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开国功臣刘文静谋反了没?

唐朝开国功臣刘文静谋反了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354 更新时间:2023/12/27 4:51:23

刘文静字肇仁,京兆武功县人,唐朝宰相、开国功臣。今天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李渊太原起兵,为后来他建唐登基做出了良好的起步,后来李渊在武德元年的时候,就评出了“太原元谋功臣”共十七人。

太原元谋功臣分别是:

秦王李世民裴寂、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柴绍唐俭殷开山、刘世龙、刘政会、赵文恪、武士彠、张平高、李思行、李高迁、许世绪。

在这十七人之中,李世民和裴寂、刘文静还一起荣获“恕二死”的特权,其中刘文静还曾为丞相。

那太原元谋功臣之一的唐朝开国功臣刘文静结局如何?

刘文静最后是被以谋反罪处死的,当然后来得以平反。

李渊建立唐朝,多亏李世民倡议太原起兵和东征西讨,当然除了李世民的功劳不小外,裴寂和刘文静也是功劳不小的,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得到恕二死的特权。本来裴寂和刘文静合作的还是不错的,但后来他们却有了嫌疑,这也为刘文静的悲剧埋下了隐患。

刘文有才能、有谋略,在隋朝末年的时候,其在晋阳为官,那时他和裴寂是好朋友。后来李渊到太原做留守,刘文静见李渊气度不凡,于是就和李渊相交。

刘文静很有眼光,他不仅看出李渊气度不凡,而且他对李世民更加青睐,他常常对好朋友裴寂说“李世民雄才大略,是天纵之才”,不过裴寂却不以为然。

当然,李世民也不遑多让,他也认为刘文静是个人物,所以就和刘文静谋划大事太原起兵。他们担心李渊不同意,因为那时裴寂和李渊的关系不错,于是就把裴寂拉来,经过他们三人的谋划,最终李渊太原起兵了。

李渊起兵后,自称大将军,刘文静为大将军府司马。李渊为大丞相后,刘文静为大丞相府司马,封鲁国公。李渊登基为帝、建立唐朝后,刘文静晋升为丞相。

本来太原起兵是李世民和刘文静先谋划的,后来才让裴寂参加的,所以刘文静的功劳是不小的,同时刘文静才能突出,他也自认为自己之才在裴寂之上。

但是后来随着时局的发展,刘文静在朝中的地位却和裴寂相差不少,这让刘文静心里很不痛快,所以刘文静和裴寂这对昔日好友就有了矛盾,并且后来发展到了最后,只要一方赞同、提出的事,对方就会反对,这就更加导致他们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刘文静家中有一个小妾,本来刘文静对她还好,但后来这个小妾就失宠了,因此她心中怨恨。直到有一天刘文静和他的兄弟刘文起喝酒,刘文静喝多了,于是酒后出狂言说“一定要杀裴寂”。

那个失宠的小妾知道后,就告诉自己的兄长,让兄长去向李渊诬告刘文静谋反。

当时很多大臣都认为刘文静并非谋反,只是单纯的因为不满裴寂而酒后狂言,比如李世民说:

“刘文静在起兵之初,先定非常之策。事成才告知裴寂。京师平定时,二人的地位和待遇却有了悬殊。刘文静只是有不满的情绪,并无谋反之心”。

裴寂虽然和刘文静曾经是好朋友,但如今他们是政敌,现在刘文静遇到官司,他自然不能放过这个好机会,他说:刘文静的才能、谋略的确在众人之上。但他同时又阴险猜忌,如今天下还未一统。外有强敌虎视眈眈,若饶恕刘文静,就是养虎为患。

事实上,刘文静的才能、谋略、功劳确实在裴寂之上,为什么地位反不如裴寂呢!这是因为李渊对刘文静就早有猜忌之心,所以才故意让裴寂高他一头。如今刚好刘文静被人告以谋反,又听了裴寂之言,于是就下了杀心,将刘文静以谋反罪处死。

当然后来刘文静得到平反了。

后来李世民登基为帝,在贞观三年的时候,李世民为刘文静平反。到天宝年间,刘文静又得以配享高祖庙庭的殊荣。

标签: 刘文静

更多文章

  • 曹操与曹丕父子是怎么处理司马懿问题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司马懿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魏国大臣,出身士族家庭,政治家、军事家。以上问题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晋泰始二年(266),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曹魏失国,根源就在曹操对司马懿的征辟和曹丕对司马懿的重用,为什么明知司马懿不愿屈就于自己,曹操还是执意要招揽司马懿?曹丕又为什

  • 李隆基决意处死上官婉儿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上官婉儿

    唐明皇李隆基一生功过相伴。他前半生励精图治,将大唐盛世推至顶点;后半生沉迷爱情,为大唐由盛转衰埋下祸根。上官婉儿亦是一位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中国古代少有的女政治家,引领唐诗风潮。可身为臣子,毫无忠诚可言,非但几次三番易主求荣,还惑乱宫闱 。尽管如此,我们不得不佩服上官婉儿独到的眼光。自武则天起,唐

  • 古代皇帝(驾驭之术)帝王术都是怎么运作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帝王术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提到忠臣,与之相对的就是奸臣。皇帝重用忠臣自然有利于朝政。若是皇帝重用奸臣,可能给人的感觉,皇帝就是昏君,虽然这没有错,但也并非全对。对于奸臣,不仅昏君、暴君重用,就连一些雄才大略的开明之君,有时也会一度的重要奸臣。甚至有的皇帝明知道是谁是奸臣但还是重用。相反的,皇帝明知道谁是忠

  • 清朝宗室大阿哥胤禔为何被圈禁至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胤禔

    清朝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经历几代人奋斗的漫长过程。从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到皇太极定都盛京,谁也没有想到满人真的能够取代大明建立帝国。满人在顺治时期进入中原,定都北京,建立清朝,虽说名义上面是中华帝国的正统政权,但实际上却与南明隔江而望。而南明灭亡之后,西南和台湾也依旧在三藩、郑氏的统治

  • 唐高宗李治废掉王皇后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高宗

    在古代,哪怕是普通人家休妻重娶,都不是件容易事情,更何况是备受瞩目的皇室,尤其是在明清以前,大多数皇后背后都有着自己的政治势力,每次废后的背后其实都伴随着血腥的政治博弈。唐高宗李治“废王立武”便是如此,其中虽然有王皇后自己问题,但直接原因却是皇帝与朝中权臣之间的博弈,乃是朝堂

  • 虞翻:三国时期孙吴官员 经学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虞翻

    虞翻起初在会稽被太守王朗任命为功曹。及后孙策进攻会稽,虞翻当是正值父丧,他穿着丧服到太守府邸,王朗计划和孙策开战,虞翻于是脱掉丧服进府面见王朗,劝他躲开孙策。王朗没听他的。完结抵抗孙策,被击败,逃到海上。虞翻追随并保卫着他,到了东部的侯官(地名),侯官县长闭门不让王朗通过,虞翻上前劝告,才开门放他

  • 花木兰的老公的是谁?花木兰最后嫁给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花木兰

    《木兰辞》相信大家在上学时期都有学过了,这首《木兰辞》中所描写的花木兰绝对是一位传奇女子,一位了不起的,报效祖国的巾帼英雄。在北魏时期,北方的突厥人南侵,进犯边境,使得很多老百姓都流离失所,无法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这使得军事实力比较薄弱的北魏也不得不做出反击。为了解决危机,当时的北魏朝廷下令必须每家

  • 马超在归顺刘备后的待遇和地位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马超

    马超,字孟起,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的儿子。下面由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提到三国名将马超,想来大家对其并不陌生。特别是在《三国演义》中,马超其人更是耳目能祥。在《三国演义》中,马超是刘备的五虎上将之一。其本是西凉马腾之子。马腾死后,马超接掌其父的军队,如此他就

  • 崇祯帝如果南迁南京明朝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崇祯帝

    历史充满了偶然性,有的时候甚至这种偶然性,会改变整个历史的走向,比如说秦始皇的暴毙,霍去病突然死亡,很多时候我们在看历史,很容易产生,如果当时如何如何,结果是不是就不一样呢?这里面经常被人讨论的就是关于明朝的灭亡,如果崇祯皇帝,当时真的从北京迁都,率领群臣退守到当时的南京,那么明朝能延续下来吗,又

  • 战国少年相国甘罗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甘罗

    神童,又称圣童、奇童、天童、或资优儿童,是对才赋优异的儿童的一种称呼,在汉朝开始已有对神童的选拔制度,汉朝的选举法中规定:“孝廉试经者拜为郎,年幼才俊者拜童子郎、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不少神童,比如战国时期秦国甘罗,十二岁官拜秦国上卿(相当于丞相)、三国时期曹操的儿子曹冲、唐朝的杨炯、王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