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祖逖北伐以失败告终

祖逖北伐以失败告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847 更新时间:2023/12/10 21:23:39

西晋末年,北方出现了世家大族南迁避乱的狂潮,在江淮一带的交通大道和沿江的渡口上,到处可以看到结队南行的人群。这些人群大都以宗族为单位,跟随其后的是同乡、宾客及仆从。他们要到南方地广人稀的地方寻找一块远离战场的净土安家落户。但也有人想暂时躲避战乱,伺机重返北方,恢复被异族蹂躏的家园,祖逖就是其中的一个。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北)人,出身于世家大族,父亲曾任西晋上谷太守。他幼年丧父,性情慷慨豁达,轻财仗义,经常借兄长的名义以家产接济贫困人家,因此为邻里宗族所推重。

祖逖与刘琨是好朋友,两人都有远大志向。他们时常纵论天下 大事,讨论如何匡扶晋室,报效国家,有时到了深夜还没有睡意。他们时常同榻而眠,有一天半夜里,祖逖听到了荒野中的鸡叫声,把刘琨蹬醒,披衣起床,要与他一起舞剑,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两人习以为常,每当听见鸡叫声,便拔剑起舞,以振作精神,激励斗志,由此留下了“闻鸡起舞”的千古佳话。

永嘉五年(311年),刘聪派兵攻陷了西晋的都城洛阳,祖逖带领宗族乡里等数百人来到淮、泗一带避乱。在逃难的途中,祖逖把车马让给老弱乘坐,把粮食、衣服分给大家食用,再加上他组织有方、富于谋略,因此大家都十分敬重他,推他做首领。

到了泗口(今江苏清江市北),祖逖手下已经聚集了一批背井离 乡的北方人。镇守建业的琅邪王司马睿听说祖逖有才能,便给了他一个徐州刺史的空头衔,不久又征召他为军谘祭酒。于是,祖逖率领宗族人等移居到了京口(今江苏镇江)。祖逖不甘故国倾覆,常怀振兴恢复之志。他多次请缨,要求领兵北伐。

他对司马睿分析当时的形势,认为只要迅速出兵,联络北方志士,恢复中原,指日可待。当时司马睿正忙于巩固偏安政权,无意恢复北方,但听了祖逖的话,又不好推辞,于是勉强搪塞,送他一个豫州(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刺史的廉价头衔,拨给1000人吃的军粮和3000匹布,至于人马和武器,叫他自己想法筹措。

建兴元年(313年),祖逖带领旧部数百人毅然渡江,船到江心的时候,祖逖拿着船桨,拍打着船舷,向大家发誓说如果不能扫平占领中原的敌人,我就如这滚滚东流的江水一样,一去不回。”他的激昂声调和豪壮气概,使随行的壮士十分感动,人人激奋。这就是人们常讲的“中流击楫”的故事。

到了淮阴,他们一面制造兵器一面招兵买马,很快聚集了2000 多人,接着向北进发,由于得到沿途民众的支持,很快收复了许多失地。当时,江北没有南迁的世家大族,纷纷筑起堡坞,拥兵自卫,也互相争战。祖逖派人晓以利害,进行调解,说服他们停止内争,随同北伐;对不听号令、依附敌人者,则予以坚决打击。

大兴二年(319年),陈留豪强地主陈川投降后赵国石勒,祖逖发兵攻之。石勒派兵5万援救,被祖逖打得大败。接着,后赵的将领桃豹和祖逖的部下韩潜又为争夺蓬陂(河南开封市附近)展开大战,40 天过去了,双方仍相持不下。一天,祖逖派出上千士兵运输军粮,兵士们故意慢慢行走,且不时停下来休息。

桃豹闻讯大喜,急派兵士前去抢夺。晋兵略作抵抗,便丟下一些米袋逃走。后赵军队认为祖逖军中粮食充足,军心动摇起来。其实祖逖的军士们口袋里大都装的是泥土,只有被敌人抢去的那几袋是粮食。桃豹派人向石勒求救。石勒赶忙运粮食接济桃豹。祖逖在途中设下伏兵,把粮食全部截夺下来。桃豹再也无法支持,连夜逃跑了。

司马睿即帝位以后,因为祖逖功劳大,封他为镇西将军。祖逖经过4年多苦战,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全部失地。祖逖的军事力量日益强大,石勒不敢挥兵南向,只得派人向祖逖求和,要求双方在边境上相互贸易。祖逖根本不作回答,只是听任人们自由贸易,结果祖逖的军队获利10倍,势力更加强大了。

祖逖一面操练士兵,一面扩大队伍,准备乘势渡过黄河,收复河北的国土。正在这时候,东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内讧,大将军王敦准备对晋元帝司马睿开战。在晋元帝看来,收复北方失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保住自己的皇位。他怕祖逖像王敦那样尾大不掉,于是派戴渊为征西将军,坐镇合肥,统管北方六州军事,一方面防备王敦叛乱, 另一方面节制祖逖。祖逖苦战多年,晋元帝从来都不关心,如今收复了大片失地,却派一个不懂军事的人来指挥他,祖逖忧愤万分。

眼看自己受制于人,北伐计划无法实施,收复河北失地的宏愿难以实现,本已劳累过度的祖逖再也坚持不住了,一病不起,于大兴四年(321年)死于雍丘。没过多久,王敦与东晋政权的大战便开始了。统治集团内部争得你死我活,哪里还有力量对付外敌。于是,祖逖收复的失地自淮、汉以北,又全部被石勒所攻占,北伐就这样失败了。

永嘉之乱

西晋怀帝永嘉年间,匈奴责族刘渊已建立汉国,称帝于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亟欲问鼎中原。永嘉三、四年,旱蝗灾害频频发生,河洛江汉皆可徒步而过,北方许多地方草木 皆无。汉国军队攻掠洛阳近郊,南下襄阳,京城危如累卵。永嘉五年(311年)三月,汉国石 勒在宁平城(今河南郸城东北)与太尉王衍率领的晋军大战,石勒纵骑兵驰騁进攻,十万晋军自相踩踏,尸积如山,晋军主力由此丧失殆尽。

六月,洛阳被攻陷,汉兵烧杀抢掠,士民死者三万余人,宫殿官府尽成瓦砾,晋怀帝被俘至平阳处死。这几年间,战火满天,天灾不断,民众流亡,流尸满河,白骨蔽野,北方士人渡江南迁避乱者十之六七。“永嘉之乱”是历史上有名的荒乱年代。


下一节:王导与司马家族分享东晋权力

返回章节首页>>>三国两晋南北朝 中国历史上大分裂时期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王导与司马家族分享东晋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晋是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南方建立的政权,但在统治集团中起 主导作用的却是以王导为首的北方士族,所以当时民间流传着一句 话,叫做“王与马共天下”。那么,以王导为首的北方士族为什么能够 分享东晋的最高政治权力呢?原来,晋惠帝时候,东海王司马越控制着江淮地区,他率兵北上参与诸王混战,

  • 淝水之战是谁发动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是说前秦的国君苻坚在淝水战场上,听到风的响声、鹤的叫声,都以为是敌人的呼叫呐喊声,疑心敌人追了上来;看到八公山上的荒草树木也以为是敌人的军队。如果害上这种心理恐惧症的是未经战阵的兵士,也倒不足为怪,久经沙场,叱咤风云,率领数十万大军统一了中国北方的苻坚

  • 刘裕处死皇帝废晋建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有些朝代的更替没有经过激烈的争战,而是掌握最高政治军事权力的大臣篡夺皇位,实现皇权的和平转移。那些篡夺者最忌讳的是“篡夺”两个字,所以他们便要学尧舜禅让的故事:退位的皇帝“自动”把皇位让给篡夺者,篡夺者则假惺惺地再三谦让。 一旦完成了这种

  • 南朝梁武帝:最喜欢做和尚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信仰佛教的皇帝为数不少,但不顾大臣们劝阻,三番五次出家当和尚的,恐怕只有南朝梁武帝一人。天监元年(502年)四月,萧衍在建康代齐自立为帝,建立梁朝,是为梁武帝。梁武帝即位之初,常以宋齐亡国的教训提醒自己,兢兢业业,为政勤勉,颇有一番除旧布新、奋发图强的气象。他下令将齐朝诸帝收罗在后宫、

  • 西晋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晋(公元266年~316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短暂的大一统封建王朝。晋武帝司马炎于公元265年正式取代曹魏,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西晋为时仅51年,如果从灭吴开始算起,则仅立朝37年。公元317年3月(建兴五年)移镇江东的丞相,琅邪王司马睿在建康即晋王位,改元建武

  •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中国历史上大分裂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220280)是继东汉以后出现的一个社会分裂割据的时代。196年曹操迁汉献帝于许昌,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标志着三国时代的开始。赤壁之战以后,三国鼎立的格局逐渐形成。经历了八九十年的分裂之后,司马氏取代曹魏建立晋,国家重新走向了统一。

  • 诸葛亮究竟有没有称帝的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夷陵之战失败后,只身逃回白帝城永安宫中的刘备,为悲愤和羞愧交加,痢疾小疾竟转为沉疴。自知将不久人世,从成都召来丞相诸葛亮托咐后事,口授了一道稀世遗诏:“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定国,终成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见《三国志·先主传》)。诸葛亮虽然

  • 关羽全家被屠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中之战使蜀国一度成为超越吴国的第二大国。而蜀国能够赢得汉中之战跟吴蜀联盟的战略不无关系,问题也从这里开始。汉中之战结束后,关羽率军北上攻击襄樊,久攻不下后败走麦城,于临沮被斩杀。然而关羽的死不足以使一人泄愤。公元263年,魏将钟会、邓艾率领大军攻蜀国。姜维等人率领蜀国军队于剑阁阻击魏国的军队,剑阁

  • 刘备摔阿斗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风起云涌,群雄割据,最终天下三分,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曹操、刘备、孙权成为三国之主。三人中当属曹操实力最为雄厚,最终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最大的军阀势力;孙权继承了父兄基业,手下谋士尽心,武将用命,坐拥江东之利,自然割据一方;要说出身最为卑微,上位之路最难的,必属刘备无疑。刘备出身微贱,号称皇

  • 三国被俘虏的大牌名将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出现了许多英雄人物,而两国交战必定会分出胜负,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那些被俘的名将。第五:庞德。曾协助过曹仁抵抗关羽,于关羽水淹七军后关羽也敬重他的为人,想劝降他,但他却念及曹操恩重不降,最终被杀身亡第四:于禁。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包围曹仁,于禁率军救援,汉水泛滥,七军被淹,于禁放弃抵抗而被俘。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