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天工开物》书籍、作者介绍,天工开物是什么意思?

《天工开物》书籍、作者介绍,天工开物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607 更新时间:2023/12/17 7:29:27

明朝著名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其内容几乎涉及当时全部的社会生产领域,内容广博,文字简洁,插图生动,别具一格,堪称我国古代不朽的科技宏著,在中国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被称为中国十七世纪的“科技百科全书”。但关于它的书名含义,人们至今还有着不同的解释。

众所周知,《天工开物》的作者是我国明朝著名的科学家宋应星。宋应星字长良,江西奉新县人,生于万历十五年(1587)。万历四十三年,宋应星和他的哥哥宋应升同时考中举人,崇祯七年(1634),他出任江西分宜县教谕(即管理教育的官职)。其间,宋应星把他长期积累的生产技术等方面知识加以总结整理,编著了《天工开物》一书,于崇祯十年刊行。明朝灭亡后他弃官回乡,终身再未出仕,大约在清顺治年间(约1661年)去世。

《天工开物》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又细分做十八卷。内容十分丰富,并有123幅精美生动的插图。上卷记载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工艺;中卷内容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磺、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下卷记述了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等。全书详细地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和大量确切的数据,是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重要文献资料。

那么,这本书为什么叫《天工开物》呢?“天工开物”四个字,在古今汉语里均为比较常用的字。对这四个字,可以说人人会读,个个会写,但是要真正弄清它们的出处和含义,却又谈何容易!到目前为止,关于“天工开物”四个字的含义大致有以下几种意见:

一种以著名学者丁文江、潘吉星为代表,他们认为:“天工”是天工和人工的缩语,“天工开物”应读成“天——工——开——物”。丁文江说:“是书也,以《天工开物卷》名,盖物生自天,工开于人,曰‘天工’者,兼人与天言之耳。”潘吉星则说:“‘天’指的是自然界,‘工’是人的技巧,‘开’就是开发,‘物’是有用之物或物质财富。综合起来,‘天工开物’就是‘天然界靠人工技巧开发出有用之物’。”

还有一种意见以日本学者薮内清为代表。他认为,“天工”是指自然力,“开物”是指人工开发,“天工开物”应读成“天工——开物”。他在日文译注本的《解说》中写道:“天工意味着是对人工而言的自然力,利用这种自然力的人工就是开物。”“天工是根本,顺应天工制造出来的有实用价值的器物则存在着人的技术。《天工开物》这个书名正是体现了这种思想。”

最近,还有一些学者则根据对中国古典文献的研究提出了他们更为具体的看法。他们认为,“天工”一词出自《尚书·皋陶谟》:“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这里的“天工”,《汉书·律历志》写作“天功”,显然与“人工”相对,意为大自然造化万物的能力。把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其意思是说:“不要虚设百官,大自然造化万物之事,人应当代替它来完成。”

“开物”一词则出自《易·系辞上》:“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物,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这里的“开物”,意为揭开事物的真相或奥秘。把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其意思是说:“孔子说:‘《易》这部著作是干什么用的呢?它是用来揭示事物的真相,确定行事的办法,传授天下事物道理的。它的作用无非就是这些罢了。’”作者宋应星创造性地借用典故,把《尚书·皋陶谟》中的“天工”和《易·系辞上》中的“开物”,巧妙地复合成“天工开物”四字,来命名自己所撰写的这部专门讲述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其意思是显而易见的。

这就是说,本书记载的是人们代替大自然创造万物的奥秘,也就是总结人们在长期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所创造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以上各种说法,虽然各执一词,但由于都考虑到了自然和人这两种因素对创造万物的作用,因此都有一定的道理,很难说孰是孰非。

《天工开物》在明崇祯十年撰成后,当年即由宋应星的好友涂伯聚付梓刊行,为初刻本。清初杨素卿又据此翻刻过一次,此即杨刻本。但由于宋应星本人有反清思想,其兄又殉明自尽,因此在清朝这本书一度遭到厄运,使得这样一部全面系统地总结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卓越著作,在有清二百六十余年间,除了《物理小识》、《古今图书集成》、《授时通考》等寥寥数种书有所摘录或引用外,再也见不到它的身影。

民国初年,有人去查《云南通志》,发现里面在说到冶炼铜矿时,引用了一本名叫《天工开物》的书。此人想要看到这本书的全貌,于是便到北京各个大图书馆去寻找,结果一无所获。又去询问各藏书家,也没有一个人知道这本书。

好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压根儿就不曾有过它一样。后来他偶然在一个日本朋友家里见到这本书的日文版,于是他又到日本图书馆去查阅,竟然发现这本书还有英、俄、德、日、法等国的翻译本,而且法国还有全译本。据说当年法国皇帝拿着这本书,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将它深藏于皇帝文库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惟独中国不存这本书。后来他又在法国国家图书馆里找到了《天工开物》的明朝最初刻本,然后按照这个原刻本广为印行,《天工开物》才在中国重见天日。

《天工开物》的命运非常深刻地表明,我国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者根本不注意对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开发和利用,甚至视科学技术为“雕虫小技”或“奇技淫巧”,所以到了近代,中国自然科学技术的落后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张献忠简介,“张献忠剿四川”过程始末,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近百年来,一些专家和学者惊奇地发现,很少有四川人是土生土长的,几乎都是“湖广填四川”。四川人口的急剧减少,很多史书和学者将其归结为张献忠的农民军在四川大肆屠杀所造成。事实的真相到底怎样?对此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张献忠(1606—1646),字秉吾,延安卫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人。崇祯三年(1630

  • 弘治皇帝朱佑樘生平弘治皇帝是一个好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孝宗朱佑樘(公元1470-1505年),宪宗朱见深第三子,宪宗病死后继位,在位18年,病死,终年35岁。葬于泰陵(今北京十三陵)。 孝宗朱佑樘的童年非常坎坷不幸。他的生母纪氏是广西纪姓土司的女儿,纪姓叛乱平息后,少女纪氏被俘入宫中,派充到内廷书室看护藏书。一次宪宗偶尔经过,见纪氏美貌聪敏,就留宿了

  • 明朝有多少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德祖朱百六:汉族,元代人,泗州盱眙(今江苏盱眙)人。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朱仲八之子,朱四九之父,朱初一的祖父,朱世珍的曾祖,朱元璋追赠德祖。明懿祖朱四九:汉族,元朝泗州盱眙人,朱初一的父亲,朱世珍的祖父,明太祖朱元璋的曾祖父,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他被尊为皇帝。明熙祖朱初一:汉族,宋朝

  •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的真实历史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太后即慈禧太后,姓叶赫那拉,是清咸丰皇帝的妃子,深得咸丰皇帝的宠爱,因她生了咸丰的惟一的儿子载淳,晋封为懿贵妃。咸丰十一年(1861甲)七月,咸丰死,载淳即位,是为同治帝。懿贵妃那拉氏和皇后钮祜禄氏并尊为皇太后,上尊号为“慈禧皇太后”和“慈安皇太后”,分居西、东二宫,慈禧太后因居西宫,故称西太后。

  • 明末太子之谜:弘光帝审的崇祯太子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644年三月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城,崇祯帝杀妻砍女,并且召来了自己的儿子让他们各自逃命。随着崇祯帝在煤山老槐树上吊死去,统治了中国277年的明王朝宣告灭亡。崇祯帝自杀的消息传到陪都南京,城中官员一片慌乱。一些臣僚为再树明帜,商议拥立新君。当时思宗的从兄福王朱由崧与从父潞王朱常正避难于淮安。按世

  • 闯王李自成兵败之后去了哪 兵败自杀还是逃之夭夭?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顺治元年(1644),吴三桂迎清兵入关。闯王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农民军受到清军和吴三桂的攻击,力战后败回北京。随后,李自成率军弃京西撤,经定州、真定、固关、平阳撤至西安。次年一月,大顺农民军与清军在潼关展开激战,双方对垒月余,大顺军经顽强抵抗,不敌,遂放弃西安,自陕西商洛山区退往湖北,进驻武昌。清军水陆

  • 努尔哈赤让大妃殉葬的遗嘱是真是假 究竟是何人所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努尔哈赤共有后妃14位,最宠爱的有二位。一位是皇后,她是叶赫部酋长杨吉努的女儿,皇太极的母亲。1603年,她年仅29岁就病死了。另一位是大妃纳喇氏,名阿巴亥,乌喇贝勒满泰女,出生于1590年,12岁时就嫁给努尔哈赤。孝慈皇后死后,她被立为大妃。大妃人长得很漂亮,在众妃子中最为努尔哈赤宠幸。尽管二人年

  • 皇太极是怎样登上皇位的 众人推举还是抢的多尔衮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592年,清太宗皇太极出生,他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母为孝慈高皇后。史书上说他仪表奇伟,聪明过人,脸色红润。1615年,努尔哈赤将最初设立的黄、红、蓝、白四旗扩建为八旗,22岁的皇太极为正白旗主旗贝勒。第二年,后金建立,努尔哈赤令四大贝勒共理政务,皇太极是四大贝勒之一。四大贝勒每月一人轮流值事,共同

  • 皇太极庄妃真的下嫁摄政王多尔衮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613年,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贝勒寨桑生下了一个女儿。当她13岁时,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练兵路过寨桑部落,发现她特别漂亮,马上派人送上聘礼,要求寨桑将女儿许配给他。当时的后金联合了蒙古各部落反对明王朝,所以鼓励后金贵族与蒙古贵族通婚。皇太极原已与寨桑的妹妹为婚,但婚后多年不育,渐渐对她开始冷淡

  • 顺治帝结局之谜:顺治帝福临真的出家当和尚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世祖出家被列为清初三大疑案之一,是说顺治帝因爱妃董鄂妃之死,悲恸万分,痛苦异常,最后竟看破红尘,跑到五台山清凉寺当了和尚。这一说法流传得十分广泛,后代还据此派生出康熙皇帝五台山认父的故事。那么,历史上的清世祖真的出家当和尚了?要讲清这个问题,还得从他的几个皇后谈起。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六岁登基,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