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广州作为“三朝古都”为何叫不响?

广州作为“三朝古都”为何叫不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251 更新时间:2023/12/21 18:07:50

中国的古都着实不少,比如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郑州,前面几个名声极大,后面几个名声虽有所不如但也不小。其实广州也有个名号,叫做“三朝古都”,但是这个名号为什么叫得不如其他古都响?

秦汉时期南越国的首都

我们先来说说这三朝古都是哪三朝。首先出现在秦汉时期。

秦朝末年,爆发大规模起义,秦帝国迅速崩溃。而在中原大乱的时候,因为岭南与中原交通阻塞,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这时候秦帝国的南海郡尉任嚣病重,于是将大权交给当时的龙川县令赵佗,赵佗遵循任嚣遗命决定借着岭南的险要地势自保,并杀掉忠于秦朝的官吏,断绝与中原的联系,此后赵佗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统一了岭南。

约公元前204年,赵佗据岭南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此后,南越国多次对汉朝表示臣服,又因为种种原因多次表示独立,重新称帝,直到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掉了南越国。

直到如今,广州解放北路象岗山上,还有南越国第二代王的南越王墓,已经成为广州一个著名景点。

而南越国的首都就是在广州,只不过那时候称为番禺。

第二次作都城是在五代十国时期。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其后的53年间,中国经历了一个极为复杂的战争割据状态,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短命朝代,这五个朝代所辖区域也不大,史称五代,而与他们并存的有南北各地独立的10个国家,这一时期,被统称为五代十国。

其中岭南的一个国家就是十国其中的一国。公元917年刘龑在广州称帝,国号最初为大越,第二年又改为汉,建立了历史上被称为南汉国的政权,经历了四代皇帝,总共55年,由于历代皇帝的残暴,后来很快被北宋灭亡。

刘龑把广州改名为兴王府,作为南汉的首都。又对广州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修整,凿平了番山和禺山,扩建南城,称为新南城(大概在如今的广州大南路、文明路一带)。

而广州历代所遗留下来的古迹,以南汉时期最多。

广州第三次成为首都则是在明末清初。

当时北方已经被清军占领,明王朝的一些臣民不断在南方拥立明王室建立小朝廷。当时南明内部对谁当皇帝也有很大的分歧,有人拥立唐王、有人拥立桂王,这就是著名的“唐桂之争”。桂王朱由榔和唐王朱聿鐭双方甚至还爆发了战争,为夺权打得不可开交。

1646年,朱元璋第23子唐王的八世孙朱聿鐭,抢在在肇庆的桂王朱由榔前面率先称帝,在广州建立了绍武政权。10多天后,桂王朱由榔也在肇庆称帝,一时之间南明出现了两个皇帝。

唐王朱聿鐭的绍武政权仅仅维持了40天,广州也因此又做了短短40天的都城。

三朝只是区域性政权

那么为什么广州这“三朝古都”的名号叫不响呢?

首先,这与这三朝并非统一的国家有关。

秦汉时期,当时南越国的范围包括今天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地区,以及福建、湖南、贵州、云南的一部分和越南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

五代十国时期,刘龑在建立南汉前后,大力开疆拓土,当时南汉国夺取了邕州(如今的广西南宁)、新州(如今的广东新兴)、韶州、潮州、容州(如今的广西容县)、高州6个州,看以看到,当时的国境大致还是在广东、广西一带。

而到了刘龑的第4个儿子刘晟继位后,又经手扩充了13个州,版图从岭南越岭而过,抵达了湘南,共领有60个州,国土面积不但超过了刘龑时期,甚至超过了1000多年前的南越国赵佗时期。

至于明末清初的绍武小政权,所辖面积大概也就在广州周边。

从这些国境范围可以看出,虽然国土面积有大有小,但这三朝势力范围基本没有进入中原,至多算区域性的小政权。

岭南不是古代中国政治中心

当然也有人会说,你看“七朝古都”河南安阳是商朝以及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七朝的古都,也不是全国范围内的统一集权的国家啊。

《广州往事》小编认为这个说法也有一定道理,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异,小编认为这与岭南不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有关。

众所周知,岭南一带在古代长期被视为外族和蛮夷,再加上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确低于中原地区,又与岭北隔绝,很多时候岭南没有足够的话语权,谁是中国正统常常是中原地区说了算,政治中心也基本都出现在岭南的北方,所以广州作为“三朝古都”的影响力自然没有其他古都大了。

标签: 广州古都三朝古都

更多文章

  • 同样是汉朝陵园,为何东汉陵墓规模远比西汉小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皇帝,汉朝皇陵,汉朝,皇陵

    汉朝是我国历史延续4个世纪的大一统强势帝国,“强汉盛唐”至今都被国人津津乐道。然而,当我们研究两汉的皇帝陵园,我们就会发现:东汉皇帝陵园的规模比西汉皇帝陵园小。这个“小”在陵园封土的规模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这背后到底有哪些深层原因呢?上图_茂陵(汉武帝陵

  • 中国有过多少位皇帝?中国皇帝数量有多种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有过多少位皇帝,中国皇帝,中国有多少皇帝,皇帝

    中国到底有多少皇帝呢?有对说有300多,也有说400多,如果这个问题放在1949年以前,估计这数量就更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自古以来,史学界对一些皇帝是不予以承认的。而现在史学界所承认的皇帝则中国史书上承认的皇帝不全一样。原因有三:1、历史书上受正统观念的影响,一些通过政变篡位后的皇帝并不会承认前任

  • 中国各朝代生活水平如何 达到唐朝鼎盛时期了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生活水平

    中国目前的生活水平达到唐朝鼎盛时期了么?现在和唐朝比,何时较鼎盛?中国现在比唐朝来说综合来说怎么样?现在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朝代吗?中国哪个朝代是鼎盛时期?中国的唐朝处在当时世界的什么水平?古人并非生活在水深或热之中啊,太平年代人民其实是很富裕的。例如汉文帝时,当社会还未从暴秦及秦末战乱恢复时,文帝曾

  • 乾隆好大喜功摆千叟宴 结果成为老人最后的晚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千叟宴,乾隆皇帝,清朝

    战乱频繁的年代,众人食不果腹、流离失所,长命百岁之人更是屈指可数,长寿老人在当时是备受关注的明星人物,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希望从长寿之人身上获得长寿秘诀,这是在生死面前的本能反应。英明一世的秦始皇可以为了长生不老服用含汞的所谓仙丹维持生命,结果不幸暴毙身亡。渴望长寿是帝王的通用心愿,他们为了

  • 中国怎么“丢掉”了越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越南,宗主国

    越南领土面积大致(略小)与云南省相当,土地肥沃、物产富饶,好好的一块领土怎么就丢掉了呢?至今仍有不少人扼腕悲叹越南“丢失”,那么越南是怎么“丢掉”了的呢?说“中国统治过越南”,至少在五代十国以前(也就是越南所说的前三次北属时期)

  • 帝国、皇朝、王朝有什么区别?别再傻傻分不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帝国,皇朝,王朝,朝代

    王朝和帝国这两个简单的词汇看似区别不大,但是这里面有着很大的门道,准确来说自秦朝时代开始,中国就没有王朝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来详细解释一下。王朝的性质和划分在秦国统一以前,最大的君主就是王,譬如周朝的周文王、周武王。而“王朝”中的朝还有多种解释:首先这个字的文本意义就是今日

  • 李世民和曹丕给父亲谥号,都对父皇留了一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曹丕,谥号,曹操,李渊

    贞观九年,退位九年的太上皇李渊驾崩。李世民违背李渊要求薄葬的遗言,加班加点给父皇修建了献陵,并且为父皇举办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葬礼。按照惯例,父皇驾崩了,接班的儿子,要给父皇上庙号和谥号。《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给父皇的庙号是高祖,谥号是武皇帝。由于李渊当过太上皇,所以他的庙号和谥号加起来,就是&ld

  • 让中原朝廷头疼的少数民族“匈奴”,最后哪里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少数民族,匈奴

    自古以来,中华大地以农耕社会的形态创造了殷实的财富,孕育了璀璨的文明,却也因此长期以来受到周边游牧民族的侵扰和劫掠。在与游牧民族的争斗和交汇中,既有昭君出塞的无奈和亲,也有勒石燕然的雄壮军旅。其实,历史如果得到简单化处理,就会让人明白许多道理。比方说,过去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集团匈奴、鲜卑、柔然、突厥

  • 明帝王的最后远巡:嘉靖帝南巡承天府与明后期政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皇帝出巡,嘉靖皇帝

    不同帝王的巡幸,史书有不同的评价,如隋炀帝、明武宗的巡幸,史书在记述时多贬义;而如康熙帝的巡幸,史书在描述时却少有这类贬义的意涵。清朝仅乾隆帝就曾六下江南,相比之下,明朝皇帝巡幸的次数无疑是较少的。是非难定论明代皇帝巡幸概说明前期,永乐帝、宣德帝北巡,被后世视为护卫北边的需要,备受褒誉;而英宗欲效仿

  • 秦始皇陵封土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始皇陵封土,秦始皇陵,秦始皇

    ▲秦始皇陵封土秦始皇陵全景人们对秦始皇陵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小山一样高大雄伟的封土。封土整体呈覆斗形,覆土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在封土的北侧有287级台阶,人们可以拾级而上,登上冢顶,极目远跳,四野风光,尽收眼底。在中国古代,墓葬形制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商周时期的墓穴上“不树不封&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