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献忠简介,“张献忠剿四川”过程始末,原因是什么

张献忠简介,“张献忠剿四川”过程始末,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632 更新时间:2024/1/26 16:14:38

近百年来,一些专家和学者惊奇地发现,很少有四川人是土生土长的,几乎都是“湖广填四川”。四川人口的急剧减少,很多史书和学者将其归结为张献忠的农民军在四川大肆屠杀所造成。事实的真相到底怎样?对此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张献忠(1606—1646),字秉吾,延安卫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人。崇祯三年(1630),陕北地区出现连年旱灾,农民纷纷暴动,张献忠率十八寨农民应之,自号八大王,人称“黄虎”。起事后,克凤阳、焚皇陵、破开县、陷襄阳,胜战连连。崇祯十六年,克武昌,称大西王,次年,建大西于成都,即帝位,年号大顺。1646年,清兵南下,张献忠战殁于西充凤凰山。

张献忠在统治四川时期,留下了很多难解之谜,最大的谜可能要算“张献忠剿四川”了。据《明史·地理志》和《清文献通考》载,明万历六年(1578),四川省尚有人口310万,到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锐减至9万,出现了有史以来四川人口的最低记录。《明会要》以及嘉庆《四川通志》中也都有四川人口锐减的记载。

近百年来,有许多史学家甚至还惊奇地发现,没有哪个四川人是土生土长的,几乎都是“湖广填四川”,从外省迁来的。四川人口的急剧减少,很多史书和学者将其归结为张献忠农民军大肆滥杀所造成。张献忠在四川有无大肆滥杀,四川人口的急剧下降和张献忠有无关系?关于这些问题,目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张献忠在四川确实大规模杀过人。支持这一观点的历史记载很多,如《明史·张献忠传》中称,张献忠嗜杀,一日不杀人,就觉得闷闷不乐。一次借开科取士,将应试的士子集于青羊宫,然后全部杀掉……还将成都民众活埋于中园。此外,还杀各卫籍军98万余人。另派遣四将军,分别对各府县进行屠杀。又如费密的《荒书》记载,张献忠“尽一省而屠之”,全省人几乎都被杀光了!吴伟业《绥寇纪略》等书也记载了张献忠及其部将曾先后“屠成都”、“屠重庆”、“屠广元”、“屠保宁”、“屠锦州等州县”……

张献忠为何要对四川人大开杀戒?一些史书通过对史料分析,认为张献忠屠蜀的原因可能在于报复。如清刻本《蜀碧》便持这一看法。《蜀碧》系乾隆进士彭遵泗所撰,他是四川丹棱人,非常想弄清楚明末家乡发生的这一重大变故。为了写好这本书,彭遵泗收集了大量史料文献,其中包括《明史》、《明史纲目》、《明史纪事本末》等二十五种。可以说,《蜀碧》中所引证的书目几乎囊括了当时记载张献忠据蜀的所有史料。

据《蜀碧》记载,张献忠年少时,随其父前往内江做生意时,受到凌辱,于是张献忠便发誓,当我再来此地时,要将你们全杀光,这样才能泄我心头之恨。另据民间传说,张献忠率军由湖北入四川时,在野外解手,不巧手抓着活麻,手和臀被刺痛,他十分生气,曰:“四川人真厉害,连草都这么凶,我就从这里杀起!”于是便出现了“千里无烟,空如大漠”的剿川惨状。

第二种观点认为,张献忠在四川并没有杀人,相反却非常注重军队的纪律。如顺治元年(1644)起义军由重庆向成都进发时,张献忠下令,如果对方投降,就不能伤害他;在攻打泸州时,发布檄令说,凡我军士,如有借故滋扰,株连良民,及其他淫掠不法情事者……务须从严查办、赔偿损害(《张献忠屠蜀记》上册)。大顺二年(1645)三月,《大西骁骑营都督府刘禁约碑》又明令严禁“扰害地方”、“妄害良民”。

还有记载表明张献忠和老百姓的关系是不错的。《石匮书后集·盗贼列传》中记载,崇祯十三年,左良玉大败张献忠于太平县之玛瑙山,杀死张献忠部队万余人,张献忠骁勇善战的精锐部队几乎被全歼,只剩下千余人。此役使得张献忠元气大伤,但在当地民众的帮助和支持下,很快他便重整旗鼓。顾山贞的《客滇述》中,也有一段谈到当初张献忠败走梓潼,后面追兵紧追不舍,张献忠余部死伤惨重。但张献忠为了数百百姓,亲自去救援。

由此可推断,张献忠并没有在四川大肆杀人,否则民众也不会欢迎他,相反有些地方老百姓在张献忠牺牲后,特在庙宇中塑像,以示纪念。持这一观点的专家们认为,导致四川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明统治阶级与当地少数民族间的连年战争,明、清官兵和四川地方地主武装对起义军的屠杀,清军与明军、清军与吴三桂之间在四川长期战争造成的杀戮以及天灾频仍、瘟疫流行等。

当然,张献忠在四川确实也杀过不少人,但所杀的主要是明宗室、官员及顽抗的明军,并未滥杀百姓。之所以说张献忠是杀人魔王,完全是清政府为了隐瞒真相,把他们自己干的这些大屠杀全部栽赃给张献忠!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张献忠虽然没有滥杀,但确有杀戮扩大化倾向。在他所杀的人中,便包括一些无辜民众,如他在四川杀掉投靠李自成的人,甚至把俘虏全部杀死;在镇压地主阶级反抗时,也不分青红皂白,冤杀了一些人;撤离成都时,杀后妃宫女以及那些不愿随其一同撤离的人。

此外,在占领区还杀了不少乡绅士子,如顺治二年十二月应张献忠开“特科”前来赴选的进士、举人、贡士,被张献忠称为“谋图不轨”,一次屠杀就达5000人之多。另外,他还杀过医僧、匠役和士卒。大规模杀戮使得上至士绅阶级,下至贩夫走卒之流对张献忠都颇有意见,但张献忠并没有将四川人杀光,而且明朝、清朝政府也在四川杀人,所以四川人口锐减不能完全归咎于张献忠。

在张献忠屠蜀这一问题上,目前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众说纷纭,各执一词。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弘治皇帝朱佑樘生平弘治皇帝是一个好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孝宗朱佑樘(公元1470-1505年),宪宗朱见深第三子,宪宗病死后继位,在位18年,病死,终年35岁。葬于泰陵(今北京十三陵)。 孝宗朱佑樘的童年非常坎坷不幸。他的生母纪氏是广西纪姓土司的女儿,纪姓叛乱平息后,少女纪氏被俘入宫中,派充到内廷书室看护藏书。一次宪宗偶尔经过,见纪氏美貌聪敏,就留宿了

  • 明朝有多少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德祖朱百六:汉族,元代人,泗州盱眙(今江苏盱眙)人。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朱仲八之子,朱四九之父,朱初一的祖父,朱世珍的曾祖,朱元璋追赠德祖。明懿祖朱四九:汉族,元朝泗州盱眙人,朱初一的父亲,朱世珍的祖父,明太祖朱元璋的曾祖父,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他被尊为皇帝。明熙祖朱初一:汉族,宋朝

  •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的真实历史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太后即慈禧太后,姓叶赫那拉,是清咸丰皇帝的妃子,深得咸丰皇帝的宠爱,因她生了咸丰的惟一的儿子载淳,晋封为懿贵妃。咸丰十一年(1861甲)七月,咸丰死,载淳即位,是为同治帝。懿贵妃那拉氏和皇后钮祜禄氏并尊为皇太后,上尊号为“慈禧皇太后”和“慈安皇太后”,分居西、东二宫,慈禧太后因居西宫,故称西太后。

  • 明末太子之谜:弘光帝审的崇祯太子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644年三月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城,崇祯帝杀妻砍女,并且召来了自己的儿子让他们各自逃命。随着崇祯帝在煤山老槐树上吊死去,统治了中国277年的明王朝宣告灭亡。崇祯帝自杀的消息传到陪都南京,城中官员一片慌乱。一些臣僚为再树明帜,商议拥立新君。当时思宗的从兄福王朱由崧与从父潞王朱常正避难于淮安。按世

  • 闯王李自成兵败之后去了哪 兵败自杀还是逃之夭夭?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顺治元年(1644),吴三桂迎清兵入关。闯王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农民军受到清军和吴三桂的攻击,力战后败回北京。随后,李自成率军弃京西撤,经定州、真定、固关、平阳撤至西安。次年一月,大顺农民军与清军在潼关展开激战,双方对垒月余,大顺军经顽强抵抗,不敌,遂放弃西安,自陕西商洛山区退往湖北,进驻武昌。清军水陆

  • 努尔哈赤让大妃殉葬的遗嘱是真是假 究竟是何人所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努尔哈赤共有后妃14位,最宠爱的有二位。一位是皇后,她是叶赫部酋长杨吉努的女儿,皇太极的母亲。1603年,她年仅29岁就病死了。另一位是大妃纳喇氏,名阿巴亥,乌喇贝勒满泰女,出生于1590年,12岁时就嫁给努尔哈赤。孝慈皇后死后,她被立为大妃。大妃人长得很漂亮,在众妃子中最为努尔哈赤宠幸。尽管二人年

  • 皇太极是怎样登上皇位的 众人推举还是抢的多尔衮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592年,清太宗皇太极出生,他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母为孝慈高皇后。史书上说他仪表奇伟,聪明过人,脸色红润。1615年,努尔哈赤将最初设立的黄、红、蓝、白四旗扩建为八旗,22岁的皇太极为正白旗主旗贝勒。第二年,后金建立,努尔哈赤令四大贝勒共理政务,皇太极是四大贝勒之一。四大贝勒每月一人轮流值事,共同

  • 皇太极庄妃真的下嫁摄政王多尔衮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613年,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贝勒寨桑生下了一个女儿。当她13岁时,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练兵路过寨桑部落,发现她特别漂亮,马上派人送上聘礼,要求寨桑将女儿许配给他。当时的后金联合了蒙古各部落反对明王朝,所以鼓励后金贵族与蒙古贵族通婚。皇太极原已与寨桑的妹妹为婚,但婚后多年不育,渐渐对她开始冷淡

  • 顺治帝结局之谜:顺治帝福临真的出家当和尚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世祖出家被列为清初三大疑案之一,是说顺治帝因爱妃董鄂妃之死,悲恸万分,痛苦异常,最后竟看破红尘,跑到五台山清凉寺当了和尚。这一说法流传得十分广泛,后代还据此派生出康熙皇帝五台山认父的故事。那么,历史上的清世祖真的出家当和尚了?要讲清这个问题,还得从他的几个皇后谈起。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六岁登基,只

  • 顺治帝福临6岁能登基称帝是因为多尔衮的功劳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643年,皇太极突然“无疾”而崩。由于生前并未指定谁是嗣位者,新皇帝的人选一下子变得十分敏感。如果按汉族人的通常习惯,当然继位者应该是豪格。皇太极有11个皇子,豪格年龄最大,时年34岁。他早年随皇太极四处征战,立有战功。皇太极称帝时又晋封为和硕肃亲王,与他的叔叔阿济格、多尔衮、济尔哈朗等并列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