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昭欲篡夺曹魏政权

司马昭欲篡夺曹魏政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255 更新时间:2023/12/22 22:49:48

据说曹操曾做过一个梦,见到三匹马在一个槽里吃草,生性多疑的曹操把这个梦解释为“三马吃一槽(曹)”,对司马懿父子三人戒心陡增,于是对太子曹丕说司马懿很有才干,难以居于人下,将来一定会破坏曹家的事业。”曹丕与司马懿交往甚密,哪里会担心司马懿父子篡夺曹家的政权?所以把曹操的话当成了耳旁风。

早在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就征辟司马懿做了丞相府文学 掾,但后来始终没有重用他。曹丕称帝后,司马懿的职位渐渐重要起来,曹丕临死,下诏司马懿与曹真共同辅政。他的儿子曹窨即位后, 让曹真驻守关中,司马懿驻守南阳。曹真死后,司马懿独掌军权,主 持对蜀作战,势力逐渐强大。曹睿死后,年方8岁的曹芳即位,宗室曹爽削夺司马懿的权力,独掌朝政。

司马懿自称年老,卧病在家,暗中积蓄力量,豢养死士。正始十年(249年)曹芳出谒明帝的陵墓高平陵(洛阳南90里),曹爽兄弟随行。司马懿突然发动政变,控制洛阳城,诛杀曹爽及其党羽,夺回了军政大权。司马懿死后,他的儿子司马师掌权,废掉曹芳,立年仅14岁的曹髦为帝,继续剪除曹氏势力。

正元二年(255年),司马师病死,他的弟弟司马昭继任为大将军、录尚书事,掌握朝廷大权。

甘露二年(257年),魏国镇东大将军诸葛诞杀扬州刺史,起兵反对司马昭。司马昭率军20万东征。

诸葛诞自知不敌,乃向孙吴称臣,送儿子为人质请求救援。孙吴派将军全怿、全端等率兵3万前往救援。

结果全怿、全端等受司马昭离间,弃诸葛诞,出城投降。第二年,寿春被攻陷,诸葛诞被杀,株及三族。

从此,司马昭更加横行无忌,自封为晋公,加九锡(即九种礼器,是天 子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器用之物,为最高礼遇的表示,包 括车马、衣服、弓矢等),后来又自称相国。

景元元年(260年),已经成年的魏帝曹髦见自己的亲信被司马氏或杀、或贬,权威日渐削弱,感到十分愤恨。售髦实在无法忍受任人宰割的屈辱生活了,五月七日这天召见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 侍王业,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今天要与你们一起讨伐他。”

王经劝他说司马氏掌握大权已经很久了,朝廷内外都为他效命,他们不行为臣之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现在宫中宿卫空缺,武 器盔甲既少又差,陛下凭借什么去讨伐他?您这样做后果可不堪设想啊,还是等待时机再说吧。”年轻气盛的小皇帝根本听不进去,他从怀里拿出黄絹诏书扔在地上说我已经决定这样做了!即使死了也 不怕,何况不一定会死。”说完便进内宫禀告太后。王沈、王业怕日后 连累自己,跑去报告司马昭,王经不肯与他们同行,也不想在这里等死,于是自己逃跑了。

曹髦走出内宫,拔剑登上辇车,率领宫中宿卫、僮仆等人,呼叫着 冲了出去。中护军贾充率兵士赶往宫中,在南殿下包围了曹髦。曹髦亲自挥剑拼杀,贾充的部下不敢还手。太子舍人成济问贾充这 事该怎么办呢?”贾充说:“司马公平常善待你们,正是为了今天,还有什么可问的! ”成济立即持戈上前,将曹髦杀死在辇车之下。

司马昭装作吃惊的样子,马上召集群臣一起讨论此事。尚书左 仆射陈泰不肯前往,家人苦苦相逼,才来到朝堂上。陈泰悲恸欲绝, 司马昭也陪着挤出几滴眼泪,说你替我出出主意,这事可怎么办 呢?”陈泰说杀掉贾充,向天下人谢罪。”贾充是司马昭的心腹,司马昭岂肯杀他,他让陈泰再想其他的办法,但陈泰坚持要杀贾充。司马昭怎么都不肯表态。

事后,司马昭借太后的名义,列举了曹髦的许多罪状,把他贬为庶人,以平民的丧礼安葬了他,想这样把事情掩饰过去。不过人们还是议论纷纷,谈论司马昭为什么不惩办凶手,司马昭怕引起众怒,于 是把杀害皇帝的罪责全推到了成济身上,给他定了个大逆不道的罪名,把他满门抄斩。

曹髦被杀以后,司马昭立曹奂做了皇帝,曹魏政权完全被司马氏 控制。司马昭发兵灭蜀后,没来得及做皇帝就病死了。公元265年, 他的儿子司马炎废掉曹奂,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西晋政权。

三分归晋

曹魏后期,随着统治集团腐朽、官僚群体内部矛盾激化,世家大族势力逐步增长。正始十年(249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世家大族出身的司马懿发动政变,掌握了曹魏的实权。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继续摄政,逐渐消灭了曹氏势力。

当时曹魏占据北方广大地区,经济实力雄厚,军事力量强大。蜀汉偏居一隅,经济军事力量较弱。孙吴保守江东,后期皇室内争,国势衰微。南北抗衡的基础逐渐消失,北方统一南方的条件日趋成熟。

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分兵伐蜀,邓艾越险而进,直趋成都,蜀主刘禅投降,蜀汉历2帝共43年,至此灭亡。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废魏帝自立,国号晋,仍都于洛阳,曹魏历5帝46年,为晋所取代。咸宁六年(280年),西晋大军进逼吴都,吴主孙皓投降,东吴历4帝59年,至此灭亡,地归于晋。东汉末年以来延续了90 年的分裂割据局面至此结束,中国重新走向了统一。


下一节:贾南风当上皇后干预政事

返回章节首页>>>三国两晋南北朝 中国历史上大分裂时期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祖逖北伐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晋末年,北方出现了世家大族南迁避乱的狂潮,在江淮一带的交通大道和沿江的渡口上,到处可以看到结队南行的人群。这些人群大都以宗族为单位,跟随其后的是同乡、宾客及仆从。他们要到南方地广人稀的地方寻找一块远离战场的净土安家落户。但也有人想暂时躲避战乱,伺机重返北方,恢复被异族蹂躏的家园,祖逖就是其中的一个

  • 王导与司马家族分享东晋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晋是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南方建立的政权,但在统治集团中起 主导作用的却是以王导为首的北方士族,所以当时民间流传着一句 话,叫做“王与马共天下”。那么,以王导为首的北方士族为什么能够 分享东晋的最高政治权力呢?原来,晋惠帝时候,东海王司马越控制着江淮地区,他率兵北上参与诸王混战,

  • 淝水之战是谁发动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是说前秦的国君苻坚在淝水战场上,听到风的响声、鹤的叫声,都以为是敌人的呼叫呐喊声,疑心敌人追了上来;看到八公山上的荒草树木也以为是敌人的军队。如果害上这种心理恐惧症的是未经战阵的兵士,也倒不足为怪,久经沙场,叱咤风云,率领数十万大军统一了中国北方的苻坚

  • 刘裕处死皇帝废晋建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有些朝代的更替没有经过激烈的争战,而是掌握最高政治军事权力的大臣篡夺皇位,实现皇权的和平转移。那些篡夺者最忌讳的是“篡夺”两个字,所以他们便要学尧舜禅让的故事:退位的皇帝“自动”把皇位让给篡夺者,篡夺者则假惺惺地再三谦让。 一旦完成了这种

  • 南朝梁武帝:最喜欢做和尚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信仰佛教的皇帝为数不少,但不顾大臣们劝阻,三番五次出家当和尚的,恐怕只有南朝梁武帝一人。天监元年(502年)四月,萧衍在建康代齐自立为帝,建立梁朝,是为梁武帝。梁武帝即位之初,常以宋齐亡国的教训提醒自己,兢兢业业,为政勤勉,颇有一番除旧布新、奋发图强的气象。他下令将齐朝诸帝收罗在后宫、

  • 西晋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晋(公元266年~316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短暂的大一统封建王朝。晋武帝司马炎于公元265年正式取代曹魏,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西晋为时仅51年,如果从灭吴开始算起,则仅立朝37年。公元317年3月(建兴五年)移镇江东的丞相,琅邪王司马睿在建康即晋王位,改元建武

  •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中国历史上大分裂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220280)是继东汉以后出现的一个社会分裂割据的时代。196年曹操迁汉献帝于许昌,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标志着三国时代的开始。赤壁之战以后,三国鼎立的格局逐渐形成。经历了八九十年的分裂之后,司马氏取代曹魏建立晋,国家重新走向了统一。

  • 诸葛亮究竟有没有称帝的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夷陵之战失败后,只身逃回白帝城永安宫中的刘备,为悲愤和羞愧交加,痢疾小疾竟转为沉疴。自知将不久人世,从成都召来丞相诸葛亮托咐后事,口授了一道稀世遗诏:“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定国,终成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见《三国志·先主传》)。诸葛亮虽然

  • 关羽全家被屠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中之战使蜀国一度成为超越吴国的第二大国。而蜀国能够赢得汉中之战跟吴蜀联盟的战略不无关系,问题也从这里开始。汉中之战结束后,关羽率军北上攻击襄樊,久攻不下后败走麦城,于临沮被斩杀。然而关羽的死不足以使一人泄愤。公元263年,魏将钟会、邓艾率领大军攻蜀国。姜维等人率领蜀国军队于剑阁阻击魏国的军队,剑阁

  • 刘备摔阿斗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风起云涌,群雄割据,最终天下三分,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曹操、刘备、孙权成为三国之主。三人中当属曹操实力最为雄厚,最终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最大的军阀势力;孙权继承了父兄基业,手下谋士尽心,武将用命,坐拥江东之利,自然割据一方;要说出身最为卑微,上位之路最难的,必属刘备无疑。刘备出身微贱,号称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