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蜀后主刘禅:邓芝使吴与诸葛亮出师北伐

三国蜀后主刘禅:邓芝使吴与诸葛亮出师北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650 更新时间:2024/2/28 18:41:04

蜀汉章武三年(223)夏四月, 刘备东征孙吴,大败而归,暂住白帝城(今四川奉节县境内),一 病不起。临终前,刘备将蜀相诸葛亮、太子刘禅及其他几个儿子 都召至白帝城,嘱托后事。刘备嘱咐诸子要像尊敬自己一样尊敬 诸葛亮,然后,又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胜曹丕十倍,必能安 定国家,成就大事。如太子刘禅尚能辅佐,就辅佐他;如果他实 在不行,你可自立为君。”诸葛亮一听,涕泗横流,泣不成声地 说:“我怎敢不尽心尽力,忠贞不二,死而后已!”

刘备去世后,刘禅继位为帝,改元建兴。这时,刘禅才17岁。

刘禅倒也有自知之明,他把一切事情都交给诸葛亮处理,自己只管_些礼仪而已。他说:“政由葛氏,祭则寡人。”诸葛亮觉 得刘禅少不懂事,也就总揽朝政,无论大小诸事,都由自己决定。

刘禅刚刚即位,就不断传来南中地区(今云南一带)一些蛮 夷豪帅起兵反叛的消息。

对付这种困难局面的重担完全落在了诸葛亮的身上,他考 虑到,刘备伐吴大败,蜀汉元气大伤,刘禅又刚刚即位,未便立 即用兵。因此,决定努力说服争取南中叛酋。同时,出兵驻守险 要,遏止其向蜀中蔓延,待条件成熟后再加以解决。他把整顿内 政、发展蜀中经济和与孙权修复联盟作为首先必须解决的几件大 事。

蜀汉建兴元年(223)十一月,诸葛亮派尚书郎邓芝出使东 吴。邓芝不辱使命,说服孙权和曹魏断绝关系,专与蜀汉联和。

在恢复吴蜀联盟的同时,诸葛亮又集中精力整顿内政,奖励 生产,积聚粮草。过了两年,蜀汉的经济情况好转,诸葛亮见条 件成熟,遂于建兴三年(225)亲率大军平定南中叛乱。

蜀军经过长期休整,兵精粮足,士气高涨,大军所到之处, 节节胜利。不久,就扫清外围地区,深入南中腹地。这时,叛乱 首领之间发生内讧,少数民族首领孟获收集各方余部,继续对抗 蜀军。孟获不但作战勇敢,而且在当地汉族和少数民族人民中间 有一定威望和影响。诸葛亮根据安抚政策,决定收降孟获。他向 将士下令,只许生擒孟获,不许加以伤害。

孟获是有勇无谋之人。和蜀军初一交战,就被诸葛亮设计活 捉过来。孟获被押解至大营,诸葛亮马上叫人松绑,还陪他到蜀 军阵前营中,观看阵势。诸葛亮问孟获说:“你看我这支军队怎 样?”孟获很傲慢地说:“以前我没有弄清你们的虚实,所以输了。 现在看了你们的陈势,也不过如此,下次再战,我一定能战胜 你。”诸葛亮朗声一笑,说道:“既然这样,你就回去再打吧。”

孟获被释放回去,重整队伍,再与蜀军交锋,又失败了。诸 葛亮见他不服,又放了他。象这样放了又捉,捉了又放,到第七 次活捉孟获,诸葛亮又准备放了他时,孟获感动地说:“丞相天 威,我口服心服了。南人以后再也不反叛了。”

诸葛亮从南中回师的时侯,还把一部分威望较高的少数民 族豪帅带回成都,委任他们以适当官职。又把南中地区重新划 分,派了可靠的官吏担任地方长官。他又教导少数民族人民发展 农业和手工业,派人煮盐、冶铁,使南中地区政治安定,经济也 发展起来。此后,南中所产的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等,源源 不断地运往蜀中,为后来进行的北伐战争提供了大批战略物资。 平定南中之后,蜀汉政府还从迁往蜀中的少数民族中间选拔精 壮,编为五部,经过严格训练,组成一支精锐部队,号为“飞军”。

经过长期准备,诸葛亮准备北伐曹魏,进军中原。蜀汉建兴 五年(227)三月,诸葛亮以张裔为留府长史,与参军蒋琬处置 丞相府政事,以侍郎董允管理宫中,把宫中和府内大事安排就绪 后,诸葛亮便向蜀帝刘禅上了一道表章。在这篇奏表中,诸葛亮 苦口婆心地劝告刘禅要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励精图治。这就是 千古流传的《出师表》。这时,刘禅已20多岁。

接到诸葛亮的出师表后,刘禅下一道讨伐曹魏的诏书,以激 励士气,诸葛亮遂率领大军出屯汉中,于沔水北岸阳关扎下大 营。这次北伐,按诸葛亮的布置,兵分两路:一路以赵云邓芝为 疑军,进据箕谷,扬言从斜谷道去攻打眉县(今陕西眉县北)。另 一路则由诸葛亮亲率主力向西北攻打祁山(今甘肃西河县西 北"蜀军经过两年多的训练,纪律严明,士气振作,行动迅速。 主力很快到达祁山,继续向西北进攻。自从刘备死后,蜀军多年 没有动静,魏国毫无防备。这次蜀军突然在祁山出现,魏国大为 震动,原属魏国控制的天水、南安、安室三郡,都望风叛魏归蜀, 天水将领姜维向诸葛亮投降。

诸葛亮攻占祁山的消息传到魏都洛阳,朝野一片恐惧。朝廷 大臣都不知怎样对待。魏明帝还算镇静,他连调大将张郃率军五 万西上,抵御蜀军主力。为了安定人心,明帝也亲自坐镇长安。

这时,诸葛亮决定选派一支先遣队伍,占领街亭(今甘肃庄 浪东南"在讨论人选时,诸葛亮不顾众议,决定提拔自幼喜欢 学习兵法,谈起军事来头头是道的马谡为先锋,另派王平为副 将,协助马谡。

马谡、王平带领人马到了街亭。魏将张郃率领魏军也向街亭 进发。马谡发现街亭旁边有座山,决心把营寨扎在山上。王平原 是军旅出身,虽然缺少文化,但战斗经验丰富。他提醒马谡,这 样做会违反丞相的部署。但马谡自以为熟读兵法,根本不听王平 的建议,坚持在山上安营。王平无奈,只好向马谡要求拨给他一 千人马,驻扎在山下,以便策应。

张郃赶到街亭,发现马谡把营寨安在山上,马上切断山下的 水源,把蜀军围困在山上。蜀军在山上断水,时间一长,饥渴难 忍,营中大乱,张郃抓住时机,发起猛攻,蜀军纷纷逃散,马谡 想禁止也禁止不了,只好自己杀出重围,逃回祁山。

王平在山下发现蜀军溃散,命令士兵拚命擂鼓以疑兵之计 止住张郃进攻,得以从容地收集散兵,率将士退回祁山。

街亭失守,打破了诸葛亮的部署,使蜀军失去了进攻的据 点。诸葛亮见取胜无望,便带兵及千余家百姓,撤回汉中。

诸葛亮对街亭失守十分痛心,追查责任,首先是马谡违背部 署,造成致命的错误。马谡当先锋,人们本来就不满意,不严办 更难使众人心服,诸葛亮便依法处死了马谡。马谡被处死后,诸 葛亮亲自设祭,想起与马谡多年的情谊,不禁热泪盈眶,蜀军将 士也被感动得个个流泪。接着,诸葛亮又上书刘禅,自请处分。#p#分页标题#e#

刘禅接到奏章后,把诸葛亮降职为右将军,代理丞相职务。 这种处分当然只是做做样子给人看的,并不影响诸葛亮的实际权 力。以后诸葛亮又曾两次率军伐魏,蜀军都取得了局部胜利。后 主刘禅认为诸葛亮立了新功,便下诏恢复诸葛亮丞相职务。

就在这年,吴王孙权正式称帝,派使臣到成都,建议和蜀汉 互尊为皇帝。刘禅把这件事交给臣下讨论,蜀汉大臣多数认为只 有蜀国才能继承汉朝正统,孙权称帝和曹丕一样,都算是僭越, 主张与东吴断绝盟好关系。不过,最终还是都同意了诸葛亮以联 盟大局为重的主张。于是,刘禅便派使臣到东吴,向吴帝孙权祝 贺,并订立了新的盟约,约定互不侵犯,在灭魏之后平分曹魏之 地。

建兴十二年(234)春二月,诸葛亮亲率十万大军由斜谷而 西出,发动了第五次北伐。这次出兵还派了使者去东吴约孙权东 西配合,同时大举进攻。四月,诸葛亮据武功五丈原(今陕西岐 山县境内),与司马懿相持于渭水之南。他鉴于每次北伐都因军 粮不继而夭折,这次干脆采取了分兵屯田的办法,作为长久打 算,由于诸葛亮治军严明,屯田士兵和当地人民相处得十分融 恰。

魏军主将司马懿,久经征战,老谋深算。他深知蜀军远来, 利在速战,便坚守不出。诸葛亮心中焦急,百般挑战,又送给司 马懿一套妇女服饰来羞辱他,司马懿还是按捺住自己的怒火,想 方设法约束住部将,就是拒不出战。这时,配合蜀军进攻的东吴 十万大军出师不利,久攻魏军重镇合肥不下,战将孙泰被射杀, 吴军便撤退回国了。

吴军这次出兵虎头蛇尾,使诸葛亮的蜀军又成孤军。加上司 马懿坚守不战,诸葛亮见难以取胜,心中更加焦急。他平时身体 就很虚弱,又事必躬亲,大小事都要亲自处理,因此十分劳累。 现在司马懿深沟高垒不出战,诸葛亮进不能战,退不甘心,英雄 无用武之地,不禁郁闷致病,积劳成疾。

病倒之后,诸葛亮知道自己这场病来得凶险,就给刘禅上了 奏章,报告病情,还附上一份密奏,说“我如有不幸,后来可托 付给蒋琬”。诸葛亮又把杨仪费祎等人叫到身边,把他死后如 何退兵的安排细细叮嘱一番。

几天后诸葛亮病情恶化去世。诸葛亮去世之后,丞相长史杨 仪总统军事,指挥蜀军撤退。司马懿得知消息,忙率军追赶,被 杨仪用诸葛亮留下的计谋杀退"

北伐大军回到成都后,刘禅为了表彰和纪念诸葛亮生前的 品德和功绩,封赐他谥号为忠武侯,又依照诸葛亮的遗愿,将他 葬在定军山。


下一节:扶不起的阿斗与邓艾灭蜀

返回上一级>>>后主刘禅:惑于阉竖乐不思蜀的安乐公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蜀后主刘禅:扶不起的阿斗与邓艾灭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禅处理完诸葛亮的丧事之后,任命丞相府长史蒋琬为尚书令兼益州剌史,后来又拜大将军,接替了诸葛亮的职位。蒋琬 才干出众,老成持重,在新丧丞相群情惶然之际,抑制自己的悲 痛,镇静自若地处理政事,有条不紊。于是在朝廷中逐渐树立了 威信,形势也逐渐安定下来。蜀汉建兴十五年(237)正月,刘禅立皇后张氏,大赦

  • 三国吴太祖孙权:举贤任能力保江东基业的会稽太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权少年时期就随父兄转战南北,见多识广。他又十分喜欢读书,不仅阅读了《诗经》、《尚书》、《礼记》、《左传》等儒家经 典,而且浏览了许多历史和国事方面的书籍。十岁那年,孙坚因 帮袁术争夺荆州而中箭身亡。从此之后,孙权就随长兄孙策寄寓 军旅,开始了他的军营生活。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系统的文化修 养,使孙权很

  • 三国吴太祖孙权:联刘抗曹重周瑜而战赤壁的吴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立稳脚跟之后,进一步开疆拓土、扩大基业便提上了日程。 鲁肃给孙权分析天下形势道:“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也难以一时 扫除。为将军您打算,只有安定后方,成鼎立之势,以观天下之 变。再乘北方多变之秋,剿除黄袓,进伐刘表,将长江流经之地 全部占有,然后就可以称帝王之号以图天下。这乃是汉高袓的功 业

  • 三国吴太祖孙权:联蜀称帝三国鼎立的守业者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赤壁之战后,周瑜等率军经过一年多的战斗,夺取了江陵, 控制了江陵以南大片土地。建安十五年(210),又任命步骘为交 州剌史。步骘率一千军卒南下,杀了不肯归顺的苍梧太守吴巨, 东吴的势力便一直扩展到了交州(今广州)一带。孙权把都城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西迁至秭陵,筑石头城, 改名建业(今南京市)。同时

  • 三国吴太祖孙权:孙权劝学与储君二宫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魏黄初二年(221),东吴使臣赵咨出使魏国。魏帝曹丕问 赵咨:“孙权是什么样的人主?”赵咨回答说:“是聪明、仁智、雄 略之主。”丕追问道:“为什么这样说?”咨答道:“吾主孙权纳取 鲁肃于凡人之间,是其聪;选拔吕蒙于

  • 三国吴太祖孙权:仗父兄之业雄踞江东的东吴大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遭刺杀身亡,孙权继而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与刘备联合于赤

  • 三国吴会稽王孙亮:重用外戚谋诛权臣的吴废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吴太平二年(257)夏四月,孙亮君临正殿,大赦天下,开始亲政。孙亮年仅十几岁,却聪明异常。有一次,孙亮派一名宦官拿着银盖碗去仓库取交州(今广州一带)献来的蔗糖。这宦官 平素与管仓库的小吏有仇,就偷偷地在蔗糖中投放了几粒老鼠屎,回来诬告小吏职事不谨,以致污染贡物。孙亮令人将小吏叫来,并携带存放蔗糖的

  • 三国吴会稽王孙亮:幼主继位与诸葛恪大兵伐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原来,东吴大帝孙权有7个儿子,他早已选定三子孙和作为太子。孙和,字子孝,从小就聪明智慧,颇得孙权喜爱。孙和的母亲王夫人又极得孙权宠幸,因此人们都说孙和母子将来一定会有大贵。孙和长成之后,喜受文学,善于骑射,礼贤下士,明辨是 非,是一个文武全才。14岁时,孙权便为孙和配置宫卫,令中 书令阚泽加以教导。

  • 三国吴废帝孙亮:童孺而无贤辅替位不终的会稽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亮(243年-260年),字子明,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二位皇帝,公元252-258年在位。母潘皇后,他是吴大帝孙权最小的儿子(七子)。252年孙权去世后即位,258年被权臣孙綝废为会稽王。260年,孙亮因被诬告而自杀(一说被毒害)。时年仅16岁。西晋太康年间,原先任职吴国的官员戴显将孙亮的遗骨安葬于赖

  • 三国吴太宗孙休:权臣拥立创立国学的景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休,字子烈,是吴大帝孙权 的第六个儿子。东吴太元二年(252),孙权封他为会稽王。孙权死后,孙休的弟弟孙亮即位,太傅诸葛恪辅政。诸葛恪担心孙氏诸王分 据长江沿岸各军事要地,会给中央 造成威胁,就将诸王迁移他处,孙 休也从封地虎林(今安徽马鞍山一 带)迁至丹阳郡(今安徽宣城一 带)。孙亮被废之后,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