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打赌,98%的人都不知道古代人这么能喝还会玩

打赌,98%的人都不知道古代人这么能喝还会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192 更新时间:2023/12/7 10:01:55

每逢亲朋好友相聚之时,免不了一块喝酒。于是一个问题就来了:你爱喝酒吗?

对于酒,一些人的态度是敬而远之,也有一些人,喝酒就如喝水般自然。

有喜事了,喝酒。

不痛快了,喝酒。

生活平淡无味了,来来来,喝酒……

△十八学士图局部

不同于现在的予取予求,古代的酒虽算不上稀罕物事,却也是重要节日的必备神器哇。

最早的“酒礼”

《国语·晋语》记载:一日,晋灵公埋伏好兵士,然后宣经常直谏的大臣赵盾饮酒,希望等其酒醉时击杀之。结果被赵盾的贴身侍卫提弥明觉察,便向晋灵公禀奏:“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就把赵盾扶出去了。

饮酒不过三爵,这是古礼的规定,提弥明用这个借口帮助赵盾躲过了一劫。

今天的人也许对此觉得陌生甚至难以想象,但在曹魏之前,酒,的确是礼仪、精神之事,而非饮食之事。

△汉代《投壶图》

后酒化脱去了等级束缚,入了家常的宴饮席上。

没有酒的宴席,似乎索然无味。于是应运而生的,有热衷于游乐的风雅文士这些“奇葩”的存在,以酒助兴,酒的花样也五花八门起来。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作为引子的酒,都被古人们玩出了什么样的新高度?

最儒雅席间投壶

玩法:以盛酒的壶口作标的,在一定的距离间投矢,以投入多少计筹决胜负,负者罚酒。常在宴会上玩,以助酒兴。

投壶是由射箭演变过来的。早期是士大夫们的游戏,倾向于内心修养,讲究从容安详。投壶有一个特点是,行礼者皆着汉服礼服。后来民间也流行起来,还翻出了不少的新花样。唐代士大夫玩投壶游戏也往往饮酒、赋诗,宫人也以此戏消磨时光。

最附庸风雅流觞曲水

△清院本《十二月令图轴》之三月

玩法:众人坐于环曲的水边,把盛着酒的酒杯置于流水之上,任其顺流漂下,停在谁面前,谁就要赋诗一首,否则就要罚酒了。

觞,盛酒器,常为木或陶制,木制可浮于水,陶制两侧有耳,也称“羽觞”,因重于木杯,玩时须放在荷叶上才能浮水而行。这里就很有魏晋时期的作风,此时的文人天性放荡不羁爱自由。每逢农历三月三,天气转暖,是个春游的好时节。文人们郊游之余的即兴节目便是如此这般风骚明媚地喝酒作诗。

最闲情雅致藏钩/射覆

玩法:多人参与,猜出钩子藏在谁的手里。

藏钩和射覆的方法比较相似,前者是猜“拳”,后者有点像物品版的猜谜语。

藏钩的来由,有一个典故。汉武帝钩弋夫人的手总是握拳,伸不开,后汉武帝使其伸展,才发现手中握的是个钩子。不知何故,人们效仿她玩起了藏钩之戏。而射覆是在瓯、盂等器具下覆盖某一物件,让人猜测里面是什么东西,所藏之物大都是一些生活用品,如手巾、扇子、笔墨、盒罐等。汉代的东方朔就是一枚“射覆”高手。

最花样百出行令饮酒

△唐佚名《唐人宫乐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行酒令是中国酒文化的一朵奇葩,今天仍有不少延续了下来。它兴起于喝酒成风的唐代,酒令种类繁多,在这里列举几个典型给大家瞧瞧!

一、律令飞觞

律令,是按照一定的法度,主要采用言语的方式,在同席之中依次巡酒行令。

嗯,传杯行酒令,如出的是一个花草名,然后以花草名中一字飞觞,诗、词、曲、歌赋、表、记或《四书》名句皆可,接令者以前一人所飞词句,最后一字的本音或双声或叠韵报出花草名,依次类推。也有其它有意思的律令,比如说,令官要求“各诵诗一句,要含花名,不得犯‘花字”,说错的要罚,说不出的要“倍罚”。席间饮客既可即兴吟诵,也可以轻松地捡一句诗来应令。

二、筹令取酒筹,决次序

玩法:饮客在令官儿的安排下从筹筒中取筹,按规则喝酒。饮客们就是在席间抽取酒筹,按其上所刻之令来决定巡酒次序。

筹令,新兴于唐代,以筹宣令,以筹司令。筹令,大致和抽签差不多。列举几个酒筹上常常会刻写的内容,如:巧言令色,鲜矣仁。

自饮五分(“五分”为“半杯”)择其善者而从之。

大器四十分唯酒无量,不及乱。

大户十分;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觥录事五分

不过,你知道这五分、十分的,又是什么来由吗?

三、酒令击鼓传花

玩法:在酒宴上宾客依次坐定位置。由一人击鼓,击鼓的地方与传花的地方是分开的,以示公正。开始击鼓时,花束就开始依次传递,鼓声一落,如果花束在某人手中,则该人就得罚酒。

这是一种既热闹,又紧张的罚酒方式。所以花束的传递一般很快,每个人都唯恐花束留在自己的手中。如果花束正好在两人手中,则两人可通过猜拳或其它方式决定负者。击鼓传花是一种老少皆宜的方式,但多用于女客。

四、手势令划拳

△会划拳的兵马俑:“十五、二十……没有!”

玩法:饮酒时两人同时伸出手指并各说一个数,谁说的数目跟双方所伸手指的总数相符,谁就算赢,输的人喝酒。

手势令亦称"招手令"。唐代史料记录,手势令包括端颈、运眸、差指、柔腕等,动作丰富细腻。研究者认为,手势令即唐代最为典型的抛打令之“抛”、“打”动作的前身。清人姚莹《康輶纪行》说:“唐代佛教盛行,以五指伸作手势,盖佛经所谓手决也。唐人戏效之为酒令耳。”我们大可以此想象唐代手势令的样貌,佛教文化对中原的影响深入生活。

五、酒令抛打令

玩法:通过巡传行令的香球、酒盏、花束等,以及巡传中止时的抛掷游戏,来决定饮酒、歌舞的次序。

有趣的是,因为席间人需躲闪抛掷物,后来竟形成“舞杯闪球令”。由人抛出香球,若有人闪之不及被打中的话,他就须喝酒、吟歌、跳舞,酒席即将进入一个娱乐高潮……

△任仁发《五醉归图卷》

此画中共有五个王爷,四个侍从,九骑九乘。

其中穿深红色衣服,由两个侍从搀扶的是唐玄宗,他所骑的是“照夜白”;在玄宗后面的是身着淡黄衣,骑乌骓马、面部醉红的宋王;接着是顾前后盼,骑玉花骢的岐王和骑黄骢骠的薛王李业;需要侍从侧骑服侍、伏鞍欲吐的申王,骑的是九花虬。

伺从挽着袖子,一边照料身旁醉得坐不住的王,一边还要回头问后边那位能否撑得住,好不生动。

由此可见,酒中也有兄弟情深。

老友相见,一同叙乐,酒当为佐,情谊就在推杯换盏之间。当然,这种酒只和对的人喝。

标签: 古代娱乐喝酒

更多文章

  • 为登基用尽办法获得声望 却留下逆臣贼子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王莽,新朝,西汉,禅让

    历史上有位很特别的皇帝,一生中他被授予了三个皇帝称号,并且建立了新的封建王朝,但他死后却不被后世史学家承认,甚至骂名滚滚。到了近现代,又有很多史学家对他鸣冤叫屈,很多专家认为他是超越于时代的最伟大的皇帝,没有之一。这个人就是新朝开国皇帝,史称建兴帝的新太祖王莽。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其人

  • 宋朝最悲惨的一天 崖山之战10万军民投海殉难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崖山之战,南宋,宋朝,元朝

    宋朝最悲惨的一天南宋是中国非常憋屈的朝代,巅峰时国富民强,落寞时丑态层出。靖康之变到如今都是笑谈,可航海、四大发明的高速发展,又为这个丑态镀上了一层悲悯的光辉。曾经巅峰到那样不可攀附的地步,可最终还是免不了凄惨落幕。这是否又应了三国开篇的那句话“合久必分”?1279年的3月1

  • 尧舜禹真的是禅让吗?曹丕一句话戳中要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尧舜禹,禅让,曹丕

    中国上古时期尧舜禹时代,尧帝、舜帝、禹帝,都是黄帝的后代,都是远房亲戚。他们的核心统治区域,主要在山西南部的河东地区,也就是黄河与太行山、吕梁山之间的区域。尧帝为帝喾之子,从黄帝到他这里,基本都是父死子继,最疏远也不过是侄子与叔父之间的继承。尧帝定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市平阳县),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

  • 民国男子的穿衣好精致 照搬现在都能帅出新高度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华民国,民国服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中国男人的穿衣品味总是被广大吃瓜群众质疑。不过范主今天可不是来吐槽男同胞的~我们的目标是挖掘我国男子的时尚基因。毕竟民国时期的中国男人,在穿衣上还是很有品位的。就算放在今天,也很有范儿,丝毫不土。老照片基本都是黑白的,大家体谅一下----服装篇----①西装西装在民国时期是一种&

  • 逃跑皇帝建立了最繁荣的王朝 延续了153年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南宋,赵构,宋高宗

    他拥有文采武艺,年轻时就遭受国破,一路逃亡,被称为逃跑皇帝。赵构文武双全本是一条好汉怎么成了逃跑皇帝?他却又能重建基业,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延续了153年江山。宋高宗赵构(1107年-1187年),字德基,南宋首任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赵构的母亲韦氏原是郑皇后宫中的普通侍

  • 弑君之人:是谁杀了中国历史上的61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弑君,杀皇帝,皇帝

    在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职业,危险性非常大,死亡率非常高。这个职业就是皇帝!有人做了大致的统计,中国历史上的皇帝被杀害率为31%,活不到40岁的高达50%,寿命超过60岁的只有15%。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胡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2位,唐朝2

  • 皇帝横死率达到100%的王朝,当上皇帝就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皇帝被杀,杀皇帝,皇帝

    皇位,在古代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为了登上那九五之尊的宝座,无数人绞尽脑汁,各种阴谋、背叛无所不用其极。可以说,皇帝这一职业危险性非常大,死亡率非常高。比如历史上的五代十国的后梁王朝,一共就三位皇帝,但都死于非命,横死率居然达到了100%,创历史之最。五代十国是古代中国历史上非常混乱的一个时期

  • 明知推恩令是变相削藩 诸侯王们为什么无人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武帝,推恩令,削藩,诸侯

    汉朝立国后,刘邦选择:郡、国,并行治理天下,汉朝即有郡县,又有诸侯国。郡县由始皇帝最先创立,虽然统一了六国,但大量的贵族和士人,没有了升迁的道路,以往的诸侯王成了郡守,而郡守又都是中央直接委派。当时的士人却无法完全认同,这就留下了秦亡的隐患。在汉初期,天下六十个郡,有四十个掌握在诸侯王手中,只有二十

  • 开封府尹究竟是个什么官?包拯真的能斩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开封府尹,包拯,宋朝,宋朝官吏

    包拯是中国历史上跟海瑞相提并论的清关,世称包龙图。有小说《三侠五义》(评书界叫《龙图公案》)流行,遂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1993年台湾华视电视剧《包青天》的主题曲或许是家喻户晓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辩忠奸,江湖豪杰来相助,王朝和马汉在身边。为百姓做实事的父母官,百姓永远也不会忘记!包拯在百

  • 东汉皇帝宗庙礼制考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东汉皇帝,宗庙,庙号

    一建武十九年宗庙礼议与“四亲庙”问题王莽新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割据势力利用当时人心追念汉德的思潮,或拥立刘氏宗室为主,或立西汉帝庙以为号召。刘秀为了获取舆论、道义上的优势,确立自己的正统地位,自称是西汉高帝九世孙。东汉自建国伊始,就以西汉王朝法统上的继承者作为立国的基本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