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汤灭夏的故事

商汤灭夏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889 更新时间:2024/2/19 7:11:08

正当夏不问政事、一心享乐的时候,东夷部落商却在领袖汤的带领下逐渐崛起。据说汤(又叫“成汤”)名叫天乙,其祖先是帝喾的儿子契,因为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地,赐姓子,很得百姓的拥护。商族经过多次迁徙,到汤时居住在亳地(今河南商丘附近)。

汤非常有仁德。一次外出,他看到猎人在四方都挂起网,嘴里还念念有词,向上天祈祷:“请让四面八方来的鸟儿,都飞进我的网里吧!”汤一听,立刻就说:“这怎么行呢?你这不是赶尽杀绝吗?”他立刻让部下去掉其中的三面网,祈祷说:“鸟儿们啊,你们想往左飞,就往左飞;想往右飞,就往右飞。不遵循天命的,才落入我的网中。”这就是成语“网开三面”的典故,后来人们把它改为“网开一面”。

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诸侯听说了,都盛赞汤仁德到连禽兽也要爱惜,于是纷纷跑来归附他。再加上汤后来又获得了贤臣伊尹的辅佐,实力与日俱增。

可是夏桀这时候还在胡作非为。他性情越来越残暴,总是胡乱杀人,那些敢于说真话的忠心臣子都被他砍了头,只剩下一拨只会望风使舵、阿谀奉承的小人留在他身边。汤作为诸侯,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他跑去劝夏桀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夏桀大怒,把他关在瑶台的重泉里。后来多亏伊尹筹集到大批奇珍异宝献给妹喜,妹喜便向夏桀说汤的好话,夏桀一高兴,这才放了汤。

人民都受不了桀的暴政,他们希望汤能够带领他们,推翻夏桀的统治。汤和伊尹步步为营,逐一灭掉了夏王朝的支持者韦、顾和昆吾等诸侯,然后大军压境,与夏桀在鸣条决战。夏桀的军队不堪一击,一路败退,最后逃往南巢。而汤并没有穷追不舍,只是派兵防守,让夏桀老死在那里,的确是够仁至义尽了。

汤灭夏以后,不负众望,革除夏的暴政,处处以仁义为本,施行仁政,中原大地又出现了太平盛世,人民大悦。在汤和伊尹的治理下,商王朝势力向四面扩张,连西边的氐、羌也来纳贡朝见,完全超越了夏王朝。商朝是甲骨文盛行的王朝,史书上的记载和甲骨文的记载往往能相互佐证,因此商的历史不仅比夏史真实,而且也详细、准确得多。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厨子宰相伊尹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辅佐商汤灭夏的名臣伊尹,原名“挚”,在他辅佐汤以后又称“阿衡”或“保衡”。相传他本是汤的妃子有莘氏的陪嫁奴隶,负责煮饭。而他的出生,也极富传奇色彩。在古老的东方有一个小国,叫作“有莘国”,有莘国里有一条河

  • 桑林祈雨的传说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相传商汤即位不久,普天之下就遇上了持续七年的大旱。七年中,一滴雨都没有下过,太阳烤得大地龟裂,小河早就没有了,只剩下遥远的大江大河还有一点水。老百姓生活在饥饿困苦之中。商汤和伊尹虽然也组织过打井和引水,可是井越打越深,人工河流越开越长,水却越来越少。老百姓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祈雨,但就是求不下雨来。人们

  • 盘庚迁殷的历史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盘庚是商代第二十位王,史书上记载的他的主要事迹就是迁都。前面我们就说过,商朝经常迁都,到盘庚的时候已经是第五次迁都了,史称“盘庚五迁”。盘庚继位之时,由于长期的外部战争和内部争斗,王朝已经衰落了。正好,原来的都城奄屡遭水患,为了躲避天灾、扭转颓势,他决心将都城迁到黄河以南的殷

  • 武丁拜师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盘庚之后第三位君主武丁继位时,背叛商朝的诸侯很多,国势已经衰微了。武丁想要复兴国势,可是没有得力的助手,于是他装作患了喑哑症说不出话,一直不处理政事,而交由丞相冢宰去处理。直到一天晚上,武丁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他见到了一位叫作“说”(一说作“兑”)的

  • 武乙射天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武乙,商朝的第二十八代国君,名瞿,在位三十五年,是商代后期的一个重要君王。他即位后,整顿军队,加强商王朝的武力,征讨那些不服从商王朝统治的诸侯,努力挽救商王朝江河日下的局面。据说有一次,他光是征伐脂方,就俘虏了两千多人,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可见武乙的功绩颇大。经过他的努力,摇摇欲坠的商王朝得到

  • 比干剖心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臭名昭著的商纣王身边其实有好几个著名的贤人:比干、微子和箕子。《论语》记载说:“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这是孔子对他们的高度评价。比干是商朝帝王太丁之子,人们都称他为“王子比干”。比干从小就聪颖好学、才华出

  • 商纣亡国的历史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历史上留下名号的人,有的流芳百世,有的却遗臭万年。人们一提到遗臭万年的暴君,总少不了两个人,一个是前面讲到的夏桀,而另一个,就是商朝最后一位帝王商纣王。纣王是帝乙的少子,号帝辛,名受,“纣”是周人送给他的谥号,是“残忍、不义”的意思。而“

  •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朝末期,有一个侯国叫“孤竹国”。孤竹国国君墨胎氏有三个儿子,其中长子伯夷,幼子叔齐。孤竹国国君生前最喜欢小儿子叔齐,想让他继位。但按照当时的常理,应该让长子继位。老国君死后,大臣们请伯夷继位,伯夷却说:“让叔齐来做国君可是我父亲生前的遗愿呀!我一定要遵从父亲的意

  • 文王拘里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殷商之后就是周朝。周人的祖先是姜嫄之子弃。弃善于种植农作物,被舜封为“后稷”,因此周人一直有重视农业的传统。有人认为他们的国号“周”是商王武丁赐予的,“周”的含义就是一大块方整的田地中农作物很茂盛的样子。后稷的子孙代代相传,经过

  • 古公亶父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周王朝的伟大先祖周文王的祖父太王古公亶父,是一个受到周王朝历代子孙崇敬的伟大人物。周王朝自称是帝喾的妃子姜嫄的后代。姜嫄之子后稷被帝尧选为农师,负责教导百姓种植庄稼,后来被帝舜封在有邰这个地方,那时候,后稷还是一个小小的部落酋长而已。到了夏朝,夏帝不重视农业,废除了农师这个官,后稷的子孙就只好逃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