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经常被问西安城墙西南角为啥是圆的?

经常被问西安城墙西南角为啥是圆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434 更新时间:2023/12/10 21:22:12

现存西安城墙是在元代奉城基础上修建的。明洪武三年四月朱元璋封其子朱樉为秦,驻守西安。

【杜陵乡大府井村东朱樉墓】

七月,诏令营建秦王府,由于原城墙已残破不堪,于是在修筑王府同时,又命西安府长兴侯耿炳文扩建西安城垣,断断续续历时七八年之久,方子洪武十二年竣工,“全城周二十八里,高三丈,门四,东曰长乐,西曰安定,南曰永宁,北曰安远,四隅角楼四,敌楼九十八座”。然而奇怪的是,这座宏伟建筑的四个城角形状却不一样,其中东南、东北、西北均呈直角形,而惟独西南角一反常规呈圆形。那么,这究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明·城墙公园雕塑】

【网络100年前的西安府】

明初距今几百余年,史书方志对此又毫无记载,致使后人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朱元璋自从接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扫灭群雄统一中国之后,深感“非深沟高垒,内储外备不能为安。”于是令谋臣刘基姚广孝主持设计城池的图样,以颁示天下如图修造。

【西安城墙长乐门(俗称东门)】

刘、姚二人领命后,反复商讨,多次修改,最后按照传统的画成距形图案,不料朱元璋看罢觉得不妥,便说:“自古筑城虽有一定规矩,但根据我的经验,凡事切莫墨守成规,《礼记》云:‘规矩试设,不可欺以方圆。我看还是改动一下为好,”说罢,便提起朱笔,将矩形图案一角抹去。

【西安城墙西南城角】

于是由皇帝御笔改动的城池图式诏示天下,据说明代所建之城大都遵照此式。

另一种说法认为当初规划西安城墙时,四个角均呈直角,但后来处理墙基时,于西南角意外地发现了古唐城遗址,遗址呈半圆形,为了省时省工,于是便利用了原地基。此说听起来似乎有一定道理,但考古工作者以小雁塔等唐代建筑物为座标,结合唐长安城坊大小,街道宽窄,推算出现在的西安城与唐长安城的位置毫无关系。

还有一种说法,中国传统建筑受八卦和风水要求的影响,建筑物之间不能过于对称。如衙门、庙宇、居民住宅,前门不得与后门对称,前后门垂直中轴线必须错开一定的距离。又如西安的四条大街,南北大街之间,东西大街之间都有错位。这一点只要看一看西安城区图,便不准发现。正是这种“不对称性”对建筑物的要求,决定了西安城墙的四个角必须有一个不是直角。其实,在西安的古建筑中,还能找到很多的“不对称性”的例子。

近年来,地质工作者又提出一种不同的看法:他们在研究西安地貌时发现,紧贴城墙西南角外侧,有一条地裂缝平行于城墙通过(此裂缝最近经卫星照片分析进一步证实),据此认为初建城垣时原设计方案为矩形,施工过程中发现了这条裂缝,鉴于整个城墙已全面动工,已无法全部修改图纸,但如按原方案继续施工,其牢固性很难保证,只好局部修改,躲过地裂缝修改为半圆形。

另一个传说是,明代城墙修建之前,西安府有位王姓老太太,遭受儿子和儿媳折磨,最终饿死在街头。当地父母官得知此事后,在西安城墙西南角台附近,将老太太的儿子和儿媳问斩。大家认为二人无德不孝,方形代表着堂堂正正做人,因此未将此角楼改变形状,所以现在看到的西安城角还保留着当初的风格。

此外,尚有艺术创新说,建材不足说以及许多迷信说法,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但究竟哪一种说法正确,尚需继续探索。

【如今,西安明城墙成为西安的地标性建筑】

一组老照片,帮我们回到有胶片机时,定格的老西安吧!

这是一组喜仁龙于1921年拍摄的老照片,由于是转帖很多图片无法显示,只能单独上传,我选了几张有代表性的照片,分享给大家欣赏下,西安城墙内的变化!

01鼓楼:北面匾额“声闻于天”

02鼓楼:南面“文武盛地”

04钟楼:

05钟楼:从钟楼朝北看

06钟楼:东面

07钟楼:在钟楼上朝西看

08钟楼:钟楼门口前的摊贩

09钟楼:钟楼上俯视楼前街道

10东门:长乐门

11东门:长乐门:箭楼

12南门:城墙外,瓮城和箭楼

13南门:瓮城:闸楼箭楼城门

14南门:永宁门正面闸楼墙的小商贩

15西门:安定门城楼

晚一些的西安城墙变迁的老照片

北门卫星图

清末的完整北门(北关外郭-闸楼-箭楼-主楼)

清末的北门主楼

八十年代刚刚复建的北门箭楼

现在的北门箭楼

北门残存的主楼柱础

八十年代末的东门

南门卫星图

八十年代的南门主楼

西门卫星图

清末的西门外

西南城角远眺

裸露的土墙

裸露的土墙

东门

东门长乐门

如今西安城墙,已经旧貌换新颜了!成为西安旅行的主要旅游观光景区。

西安明城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区,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74公里。城墙内人们习惯称为古城区,面积11.32平方公里,著名的西安钟鼓楼就位于古城区中心。

西安城墙有主城门四座: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这四座城门也是古城墙的原有城门。从民国开始为方便出入古城区,先后新辟了多座城门,至今西安城墙已有城门18座。

1961年3月4日,西安城墙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AAAA级景区。

标签: 西安城墙西安城墙长安

更多文章

  • 台州政治地位曾蹿到天边 南宋时地位仅次于临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台州,台州历史

    从金鳌山说起吧。它是一座濒临椒江的小山,在椒江区古章安镇南侧,因山如巨鳌,以形取名,故称金鳌山。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大年初一,宋高宗赵构南下台州湾,上金鳌山,驻跸山上祥符古寺十七日(此寺今名康王殿)。有诗云:“碧天低处浪滔滔,万里无云见王毫。不是长亭多一宿,海神留我看金鳌。&rd

  • 20世纪初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创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华民国,民国,民主共和国

    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响应,当时主持朝政的隆裕太后和摄政王载沣突然发现,平时安享浩荡皇恩的满朝亲贵,竟然找不出一个可以为朝廷分忧御敌、顶事可用的人才。眼看江山就要保不住了,隆裕和载沣不得不重新起用前些年被打发回河南“养疴”的袁世凯。袁世凯被重新起用后,立即派自己豢养已久的手

  • “光荣逊位”的清室在辛亥革命后并未得到尊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辛亥革命,清帝逊位,清朝,袁世凯

    中国国家记忆特辑·清帝退位一九一二年二月十二日,一个冬天的早晨,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这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可这套符合现代政治的“游戏规则”,在革命之后几乎从未得到尊重。高全喜谈百年前清帝的“光荣逊位”《清帝逊

  • 古代年夜饭都吃什么?鸡、羊、野味是主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年夜饭,古代饮食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各位朋友春节好!在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一起吃年夜饭乃是传承千年的习俗。现在的年夜饭越来越丰盛,甚至在初一之后的每顿饭也是各位丰富。酒足饭饱之后不得不好奇,在古代,我们的祖先们能在年夜饭吃到什么?▲具有糯性的黄米首先是主食。先秦时期,我们主要的作物是“五谷

  • 宋陵是最寒酸的皇陵 专家和盗墓贼都看不上眼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陵,皇陵,宋朝帝陵

    说起皇家陵墓最先想到的就是富丽堂皇,规模宏大,里面宝藏无数,外面有着人层层把守,比如说秦始皇陵,武则天的乾陵,以及明十三陵等等。在封建社会中,很多皇帝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自己修建陵墓,只要是自己手中的奇珍异宝都要放进自己的皇陵中,她的目的就是在自己去世后能够在阴间把玩这些珍宝,于是皇帝的皇陵就成了

  • 认真看,这不是“荡妇” ——那些让人误解的题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题词,草书,书法

    有个网友在微博上晒出了自己家里的一副书法作品就是下面这个这特么上面写的啥?是不是写的荡妇?为什么要在家里挂荡妇这两个字?有个小哥哥也跟震惊君有同样的困惑我擦!原来写的是坦荡啊!其实早就有人因为认错字闹出不少笑话的毕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书法风格千变万化不是所有人都能参透的比如这个炒干面看了好多遍才看明白

  • 45年前的今天 一份震惊世界的文件在杭州草签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尼克松访华,美国总统,美国总统尼克松,尼克松,中美联合公报

    45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72年2月26日中午12点30分,随着一架“伊尔18”飞机在隆隆轰鸣声中平安降落,杭州笕桥机场同时迎来两位世界级的“大人物”,一位是周恩来总理,另一位就是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这是尼克松第一次来到杭州,尽管此次只停留了21个小

  • 刘邦这种流氓地痞能当皇帝在历史上开了个恶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朝,刘邦,汉高祖

    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恺撒,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高祖刘邦。恺撒未能目睹罗马帝国的建立以及文明的兴起,便不幸遇刺身亡,而刘邦却亲手缔造了一个昌盛的时期,并以其极富远见的领导才能,为人类历史开创了新纪元!周赧(nǎn)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冬月

  • 从“八王之乱”开始 魏晋南北朝369年的混乱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八王之乱,五胡十六国,魏晋南北朝,两晋,晋朝

    论起中国历史上三次大的分裂时期,前一次当属东周时期的春秋战国,后一次当属唐末的五代十国,而中间这一次,就是魏晋南北朝,也可称之为“后三国”时代,从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开始,到589年,隋文帝统一中国,前后长达369年,在此之前中国的“汉文化”以儒家汉人

  • 匈奴、突厥、柔然这些民族有历史渊源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匈奴,突厥,柔然

    世界古代史上,欧亚大陆北部一直是游牧民族活跃的舞台。在这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蒙古高原以其广袤无垠、植被茂盛、适宜放牧而成为游牧民族活动的中心。每当蒙古高原有新的游牧民族崛起,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一轮欧亚大陆游牧民族整体向西迁徙的风潮。自然条件优越的欧洲,则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