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吴太祖孙权:举贤任能力保江东基业的会稽太守

三国吴太祖孙权:举贤任能力保江东基业的会稽太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265 更新时间:2024/1/24 3:48:51

孙权少年时期就随父兄转战南北,见多识广。他又十分喜欢读书,不仅阅读了《诗经》、《尚书》、《礼记》、《左传》等儒家经 典,而且浏览了许多历史和国事方面的书籍。十岁那年,孙坚因 帮袁术争夺荆州而中箭身亡。从此之后,孙权就随长兄孙策寄寓 军旅,开始了他的军营生活。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系统的文化修 养,使孙权很快地成长起来。

孙权虽然年轻,却性格开朗,胸怀宽广,度量恢宏,好侠养士,仁义而有决断,因此名声很快地赶上了他的父兄。孙策出兵 江东时,孙权经常帮他出谋划策,孙策十分惊奇,以为自己的智 谋也赶不上这位弟弟。因此,每次宴请宾客,孙策总是对孙权说:“在座的各位谋臣猛将,将来都会成为你的部下僚佐。”

孙策见孙权确有才能,便委任他为阳羡(今江苏宜兴一带)县长。这时,孙权才15岁。不久又担任了仅次于将军的军职。

东汉建安五年(200),孙策遇害,临死之前,将重臣张昭等以及孙权召到床前,先对张昭等人说:“现在天下大乱,如果据 有吴、越之众,保有三江之固,足以坐观成败,进而兼取天下。 请诸君好生照顾吾弟!如果仲谋不长进,公等可自取权位。”孙 策的意思,是想用这些话来安张昭等人的心,稳定他们辅佐之 意。策又将官印授予孙权,对孙权说:“若论率江东之众,冲锋 陷阵,与天下英雄争高下,你不如我;若论举贤任能,使众人齐 心协力保有江东,我不如你,你当善自为之!”当夜,孙策身亡, 年仅26岁。

孙权继承其父兄的事业之时,虽已拥有会稽、丹阳、吴郡、 豫章、庐陵和庐江六郡,但这些地方新占不久,人心并未归服, 统治并不巩固。将士新丧主帅,见继位者年轻,放心不下。许多 江东英豪和北方侨寓之士,也多徘徊观望,有人甚至想改换门 庭,另投新主。在此关键时刻,江东名士周瑜从驻地巴丘率军前 来,稳住了军心,与张昭等说服众人齐心辅佐幼主,到处宣传孙 权有帝王之相,可以共成大业。于是,江东人心渐安。

已占据北方大部地区的曹操早有统一天下之志,见江东孙策新丧,人心不稳,便欲乘机伐吴。侍御史孙策旧臣张绂劝阻道: “乘人之丧进兵,不合古义,有不仁不义之嫌。如果征伐不利,会 将好友变成仇敌。不如利用这个机会厚意待之,孙氏必然感恩戴 德。”曹操听从其言,上表请封孙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

于是,孙权便名正言顺地行使职权。他待老臣张昭以师傅之礼,以周瑜、程普吕范等统率军士。同时,招纳名士、聘请俊 杰,一批从北方流寓至江南的人士如鲁肃诸葛瑾等人都成为孙 权的座上客,逐渐得到重用。然后,孙权分兵遣将,开始征伐不 服从自己的人,巩固在江东的统治。

在孙氏家族内部,有人企图作乱。孙权的叔伯哥哥孙辅担 心孙权不能保住江东,便借孙权出行之机,派人拿着书信去邀曹 操前来,不想所派之人将书信径直交给了孙权。孙权得到此事, 火速返回。回来之后当作不知道,招呼张昭一同去见孙辅。孙权 半开玩笑地说:“兄长快乐够了,不想活了?为什么呼唤他人来 江东?”孙辅心中大惊。可嘴里却矢口否认。孙权便把孙辅写给 曹操的信拿给张昭看。张昭看后十分愤怒,随即扔给孙辅。孙辅 满面羞愧,不发一言,于是孙权将孙辅的左右心腹杀个一干二 净,将他的部曲军士分给各将,将孙辅迁徙东部,看管起来。

镇压了内外叛乱之后,孙权在江东的统治便逐渐安定下来。


下一节:联刘抗曹重周瑜而战赤壁的吴王

返回上一级>>>吴太祖孙权:仗父兄之业雄踞江东的东吴大帝

返回首页>>>三国皇帝列表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吴太祖孙权:联刘抗曹重周瑜而战赤壁的吴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立稳脚跟之后,进一步开疆拓土、扩大基业便提上了日程。 鲁肃给孙权分析天下形势道:“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也难以一时 扫除。为将军您打算,只有安定后方,成鼎立之势,以观天下之 变。再乘北方多变之秋,剿除黄袓,进伐刘表,将长江流经之地 全部占有,然后就可以称帝王之号以图天下。这乃是汉高袓的功 业

  • 三国吴太祖孙权:联蜀称帝三国鼎立的守业者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赤壁之战后,周瑜等率军经过一年多的战斗,夺取了江陵, 控制了江陵以南大片土地。建安十五年(210),又任命步骘为交 州剌史。步骘率一千军卒南下,杀了不肯归顺的苍梧太守吴巨, 东吴的势力便一直扩展到了交州(今广州)一带。孙权把都城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西迁至秭陵,筑石头城, 改名建业(今南京市)。同时

  • 三国吴太祖孙权:孙权劝学与储君二宫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魏黄初二年(221),东吴使臣赵咨出使魏国。魏帝曹丕问 赵咨:“孙权是什么样的人主?”赵咨回答说:“是聪明、仁智、雄 略之主。”丕追问道:“为什么这样说?”咨答道:“吾主孙权纳取 鲁肃于凡人之间,是其聪;选拔吕蒙于

  • 三国吴太祖孙权:仗父兄之业雄踞江东的东吴大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遭刺杀身亡,孙权继而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与刘备联合于赤

  • 三国吴会稽王孙亮:重用外戚谋诛权臣的吴废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吴太平二年(257)夏四月,孙亮君临正殿,大赦天下,开始亲政。孙亮年仅十几岁,却聪明异常。有一次,孙亮派一名宦官拿着银盖碗去仓库取交州(今广州一带)献来的蔗糖。这宦官 平素与管仓库的小吏有仇,就偷偷地在蔗糖中投放了几粒老鼠屎,回来诬告小吏职事不谨,以致污染贡物。孙亮令人将小吏叫来,并携带存放蔗糖的

  • 三国吴会稽王孙亮:幼主继位与诸葛恪大兵伐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原来,东吴大帝孙权有7个儿子,他早已选定三子孙和作为太子。孙和,字子孝,从小就聪明智慧,颇得孙权喜爱。孙和的母亲王夫人又极得孙权宠幸,因此人们都说孙和母子将来一定会有大贵。孙和长成之后,喜受文学,善于骑射,礼贤下士,明辨是 非,是一个文武全才。14岁时,孙权便为孙和配置宫卫,令中 书令阚泽加以教导。

  • 三国吴废帝孙亮:童孺而无贤辅替位不终的会稽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亮(243年-260年),字子明,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二位皇帝,公元252-258年在位。母潘皇后,他是吴大帝孙权最小的儿子(七子)。252年孙权去世后即位,258年被权臣孙綝废为会稽王。260年,孙亮因被诬告而自杀(一说被毒害)。时年仅16岁。西晋太康年间,原先任职吴国的官员戴显将孙亮的遗骨安葬于赖

  • 三国吴太宗孙休:权臣拥立创立国学的景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休,字子烈,是吴大帝孙权 的第六个儿子。东吴太元二年(252),孙权封他为会稽王。孙权死后,孙休的弟弟孙亮即位,太傅诸葛恪辅政。诸葛恪担心孙氏诸王分 据长江沿岸各军事要地,会给中央 造成威胁,就将诸王迁移他处,孙 休也从封地虎林(今安徽马鞍山一 带)迁至丹阳郡(今安徽宣城一 带)。孙亮被废之后,孙

  • 三国吴末帝孙皓:骄暴淫佚僭赏滥刑的亡国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皓字元宗。父孙和,袓孙权。吴景帝孙休时,皓被封为乌 程侯。就国期间,与左典军关系极好。曹魏咸熙元年(264),孙休死后,东吴国内叛乱频繁,加上西蜀新亡,曹魏虎视眈眈,极想凭灭蜀之余威,一举荡平东吴。因此,东吴举国恐怖,希望有个年长的国君当政,以便固国自保。这时,万或屡次在丞相濮阳 兴、左将军张布面

  • 晋武帝司马炎:魏元帝禅位与西晋王朝的建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司马炎,字安世,是晋王司马昭的长子。按照封建时代立嫡 以长的成规,他本该是当然的王位继承人,但司马昭似乎忽略了 这位长子,而对另一个儿子司马攸更感兴趣。司马昭把司马攸过 继给自己的哥哥司马师为子,并打算立之为世子,他每次见到司 马攸,便拍着晋王的宝座对他说:“这是桃符(司马攸的小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