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秦赴六国展开游说

苏秦赴六国展开游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848 更新时间:2024/1/7 16:11:28

有这样一个年轻人,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分昼夜,苦苦攻读。 夜深了,人们都已进入梦乡,这年轻人也十分困倦,昏昏欲睡。无论他怎样强打精神,总也无法赶走讨厌的瞌睡虫。猛然间,他睁大了眼睛,拿起身边的锥子,朝着自己的大腿狠狠刺了一下,鲜血顿时流了出来,一直流到了脚跟。剧烈的疼痛扫去了他的睡意,他重新振作起精神,继续读起书来。这个故事中的年轻人就是战国时期游说六国的苏秦

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如此刻苦读书的呢?

苏秦是洛阳人,到齐国跟随鬼谷子学习过纵横之术。几年以后, 他觉得学已有成,于是去见周显王,周显王的大臣们认为他没什么本事,很看不起他。苏秦只好去了秦国。见到秦惠王后,极力鼓动惠王出兵征战,并吞天下,称帝而治。当时惠王刚刚杀了商鞅,对东方六 国游说之士十分反感,所以任凭他说得天花乱坠,秦王总是不理不睬。

时间长了,他的黑貂做的皮袍破了,带来的大量金钱也花了个精 光,只好打道回府。他绑着裹腿,穿着草鞋,背着书箱,挑着行李,形 容憔悴,脸色黝黑,面带羞愧地走进了自己的家门。妻子正在织布, 见他来了,只装没有看见。嫂子知道他已是饥肠辘辘,却故意不做饭 给他吃。父母见了,连句话都不肯跟他说。不少人还背地里耻笑他: 咱们周地的风俗是从事产业,致力工商,你却放弃本业,想凭口舌做官致富,如今落到这步田地,也是活该呀!

苏秦的心真是寒透了,他长叹一声道: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嫂 不把我当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儿子,都是因为我自己不争气啊!于是 他把自己关在小屋里,连夜翻检书籍,找出姜太公的兵书《阴符经》, 夜以继日,反复研读。过了一年时间,他觉得已经领会了兵书的精髓,揣摩透了君主们的心理,于是离开了家乡,又踏上游说征途。听说燕昭王下诏求贤,广揽人才,便兴冲冲来到燕国。

见了燕昭王,他 首先将燕国夸耀了一番,说燕疆域广大,兵强马壮,国家富足,话题一 转,又说起燕国的隐患。他说燕国为什么没有受到强秦的侵扰? 那是因为有赵国作为屏障,秦赵连年大战,燕国得以安宁。如果有一天赵国与秦国休战,出兵攻打燕国,燕国就很危险了!所以只有结好 赵国,才可免除祸患。”他的话深深打动了燕昭王,被昭王委以重任。 燕昭王即位之前,齐曾出兵攻打燕国,差点将燕国灭掉。燕昭王一直 将此事视为奇耻大辱,决心报复齐国。他决定派苏秦到齐国去,想办法削弱齐国。苏秦为感谢燕昭王的知遇之恩,风尘仆仆来到了齐国。

当时齐湣(mln)王刚刚即位,孟尝君相齐,制定了联合赵国、南伐楚国、西抗秦国的策略,形成强国互相制约抗衡的局面,齐国的地位得到巩固。苏秦在齐国活动了五年,虽然时时寻找机会,破坏齐与赵的联盟,但总是无法得逞,他只好劝齐湣王不要攻打燕国。燕国经过了几年的恢复,国力有所增强,燕昭王急不可待,匆匆出兵伐齐,结果被齐所败,只好把自己的弟弟襄安君送到齐国作了人质。

后来齐湣王罢免了孟尝君的相位,改变了联赵抗秦的政策,反过来与秦通好。公元前300年,齐与秦同时称帝为东帝,一为西帝。这样一来,赵国与齐国的关系恶化了,韩、魏夹在齐、秦之间,也对齐心存芥蒂。燕昭王感到了潜在的威胁,于是令苏秦再次到齐国。

苏秦极力说服齐湣王放弃帝号,联合东方六国共同抗秦,借此机会灭掉受秦保护的宋国,扩大自己的地盘。齐湣王听从了苏秦的建议,决萣对宋国用兵。他先带领苏秦与赵国在阿地(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会盟,齐王宣布不再称东帝,赵国则答应支持齐国进攻宋国。燕国也假意帮助齐国攻打宋国。齐湣王出兵攻宋,取得了胜利。

齐湣王知道,要想灭亡宋国,必须制服秦国,他便打算联合东方五国攻打秦国。为了说服强大的赵国加入联盟,齐王答应以赵国的李兑作为联军的主帅,赵国答应派出驻上党的军队加入联军队伍。燕国为达到削弱齐国的目的,也积极鼓动齐国伐秦,主动提出派出两万人的军队归齐国指挥。苏秦代表齐王出使韩、魏、楚,韩、魏表示愿意出兵助齐伐秦。楚国虽然没有派出军队,但也对合纵伐秦表示 支持。#p#分页标题#e#

联军进驻韩国的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成皋(今河南成皋西北)一带。当时,齐想灭亡宋国,燕想削弱齐国,魏与宋是邻国,也不希望强大的齐国把宋灭掉。他们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所以表面上看联军声势浩大,实际却没有战斗力,也没有对秦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尽管如此,还是对秦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秦被迫取消了西帝的称号,并把侵占的赵国、魏国的土地归还给了两国。

据说东方六国合力攻秦的时候,苏秦被尊为“纵约长”,一人佩戴着六个国家的相印。当他率众经过洛阳的时候,大队人马簇拥着他, 各国都派使者护送他。周王听说了,惶恐不安,派人为他清除道路, 派使者到近郊迎接他。苏秦的父母为他打扫房屋,清扫道路;妻子不 敢正眼看他,恭敬地听他讲话;嫂子更是匍匐在地,向他跪拜。

苏秦笑着问嫂子说您为什么以前对我那样傲慢,而现在却对我这样恭 敬呢? ”嫂子低着头回答说因为您现在地位高金钱多! ”苏秦十分感 慨地说广同样是一个人,富贵的时候亲戚会惧怕他,贫贱的时候会瞧 不起他,更何况是其他人呢?假若我当初在洛阳有二顷良田,又怎么能佩戴六国的相印呢!”他拿出千金,送给了家人和朋友。当初,他刚到燕国的时候,穷得连饭也吃不上,只得向人借了100个铜钱,后来他做官有了钱,便以百金偿还。凡是对他有过帮助的人,他都予以报答。

苏秦感谢燕昭王的知遇之恩,他的合纵抗秦,也完全是为了燕国利益,其中最直接的意图就是削弱齐国,为燕攻齐制造条件。公元前286年,宋国发生内乱,齐国乘机灭掉了宋国。秦国则以此为借口,约 合燕、韩、赵、魏、楚五国,大败齐国。齐完全陷人孤立无援的地步,早已做好攻齐准备的燕昭王马上派乐毅统兵大举攻齐,几乎灭亡了齐国。后来齐湣王听说这一切都是苏秦的预谋,于是将他车裂处死。

合纵连横

战国中期以后,齐、秦两国最为强大,东西对峙,互相争取盟国,以图击敗对方。其他 五国也不甘示弱,与齐、秦两国时而对抗,时而联合。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了合纵和连横 的斗争。

当时除秦、齐两国外,其他五国的地理位置呈南北纵向分布,因此所谓合纵就是中原 地区的魏、赵、韩与北方的燕、南方的楚之间的纵向联合。他们共同抗击秦、齐,阻止其兼并弱国,即所谓“合众弱以攻一强也”。秦和齐也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另外一些国家。

他们与其他五国的联合是东西横向联合,所以被称为“连横”,即所谓“事一强以攻众弱也”。大国纷纷拉拢弱国,弱国纷纷联合与大国对抗,于是在外交和军事上产生了合纵和连横的活动。后来,秦国的势力不断强大,成为东方六国的共同威胁,所以合纵变成了六国联合抵抗强秦的活动,而连横成为秦与东方某些国家联盟,打击其他国家,以求各个击破的策略。策动合纵的代表人物有公孙衍和苏秦,而策动连横最有成效的人物是张仪。公孙衍曾组织魏、赵、韩、燕、楚,推楚怀王为纵长,出兵攻秦,结果失敗。不久,张仪拉拢楚国,破坏齐、楚联盟的连横活动却取得了成效。后来,苏秦曾组织韩、赵、魏、燕、齐五国攻秦,结果是无功而返。


下一节:赵括纸上谈兵致赵国灭亡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墨子阻止楚国攻打宋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墨子名翟(di),鲁国人,生活的年代比孔子略晚,大约为春秋战国之交。他早年曾经学儒,后来发现儒家所讲的礼过于烦琐,于是脱离儒家,独树旗帜,创立了墨家学派。墨子主张“兼爱”(平等的、无差别的爱)“非攻”(反对非正义的战争);提倡“尚贤&rdq

  • 乐羊能够功成名就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封神榜》中纣王将伯邑考剁成肉酱,做成肉丸赐给周文王。周文王吃了儿子的肉才得以活命。很多读者看到这一情节都头皮发麻。好在,这是小说里的情节,是经过后世渲染添加的。可你知道吗?战国时期真的有这么一位父亲,吃下了亲生儿子的肉。他就是战国时魏国的将领乐羊。乐羊何许人也?他是魏国安邑人,乐毅先祖,战国时期魏

  • 三家分晋是哪三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晋国是北方数一数二的强国,它多次打败楚、齐、秦等国家,称簕中原。进入战国以后,齐、楚、秦还都活跃在战争的舞台上,晋国却销声匿迹了。原来,春秋中期以后,晋国国君手下卿大夫势力不断增大,他们掌握了国家大权,国君成了他们的傀儡。当时掌握国家权力的卿大夫共有六家,即韩、赵、魏、范、中行、智氏,人们

  • 赵括纸上谈兵致赵国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家都熟知“纸上谈兵”的故事,赵括纸上谈兵的直接代价是赵 国的40万兵士被俘活埋!赵国灭亡的历史进程因此而大大加快。赵国经过武灵王的改革,成为北方大国,由于齐、楚等国衰落,赵国成为北方唯一能够勉强与秦对抗的国家。秦昭王任用范睢为相,采用“远

  • 商界鼻祖白圭的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从商超至晚清,古代曾涌现出不少大商人来,根据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白圭是中国经商之鼻祖。大商人白圭提出的“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商业经营理念,直到今天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白圭为什么能够提出如此先进的商业理念?他究竟是个什么人呢?

  • 西施结局怎样?其美貌背后的政治阴谋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国时代西施的身世,可以说是扑朔迷离,充满了难解的疑团。《吴越春秋》记载说,为了向吴王夫差进行“性贿赂”,越王勾践派使者在本国遍访美人,最后在诸暨苎萝山找到两个卖柴的女人,天生丽质,貌若仙女。这个勾践的使者显然就是范蠡,他用前代著名美人 “西施”的名字

  • 鲁国实行“初税亩”的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以农为本,农业起源早,农耕时间长,是举世闻名的农业古国。但是提起中国古代耕地面积的确定和核算,特别是关于“亩制”的问题以及中国究竟是何时建立了封建地主制度,古籍记载历来不一,学术界各执一说,没有统一的定论。封建地主究竟何时出现,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鲁国&ld

  •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赵襄子居然把姐姐当武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末战国初的代国所管辖的地域在今天的河北怀安、蔚县以西,山西阳高以东一带。建立这个国家的是少数民族狄族。这个民族的精神十分值得学习,它在中原各国此起彼伏的摧残下,屹立不倒,并在春秋初首先脱离周王朝的统治而自立为国。 没有中原那一套所谓的仁义教化,代国的发展很让人刮目相看。尤其是这个国家适合养

  • 四大剑客之一:专诸刺王僚成功 全因吴王僚贪吃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诸樊继承吴国国主后,对自己的儿子们没有好感,倒是很看好自己的三弟季札。所以,他临死前把三个弟弟大弟余祭、 二弟夷昧和三弟季札叫到床前,让大弟余祭继承王位。按照吴国的传统,大弟余祭死时必须要把王位传给弟弟,以此类推,三代后,王位自然就传到季札手里了。 后来的事情都按照诸樊的计划进行,余

  • 齐桓公完成称霸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齐桓公图霸之战,起于周釐王4年(公元前678年),起于周襄王9年(公元前643年),前后历时36年。齐鲁长勺之战后,齐桓公深知欲折服中原诸侯,必须凭借强大的实力,于是听认锌仲的建议,努力整顿齐国内政。齐柯公6 年,即周漦王2年(公元前680年),管仲治理齐国巳经5年有余,所发布的一切政令均巳付诸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