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墨子阻止楚国攻打宋国

墨子阻止楚国攻打宋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874 更新时间:2024/2/28 5:44:04

墨子名翟(di),鲁国人,生活的年代比孔子略晚,大约为春秋战国之交。他早年曾经学儒,后来发现儒家所讲的礼过于烦琐,于是脱离儒家,独树旗帜,创立了墨家学派。

墨子主张“兼爱”(平等的、无差别的爱)“非攻”(反对非正义的战争);提倡“尚贤”(破除亲疏、贵贱、贫富等一切界限,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尚同”(下级认同、服从上级);论证“天志”(天有人格和意志)“非 命”(天不决定人类的命运)。他自称“贱人”,生活简朴,精于木工,传说他做过一只木鸟,在天上飞了三天没落下来。他的弟子众多,结成 一个严密的组织团体,首领称“巨子”,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墨者多有侠义之风,“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

楚惠王时候,公输般(鲁班)从鲁国来到楚国,为楚国制造战船上使用的器械钩拒,打败了越国。 他又为楚国设计制造云梯,准备 攻打宋国。墨子听说后,急忙从齐国赶来,走了十天十夜,才到达 楚国的都城郢。公输般见他风尘仆仆而来,问道您来找我一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吧?”墨子说: “北方有个人侮辱了我,我想让您替我杀了他! ”公输般听了满脸不高兴。墨子说我会给您千金的 报酬。”公输般愤愤地说我是讲 道义的,不管你给多少钱,我都不会帮你杀人! ”

墨子听了心里暗自高兴,起身再次拜谢,说我还有话要对您说。听说您为楚王制造云梯,准备攻取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疆域辽阔,而人口不足,现在要牺牲不足的人口去夺取多余的土地,这是很不明智的。宋国无罪而去攻打它,不能叫做仁;明明知道楚王的做法不合于仁义却不凍诤,这不能算是义;谏诤而不能制止他,也不能算是有能力。你讲求义,不愿杀一个人,现在却帮助楚王杀众多的人,这是什么逻辑?”一番话说得公输般哑口无言。

墨子劝公输般马上制止楚王出兵,但公输般很为难,因为他已经 向楚王保证可以帮他攻下宋国。墨子让公输般带他去见楚王,公输 般答应了下来。

见到楚王以后,墨子说现在有这么一个人,自己有华丽的车子、锦绣服装、美味佳肴,但却不去享用,觅了邻居的破车、烂衫、糟糠之食,却想偷了来。你说这是什么人呢?”楚王说,这人一定是得了盗 窃病。墨子把话头一转,接着说起楚国攻宋的事来楚国方圆五千里;宋国只有五百里,这就好比香车与破车吧。楚国有云梦之泽,各种动物充满其中,有长江、汉水,鱼类之多没有任何国家比得上;宋国连野鸡、兔子、鱼类都没有,这就好比佳肴和糟糠啊。楚国有各种名贵木材;而宋国连棵像样的大树都没有,这就好比锦衣与破衫呀。您以强盛富庶的楚国攻打弱小穷敝的宋国,这不和患盗窃病的人一样吗?您这样做,只会伤害仁义而得不到宋国。”

楚王自知理亏,但还是强辩说您说得对,但公输般为我造了云梯,我还是要攻取宋国。”墨 子说那就让我和公输般较量较量吧。”于是解 下腰带,围成城的样子,用木片当作攻守的器械。

公输般九次变换攻城的方法,墨子九次打退了他的进攻。公输般攻城的器械用完了,而墨子守城的方法还多着呢。

公输般只好认输,但却狡黠(xia)地说我知道用什么办法对付你,但我不说。”墨子说我 知道你的伎俩,我也不明说。”楚王问你们两个人在说什么,我怎么不明白?”墨子说他的意思,不过是想杀了我。杀了我,宋国没人能守城,

您就可以放心进攻了。但你们可别高兴得太早,我的学生禽滑釐等300多人,已经手持我设计的器械在宋国城墙上 等着你们了!你们杀了我,却不能断绝我守城的方法。”楚王对墨子大加赞赏,马上下达命令,取消攻打宋国的计划。

墨子见楚王打消了攻宋的念头,于是离开了楚国。在经过宋国 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雨,墨子想到城门洞里避避雨,谁知宋国的守门人却把他拒之门外。

墨子历尽千辛万苦,冒着生命危险,止楚攻宋,不为贪图报答,不为名声利禄,只是为了救世,为了实践他的“非攻”的哲学大义。

百家争鸣

战国是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对于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 题,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这是百家争鸣的阶级基础。当时官 府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已被打破,属于知识分子阶层的“士”大量出现,由于出身、政治见解和思想方法的不同,他们分别依附于不同的阶级和社会集团,充当了他们在思想文化领 域中的代言人,士构成了百家争鸣的主体。当时诸候割据,政治上不统一,无法在文化上 实行专制,各国的国君及责族官僚为壮大自己的势力,纷纷招揽人才,养士成风,士奔赴于 各国之间,“合则留,不合则去”,有相对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的场所,这是百家争鸣的 社会基础。

战国时候的士大约有一百四五十种,所以当时就有了“百家”之称。这些士分属于若 干大的派别,后来人们把一个大派别称为一家。这些大派别中,最著名的是儒、墨、道、法、 名诸家,另外还有兵家、阴阳家、农家等。儒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孔子,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孟轲及荀卿。孟子持性善说,政治上主张施仁政;荀子持性恶说,主张治国礼法并重。墨家的创始人是战国早期人墨翟,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等主 张。

道家的创始人是春秋后期的老聃,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是庄周,他提出了唯心主 义的宇宙观和相对主义的认识论。法家的代表人物有战国早中期的李悝吴起商鞅,战 国后期的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们的理论和实践对当时的变法、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 用。名家是探讨名、实关系的一个学派,他们的代表人物是宋国的惠施和赵国的公孙龙。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百家争鸣的局面宣告结束。百家争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 运动,它促进了古代思想学术的繁荣,对后代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下一节:秦始皇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乐羊能够功成名就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封神榜》中纣王将伯邑考剁成肉酱,做成肉丸赐给周文王。周文王吃了儿子的肉才得以活命。很多读者看到这一情节都头皮发麻。好在,这是小说里的情节,是经过后世渲染添加的。可你知道吗?战国时期真的有这么一位父亲,吃下了亲生儿子的肉。他就是战国时魏国的将领乐羊。乐羊何许人也?他是魏国安邑人,乐毅先祖,战国时期魏

  • 三家分晋是哪三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晋国是北方数一数二的强国,它多次打败楚、齐、秦等国家,称簕中原。进入战国以后,齐、楚、秦还都活跃在战争的舞台上,晋国却销声匿迹了。原来,春秋中期以后,晋国国君手下卿大夫势力不断增大,他们掌握了国家大权,国君成了他们的傀儡。当时掌握国家权力的卿大夫共有六家,即韩、赵、魏、范、中行、智氏,人们

  • 赵括纸上谈兵致赵国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家都熟知“纸上谈兵”的故事,赵括纸上谈兵的直接代价是赵 国的40万兵士被俘活埋!赵国灭亡的历史进程因此而大大加快。赵国经过武灵王的改革,成为北方大国,由于齐、楚等国衰落,赵国成为北方唯一能够勉强与秦对抗的国家。秦昭王任用范睢为相,采用“远

  • 商界鼻祖白圭的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从商超至晚清,古代曾涌现出不少大商人来,根据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白圭是中国经商之鼻祖。大商人白圭提出的“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商业经营理念,直到今天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白圭为什么能够提出如此先进的商业理念?他究竟是个什么人呢?

  • 西施结局怎样?其美貌背后的政治阴谋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国时代西施的身世,可以说是扑朔迷离,充满了难解的疑团。《吴越春秋》记载说,为了向吴王夫差进行“性贿赂”,越王勾践派使者在本国遍访美人,最后在诸暨苎萝山找到两个卖柴的女人,天生丽质,貌若仙女。这个勾践的使者显然就是范蠡,他用前代著名美人 “西施”的名字

  • 鲁国实行“初税亩”的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以农为本,农业起源早,农耕时间长,是举世闻名的农业古国。但是提起中国古代耕地面积的确定和核算,特别是关于“亩制”的问题以及中国究竟是何时建立了封建地主制度,古籍记载历来不一,学术界各执一说,没有统一的定论。封建地主究竟何时出现,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鲁国&ld

  •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赵襄子居然把姐姐当武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末战国初的代国所管辖的地域在今天的河北怀安、蔚县以西,山西阳高以东一带。建立这个国家的是少数民族狄族。这个民族的精神十分值得学习,它在中原各国此起彼伏的摧残下,屹立不倒,并在春秋初首先脱离周王朝的统治而自立为国。 没有中原那一套所谓的仁义教化,代国的发展很让人刮目相看。尤其是这个国家适合养

  • 四大剑客之一:专诸刺王僚成功 全因吴王僚贪吃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诸樊继承吴国国主后,对自己的儿子们没有好感,倒是很看好自己的三弟季札。所以,他临死前把三个弟弟大弟余祭、 二弟夷昧和三弟季札叫到床前,让大弟余祭继承王位。按照吴国的传统,大弟余祭死时必须要把王位传给弟弟,以此类推,三代后,王位自然就传到季札手里了。 后来的事情都按照诸樊的计划进行,余

  • 齐桓公完成称霸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齐桓公图霸之战,起于周釐王4年(公元前678年),起于周襄王9年(公元前643年),前后历时36年。齐鲁长勺之战后,齐桓公深知欲折服中原诸侯,必须凭借强大的实力,于是听认锌仲的建议,努力整顿齐国内政。齐柯公6 年,即周漦王2年(公元前680年),管仲治理齐国巳经5年有余,所发布的一切政令均巳付诸实施

  • 宋楚泓水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楚泓水之战,发生在周襄王14年(公元前638年)。自周釐王4年(公元前678年)至周襄王9年(公元前643 年),为齐桓公领导诸侯称霸中原之年。齐桓公死后,中原诸侯失去一匡天下的领导人,无听适从,立刻形成一片散沙。当时的几个大诸侯国,齐国因齐桓公的五个儿子争夺君位而国内大乱,晋秦两国相互混战,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