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到底死于何处?北京景山自缢处不过是个象征

崇祯到底死于何处?北京景山自缢处不过是个象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823 更新时间:2023/12/19 10:30:15

崇祯自缢于景山,遗址至今犹存,且有石碑为证,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已是常识。但事实上,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1644年即甲申年,自成兵临城下,一场突发的鼠疫,在跳蚤的传播下,助纣为虐,20万大明陆军,死伤殆尽,严重削弱了守城明军的战斗力,据史料记载,彼时军情火急,能登城的不过数千人,且多为羸弱之卒。明北京内城墙12公里,外城墙14公里,就算皇城不布防,每名士兵平均也要守50米左右,绝无坚持的可能。

3月18日夜,农民军攻破外城,崇祯带十几名太监逃离皇宫,到齐化门,守军不认识他,以为有诈,将其射回,转安定门,没想到门闩沉重,太监们无法抬起,正是这根沉重的门闩,彻底改变了明朝历史。

次日,农民军入城,遍搜皇宫无果,直到3月22日才在煤山(即景山)发现一具尸体,左手写“天子”二字,经太监辨认,系崇祯无疑。然而,对此说法,史家一直有争议,比如黄云眉先生认为崇祯自缢于北海公园,俞平伯先生则认为崇祯死于管园人的小屋。

“巍巍万岁山,密密接烟树,中有望帝魂,悲啼不知处。”这是清人哀悼崇祯的诗作,其中透露了两点疑问,首先,北海公园琼岛上也有一座“万岁山”,第二,自缢遗址,当时的人已经“不知处”。

至于“找到”自缢遗址,并“指出”究竟是哪棵树,甚至绘声绘色地称这棵树为“罪槐”,这是清政府为笼络人心干的事。清军以“为崇祯报仇”的名义入关,当然要做做样子,但并没有勒石立碑。

1931年,故宫博物院始立“明思宗殉国处”碑,沈尹默先生题写碑,正值抗战前夜,故将“明”左半边故意写成“目”,以示对“日”不屑。此碑“文革”时被砸成两段,拉到原北京少年宫当井盖,北京少年宫即原景山寿皇殿,也有说法崇祯自缢于此。2003年,此碑回到原地。

1931年时“罪槐”已非原树,此时距崇祯自杀已280多年,从照片上看,那棵槐树胸径不过一尺,怎可能生长得如此缓慢?60年代中期,“罪槐”枯死,1971年伐去,1981年,栽了一棵小树,1996年,为渲染气氛,公园找了一棵树龄150年的歪脖老树,移栽于此,原本是建国门一带的道边树,就此成了“罪槐”。

1944年,甲申三百年祭,此处又立一碑,傅增湘撰文。傅是著名的教育家、藏书家,北洋政府时出任教育总长,在他的维护下,蔡元培得以施展“兼容并包”的教学理念,蔡元培辞职后,他也辞职了。1938年,傅参加日本人操纵的东亚文化协议会,并任会长等职,为时人所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周恩来陈毅持亲笔函,专程拜访。陈毅未到,傅已抱憾长逝。傅增湘撰文的石碑曾于1955年被移走,后又在原地复立。

总之,“崇祯自缢处”不过是个象征,以表达后人对历史的一份敬畏而已,如果信以为真,未免贻笑大方。

本文资料引自《北京志·故宫志》等

更多文章

  • 文字狱的巅峰:清朝通过禁锢思想达到统治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字狱,清朝,清朝文字狱

    清朝文字狱的特点文字狱就是以文字为原因形成的罪案。说起文字狱自然要数清朝的文字狱最为有名,最有代表性。因为只有清朝的文字狱是历史上最残酷的文字狱。清朝文字狱的特点有很多,文字狱涉及的人数非常多,涉及的官位也很大。康熙二年,发生了庄延龙大案。庄延龙家在浙江湖州,在当地是有名的富户,他购买了一部未完成的

  • 1952年院系调整:教育模式全盘苏化 高校丧失自主权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院系调整,52年院系调整,大学合并

    美国教育学家卡扎米亚斯说过这样一段话:“所有社会,在民族危机和重大事变时期之后,都有过重大教育改组的尝试。”以此来形容建国初期的院系调整,再合适不过了。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开始仿照苏联模式,对全国旧有高等学校的院系进行全盘调整,将中国一举纳入苏联模式教育体系。伴随着政权更

  • 佛缘大理——大礼、大治、大同、大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大礼,大治,大同,大理

    浩瀚的时间长河,冲刷出沧海桑田,铭刻出历史的印记。亘古不变的,山川湖泊,映照着变幻的风云…有一片净土,叫大理。延绵在这片土地的历史,如神话般,带给我们浪漫的遐想。爱江山更爱美人,江山和美人大概是男人毕生追求热爱的东西。无论何朝何代,以君王为代表的男人,都以得到江山和美人为耀。至高无上的

  • 匈奴、柔然、突厥、回鹘、吐蕃、渤海、南诏历代君主世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匈奴,柔然,突厥,回鹘,吐蕃,渤海,南诏,少数民族历代君主世系,少数民族政权

    中华上下几千年,中原王朝对中国的贡献固然重要,但少数民族政权对边疆的开发也是不是不可忽视的。宋朝以后的少数民族吸收中原文化,将自己整合成内部高度统一的国家政权,像辽、金、夏、元、清等国家已经为人所知,但宋朝之前的少数民族依然采用原始的部落联盟来组织原始的国家,在这些原始国家中,比较重要的有匈奴、柔然

  • 中国疆域变迁史 在各个历史时期到底何为“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疆域,疆域,中国疆域变迁史,朝代,中国

    在各个历史时期到底什么是“中国”?(1)资政篇中国疆域的变迁葛剑雄,1945年生于浙江湖州(原吴兴县),祖籍浙江绍兴。1983年获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1993年任博士生导师,1996年任历史地理所所长,1999年至今兼任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曾在美国、法国等多所高校任客座

  • 明朝两次未成功的南迁 一次保天下一次亡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明朝南迁

    明朝历史上应该是三次南迁都没有付诸行动。第一次应该是朱棣他儿子朱高炽,觉得北京耗费比较高,可惜皇帝只当了一年,人亡政息。第二次没南迁,歪打正着吧。土木堡之变后如果也先果断南下,于少保能保住北京?第三次没南迁,有于少保北京保卫战成功的历史包袱在,想也别想了。如果按照“成功”来说

  • 民国时期军服的变迁发展史 :国民革命军陆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国民革命军,国民革命军军服

    甲午战争中,自认为泱泱大国的大清居然败给一个蕞尔小国日本,举国震惊。为了维护统治,同时也为了平息众怒,清廷决心采纳众议,改革军制,学习西方列强,建立一支“习洋操、用洋枪”的新型军队。为了区别清廷的八旗、绿营、淮军等旧式军队,这支军队也被称为新军。天津小站练兵从天津小站练兵开始

  • 中国古代性教育不落伍 皇宫或草堂都有自己一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性教育,古代性教育,性爱,春宫图,性文化节

    每年都要热闹一番的广州性文化节,刚刚结束。热辣火爆的场面,赤裸直率的用具,让人的性与欲彻底袒露在阳光、灯光和众目睽睽之下。性文化节,性很多,文化呢?类似争论每年都有。或者,需要在性里找找文化就是当下的文化?不过,许多人的确是通过性文化节才了解了中国的性文化,才了解在“存天理灭人欲&rdq

  • 东德人翻越柏林墙手法:开车冲撞 全民跳楼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柏林墙,翻越柏林墙,东德,西德

    1962年8月17日,18岁的费希特成为第一个因为翻越柏林墙而被击毙的翻墙者(来源:资料图)本文摘自:《翻越日历》2010年11期,原题:《翻越柏林墙,生死不归路》1989年11月9日,这一天是所有德国人终生难忘的一个日子。那天下午,东柏林市委书记沙波夫突然向全体驻东柏林的新闻媒体宣布了一项决定:民

  • 摄政王多尔衮太悲催 两次皇位不得死后挫骨扬灰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摄政王,多尔衮,清朝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寅时1650年12月31日戌时)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满洲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母为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同母兄英亲王阿济格,同母弟豫亲王多铎,为阿巴亥第二子。初称台吉。1626年封贝勒,后因战功封&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