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杨家将:历史上杨家将真这么厉害吗

揭秘杨家将:历史上杨家将真这么厉害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247 更新时间:2024/1/25 17:00:43

在中国戏剧舞台上,演绎杨家将故事的剧目可谓数不胜数,能查到剧名的大概有几十种之多,其中较为著名的如《穆桂英挂帅》、《四郎探母》、《百岁挂帅》、《李陵碑》、《清官册》、《杨八姐游春》、《三岔口》、《挡马》等等,这些故事,以宋辽战争为背景,刻画了杨家一门忠烈的故事。杨家将的故事有历史原型,但又经过夸大和杜撰,直到成了现在我们所知道的杨家将。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是什么样子呢?

五代十国时,政权更迭频繁。公元979年,宋太宗亲征北汉,北汉灭亡。北汉将领杨业也随北汉降宋。杨业本名叫杨崇贵,他年少时很受刘崇的看重,刘崇以其为养孙,改名为刘继业。刘继业先担任保卫指挥使,以骁勇著称,以功升迁到建雄军节度使。

由于刘继业战功卓著,所向无敌,国人号称无敌。然而刘继业在北汉30多年的战绩却湮没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宋史》和《辽史》均缺乏这方面的记载,《宋史》中提到宋军几次与刘继业的交锋,全是以刘继业的失败而告终。

在《续资治通鉴》中,仅仅提到刘继业在太原城头苦战防守,甚至北汉主刘继元投降以后,还在坚持战斗,直到宋太宗派刘继元亲自招降,刘继业才大哭解甲归降。同时期的《九国志》曾经记载过刘继业的功绩,但遗憾的是其中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没有流传到今天。

《辽史》中有辽将耶律斜轸责问杨业说:汝与我国角胜三十余年,今日何面目相见。可见刘继业在北汉时期主要的对手是辽国。虽然北汉一直臣事辽国,但是处于强势的辽国经常侵掠北汉的边境,刘继业为北汉守边,估计经常与来犯的辽军交锋,虽然规模不大,但三十余年未处下风,这样的经历让刘继业积累了边防的丰富经验。

宋太宗素知刘继业威名,授予他左领军大将军、郑州防御使。刘继业归宋以后,复本姓杨,单名业。后来,杨业因功升云州观察使。以后辽国望见杨业的旌旗,就不战而走。守边的主将忌杨业威名,屡次向宋太宗上书,诽谤杨业。宋太宗封其奏交给杨业,以表示对杨业的信任。

雍熙三年,宋太宗派出三路大军征讨辽国,其中潘美为西路军主将,杨业为副将。起初各路进展顺利,杨业一路夺取了辽国的寰、朔、云、应四州,但主力军中路曹彬失利。宋太宗命令各路人马班师,后又命潘美等率领大军将收复四州的民众迁移到内地。此时,辽萧太后又领兵十万夺回寰州。杨业爱民,认为当务之急在于护送四州人民迁移。现辽已大兵压境,应避免与之正面冲突。监军王诜不懂军事,反而斥责杨业贪生怕死。

最后杨业力争不果,只能冒险出击,他和潘美做了约定,在陈家谷口埋伏人马,万一兵败也好救援。杨业出兵后不敢轻战,久未回还。潘美与王诜以为辽军败退,欲抢功劳,竟率军离开谷口,来会杨业。此时杨业已败退,潘美见势不妙,弃陈家谷口逃走。杨业且战且退,至谷口已傍晚。

本以为伏兵四起,定杀辽军个措手不及,不料竟空无一人。杨业无奈,只得率众守住谷口死战。此时,杨业之子杨延玉也已战死。部下也仅剩百余人。杨业知必死,叫部下散了,自己死守。杨业素与士卒同甘苦,无人愿退缩。最后全部壮烈殉国,无一生还。杨业身受重伤,仍杀敌数十,最后因马受伤被俘。杨业宁死不屈,后绝食而死。而非戏剧小说中的撞死在李陵碑前。

杨业死后,朝野义愤。宋太宗削去潘美三个虚衔。王诜被开除军籍。杨业有七个儿子,但并非个个都骁勇善战。除杨延玉战死外,杨延昭(即杨六郎)曾长期在今河北地区与辽作战。他所驻守的保州(今河北保定)高阳关离三关口很近。杨六郎之子杨文广,曾抗击西夏,后来也在今河北地区抗辽。宋史有杨业、杨延昭传。至于杨门女将,不见史料有载。是否真有其人,就不得而知了。

“杨家将”故事发生在北宋初年,在北宋中叶就已迅速流传于天下。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在《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中写道:“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这里的父子就是指杨业和杨延昭,这位供备库副使杨君,叫杨琪,其祖父是杨崇勋,杨业是其伯祖。

另一位名列唐宋八大家的著名人物苏辙也写过一首《过杨无敌庙》,苏辙也是北宋人,离杨业去世的年代并不算太远,他的诗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杨家将故事在宋代的影响力。

到了南宋,民间艺人把杨家将故事编成了话本,在民间越传越盛。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南宋遗民徐大焯所著的《烬余录》,书中把与杨延昭同时代的将领杨嗣的功绩安到了杨延昭身上,又创造出了杨宗保,还构想了杨家父子舍命救援宋太宗的情节。到了元代,杨家将故事形式又有新拓展,出现了杂剧,比如《昊天塔孟良盗骨》等。

到了明代,杨家将故事进一步丰富,出现了《杨家将演义》、《杨家将传》,杨家将故事以小说、评书的形式广泛流传。这些故事反映的时间跨度加大,从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一直写到宋神宗赵顼,约100年的历史,编撰了杨家祖孙世代抗敌的英勇故事。

明朝中后期,杨家将成了借古言今的最好武器。民间艺术家在传说和戏曲的基础上,改编出历史演义小说,如明代纪振伦的《杨家将通俗演义》,加上清代熊大木的《北宋志传》,这两部书使得杨家将故事定型,为后来的戏曲和说唱文学提供了丰富素材。明清两代,戏曲舞台上以杨家将为题材的剧目就有360出之多。

直到今天,京剧和其他地方剧种还经常上演《四郎探母》、《穆桂英挂帅》等剧目。这些小说和戏曲,与历史事实出入已经很大,成了英雄传奇。杨家将的故事已经偏离历史原貌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的有狸猫换太子吗真相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仁宗赵祯(1010~1063年),是宋真宗第六子,乾兴元年(1022年)即位,由刘太后垂帘听政,明道二年(1033年)刘太后死后,他开始亲政。在位时间为1022年至1063年,共42年,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关于宋仁宗赵祯的身世,有一种流传至今的说法,这就是“狸猫换太子&rdq

  • 李师师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个昏庸的皇帝,他崇奉道教,任用蔡京、梁师成、李彦、童贯、朱勔、王辅等奸臣,时称“六贼”。导致当时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但是他却是一位出色的画家和书法家。他画的花鸟、人物、山水,描绘工细入微,尤善花鸟画,设色均净,富丽典雅

  • 王安石司马光关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安石与司马光都是北宋中后期著名的政治家。他们曾经是相互倾慕的朋友,只是由于后来的政见不同而成为一对政治冤家。他们各自恪守自己的政治理想,毫不妥协。但他们又保持着对对方人格的尊重,也许用清代大词人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来形容王安石和司马光的关系,再恰当不过:“人

  • 满江红是岳飞写的吗岳飞为什么要写满江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国宋代著名抗金将领岳飞有一首著名的《满江红》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rd

  • 宋高宗为什么要杀岳飞 岳飞必须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岳飞作为我国历史上的抗金英雄,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敬佩。其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下写的千古绝唱《满江红》,至今仍是令人士气振奋的佳作。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人们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是对“岳家军&

  • 宋朝军队竟然歼灭了金国主力军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3世纪初,北方草原上出现了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政权。1211年二月,成吉思汗自龙驹河率军南下,越过阴山,袭击金朝边地,揭开了长达23年的蒙金战争的序幕。金朝在蒙古军的迅猛打击下,被迫放弃中都(今北京),退守汴京。金军在与强悍的蒙古军交锋中几乎每仗皆败,蒙古军队陆续占领了山东、山西、河北等地区(一些

  • 成吉思汗的骑兵有多厉害能够横扫欧亚大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是古代蒙古民族的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战略家。他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高原上的诸部落后,进而征服了半个世界,创立了横跨欧亚两大洲的蒙古大帝国。1995年12月,美国《华盛顿邮报》依据“人类文明史上第二个1000年(1000~1999年)中,何人缩小了地

  • 开封府传奇的两任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开封府传奇》中的两代皇帝历史原型分别是赵恒和赵祯: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初名赵德昌,后改赵元休、赵元侃。赵恒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

  • 成吉思汗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即元太祖,全名奇渥温·孛儿只斤·铁木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父亲也速该是尼伦部孛儿只斤氏族的首领。铁木真九岁那年,他的父亲被蒙古族塔塔尔部落的人毒死,原来依附他们家的族人纷纷离去,连铁木真家的牲畜也一起被赶走了。在处境十分艰难的情况下,铁木真的母亲诃额伦靠拾果子、

  • 护国太师木华黎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木华黎,成吉思汗“四杰”之一,战功卓著。他本是成吉思汗的奴隶,却凭自己的才智得到了成吉思汗的赏识,成为成吉思汗最为信任的军事统帅,最终辅佐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族,名冠天下。木华黎的父亲古温兀阿,是成吉思汗手下一名忠猛干将。一次,乃蛮部进攻蒙古部落,成吉思汗抵挡不住,与几个随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