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明主却育子无方 李世民14个儿子的悲惨命途

一代明主却育子无方 李世民14个儿子的悲惨命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669 更新时间:2023/12/12 17:22:36

英武的唐太宗李世民和父亲亲手缔造了一个强大的唐朝帝国,可是他亲手精心培养的继承人却令他大失所望。昔日追随他打天下的寒士们,也不具备担负起匡扶李唐的力量。随着保守派大臣占据主动,

李世民,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所生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据《新唐书》载:李渊有22个儿子,19位公主。但22个儿子中,只有李渊与窦皇后所生的四个儿子: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卫王李玄霸(16岁病死)、李元吉有所作为,其余都是平庸,无建树。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同胞兄长太子李建成(被杀时38岁,五个儿子也一起遇害)、同胞四弟齐王李元吉(被杀时24岁)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

唐高祖李渊,566出生陇西成纪,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公。隋末天下大乱时,李渊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义宁二年(618年)农历五月,李渊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统治全国。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儿子李世民。贞观九年(635年)6月25,李渊病逝。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1.28[一说公元599.1.23]--公元649.7.10)

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并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李世民一生,有长孙皇后和七位后妃及一个后宫宫女为他生了十四个儿子。

旧唐书列传第二十六

太宗十四子:文德皇后生高宗大帝(唐高宗李治)、恒山王承乾(李承乾)、濮王泰(李泰),杨妃生吴王恪(李恪)、蜀王愔(李愔),阴妃生庶人祐(李祐),燕妃生越王贞(李贞)、江王嚣(李嚣),韦妃生纪王慎(李慎),杨妃生赵王福(李福),杨氏生曹王明(李明),王氏生蒋王恽(李恽),后宫生楚王宽(李宽)、代王简(李简)。……高宗即位,拜司空、梁州都督。恪母,隋炀帝女也。恪又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类己。既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向……

新唐书列传第五

太宗十四子:文德皇后生承乾,又生第四子泰、高宗皇帝,后宫生宽,杨妃生恪,又生第六子愔,阴妃生祐,王氏生恽,燕妃生贞,又生第十一子嚣,韦妃生慎,后宫生简,杨妃生福,杨氏生明。……高宗即位,拜司空、梁州都督。恪善骑射,有文武才。其母隋炀帝女,地亲望高,中外所向。帝初以晋王为太子,又欲立恪,长孙无忌固争,帝曰:“公岂以非己甥邪?且儿英果类我,若保护舅氏,未可知。”无忌曰:“晋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且举棋不定则败,况储位乎?”帝乃止……

按照儿子出生时间排序:

太子李承乾(619年645年),唐太宗长子,母为长孙皇后。

楚王李宽(619年一?),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二子,母后宫宫女。

吴王李恪(619年653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母为隋炀帝女杨妃(为了区分,称之为“大杨妃”)。

魏王李泰(620年652年),唐太宗第四子,母为长孙皇后。

齐王李佑(?-643年),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子,阴嫔为嫔。

蜀王李愔(?667年),唐太宗第六子,母隋炀帝女杨妃。

蒋王李恽,唐太宗第七子,母为王氏。

越王李贞(627年-688年),唐太宗第八子,母为燕德妃。

高宗李治(628年-683年),唐太宗李世民九子,母为长孙皇后。

纪王李慎(?689年7月28日),唐太宗第十子,母为韦贵妃。

江殇王李嚣(?-632年)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子,母为燕德妃。

代王李简(?631年5月9日)代王,母不详。

赵王李福(637-670年9月1日),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三子,母为杨贵妃。

曹王李明(?682年),唐太宗第十四子,母为巢王妃。

以儿子母亲排序:

皇后长孙氏生恒山王李承乾、濮王李泰、高宗李治;

杨妃生吴王李恪、蜀王李愔;

阴妃生庶人李祐;

燕妃生越王李贞、江王李嚣;

韦妃生纪王李慎;

杨妃生赵王李福;

杨氏生曹王李明;

王氏生蒋王李恽;

后宫宫女生楚王李宽、代王李简。

在李世民的所有儿子中,他比较看好的是四皇子魏王李泰。李泰比承乾小一岁,相貌英俊,聪明好学,端肃多才,在太宗看来,是一定能成为一个有道明君的。然而朝中的重臣却都很反对,尤以长孙无忌(已故长孙皇后之兄)和褚遂良(谏议大夫)反对最为激烈。幼的李治被推向前台。无奈之下,唐太宗改立李治为太子,正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唐太宗的大儿子生于承乾殿,取名“承乾”,隐含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承乾秉性聪明,武德三年,封恒山王。太宗即位,为皇太子,时年八岁。不想成年后喜好声色,漫游无度。但他怕太宗,就大耍两面派,当着太宗,言必忠孝;退朝返宫,便与群小亵狎。他有足疾,怕因此被废,深嫉受太宗喜爱的魏王李泰。后来,李承乾甚至想谋老子的反,被人告密,系狱当死。“帝诏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绩、孙伏伽、岑文本、马周、褚遂良杂治,废为庶人,徙黔州。十九年死,帝为废朝,葬以国公礼。”(《新唐书·太宗诸子》)唐太宗有鉴于此,曾下了一道诏书:“自今太子不道、藩王窥望者,两弃之,著为令。”(《新唐书·太宗诸子》)实际上,这不过是一纸空文。

第2子楚王李宽,出继给叔父楚哀王李智云,早薨,无后,国除。

第3子吴王李恪,是隋炀帝女儿杨妃所生。武德三年,封蜀王,十年,改封吴王。李恪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肖己,欲立为太子,但遭到了大臣长孙无忌(文德皇后的哥哥)的反对。长孙无忌看到外甥承乾、李泰都完了,想立另一个外甥即太宗第九子李治。后来,无忌辅立李治后,就借口“房遗爱谋反案”杀李恪“以绝众望,海内冤之”。在李世民的儿子中,数李恪在大臣、百姓中威望最高,却死于冤狱。根据吴王李恪墓志记载:永徽四年二月初二,李恪在长安宫禁之内被缢杀,年约三十四岁有子四人,李仁、李玮、李琨、李璄皆未成年,全部流放岭表;有女亦四人,现已知第四女信安县主被罚守献陵。

第4子李泰,武德三年,封宜都王。四年,进封卫王,贞观二年,改封越王,授扬州大都督,十年,改封魏王,心怀夺嫡之计。于是太子和魏王双方各树朋党,想下毒手。太子李承乾被杀后,李泰也被“幽闭”起来,后改封泰为顺阳王,迁居均州的郧乡县。贞观二十一年,进封濮王。35岁就死了。高宗永徽三年,薨于郧乡,年三十有五。

第5子李祐,武德八年,封宜阳王,其年改封楚王。贞观二年,改封燕王,十年,改封齐王,授齐州都督。他整天与小流氓鬼混,尤其爱好打猎。长史屡谏不听。太宗怪长史辅导无方,换了敢于犯颜直谏的权万纪任长史。贞观十七年,李祐派刺客杀了权万纪,发动叛乱。结果李祐事败,赐死于内省,贬为庶人。国除。

第6子李愔,贞观五年,封梁王,十年,改封蜀王、益州都督。田猎无度,不避禾稼,深为百姓所怨,屡次为非作歹,是个浪荡公子,太宗怒曰:“禽兽调伏,可以驯扰于人;铁石镌炼,可为方圆之器。至如愔者,曾不如禽兽铁石乎!”贬为虢州刺史。高宗永徽四年,李愔受连“房遗爱谋反案”,被废为庶人,死于流配地巴州。至今巴州还有1216年,中世纪数学泰斗秦九韶的父亲、巴州太守秦季槱,培修的蜀王李愔陵园和李愔墓犹存。

第7子李恽,贞观五年,封郯王,十年,改封蒋王、安州都督。纵情享乐,使州县不堪其劳。唐高宗上元元年,有人诬告李恽谋反,惶惧自杀。

第8子李贞,贞观五年,封汉王,十年,改封越王、扬州都督。“颇涉文史,兼有吏干”,然“人伏其才而鄙其行”。后来与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霍王李元轨反武(则天)失败,服毒自尽。

第9子李治,贞观五年,封晋王。就是后来的唐高宗,虽贵为天子,却把大权拱手交给武则天。后来李氏宗族被武氏大加杀戮,这或老天对李世民“杀兄弟黜父亲”的报应,也不能不说是高宗的昏聩所致。皇帝夫妇

自己作死的太子李承乾李治渔翁得利让女主天下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

无能的李治继位,娶了父亲的才人武则天,他们的儿子几被武则天杀光!唐改元为周。我看很有点是从这个角度看,李世民算不得是个好儿子好兄弟,也算不得是个好皇帝。因为他的道德不足为后世表。

第10子李慎,贞观五年,封申王,十年,改封纪王。虽然聪明好学,可惜是个懦弱无能的胆小鬼。越王李贞劝其反武,他不肯“同谋”,可武则天还是杀了他。

第11子李嚣,贞观五年封江王,六年薨,谥曰殇。

第12子李简,贞观五年封代王,其年薨,无后,国除。

第13子李福,贞观十三年封赵王,十八年,授秦州都督。虽得善终,却平庸无能。

第14子李明,贞观二十一年封曹王。在太宗晚年,与庶人串通谋反,贬黔州,被都督逼令自杀。这显然是得到太宗暗示或认可的。

总计14人中,除李福、李治外,竟有12人“死于非命”!

《旧唐书》的作者谈及太宗诸子,感叹道:“子弟作藩,盘石维城。骄侈取败,身无令名!”

封建王朝家天下的宗法制度,尽管规定了嫡长传世等一套办法,但它却无法保证皇位的和平过渡。觊觎皇位,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相互残杀,这是许多皇室后代死于非命的重要原因。“骄侈”二字,更是促使这些人堕落的重要原因。封建制度规定了这些“龙种”的特殊地位。李承乾8岁便被立为太子,成为东宫之主。东宫内,有文臣听他支配,有武士为其鹰犬,有妃嫔供其淫乐。有一次他竟说:“我作天子,当肆吾欲;有谏者,我杀之,杀五百人,岂不定!”(《新唐书》)封建帝王们原想以这些特权来抬高儿子们的地位,以便巩固家天下的统治,结果却事与愿违,走向反面。

在中国的封建帝王时代,何止李世民如此,刘邦是个大皇帝吧,他的儿子又怎么样?不也被吕后砍瓜切菜般收实!其后的几次“王乱”更是使汉朝元气大伤。康熙是大清最有作为的皇帝,也可以说康熙盛世,但是,他的儿子们,不也是相互残杀,血流成河吗?

中国人礼法繁复,但守之者寡。真应了那句古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更多文章

  • 蒋介石:抗战胜利告全国同胞书(1945年9月4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抗战胜利告全国同胞书,蒋中正抗战胜利讲话,抗战胜利

    徐永昌:第一位踏上日本本土的中国将军在日本投降书上,作为战胜国之一中国的代表,时任国民政府军令部长徐永昌上将的名字紧跟在美国代表尼米兹将军之后。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军民浴血奋战八年,以伤亡3500万人的代价,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为二战的胜利做出了的重要贡献。二战胜利之

  • 中国大一统的开国皇帝,谁最容易得到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开国皇帝,皇帝,大一统王朝,朝代

    在中国长达五千年的历史上,大一统中的开国皇帝寥寥无几。今天我们就看看中国大一统的开国帝王谁最容易得到天下呢?首先了解统一天下的标准是什么,不能说把而今中国的版图都纳入才算,应该是从起兵到消灭所有割据政权,才能算是统一天下。严格来说坐享其成的皇帝都不算,没统一的也不算。比如秦始皇、晋武帝、隋文帝等。赵

  • “胜利旗帜插到帝国国会大厦”山寨国旗插上硫磺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插旗照,国旗,美国国旗,苏联国旗,国旗插上硫磺岛

    胜利旗帜插到帝国国会大厦图为苏联士兵将苏联国旗插在德国国会大厦上,1945年拍摄于德国柏林。图片中右侧的建筑为德国国会大厦,该大厦始建于1894年,因其雄伟的外观而在当时名动一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国会大厦被苏联军队视为德国的标志性建筑,在1945年5月2日将柏林攻陷后,苏联士兵便将苏联国旗插

  •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冉闵 被误解的汉族英雄冉闵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冉闵,冉魏,汉族英雄

    冉闵在中国历史上是个极具争议的人物。被很大部分网友称为冉闵大帝,其最重要的功绩是在五胡乱华中拯救汉人,被视为汉人的救世主。不过,令人意外是,在我们在课本中却丝毫没有冉闵其人,让不少身怀热血的网友深感失望。被误解的汉族英雄冉闵:很少有一个历史人物像冉闵这样充满争议,在五胡逐鹿中原,北方汉族几近卒灭之际

  • 如果历史可以假设 朱允炆不被夺权会是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皇帝,朱允炆,建文帝,朱棣,明成祖,明成祖朱棣

    明朝历代帝王,即便算上最后那几位常年风雨飘摇,被清军追得无处可跑的南明帝王,唯一一位执政生涯里被半路叛乱篡权成功的,也只有明惠帝朱允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建文帝。对于这位悲催皇帝,明朝当时很多臣子百姓,哪怕面对胜利者朱棣的高压,依然对他表达了深切缅怀:除了被朱棣事后残酷清算,遭到暴虐灭族的齐泰方孝孺等

  • 麦克阿瑟纪念馆负责人揭秘六支钢笔签字受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麦克阿瑟,日本投降

    法制晚报讯(记者黎史翔)1945年9月2日,“密苏里”号上时钟跳转的18分钟永远地载入史册。十余分钟可谓短,却让持续多年的枪炮声平息,等待许久的和平最终降临。与此同时,麦克阿瑟这一名字随之家喻户晓。作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上的“关键人物”,麦克阿瑟却对两位

  • 西汉、东汉皇帝世系图,两汉间的皇帝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西汉皇帝世系图,东汉皇帝世系图,西汉皇帝,东汉皇帝

    汉朝创建者为刘邦,原秦朝的沛县泗水亭长(乡村十里设一亭长,掌治安警卫及民事等)。刘邦嫡子刘盈在位时,因仁爱懦弱,被狠辣的母后钳制而形成吕后临朝听政的局面。在十五年的吕后专权期内,前少帝刘恭和后少帝刘弘先后沦为傀儡,其中前少帝刘恭被假称为刘盈皇后张嫣之子(张嫣是吕后的外孙女,刘盈姐姐鲁元公主之女),后

  • 中华历史五大伤亡战争 汉民族近乎灭种存亡关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五胡乱华,汉民族,种族灭亡

    TOP5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的非汉族政权,形成与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

  • 唐太宗的杨妃 一个是杨广之女另一是杀弟夺妻之果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杨妃,李世民,李世民妃子,唐朝嫔妃列表

    关于唐太宗的影视剧里都会出现深爱的女子杨妃。有人说杨妃就是齐王李元吉的妻子,其实这并不对,当时有两个杨妃。在野史茶余里,这个杨姓女子,既身为国破家亡的前朝公主,又本是李世民的弟妹齐王元吉的妃子在国仇家恨之间、顶着乱伦的骂名,与唐太宗轰轰烈烈地爱了一场。但在历史上,两位杨妃确实是独立成个体的一个&ld

  • 历史上中英对于香港回归的谈判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香港回归,香港

    了解下香港回归的整个谈判历程。19世纪后半叶,英帝国主义用炮舰外交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三个不平等条约,逼迫清政府将香港岛、九龙半岛尖端割让给英国,并把九龙界限北至深圳河的大片土地以及附近200多个岛屿租借给英国,为期99年。弱国无外交,这是中华民族的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