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挟天子以令诸侯”竟不是曹操最先实行的

“挟天子以令诸侯”竟不是曹操最先实行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178 更新时间:2024/1/23 0:26:59

提到“挟天子以令诸侯”,人们自然会想到曹操。自曹操迁汉献 帝于许到他死去的20多年里,曹操一直奉行这条原则,但是最早提出这个主张的并不是他本人。

兴平二年(195年),大臣董承等人拥汉献帝自长安前往残破不堪 的洛阳,君臣一行如同丧家之犬,急于谋求安身之所。这时,谋士沮授向占据冀州的袁绍提出,应该乘机迎献帝至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冀州的治所),这样便可以“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可袁绍手下其他谋士不赞成,说皇帝现在只是个摆设,把他迎到这里来没什么意义。

袁绍也怕会受汉献帝的约束限制,没有采纳沮授的建议。'早在三年前曹操占据兖州时,谋士毛玢也向他提出类似的建议,叫做“奉天子以令不臣”,曹操觉得是个好主意,时时记在心里。如今机会来了,袁绍不肯这样做,善于捕捉机遇的曹操则不会轻易放过。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祖父曹腾是宦官,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任过司隶校尉、大司农等高级官职。曹操自幼勤奋好学,聪明机警。名士许劭评价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太尉桥玄也说他是“命世之才”。

曹操20岁的时候,被推举为孝廉,从此步入仕途。黄巾起义爆发后,天下响应,京师震动。曹操被任命为骑都尉,随皇甫嵩镇压颍川黄巾军,因功升任济南相。后来又被任命为东郡(今河南濮阳西 南)太守。当时,宦臣专政,外戚横恣,曹操不愿违心迎合他们,但得罪他们又怕家族受累,于是托病不赴任。他回归乡里,春夏读书,秋冬打猎,等待机会,施展才能。

后来,汉灵帝为加强京师禁军力量,组建西园新军,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担任了典军校尉,成为东汉皇室卫军的武装将领之一。 董卓作乱的时候,关东州郡纷纷起兵讨伐他,曹操到了陈留(今河南 陈留),组建了一支由宗族、宾客、部曲组成的5000人的军队,加入以袁绍为盟主的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行列。当时,青州黄巾军和河北黑山军发展迅速,袁绍派曹操带兵入东郡进攻黑山军,且任其为东郡太守。

扫清黑山军以后,曹操继续向兖州进军,被兖州地方官吏推举为兖州牧。不久他大败青州黄巾军,收编了降兵30万人,组 建成“青州兵”,成为他手下最精锐的部队。后来,吕布被推为兖州牧,一年后曹操打败吕布,巩固了在兖州的统治地位。正是在这时候,他选拔毛玢为治中从事。毛玢认为当时天下分崩离析,百姓饥 馑,要成就霸业,除了恢复生产、积极蓄粮外,还要把皇帝控制在手里,用皇帝的号令去讨伐敌对势力。曹操听了大为赞许。马上派使 者前往长安,向汉献帝上奏章,表忠诚。

被董卓劫持到长安的汉献帝历尽千辛万苦,回到了都城洛阳。这时的洛阳已经是一片废墟,破败不堪,皇帝和百官食宿无着,就像一帮乞丐。曹操亲自赶到洛阳,将献帝控制起来,而后连哄带骗,先是说到洛阳附近富庶的地方,以便筹措粮食,等献帝一出城,便被裹挟至许。随后,定许为国都,称许都。#p#分页标题#e#

曹操迁献帝到许以后,营立汉室宗庙社稷。献帝以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曹操总揽朝政,汉献帝完全沦为他手中的傀儡。袁绍非常后悔,提出要把献帝迁到离自己较近的鄄城(今山东鄄城县),曹操断然拒绝,并用汉献帝的名义,指责袁绍依仗地大兵多,私树党羽,四处征伐,完全不为朝廷着想。袁绍怕遭众怒,只好上书自责。献帝任命他为太尉,位于曹操之下,袁绍怨愤填胸,但无处发作,只能用不接受表示抗议。曹操为缓和与袁绍之间的矛盾,减缓外部压力,把大将军职位让给了袁绍,自任司空,行车骑将军事。

尽管这样,袁绍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这只是一个空头衔。此后,曹操不断加强对汉献帝的控制, 严厉诛除支持皇帝、危害自己的势力。车骑将军董承等受献帝衣带诏谋诛曹操,事情泄露后被曹操所杀,株连三族。后来皇后伏氏在写 给其父伏完的书信中,透露了献帝对曹操诛董承的不满•结果被废杀,其父兄宗族被杀者数百人。献帝太医吉本、少府耿纪等数人联合,趁曹操不在许都,企图发动政变。结果被曹操镇压,许多人株连被杀。后来曹操干脆把自己的女儿立为皇后,直接监视献帝。

同时,曹操打着献帝的旗号,以朝廷的名义,开始了统一中国的事业。在20多年的南征北战中,他先后以武力消灭了陶谦、吕布、张绣、袁术、袁绍、刘表、马腾等割据集团,平定了帮助袁绍作战的辽东、 辽西、右北平三郡乌桓人,击退鲜卑族的侵扰。凭借着“挟天子以令 诸侯”的政治地位,再加上个人的政治军事才能,曹操逐步消灭了大河南北的敌对势力,此后向南发展,企图一统华夏。赤壁战败后,曹操统一南北的宏愿落空。此后,他用兵关中,平定叛乱;西征张鲁,占领汉中,统一了北方地区。

曹操总揽朝政,职位也一天天提高,先后任司空、丞相、魏公、魏王。废献帝而自立,不过是举手之劳了,但他却没有这样做。他一生奉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在政治上占据着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这是他事业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认为再供奉献帝已无意义,于是把献帝一脚踢开,自己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徒有虚名的东汉皇朝由此亦成为历史。

官渡之战

东汉献帝建安初年,北方逐渐形成两大军事集团,袁绍拥有冀、青、幽、并四州。曹操占有豫、兖二州。建安五年(200年),袁绍灭公孙瓒后,即准备进攻曹操的根据地许县(今河南许昌市),曹操进军黎阳(今河南波县东南),分兵屯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当时袁绍拥兵10万, 战马万匹,曹操只有一两万人,且粮草缺乏。但曹操具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善于 用兵,用人重才,赏罚分明;而袁绍用人唯亲,法令松弛,赏罚不明,内部尔虞我诈。

曹操用声东击西之计,先斩袁绍大将颜良,解白马(今河南滑县附近)之围,又斩其大将文丑。双方相持于官渡。后袁绍谋士许攸降曹,曹操用许攸之计,亲率5000精兵,偷袭淳于琼,焚烧了袁绍储存于 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的粮食和其他重要军事物资,袁部将张郃、高览降曹。袁军大乱,全线 崩溃。袁绍和他的儿子袁谭率800骑兵北渡黄河逃跑,7万多降兵被曹操坑杀。此后不久,袁绍病死,其子袁谭、袁尚相互火并,曹操各个击破之,遂占有袁绍四州之地。


下一节:赤壁一战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

返回章节首页>>>三国两晋南北朝 中国历史上大分裂时期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赤壁一战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一千多年来,政治军事家们在总结战争双方胜负的原因,文学艺术家们在写作吟诵它的故事遗迹,一般民众也常把它作为饭后的谈资。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它曾是一朵引起后人注目的浪花,是一处对社会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浅湾。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平定

  • 贾南风当上皇后干预政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难以计数的皇后当中,贾南风恐怕要算是品貌最 差的了。她相貌丑陋,身材矮小,皮肤黝黑,性情忌妒狡诈、凶狠毒 辣。这么一个丑而无德的女子,怎么会当上了皇后呢?贾南风是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人,西晋开国元勋贾充的女儿。 贾充是司马氏的心腹重臣,晋朝建立前曾两次指挥平定反对司马氏的叛乱,起初司马

  • 司马昭欲篡夺曹魏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据说曹操曾做过一个梦,见到三匹马在一个槽里吃草,生性多疑的曹操把这个梦解释为“三马吃一槽(曹)”,对司马懿父子三人戒心陡增,于是对太子曹丕说司马懿很有才干,难以居于人下,将来一定会破坏曹家的事业。”曹丕与司马懿交往甚密,哪里会担心司马懿父子篡夺曹家的政权?所以把曹

  • 祖逖北伐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晋末年,北方出现了世家大族南迁避乱的狂潮,在江淮一带的交通大道和沿江的渡口上,到处可以看到结队南行的人群。这些人群大都以宗族为单位,跟随其后的是同乡、宾客及仆从。他们要到南方地广人稀的地方寻找一块远离战场的净土安家落户。但也有人想暂时躲避战乱,伺机重返北方,恢复被异族蹂躏的家园,祖逖就是其中的一个

  • 王导与司马家族分享东晋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晋是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南方建立的政权,但在统治集团中起 主导作用的却是以王导为首的北方士族,所以当时民间流传着一句 话,叫做“王与马共天下”。那么,以王导为首的北方士族为什么能够 分享东晋的最高政治权力呢?原来,晋惠帝时候,东海王司马越控制着江淮地区,他率兵北上参与诸王混战,

  • 淝水之战是谁发动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是说前秦的国君苻坚在淝水战场上,听到风的响声、鹤的叫声,都以为是敌人的呼叫呐喊声,疑心敌人追了上来;看到八公山上的荒草树木也以为是敌人的军队。如果害上这种心理恐惧症的是未经战阵的兵士,也倒不足为怪,久经沙场,叱咤风云,率领数十万大军统一了中国北方的苻坚

  • 刘裕处死皇帝废晋建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有些朝代的更替没有经过激烈的争战,而是掌握最高政治军事权力的大臣篡夺皇位,实现皇权的和平转移。那些篡夺者最忌讳的是“篡夺”两个字,所以他们便要学尧舜禅让的故事:退位的皇帝“自动”把皇位让给篡夺者,篡夺者则假惺惺地再三谦让。 一旦完成了这种

  • 南朝梁武帝:最喜欢做和尚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信仰佛教的皇帝为数不少,但不顾大臣们劝阻,三番五次出家当和尚的,恐怕只有南朝梁武帝一人。天监元年(502年)四月,萧衍在建康代齐自立为帝,建立梁朝,是为梁武帝。梁武帝即位之初,常以宋齐亡国的教训提醒自己,兢兢业业,为政勤勉,颇有一番除旧布新、奋发图强的气象。他下令将齐朝诸帝收罗在后宫、

  • 西晋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晋(公元266年~316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短暂的大一统封建王朝。晋武帝司马炎于公元265年正式取代曹魏,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西晋为时仅51年,如果从灭吴开始算起,则仅立朝37年。公元317年3月(建兴五年)移镇江东的丞相,琅邪王司马睿在建康即晋王位,改元建武

  •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中国历史上大分裂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220280)是继东汉以后出现的一个社会分裂割据的时代。196年曹操迁汉献帝于许昌,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标志着三国时代的开始。赤壁之战以后,三国鼎立的格局逐渐形成。经历了八九十年的分裂之后,司马氏取代曹魏建立晋,国家重新走向了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