未晚”的精神。

事实上为了复仇,汉朝韬光养晦了60年才开始北伐,而唐朝则忍了3年就开始北伐,为什么汉军复仇用了60多年,唐军却仅仅需要3年呢?

图1西汉对匈奴的河西之战、漠南之战

首先便是两朝的内部情况,在经济上,两朝的初期经济情况相距甚远。俗话说打仗就是打钱,打后勤,不仅现代战争如此,古代冷兵器战争更是如此,古代战争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人口要足,不然兵源跟不上消耗。冷兵器时代,粮草是战争输赢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是铁,饭是钢,没有粮食的军队,那真的是成了“纸老虎”。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几乎每场失败了的战争都与粮草和后勤运输有关。《孙子兵法》中说到出动全副武装的十万精兵作战,战备物资需要轻车千辆,重车千辆,并具备向千里之外运送粮食的能力。刘邦虽然战胜了项羽,顺利统一了中华大地,但扔给他的是满目疮痍的烂摊子,经历秦末大乱和四年的楚汉战争的汉朝经济已经接近崩溃,人口匮乏,汉初只有1300万,物资供应严重不足,不仅普通百姓过得惨,皇帝大臣也好不到哪里去,据《史记·平准书》记载:“汉兴,接秦之弊,老公从军旅,老弱转粮饟,作业剧而财匮,自皇帝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大概意思就是说汉初人口稀缺,物资匮乏,皇帝御用马车的四匹马毛色不齐,将相乘敞篷的牛车没有遮拦,与布衣无异。贫苦大众甚至达到了卖子维持生计的地步。

图2杨坚(541年-604年),即隋文帝

而唐朝虽然也是在战乱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规模小得多,破坏力自然也没这么大,它的钱包还是很充实的,一切得益于前任老板隋朝,隋文帝是一个出了名的“抠”皇帝,励精图治,创造了“开皇之治”。

只可惜第二任皇帝不体恤民力,开凿运河、有江南、征高丽,劳民伤财,一系列操作引起了民怨,才激起兵变,葬送了大好江山,即使这样人家留下来的家底还是很殷实的,到李世民即位,隋朝时建立的粮仓居然还没消耗完,据记载,贞观十一年,监察御史马周向唐太宗李世民汇报时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隋朝消亡了20年,可人家储存在仓库里的粮食还没吃完。

图3隋朝版图

没钱也影响到了军队的建设,特别是骑兵的建设,骑兵的基础是要有质量上盛的战马,财政困难的汉朝初期根本没能力建立马场,养起大批战马,所以汉初的军队还是以步兵为主,无论是楚汉战争还是白登之战,汉军都吃了骑兵的苦头。

相反唐朝的骑兵是相当发达的,靠着隋朝留下完备的马场和五千匹优良种马,短短几年唐朝的战马就像滚雪球一样增加,重金实行十二军制,建立了一支快速高效的部队。而且汉朝初期,有经验的将领几乎都被刘邦杀尽了,最后只得亲征匈奴,落了个“白登之围”的局面,最后还是陈平献计贿赂匈奴妃子才得以脱身,反观唐朝,不仅李世民本身是个军事家,身边还有李靖、苏定方等名将,唐朝时期的生产力也较汉朝时期发达,恢复得也快。

图4唐朝骑兵

其次,便是外部情况,我们都知道团结就是力量,汉朝时期的匈奴一个整体,汉武帝北伐时也还是一个整体,如同中原皇朝一样大单于的命令是至高无上的,这时的匈奴是处于巅峰时期的,这就决定如果在广袤的草原上不能一举抓住匈奴主力并歼灭,接下来就是一场持久战,必须要有厚实的家底才能硬抗下去,所以,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并没有急于开战。

唐朝时期的突厥并不是一个整体,分为西突厥和东突厥,而且还是被隋朝重创过的突厥,实力已严重消耗,唐朝的主要敌人是东突厥。更空前的是唐朝大搞“间谍战”,在突厥内部渗透,积极拉拢东突厥统治下的部落和西突厥,孤立了东突厥。更糟糕的是,东突厥遇上天灾,牛羊马匹死伤无数,普通群众怨言很大,再加上突利可汗和薛延陀反叛并打败突厥军队,东突厥更是雪上加霜。这时的的东突厥俨然是一个衰弱的老人了,唐军十万轻骑冒雪出击,周边部落群起响应,东突厥焉能不败。

图5西汉对匈奴出击

在这种情况下,西汉休养生息的策略是对的,毕竟忍一时风平浪静,经过60多年的发展,国家财富殷实了,人口也多了,即使打持久战也不惧匈奴。唐朝面对的情况相对简单,国家有实力,且国内政治平稳,玄武门之变留下的影响也消逝得差不多了,东突厥则内部矛盾重重,唐朝雪耻也就比汉朝雪耻快得多了。

参考文献:《史记·平准书》《汉书》

标签: 汉朝匈奴唐朝突厥

更多文章

  • 谥号文化:穿越回去千万别对着刘彻高呼汉武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谥号

    看历史的小朋友,是不是都有过这种被支配的恐惧。一会儿是汉武帝,一会儿是唐太宗,一会儿又是康熙,怎么看都觉得这几种称谓没啥前后逻辑关系啊?难道是皇帝想叫啥就叫啥?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其实中国封建社会对称谓非常讲究,是一套完整的礼法,总结就是谥号、庙号、年号,汉武帝中的“武”

  • 汉武帝: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治下百姓死亡上千万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武帝,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谁是中国最伟大帝王的文章,按照文章内的标准,我推荐的是宋仁宗,大家伙讨论都很热烈,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以及朱元璋、康熙等都有很多人推崇,因为每个人的评价标准都不相同,所以每个人心目中的伟大帝王也不同,所以在这里有必要把我的评价标准再重申一次,那就是从当下普通百姓的立场出发,看百姓是否安居乐业,小日子是否

  • 涨知识:古人官吏是如何休假的?宋朝和唐朝最长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网络音乐节,中国网络音乐节三强

    盼望着,盼望着,春节长假就要来临了。想想都让人兴奋:且不说连续七天不用上班,老板还给你发薪水;也不必说传统佳节亲朋好友其乐融融的团聚、还有谋划已久的长线旅游等等,单就是忙碌了一整年,终于可以痛痛快快地放松休息一阵子,就足以让人心生期待。在这种美好的向往过程中,有一天突然有个奇怪的问题闪现在我的脑海里

  • 唯美典雅:藏在古画中的传统家具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家具,古代家具

    中国古典家具除了其实用功能外还有其非凡的艺术价值和文化研究价值自家具诞生之日起至明清时期达到家具艺术的顶峰古典家具经历了一个极为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国最早的传世画当然是帛画,是在帛织品上画画,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可惜帛画上面并没有画家具,你可知道家具在中国出现并不太早。在两晋以前,从商周到汉魏,中国人的

  • 1912年2月12日 清帝退位中国再也没有皇帝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清帝退位,皇帝,溥仪,袁世凯,中华民国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南方多省响应纷纷独立,支持革命,拥护共和,革命形势发展很快。但是广袤的北方大地还处在清政府的控制之下。清政府拥有大量军队,足可以和南方的革命党一战,最终鹿死谁手,此时犹未可知。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清廷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摄政王载沣启用了袁世凯来主持当前的

  • 被误解最深的乾隆盛世,可耻的盛世饥饿的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盛世,乾隆皇帝,盛世,康乾盛世

    可能各位爱卿对清朝的印象就是外国人还在追捧《马可·波罗》认为中国黄金遍地,人人都穿着绫罗绸缎一切都似乎富到流油然而,实际上…其实,康熙已经知道地球是圆的是个对科学充满热情的boy靠传教士,他还和法国路易十四有过一段时间的千里传书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之可也,免得多事

  • 吴越国有多大?包括浙江及上海、苏州、福州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五代十国,吴越国

    在唐末五代十国宋初的大乱世中,吴越国简直就是个桃花源一般的存在。吴越国政治相对清明,经济发达。至于百姓生活,虽然欧阳修记载有急苛之嫌,但相对其他地区,算是比较稳定的。生于公元852年的钱镠是杭州本地人,刚出道时,钱镠任石镜镇兵马使,在杭州一带发展。实力较强的原石镜都镇将董昌发迹后,把钱镠收为八都之一

  • 为何萧山人对杭州缺乏认同感?不认为是杭州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萧山,杭州,杭州人

    近些年来,杭州的发展速度和升级模式让世人刮目,已然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样板城市,特别是G20峰会成功召开后,更是声名大噪,名扬宇内,大有超越广州等一线城市之趋势。在坊间,说及杭州,也都是敬羡之辞,新经济、新产业、新模式、新发展、新未来,杭州都有,杭州俨然已成为引领中国发展的最佳代表。然而,家家都有

  • 从古至今 全中国最会穿衣打扮的女子都生在民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华民国,民国服饰

    比岁月更撩人的,是民国时期的海报。比海报更耐看的,是女子的穿衣搭配。重新翻看近百年的民国海报,如同岁月过境的温柔再次扑面,女子的圆润灵动、娇羞深刻、服饰的考究及配饰的精致,传统国风与西洋风的相得益彰,书卷气与华贵范儿的大放溢彩,仿佛都在告诉人们“民国女子有多会穿衣”,那样的时

  • 为何清宫剧多如牛毛 而有些朝代电视剧却很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朝代,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

    谈起历史,我们可能最熟悉的时候就要在高中了。因为那个时候为了了解历史,基本上每天都是学习这方面知识和史料。然而自从高中毕业以后,就再也没有去接触过历史了,当然除了选读历史学和考古专业的同学,不过大多数人对于历史的认识也是越来越浅。为何清宫剧多如牛毛?在此之后,到底还有多少人记得古代中国有几朝几代,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