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文静的死因:飞鸟尽,良工藏;狡兔死,走狗烹

刘文静的死因:飞鸟尽,良工藏;狡兔死,走狗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426 更新时间:2023/12/21 17:50:41

大家都知道,在太原时候,李世民最先和刘文静谋划造反。在这个时候,刘文静以李世民为主子的。但在太原起义开始后,刘文静发现李渊才是真正的起兵的首领。为求富贵和功业,于是刘文静倒向李渊,以李渊为主公,立下不少功劳,只为求得李渊的赏识。但没有想到的是,李渊更加偏爱裴寂,对他不冷不热,很平淡。这一点,刘文静与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只认李世民为唯一效忠的主子不一样。后来,因为裴寂的受宠信和高墌兵败被解除官职而对皇帝不满。刘文静发现秦王府也没有自己的地位,王府里已经有长孙无忌了,首席谋士也被房玄龄取代了。因此自己愤懑不满,他自恃功高,和裴寂做义气之争来发泄自己的不满。结果是刘、裴之争严重影响了朝廷,刘文静过多表现了对皇帝和裴寂关系的不满。这些使得皇帝对刘文静的态度直转而下。

另外,唐武德元年,唐军兵败高墌也是刘文静之死的一个因素。这次战役唐军输得很狼狈,唐军军士死伤惨重,数位大将战死或者被俘虏。要不是薛举暴毙,搞不好西秦就打到长安去了,李家天下能不能坐稳不清楚,但肯定会面临一场灾难。首先,皇帝不满意,以雷霆万钧的手段处置了对失败有不可推卸责任的刘文静等人。要不是因为刘文静是领导核心成员之一,有免死金牌,刘文静说不定就被杀了。李世民肯定也不满意,那是当然的了。不管兵败是谁引起的,是谁的责任,不管兵败有什么接口(拉肚子托兵事于文静),但失败了就是主帅的责任。李世民当然不爽,打破了自己常胜将军的名声。因为,在立太子后李世民急需要军功,建立自己的政治威望和声望。刘文静的轻举妄动,是李世民的算盘落空,使其在政治上处于不利境地。由于刘文静长期担任李世民的军事副官和早年两人的关系不错。当时在朝廷,大都也认为刘文静是李世民的人。

李世民,有可能和李渊一样,对刘文静针对裴寂之争很反感。刘文静和裴寂的针锋相对的无谓争斗,这会让人感觉是他李世民在幕后推动刘文静和裴寂之争。在这个时候,甚至这个武德年间,李世民对裴寂至少在表面上是很尊重的。这样很容易引起皇帝的猜忌,这对李世民本人以及秦王府政治前途是很不利的。因此,此时的刘文静在政治上,被政敌裴寂打压,被皇室所厌弃,已经成为秦王府的绊脚石。在秦王府内,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谋士已经完全取代了刘文静的地位;在朝中宰相萧萭等大臣也给予秦王不遗余力的支持。而且,刘文静自恃才华很高很傲慢,看不起房玄龄这些人。因此,此时的刘文静对于秦王和秦王府反而成了一个障碍。不然,在裴寂的言论之后,李世民求情的言辞显得很不妥当,不符合常规。试想,李世民不会看不到他上书的那些言辞很不妥。这些言辞是求情?那是求情的语气和说辞吗?就算李世民意识不到,长孙无忌那帮秦王府的谋士肯定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借刀杀人,这也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既然靠裴寂的力,还无法达到目的。那就火上添一把柴,借高祖的刀杀了刘文静。死因是裴寂,杀人的是高祖。秦王府不露声色的出去了政治上的绊脚石,还落了个好名声,一箭双雕。这才是政治上的上策。

刘文静只能自己哑巴哑巴吃黄莲,临死之时只能叹:飞鸟尽,良工藏;狡兔死,走狗烹。

更多文章

  • 唐朝开国功臣之死 李渊为何执意要处死刘文静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文静

    刘文静是大唐开国三元勋之一,高祖曾有诏书说,秦王李世民及裴寂,刘文静三人为太原元谋功臣,“特恕二死”(即可以赦免两次死罪)。不料刘文静头一次犯死罪,就被杀死了。在当时很多朝臣都为刘文静求情,可是李渊却执意要处死刘文静,这是为什么呢?首先看看刘文静究竟犯了什么罪。刘文静下狱的原

  • 从一代英主到亡国之君:还原隋炀帝杨广真面目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杨广,隋炀帝,隋炀帝杨广

    (上阕)一代英主隋炀帝----还原历史本来的面貌一、引言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之一,一向被视为与殷纣、夏桀齐名的暴君;而且他两世亡国,连守成都做不到,更被看做是秦二世胡亥、蜀后主刘禅那样的庸才。由于李唐王朝对这个前朝皇帝蓄意进行了丑化,无视治国的复杂,把亡国的责任全部都简单地推到杨广头

  • 如此变更年号为哪般?历史上年号最多皇帝夫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年号,皇帝年号,使用年号最多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称呼一位皇帝不外乎是用谥号、庙号或者年号。但是用哪个称号称呼一位皇帝,是与朝代顺序密切有关的。在唐朝之前,称呼一位皇帝往往都使用谥号,而唐朝之后就用庙号了,到了明清干脆就用年号了。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改变呢?这还要从唐朝那对空前绝后的夫妻皇帝李治与武则天说起了。在唐朝之前,称呼皇帝基本都

  •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表达的中国正统观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国正统观,正统

    《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1.《周纪》,五卷。2.《秦纪》,三卷。3.《汉纪》,六十卷。4.《魏纪》,十卷。5.《晋纪》,四十卷。6.《宋纪》,十六卷。7.《齐纪》,十卷。8.《梁纪》,二十二卷。9.

  • 原来中国使用年号最多的皇帝是他们这对夫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皇帝,中国皇帝大全,皇帝列表,李治,武则天,年号,皇帝年号,使用年号最多的皇帝

    年号,是中国封建制度一大“发明”,古代皇帝用于纪年的专有名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标志。年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称为“奉正朔”。年号是汉武帝首创,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形式,年号一般不会频繁修改,每一次修改的背后必然是王朝或者皇帝遇到了重要的事情

  • 他和他弟还有她,竟然都可以称之为六味地黄丸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六位帝皇丸,六位帝皇玩,萧皇后,李旦,李显

    这俩兄弟是六位帝皇丸家喻户晓的中药六味地黄丸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皇位争斗的例子比比皆是,一般都会经历一下腥风血雨,踩着竞争者的头往上爬,然而有两个人却不太愿意当皇帝,被人戏称为“六位帝皇丸”历史上的李显和李旦这两位皇帝,父母兄侄一家人全是皇帝自家人轮流做皇帝。先说唐中宗李

  • 年近50的萧皇后如何让唐太宗甘拜于其石榴裙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萧皇后

    小时候听评书,迷上了单田芳的《隋唐演义》。瓦岗寨的草莽英雄就是要推翻荒淫残暴的隋炀帝。那个衣冠禽兽,竟然娶了一位花容月貌的老婆萧美娘。一对狗男女有商有量地祸国殃民,老百姓对这两口子恨之入骨,评书判词也“败坏”了萧美娘在民间的声誉。虽然她很美,却极坏,就像《西游记》里的白骨夫人

  • 老山战役当事人:战士以血肉之躯撑旗照是假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摆拍照,老山战役

    《收复老山战役“牺牲”旗手31年后被发现仍健在》一文的配图,经核实并非现场照片,系后人演绎。澎湃新闻网刊发的《收复老山战役“旗手”:不在意“被牺牲”,活着就是最幸福的》报道。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30日电(记者吴楚实习记者魏孝庭)&

  • 这才是真正六位帝皇玩 一生嫁过六位帝王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六味帝皇玩,六味帝皇丸,六位帝皇玩,六位帝皇丸,萧皇后

    今天出差的路上,顺手带上了《万历野获篇》,在飞机上随手翻到了一篇文章,提到了一个历史上传奇的女性萧氏,正如标题所示,她的一生颠沛流离,先后嫁给了六个帝王,也堪称中国历史上改嫁最多次的皇后。被人戏称“六位帝皇玩”,他叫六味帝皇丸。公元581年(大约),后梁孝明帝萧岿的女儿萧氏出

  • 谥号的来历规则:历数中国历代皇帝谥号大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代皇帝谥号大全,中国古代谥号,谥号,中国历代皇帝谥号,中国历代谥号,谥号,庙号,谥号,尊号,年号,谥号大全,谥法

    谥号(读音:shìhào),是在我国古代,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的称号,如“武”帝,“哀”公等。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