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隆基决意处死上官婉儿的原因

李隆基决意处死上官婉儿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472 更新时间:2023/12/18 8:11:45

唐明皇李隆基一生功过相伴。他前半生励精图治,将大唐盛世推至顶点;后半生沉迷爱情,为大唐由盛转衰埋下祸根。上官婉儿亦是一位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中国古代少有的女政治家,引领唐诗风潮。可身为臣子,毫无忠诚可言,非但几次三番易主求荣,还惑乱宫闱 。尽管如此,我们不得不佩服上官婉儿独到的眼光。自武则天起,唐朝历经几次大洗牌,上官婉儿都站对队伍,只可惜李隆基最终还是杀了她。那么李隆基为何要杀她?

一、上官婉儿左右摇摆、惑乱宫闱

首先李隆基杀上官婉儿是出于不信任和不喜欢。不信任是因其多次站队,为人不忠诚。不喜欢是其生活作风有问题且带乱后宫风气。确实如此,上官婉儿生性聪颖、姿色过人,因受祖父上官仪遭遇影响,从小便知权力的重要性。故而她奋发读书,酿就一身才气。十四岁有幸得武皇赏识,成为武皇身边最信任的人。然而后来她竟在武皇卧病之际与张柬之崔玄暐等人联手发动神龙政变。政变成功后,李显登基,她晋升为昭容娘娘。可李显软弱无能,凡事皆听从韦后。于是上官婉儿想方设法讨好韦后,甚至不惜将自己的情人武三思介绍给韦后并帮助他们暗地私通。因这层关系,韦后曾一度十分信任她。但后来她因阻止李显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之事与韦后关系日益紧张。

到龙景四年(710),她见太平公主势力逐渐旺盛,遂偷偷依附。而后李显驾崩,韦后欲效仿武则天称帝。但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形成联盟,抢先一步发动唐隆之变,及时杀死韦后一党。政变之时,因太平公主并未亲自出面,李隆基则趁机以“此婢妖淫,渎乱宫闱”之由将上官婉儿处死。

二、断姑姑臂膀,杀威胁之人

按道理上官婉儿作为太平公主门下,尽管有污点,李隆基也应给姑姑几分薄面。况且当时宰相刘幽一再为上官婉儿求情,但李隆基仍执意杀之。这杀意定然不止源于上官婉儿的人品与作风,其中主要缘由可与后来李隆基扳倒太平公主的事件相联系。众所周知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联盟是暂时的,他们心中各有想法。所以待他们一同干掉敌人韦氏后便展开了争权之战。而上官婉儿号称“女宰相”,其能力不容小觑。多年来她不仅集结众多党羽,还在朝野上下穿插了不少眼线。李隆基此时若不将她除去,他日可能再无机会。若她成为太平公主的得力助手,到时要想扳倒太平公主便是难上加难。由此可见,李隆基杀婉儿是为掌权清除绊脚石,此等先见着实高明。

三、灭女权大将,助男权恢复

实际上,归其根本,李隆基杀上官婉儿是为打压女权,恢复男权统治。从武则天成为我国第一位女皇帝以来,唐朝的女性地位不断提高,男性地位逐渐下降。这一现象待武则天驾崩后仍十分盛行,当时不仅朝政皆由女性主导,就连寻常百姓家中女子的话语权也提高了。民间出现不少女商人、女掌柜,她们甚至被允许女扮男装。除武则天外,韦后、太平公主、安乐公主、上官婉儿无一不是当时的女强人。李隆基从小便生长在女强男弱的环境下,但他不像叔父辈那般胆小懦弱,他生来是个血性男儿,自然不甘听命于女人。因此,李隆基发起了一场性别之战。

韦后是战争的开始,太平公主是战争的结束,而上官婉儿则是战争的转折点。这场战争具有阶段性与双重性,李隆基杀韦后既为性别战,也为保全李唐江山战。当时的他也没有能力单打独斗,所以他会借助太平公主之力。而他杀上官婉儿就只为征服女人,打击女权主义,所以他才不顾上官婉儿是不是太平公主的人。上官婉儿死后,太平公主逐渐失政,女权势头不再强盛,男权社会日趋恢复。

总而言之,李隆基作为一代帝王,其深谋远虑不是我等能知晓的,以上也只是笔者依据一定史实的主观猜想。上官婉儿虽然立场不坚定,总是见风使舵,且私生活淫乱,但她若不这般审时度势,又怎能以一介女流之力,影响一代文风呢?毕竟封建社会统治下,女人根本不可能真正得权,武则天时代终究只是昙花一现。

标签: 上官婉儿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帝(驾驭之术)帝王术都是怎么运作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帝王术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提到忠臣,与之相对的就是奸臣。皇帝重用忠臣自然有利于朝政。若是皇帝重用奸臣,可能给人的感觉,皇帝就是昏君,虽然这没有错,但也并非全对。对于奸臣,不仅昏君、暴君重用,就连一些雄才大略的开明之君,有时也会一度的重要奸臣。甚至有的皇帝明知道是谁是奸臣但还是重用。相反的,皇帝明知道谁是忠

  • 清朝宗室大阿哥胤禔为何被圈禁至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胤禔

    清朝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经历几代人奋斗的漫长过程。从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到皇太极定都盛京,谁也没有想到满人真的能够取代大明建立帝国。满人在顺治时期进入中原,定都北京,建立清朝,虽说名义上面是中华帝国的正统政权,但实际上却与南明隔江而望。而南明灭亡之后,西南和台湾也依旧在三藩、郑氏的统治

  • 唐高宗李治废掉王皇后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高宗

    在古代,哪怕是普通人家休妻重娶,都不是件容易事情,更何况是备受瞩目的皇室,尤其是在明清以前,大多数皇后背后都有着自己的政治势力,每次废后的背后其实都伴随着血腥的政治博弈。唐高宗李治“废王立武”便是如此,其中虽然有王皇后自己问题,但直接原因却是皇帝与朝中权臣之间的博弈,乃是朝堂

  • 虞翻:三国时期孙吴官员 经学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虞翻

    虞翻起初在会稽被太守王朗任命为功曹。及后孙策进攻会稽,虞翻当是正值父丧,他穿着丧服到太守府邸,王朗计划和孙策开战,虞翻于是脱掉丧服进府面见王朗,劝他躲开孙策。王朗没听他的。完结抵抗孙策,被击败,逃到海上。虞翻追随并保卫着他,到了东部的侯官(地名),侯官县长闭门不让王朗通过,虞翻上前劝告,才开门放他

  • 花木兰的老公的是谁?花木兰最后嫁给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花木兰

    《木兰辞》相信大家在上学时期都有学过了,这首《木兰辞》中所描写的花木兰绝对是一位传奇女子,一位了不起的,报效祖国的巾帼英雄。在北魏时期,北方的突厥人南侵,进犯边境,使得很多老百姓都流离失所,无法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这使得军事实力比较薄弱的北魏也不得不做出反击。为了解决危机,当时的北魏朝廷下令必须每家

  • 马超在归顺刘备后的待遇和地位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马超

    马超,字孟起,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的儿子。下面由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提到三国名将马超,想来大家对其并不陌生。特别是在《三国演义》中,马超其人更是耳目能祥。在《三国演义》中,马超是刘备的五虎上将之一。其本是西凉马腾之子。马腾死后,马超接掌其父的军队,如此他就

  • 崇祯帝如果南迁南京明朝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崇祯帝

    历史充满了偶然性,有的时候甚至这种偶然性,会改变整个历史的走向,比如说秦始皇的暴毙,霍去病突然死亡,很多时候我们在看历史,很容易产生,如果当时如何如何,结果是不是就不一样呢?这里面经常被人讨论的就是关于明朝的灭亡,如果崇祯皇帝,当时真的从北京迁都,率领群臣退守到当时的南京,那么明朝能延续下来吗,又

  • 战国少年相国甘罗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甘罗

    神童,又称圣童、奇童、天童、或资优儿童,是对才赋优异的儿童的一种称呼,在汉朝开始已有对神童的选拔制度,汉朝的选举法中规定:“孝廉试经者拜为郎,年幼才俊者拜童子郎、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不少神童,比如战国时期秦国甘罗,十二岁官拜秦国上卿(相当于丞相)、三国时期曹操的儿子曹冲、唐朝的杨炯、王勃

  • 黄宗羲是什么出身?黄宗羲死后要求裸葬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黄宗羲

    黄宗羲字太冲,一字德冰,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1688年,也就是康熙二十七年,七十八岁的黄宗羲开始考虑后事,而此时的他早已是名满天下的大儒,于顾炎武、王夫之合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而此时的黄宗羲作为一代大儒,却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他写信给远

  • 七星灯借阳寿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七星灯

    《三国演义》相信不少人看过了,看过人都知道,诸葛亮讨伐魏国的时候身体就已经不行了,于是便点了七星灯为自己续命。在这一过程中,他指派了十个人守卫着七星灯,只要这七天内,七星灯不灭,那么诸葛亮就能增加自己的寿命。但是魏延却误认为魏军来到了,于是匆忙进账报信的时候将灯给扑灭了,于是诸葛亮续命失败,死在了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