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夏的没藏太后:竟死在情夫刀下的淫荡皇太后

西夏的没藏太后:竟死在情夫刀下的淫荡皇太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878 更新时间:2023/12/21 6:23:16

在历史上,太后豢养面首、淫乱宫廷之事屡见不鲜,西夏第二任皇帝李谅祚的生母没藏氏榜上有名。没藏氏当过人妻,当过尼姑,当过李元昊的秘密情人,最后当上了高高在上的皇太后。由于她生性放荡,私生活淫乱,又缺乏驾驭男人之道,无法在其情夫中间营造一种平衡,故最终导致了杀身之祸,惨死在醋意大发的情夫刀下。

宣穆惠文皇后(11世纪?-1056年),没藏氏,没藏氏的芳名,史无记载。西夏景宗李元昊的情妇,李谅祚的生母,兄为权臣没藏讹庞

1047年没藏氏生子李谅祚。

没藏氏,党项族(Tangghut)美女,原为西夏大将野利遇乞之妻,李元昊的皇后野利氏的嫂子(一说婶子)。野利遇乞为天都山守将,后因宋朝使反间计被李元昊赐死,没藏氏外逃出家为尼。后来,李元昊以寻找野利氏遗口为由,将没藏氏接到宫中,见其貌美动人,便与其私通,并大加宠幸。野利皇后听说后,连哭带闹,李元昊只好令没藏氏仍出家为尼,赐号“没藏大师”。

没藏氏原是西夏大臣野利遇乞的妻子。李元昊称帝四年,杀了野利遇乞,将没藏氏带进宫中。美丽的没藏氏迅速获得了李元昊的欢心,成为李元昊的情人。李元昊都去世后,又与野利遇乞的财务官李守贵和李元昊的侍卫官保吃多私通。

李元昊没有因为没藏氏出家而放弃她,而是痴心不改,频频驾临寺院,偷偷前去与其幽会,甚至外出打猎时也令没藏氏随行同住。对此,大臣们虽多次谏阻,但李元昊置之不理,依旧我行我素。天授礼法延祚十年(1047)二月,没藏氏随李元昊出猎,在两岔河边的营帐中生下一子,以河为名,取名宁令两岔(党项语,宁令为欢嘉之意),后改名李谅祚。

生下李谅祚后,没藏氏因子而贵,李元昊对其更加宠爱。因生母为尼姑,李谅祚不便接到宫中抚养,便寄养在舅舅没藏讹庞家中。李元昊爱屋及乌,封没藏讹庞为国相,悉以国事委之。天授礼法延祚十一年(1048)正月,没藏氏兄妹挑唆太子行刺李元昊,然后借刀杀人,除掉太子。李元昊死后,没藏氏兄妹将未满周岁的李谅祚推上皇位,是为夏毅宗。

李谅祚即位后,没藏氏被尊为皇太后,舅舅没藏讹庞总揽西夏军政大权,西夏由此开始了母后干政、外戚专权的局面。没藏氏主政期间,继续向辽称臣纳贡,无甚作为。不过,没藏氏因两度出家,故十分好佛,从天祐垂圣元年(1050)开始,不惜耗费巨额资财,动用大批人力,兴建规模宏大的承天寺。当时被奴役的兵民多达数万人,历时六年才告完工。

没藏氏一方面吃斋念佛,通过佛教麻醉众生,对百姓进行精神统治;一方面却豢养面首,淫乱宫闱,将皇宫搞得乌烟瘴气。没藏氏容貌妖艳,生性放荡,李元昊还活着的时候,她就恃宠骄纵。没藏氏喜欢讲排场,乐衷夜生活,“好佚游,骑从甚众,每出卜夜,令国中张灯火以资娱览”(《西夏书事》),她游乐其中,通宵达旦,乐此不疲,生活极其糜烂。

除了骄奢淫逸,没藏氏还给李元昊戴过绿帽子,趁李元昊到其他妃嫔处所之机,偷偷私会情夫。没藏氏最亲密的情夫有两个,一个是“尝为遇乞掌出纳”的李守贵,即先夫野利遇乞的财物管家;另一个是“尝侍曩霄(即李元昊)及没藏氏于戒坛院”(《西夏书事》)的宝保吃多已,也就是当年为李元昊和没藏氏在戒坛院幽会把风放哨的贴身心腹侍卫。

李元昊死后,李谅祚年幼,没藏氏主政,本应一心辅子理国,但她正处虎狼之年,耐不住深闺寂寞,开始重拾旧欢,频频找情夫私通,浇灭欲火。李元昊在世时,没藏氏还有所收敛,干些偷偷摸摸的勾当;大权在握后,没藏氏便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任意妄行,所以李守贵和宝保吃多已出入后宫如入无人之境,“皆出入无间”(《西夏书事》),毫不避讳。

在党项人眼中,爱情是非常神圣和纯洁的,任何人都有权利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所以青年男女殉情,人们也不会为他们感到悲伤,因为他们得到了爱情,那是最美好的东西。

所以,在这种观念之下,当李元昊死后,没藏太后继续追求爱情,在西夏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妥。

于是,当李元昊死后,没藏太后又与野利遇乞的财务官李守贵和李元昊的侍卫官保吃多私通,并经常与情人出去游玩打猎。

什么事都讲究游戏规则,偷情也不例外,处理不好就会出现争风吃醋。李守贵是没藏氏的第一个情夫,也是她的救命恩人,当年野利遇乞被杀时,正是他携没藏氏远逃三香家尼姑院,没藏氏才躲过李元昊的屠刀,两个人算得上是患难之情。然而,没藏氏移情别恋,“先私于守贵,复与吃多已通”,有了新欢、忘了旧爱的做法,令“守贵忿”(《西夏书事》)。

吃醋不是女人的专利,男人发作起来更疯狂更可怕,甚至会走向极端,闹出人命。福圣承道四年(1056)十月,没藏氏带宝保吃多已到贺兰山巡猎,李守贵闻讯后大怒,带人趁没藏氏夜归,“猝戕之,并杀吃多已”(《西夏书事》),将没藏氏和情敌送上了西天。对此,《资治通鉴》也称“守贵愤怒,于是杀吃多已及密藏氏”。案发后,没藏讹庞将李守贵诛杀。

对于没藏氏之死,《西夏书事》刻意掩饰,称其死于“盗杀”,即被强盗所害;但史评家却说她是咎由自取,“以君母而淫无度,祸直自取耳”。以私通得宠,以私通丧命,没藏氏最后八年,尽情享乐,最终招致三角冲突,被情夫所杀,从而结束了她迷离而香艳的一生。没藏太后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因爱生恨的情人所杀的太后。没藏氏死后,出于宋夏议和的关系,宋仁宗宣布辍朝一日,并派吊尉使前去吊唁。

标签: 西夏没藏太后

更多文章

  • 宋真宗为何在军事有利的局势下签订澶渊之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澶渊之盟,辽国,北宋

    (澶渊之盟)(一)萧太后以战促和,亲率辽军南征契丹自建国以来,连年与中原的王朝征战,有失有得,兵祸疮痍。自萧燕燕佐政景宗开始,就深刻地认识到化干戈为玉帛是契丹与汉两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然而把愿望转变为现实还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既要对时局有清醒的把握,又要综合考虑军事上的实力。早在契丹统和二十一年(公元1

  • 唐诗里的“长安十二时辰”,一曲盛世长歌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长安十二时辰,十二时辰,唐诗,唐朝

    长安,是文人心中的情结十二时辰,是先民古老的智慧在十二个时辰里演绎长安怎能不眼花缭乱、如醉如痴?追剧的或者不追剧的小伙伴们一起来读读诗歌里的“长安十二时辰”吧!子时23:00-1:00长安的夜半,除那“星桥铁锁开”的上元佳节,都是沉寂的。因为静,所以能

  • 辣椒是穷人乐儿?论中国饮食文化的阶级谱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辣椒,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食辣史》辣椒在中国的四百年(节选)本书考查了中国食用辣椒四百年来的历史。主要依据三条理论线索来探讨辣椒在中国饮食中的诸多问题:第一条是辣椒传播的历史路径和食用辣椒的原因,其分析主要在文化唯物论的语境下;第二条线索是辣椒在中国文化中的隐喻,其分析主要在结构主义的语境下;第三条线索是辣椒在中国饮食

  • 金庸小说里的历史朝代 十五部小说书名的“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金庸小说,武侠小说,历史朝代,朝代,历史朝代顺序

    金庸小说里的历史朝代读过金庸武侠小说或者看过电视剧的同学们,都会发现其实这15部发生时间是有先后顺序的,而且还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分不清先后顺序有些情节就读不懂,没细细研究想必同学们也是一头浆糊,让小编给大家整理一下!一、《越女剑》:公元前五世纪前叶,春秋战国时期---理由:小说中原文描述,&ldqu

  • 春花秋月何时了捡漏皇帝真不少,是福还是祸?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捡漏皇帝,皇帝

    一个人要是走运了,该会有怎样的意外?对于皇子们来说,最走运的事情莫过于皇位落到自己的头上,走上了人生的巅峰的。只是这种运气实现的几率实在是太小。但是,几率虽然小,毕竟还是有机会的,还是真的有那么几个人,完全靠捡漏,坐上了皇位。虽然都走了一样的好运,他们的作为却是有着千差万别。自然,他们的下场也完全不

  • 谁说宋朝皇帝爱逃跑 其实唐朝皇帝也擅长逃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皇帝,逃跑皇帝,唐朝皇帝,皇帝,宋朝,唐朝

    安史之乱爆发以来,唐朝的国势出现断崖式的下降。此时的唐朝,疆域大幅缩水,河西被吐蕃吞并,西域更是没了影。在山东(太行山以东),军阀割据,成天打来打去。不要总嘲笑宋朝皇帝擅长逃跑,唐朝皇帝们也没少亡命天涯。唐玄宗(唐明皇)李隆基开创的开元、天宝盛世早已繁华落尽。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李隆基的&l

  • 吃货穿越回古代要慎重选择朝代 太早没辣椒土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穿越,民以食为天

    话不离吃"吃"在大中华尤为重要,都说民以食为天,吃在中国有多重要?我们说话不离吃:"酒足饭饱、狼吞虎咽、山珍海错、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烧琴煮鹤、食不甘味、寅吃卯粮、食不下咽、狼吞虎咽、囫囵吞枣、细嚼慢咽、挑肥拣瘦、众口难调、无米之炊、不吃烟火食、因噎废食、赖哈蟆想吃天鹅肉"文化诗词离不开吃:东坡肉和苏

  • 为什么中国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西方则由石材建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古建筑,西方古建筑

    如果你喜欢参观古建筑,一定会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中国的古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而西方的古建筑则多用石头建造而成。中国:故宫法国:巴黎圣母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事实上,要想真正说清楚这个问题并不容易。?01、材料决定论or技术决定论都不成立!是由建筑材料决定的吗?中国多高山大川,绝不缺少石头。而且

  • 帝国皇陵往事:最后的大明王朝,被埋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皇陵,明十三陵,明朝皇帝,明朝

    1956年,春天。考古队进入明十三陵进行正式的考古挖掘。这是1949年以后第一次得到政府批准的古代皇陵挖掘行动。作为明朝皇帝的陵墓,十三陵陵区占地面积约12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园。开挖这么一个重要陵墓,怎么能不慎之又慎呢?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北京市副市长吴晗首次提出明十三陵发掘计划。身为明

  • 二战结束后,中国曾有机会占领日本为何放弃?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抗战胜利,占领日本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二战结束。美、苏、中、英等11个同盟国便在华盛顿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统一办理对日军事占领和重建等工作。同时苏、英、中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国家,也应该派军队对日本进行占领。趁着这个时候,中国军队本来有机会占领日本,可最后为什么没有占领成功?其实早在日本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