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满江红是岳飞写的吗岳飞为什么要写满江红

满江红是岳飞写的吗岳飞为什么要写满江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391 更新时间:2024/1/26 8:06:14

我国宋代著名抗金将领岳飞有一首著名的《满江红》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首千古绝唱《满江红》慷慨激昂,豪气冲天,述说了一代名将岳飞誓将金兵赶出中原,洗雪靖康耻辱的豪情壮志,表现了岳飞收复失地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气节。从古至今,每当国难当头,这首词不知激起了多少志士仁人前仆后继的奋勇斗志。

自古以来,《满江红》一词一直被认为是岳飞的作品。但是近几十年来,人们开始对此不断设疑,并展开争论。

怀疑者认为:

第一,这首词最早见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徐阶编的《岳武穆遗文》,这篇文章的根据是弘治年间浙江提学副使赵宽所书岳坟词碑。这首词不见于宋人、元人的书中,却突然出现在明中叶,来历不明,深为可疑。

第二,岳飞的孙子岳珂所编《金陀粹编》中的《岳王家集》也没有收录这首词。岳珂平生富于收藏,精于鉴赏,他与父亲岳霖搜访岳飞遗稿不遗余力。但是,从嘉泰三年他为《岳王家集》作序到端平元年重刊此书,共经历了31年,仍未收入这首词。

第三,《满江红》词中用了岳飞自己的事迹和典故,如“三十功名”、“八千里路云和月”,等等,作者自己用自己事迹的典故,真是匪夷所思。相反,根据这些尽人皆知的材料,拟作者是很容易写出这样一首词的。第四,《满江红》词的格调,与已证实的岳飞另一词《小重山》风格迥异,前者洋洋洒洒,慷慨激昂是豪放派风格;后者格调低沉,是婉约派风格。前后风格大不一样。第五,贺兰山不同于前人泛称的“玉门”、“天山”之类地名,它是实指。贺兰山在汉、晋时期还未见于史书,到北宋时才有记载。

唐、宋时人们以贺兰山入诗,都是实指。岳飞伐金要直捣的“黄龙府”,在今吉林省境内,而贺兰山一带却是明代时北方鞑靼人常常侵犯之地,距离岳飞伐金之地数千里之外,至南宋时已属西夏,并非金国土地,假设此词果真出自岳飞之手,“不应方向乖背如此”。

由于明代中叶开始北方鞑靼族入居河套,骚扰中原。鞑靼西攻甘、凉地区,多取道贺兰山后。弘治十一年(1498年)明将王越在贺兰山抗击鞑靼,打了第一个大胜仗。因此“踏破贺兰山阙”,“在明代中叶实在是一句抗战口号,在南宋是绝不会有此的”。所以,《满江红》不可能写于宋代,而是作于明代。

针对以上怀疑,认为《满江红》是岳飞作品的学者给出了答复。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冤杀后,他的家产、文稿均被朝廷查封,因此岳飞的孙子岳珂所收录的《岳王家集》中很可能并未将岳飞的全部作品收入,根据现有的史料看,岳霖父子也确有遗漏的实证。例如:《宾退录》记载的岳飞的“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一诗,就不见于岳珂编的《岳王家集》中,故不能根据他们父子当时没有收集到就断定真假的。

另外由于南宋时一直是主和派在朝中主政,主战派代表岳飞冤死,一直没有得到朝廷的平反,就连同情岳飞的人也是非杀即贬,而到了元朝由于统治者大肆压制汉人,蔑称为“南人”,岳飞这首慷慨激昂的词作《满江红》的命运,自然更是受到压制,于是直到明朝,才出现人们广泛吟诵的局面。

而从“三十功名尘与土”一句,可知这首词是岳飞在30岁或30岁前后有感而作。岳飞三十岁时(1133年)受到朝廷的恩宠,开始掌握指挥大权,此时他身受殊荣,感受深切;岳飞自20岁离开家乡转战南北,至30岁由九江奉诏入朝,行程加起来足有8000里,所以词中有“八千里路云和月”一句;岳飞30岁置司江州时,正逢秋季,当地多雨,所以词中又有“潇潇雨歇”一句。

关于《小重山》与《满江红》两词格调大不相同的问题,《小重山》作于岳飞37岁生活平静无战事之时,《满江红》则作于6年前征战不休之时,时代背景与感受全不相同,故两词风格迥异。就岳飞本人来说,虽然说他大部分词作的风格低回婉转,只有这首《满江红》粗犷豪放,但是并不是说岳飞本人只可以写一种婉约风格,不可写豪放风格的诗词。

就宋朝历史上的大词人而言,他们虽然各成一家,也并不是个个都是只有一种风格,随着时代境况、个人生活背景的变迁,像苏轼辛弃疾,他们的词作中都是既有豪放之篇,又有婉约之作。

《满江红》词中“踏破贺兰山阙”的地理位置所指问题,“贺兰山阙”是泛指而不是实指,与词中的“胡虏肉”、“匈奴血”一样,是指女真,而不是实指匈奴。不能根据这一点就认为《满江红》写于明朝。

综上所说,《满江红》词到底是不是岳飞之作,争论双方都持之有据,很难统一。这场争论还可能继续深入下去。但无论如何,《满江红》这首词所体现的岳飞崇高的民族精神,都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高宗为什么要杀岳飞 岳飞必须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岳飞作为我国历史上的抗金英雄,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敬佩。其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下写的千古绝唱《满江红》,至今仍是令人士气振奋的佳作。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人们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是对“岳家军&

  • 宋朝军队竟然歼灭了金国主力军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3世纪初,北方草原上出现了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政权。1211年二月,成吉思汗自龙驹河率军南下,越过阴山,袭击金朝边地,揭开了长达23年的蒙金战争的序幕。金朝在蒙古军的迅猛打击下,被迫放弃中都(今北京),退守汴京。金军在与强悍的蒙古军交锋中几乎每仗皆败,蒙古军队陆续占领了山东、山西、河北等地区(一些

  • 成吉思汗的骑兵有多厉害能够横扫欧亚大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是古代蒙古民族的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战略家。他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高原上的诸部落后,进而征服了半个世界,创立了横跨欧亚两大洲的蒙古大帝国。1995年12月,美国《华盛顿邮报》依据“人类文明史上第二个1000年(1000~1999年)中,何人缩小了地

  • 开封府传奇的两任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开封府传奇》中的两代皇帝历史原型分别是赵恒和赵祯: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初名赵德昌,后改赵元休、赵元侃。赵恒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

  • 成吉思汗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即元太祖,全名奇渥温·孛儿只斤·铁木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父亲也速该是尼伦部孛儿只斤氏族的首领。铁木真九岁那年,他的父亲被蒙古族塔塔尔部落的人毒死,原来依附他们家的族人纷纷离去,连铁木真家的牲畜也一起被赶走了。在处境十分艰难的情况下,铁木真的母亲诃额伦靠拾果子、

  • 护国太师木华黎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木华黎,成吉思汗“四杰”之一,战功卓著。他本是成吉思汗的奴隶,却凭自己的才智得到了成吉思汗的赏识,成为成吉思汗最为信任的军事统帅,最终辅佐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族,名冠天下。木华黎的父亲古温兀阿,是成吉思汗手下一名忠猛干将。一次,乃蛮部进攻蒙古部落,成吉思汗抵挡不住,与几个随从

  • 成吉思汗第二个儿子:察合台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的第二个儿子察合台从小便不受关注。大哥术赤为长子,三弟窝阔台比自己稳重,最小的弟弟拖雷聪慧机敏,深受大汗宠爱。察合台很清楚自己没有什么过人之处,知道自己与汗位无缘,所以心态很平和。在跟随父亲西征的过程中,察合台作战很勇猛,并不输给大哥和弟弟,屡建战功。西征得胜而归后,成吉思汗对几个儿子论功行

  • 拖雷受成吉思汗喜爱吗拖雷有没有做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与皇后孛儿帖生育了四个儿子: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小儿子拖雷。在平常人家,一般都是小儿子最受父母宠爱,再加上拖雷与生俱来的机智和勇敢,自然深得成吉思汗的喜爱与信任。拖雷从不恃宠而骄,从年幼起便跟随在兄长们身边学习骑射,练就了一身好武艺,作战的时候也非常勇猛,逐渐在军中树立了自己的

  • 忽必烈是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1215年,成吉思汗攻克了金中都,金朝统治下的河北地区基本纳入了蒙古帝国的版图。一时间,整个蒙古帝国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普通牧民,都杀牛宰羊,饮酒庆贺。就在这喜气洋洋的日子里,一个婴儿呱呱落地,他就是后来改变整个蒙古帝国命运并且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伟大人物元世祖孛儿只斤&mi

  • 阿合马为什么是元朝的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要说元朝最大的奸臣,大家都会提到阿合马的名字。阿合马是回回人,李璮之变后,忽必烈开始重用西域人士。据说他是作为陪嫁的奴隶进入忽必烈的王府中,因为在宫内洒扫等工作上十分卖力而获得忽必烈夫妇的喜欢。阿合马不仅头脑灵活,能言善辩,很会讨主人喜欢,而且办事能力也很强。在忽必烈即位以后的第三年便平步青云当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