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鞅城门移木建立威信

商鞅城门移木建立威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227 更新时间:2024/1/23 12:01:33

战国初年,秦国政治混乱、兵弱主卑,常年受楚、魏侵扰,在外交上地位很低,东方国家把它当作夷狄,不邀其国君参与盟会。为改变 这种局面,秦孝公即位后,下令求贤变法。商鞅听说这个消息后,从 魏国赶到了秦国。商鞅是卫国贵族的后裔,姓公孙,历史上称他为卫 鞅、公孙鞅,后来因变法有功而封于商(今陕西商县东南),所以人们 习惯上称他为商鞅。

秦孝公听从商鞅的建议,决心改革旧制度,实行商鞅提出的新法令。贵族大臣们知道后,都表示反对,劝阻孝公不要听信商鞅。面对这么多的反对派,孝公也感到事情难办,他把大臣们召集到一起,开了个辩论会。反对变法的大臣陈说了许多理由,都被商鞅一一反驳,他们虽然心里不服,但却说不出什么道理来。孝公非常高兴,当即任命商鞅为左庶长,授予他推行新法令的大权,叫他尽快把变法方案制订出来。并且宣布:谁再反对变法,就治谁的罪。这样,那些大臣都不敢作声了。

商鞅知道,要使新法在全国顺利推行,必须取得百姓的信任。怎么才能取信于民呢?他深知要对全国民众讲清楚变法的道理,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于是想出了一个简单易行的办法。

有一天,他让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旁边贴了张告示: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赏给十金。不久,木头周围就围满了人。大家心里直犯嘀咕:这根木头谁都能扛得动,从南门到北门也不算远,怎么会给这么多的赏金呢?会不会是当官的开开玩笑?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去扛。商鞅见没人相信,又把奖赏提高到了五十金。

这样一来,人们更觉得不近情理,也更加猜不透这位新上任的左庶长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正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走出一个人来,扛起木头就走。他想,将这木头扛到北门,费不了多大力气,就是不给赏金也损失不了什么,不如试上一试,看官府是不是讲信用。许多看热闹的人,好奇地跟着,想看个究竟。到了城北门,只见新上任的左庶长正在那里等着。他看了看那个扛木头的人,就把准备好的五十金奖给了他。这件事很快传开了,大家都相信商鞅是个讲信用的人。商鞅于是把新法公布了出去。

新法令实行十年以后,秦国变成当时最富强的国家。周天子派 人给孝公送来礼物,封秦孝公为诸侯,东方各国为讨好秦国,纷纷前来祝贺。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去,太子即位,是为秦惠。惠文王以前反对过商鞅的新法,商鞅不便给他定罪,就把他的两个老师判了刑,所以他们对商鞅一直怀恨在心。被商鞅判过刑的公子虔乘机诬告商鞅谋反,秦惠文王不问青红皂白,便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到了魏国,魏国人和他有刻骨的仇恨,怎么会收留他?他只好返回封地商邑,组织一批人马准备抵抗秦军,但寡不敌众,被秦惠文王抓回咸阳,处以车裂的酷刑。

商鞅变法

公元前359(说 前356)年和前350 年,秦孝公先后两次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其主要内容是:奖励 军功,建立军功爵制,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 不同的爵位、官位和 土地;废除土地国有 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推广县制,实行什伍连坐,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将国都从栎阳(今陕西富平县)迁到咸阳,以便于向东发展。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政治、经济、 军事的发展,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创造了条件。


下一节:苏秦赴六国展开游说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苏秦赴六国展开游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有这样一个年轻人,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分昼夜,苦苦攻读。 夜深了,人们都已进入梦乡,这年轻人也十分困倦,昏昏欲睡。无论他怎样强打精神,总也无法赶走讨厌的瞌睡虫。猛然间,他睁大了眼睛,拿起身边的锥子,朝着自己的大腿狠狠刺了一下,鲜血顿时流了出来,一直流到了脚跟。剧烈的疼痛扫去了他的睡意,他重新振作起

  • 墨子阻止楚国攻打宋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墨子名翟(di),鲁国人,生活的年代比孔子略晚,大约为春秋战国之交。他早年曾经学儒,后来发现儒家所讲的礼过于烦琐,于是脱离儒家,独树旗帜,创立了墨家学派。墨子主张“兼爱”(平等的、无差别的爱)“非攻”(反对非正义的战争);提倡“尚贤&rdq

  • 乐羊能够功成名就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封神榜》中纣王将伯邑考剁成肉酱,做成肉丸赐给周文王。周文王吃了儿子的肉才得以活命。很多读者看到这一情节都头皮发麻。好在,这是小说里的情节,是经过后世渲染添加的。可你知道吗?战国时期真的有这么一位父亲,吃下了亲生儿子的肉。他就是战国时魏国的将领乐羊。乐羊何许人也?他是魏国安邑人,乐毅先祖,战国时期魏

  • 三家分晋是哪三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晋国是北方数一数二的强国,它多次打败楚、齐、秦等国家,称簕中原。进入战国以后,齐、楚、秦还都活跃在战争的舞台上,晋国却销声匿迹了。原来,春秋中期以后,晋国国君手下卿大夫势力不断增大,他们掌握了国家大权,国君成了他们的傀儡。当时掌握国家权力的卿大夫共有六家,即韩、赵、魏、范、中行、智氏,人们

  • 赵括纸上谈兵致赵国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家都熟知“纸上谈兵”的故事,赵括纸上谈兵的直接代价是赵 国的40万兵士被俘活埋!赵国灭亡的历史进程因此而大大加快。赵国经过武灵王的改革,成为北方大国,由于齐、楚等国衰落,赵国成为北方唯一能够勉强与秦对抗的国家。秦昭王任用范睢为相,采用“远

  • 商界鼻祖白圭的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从商超至晚清,古代曾涌现出不少大商人来,根据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白圭是中国经商之鼻祖。大商人白圭提出的“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商业经营理念,直到今天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白圭为什么能够提出如此先进的商业理念?他究竟是个什么人呢?

  • 西施结局怎样?其美貌背后的政治阴谋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国时代西施的身世,可以说是扑朔迷离,充满了难解的疑团。《吴越春秋》记载说,为了向吴王夫差进行“性贿赂”,越王勾践派使者在本国遍访美人,最后在诸暨苎萝山找到两个卖柴的女人,天生丽质,貌若仙女。这个勾践的使者显然就是范蠡,他用前代著名美人 “西施”的名字

  • 鲁国实行“初税亩”的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以农为本,农业起源早,农耕时间长,是举世闻名的农业古国。但是提起中国古代耕地面积的确定和核算,特别是关于“亩制”的问题以及中国究竟是何时建立了封建地主制度,古籍记载历来不一,学术界各执一说,没有统一的定论。封建地主究竟何时出现,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鲁国&ld

  •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赵襄子居然把姐姐当武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末战国初的代国所管辖的地域在今天的河北怀安、蔚县以西,山西阳高以东一带。建立这个国家的是少数民族狄族。这个民族的精神十分值得学习,它在中原各国此起彼伏的摧残下,屹立不倒,并在春秋初首先脱离周王朝的统治而自立为国。 没有中原那一套所谓的仁义教化,代国的发展很让人刮目相看。尤其是这个国家适合养

  • 四大剑客之一:专诸刺王僚成功 全因吴王僚贪吃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诸樊继承吴国国主后,对自己的儿子们没有好感,倒是很看好自己的三弟季札。所以,他临死前把三个弟弟大弟余祭、 二弟夷昧和三弟季札叫到床前,让大弟余祭继承王位。按照吴国的传统,大弟余祭死时必须要把王位传给弟弟,以此类推,三代后,王位自然就传到季札手里了。 后来的事情都按照诸樊的计划进行,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