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晏子使楚讲得是什么故事,它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晏子使楚讲得是什么故事,它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568 更新时间:2024/1/19 7:10:28

晏子,名婴,是春秋时代齐国人,曾任齐国的国相,是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聪明机敏,能言善辩。

这年,齐派他出使楚国。楚国人看他个子矮小,便关闭宫中大门,留出旁边的小门让他进去,以此来羞辱他。

晏子到门口一看,就明白了。他不进小门,对楚国人说:“这是狗门。如果到狗国去,自然就该走狗门了。我现在是到楚国来,不该从狗门走吧?”

迎宾的官员听了,赶忙为晏子带路。晏子从大门堂堂皇皇地进去了。

晏子彬彬有礼地朝见楚王。楚王很傲慢,见晏子长得不起眼儿,身材又小,便很不礼貌地说:“齐国是没人了吧?”晏子先装作不明白他的意思,一本正经地回答他:“齐国地方很大,人也很多,以至于连袂(衣袖)成荫,挥汗如雨,怎么能说没人呢?”

楚王笑一声说:“既然人多,怎么会派你来呢?”

晏子不动声色地回答说:“我们齐国派使者出去,是看人的。如果对方是有德的国君,就派最好的使者去;如果对方是不怎么样的国君,就派不怎么样的使者去。我是最差劲的,这不,给派楚国来了。”

楚王听了,顿时说不出话来。

其实,自从听说晏子要来,楚王就打主意羞辱晏子和齐国,问谋士们怎样才能达到目的。谋士们对他说:“如此如此……”

楚王让他们作好安排。

晏子来了以后,楚王设宴进行招待。酒酣之际,官员们照事先的策划,由两个官吏绑着一个人进来了。楚王故意问题:“绑着的是什么人?”回答说:“齐国人,强盗。”楚王便回过头来对晏子说:“齐国人都善于干这个行当吗?”

晏子对于这种侮辱自己国家的话,十分气愤,决定以还击。他离开座位,非严肃地说:“我听说,桔树在淮河以南生长为桔树,果实甜美,在淮河以北则生长为枳树,果实酸苦。叶子虽然一样,味道就差多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是水土不同的关系。现在,平民百姓在齐国不偷不抢,到了楚国才偷才抢,恐怕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变成这样的吧?”

楚王只好自我解嘲地说:“对于有德行的人是不好随便开玩笑的,我这不就是自讨没趣了吗?”

时代背景:

1、春秋时期,很多谋士能臣游走于各国之间,凭借自己的口才和智慧,各为其主,谋取霸业。晏子即是其中的佼佼者。

2、公元前547年,齐景公即位。前548年,由于齐景公在晋国访问时的狂妄态度,引起了晋国高层的不满,于是派出军队对齐实施震慑性攻击,齐景公一开始并不在意,但后来晋国军队几乎兵临城下,使得他不得不服软。

3、通过这次教训,齐景公意识到单凭齐国的力量是无法与强晋抗衡的,于是他将目光放到了南方的楚国,决意与楚修好,共抗晋国。在这种情况下,晏子作为使者访问了楚国。《晏子使楚》即是记录晏子在这种情况下出使楚国的这一故事。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蒋介石为什么放弃外蒙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45年7月5日,蒋介石看过宋子文的电报后得知斯大林坚持要求外蒙古独立,否则达不成协议。经再三考虑,蒋介石意识到苏联对外蒙古的要求“志在必得”,决不是以任何高度自治或准其驻兵的方式能够满足其欲望的。如果不答应斯大林的要求,那么“东北与新疆各种行政之完整无从交涉”,共产党问题“更难解决”。况且,外蒙

  • 图瓦人是什么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我国新疆阿尔泰地区,生活着一个神秘的民族——图瓦人,他们有着和蒙古人相同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说着只有自己人才能听懂的图瓦语,喝着清冽甘甜的奶酒,哼着雄浑低沉的呼麦,集中居住在新疆布尔津县禾木哈纳斯乡的禾木村和哈纳斯村。这里水草丰美,气候宜人。图瓦人在白雪皑皑的阿尔泰山的庇佑下,过着幸福的放牧狩猎

  • 古代八百里加急究竟有多快?竟有如此残忍的规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八百里加急是什么我们大伙耳熟能详的就是影视作品、小说中的“八百里加急”,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一匹马,能跑出一天八百里的工作里程吗?真有千里马吗?其实这只是一个概念上的东西,八百里是分别由40匹马,以接力长跑的方式,分阶段完成的,古代的一里比现在的500米短些,这也相当于每匹马急跑9000多米了。而每

  • 古代土匪为何不劫“八百里加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的交通工具没有现在这么便利,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事情,不过说起来也是辛苦了那个时期的人们,不论是书信还是其他什么,要想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期间的辛苦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尤其是像中国这样地域辽阔,从南到被,从东到西,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不可能走到了,因此在那个时期要想运送书信以及其他货物到比较远的地方几

  •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土匪为何从来不劫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来说,每隔二十里就会建造一个驿馆。要是有非常着急的信息,工作人员就会在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按大多数朝代要求,这类紧急文件规定每天三百里,如遇非常紧急情况,可每天四百里、六百里,最快达八百里。千里马难得,在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运输站点都只用快马,一匹马

  • 曾打遍四方的匈奴人后裔今何在?此国最多,却死活不承认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匈奴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解历史的朋友都应该知道,在古代匈奴人就像一个利剑悬挂在中原王朝的头上,这主要是因为匈奴人是游牧民族,逐草而居,居无定所。为此匈奴人只要遇到了合适的机会就可以随随便便的向中原王朝发起进攻,让中原王朝防不胜防,所以说匈奴人就将一把利剑悬挂在中原王朝的头上。为此在一段时间里

  • 邓小平“黑猫白猫论”背后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一句民间谚语能够和一个时代联系起来,除了语言本身的直白和传诵感外,更重要的是它来源于群众的切身实践,能够直指群众的深刻需求。邓小平认为,搞理论争论,就会贻误时机,错过发展机遇。空洞的争论无济于事,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应该大胆地实践,大胆地试,先不要下结论

  • 刘伯温去世前给朱元璋留下一计,朱元璋17年后才明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纵观历史,一个朝代的建立,除了需要一位优秀的领导者,还需要领导者身边有一个智慧过人的谋臣。周武王身边的姜子牙,刘备身边的诸葛亮,以及朱元璋身边的刘伯温等。这些人一生为了他们辅佐的君王,鞠躬尽瘁,死而不已!诸葛亮临死前给君王留下了三个锦囊,帮助君王渡过危机;刘伯温去世前留给朱元璋一筐鱼,然而朱元璋当时

  • 建安三神医是哪三个人,除了华佗你还了解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第五个年号,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一月到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三月。这个时期的东汉朝廷的政治大权主要由曹操所掌握。这一时期文学领袖很多都是曹家人物,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建安是在汉末历史中最精彩的一个时期,一

  • 金元四大家:因为无力挽救亲人性命而从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金元四大家是指中国古代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学流派。即刘完素的火热说、张从正的攻邪说、李东垣的脾胃说和朱震亨的养阴说。1、刘完素,字守真,号通元处士,河间人。他在医学上大力提倡运气说,著有《图解素问要旨》八卷,以运气说研究《素问》;又著《素问元机原病式》一卷,详细论述五运六气盛衰胜复之理。2、张从正,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