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花蕊夫人究竟是谁最后结局怎么样

花蕊夫人究竟是谁最后结局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753 更新时间:2024/1/5 19:09:22

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大将孟知祥举兵拿下东川,从此占据四川全境。四川有山川之险,更有天府之都,自三国刘备起便可雄踞一方,逐鹿天下。因而孟知祥据蜀之后,起了自立为王的念头。

传说一天傍晚,孟知祥行军到成都郊外,见一人推着小车经过,车上的东西都用袋子装着。孟知祥随口问那人:“你这车子能装多少袋?”那人回答说:“最多能装两袋。”孟知祥听后,心中很不高兴。后唐明宗驾崩之后,孟知祥打算在成都称帝。

成都街头来了一个叫醋头的和尚,手持灯台,每到一处便高呼道:“不得灯,灯便倒。”人们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来,孟知祥登基称帝,七个月之后以风疾而死了,人们这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而后蜀只传了两代,到孟知祥之子孟昶这里,便被北宋灭亡。

孟昶是个没有政治野心,只想安享太平富贵的人。他的生活是奢华无比的。据说为了避暑,他命人在摩诃池上建筑水晶宫殿,以楠木为柱,沉香为栋,珊瑚嵌窗,碧玉为户,琉璃为壁,青玉为枕,冰簟为席,罗衾为被,就连他用的夜壶也是七种宝石装饰的。他又遍寻美女充实后宫,妃嫔之外另设十二等级,内庭有宫人数千,光是每月支给宫人的买花钱就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在三千佳丽之中,他最宠爱的,是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费氏,不仅天姿国色,而且擅长诗文,是一位秀外慧中的才女。她常常陪伴孟昶宿于水晶宫中,还写了一首《木兰花》记述当时的情景:那是一个夏日凉夜,花蕊夫人与孟昶宿在水晶宫中。一觉醒来,但见清风徐来,星河沉静,身边良人为伴,不知今夕何夕,只愿共此一生,长相厮守。于是花蕊夫人提笔写道:

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一点月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

起来琼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苏轼后来据此写了一首《洞仙歌》,词曰: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这首词清丽婉转,细腻传神,可为花蕊夫人知音之作。

花蕊夫人不仅文采出众,还有一手好厨艺。孟昶厌倦了山珍海味,花蕊夫人便别出心裁,做了一道“绯羊首”:用净白羊头,以红姜煮之,紧紧卷起,用石头镇压,以酒淹之,使酒味入骨,然后切如纸薄。此菜风味无穷,又叫“酒骨糟”。她还根据孟昶爱吃山药的习惯,发明了一种素食,即将山药切片,用莲粉拌匀,添入五味,闻之清香扑鼻,食之既酥且脆,又洁白如银,望之如月,故而宫中称为“月一盘”。

宋太祖赵匡胤灭掉后蜀之后,将孟昶与花蕊夫人掳回京城。孟昶被封为秦国公后的第七天便暴毙,接着赵匡胤便将花蕊夫人据为己有,所以人们都认为,孟昶是被赵匡胤害死的。

孟昶这一生,在政治上虽无建树,但是却有不少佳话流传。比如我国民间关于写春联的最早记载,就是从他开始的。在北宋灭后蜀前一年的除夕,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宫门外,因为辛寅逊写的词不好,于是自己写了两句话: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孟昶也会采纳大臣的建议,对自己的玩乐有所节制。他对待臣下很宽容,但是对于那些十恶不赦的大臣又绝不留情。

他还亲自撰写一篇让官员廉洁自律、克己爱民的《官箴》(做官手则)。黄庭坚(见本书《山谷道人黄庭坚》)曾受朝廷的命令写过一则十六字的碑文,文字内容正是取自孟昶的《官箴》:“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一碑文被颁发到各州县,刻成石碑,叫“戒石”,立于官署衙门的大堂上。这件事曾被后人传为美谈。除此之外,他还擅长医道。传说群臣有病他亲自诊治,比御医都厉害。

花蕊夫人虽然被迫成为赵匡胤的妃子,却对孟昶念念不忘。一日她正对着孟昶的画像思念故人,正巧被赵匡胤撞见,赵匡胤便问画中人是谁。花蕊夫人灵机一动,说这是蜀地供奉的送子神仙张仙,只要虔诚供奉便可得子。结果宫中妃嫔信以为真,都到她宫中照样画一幅,供奉起来。

后来,民间就以张仙为送子神仙了。后人有诗咏此事:“供灵诡说是神灵,一点痴情总不泯;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也许正因如此,孟昶在道教中被尊为赐子神张仙。传说他是位美男子,左手张弓,右手执弹,能制服天狗不让其到人间吃小孩。因他执的“弹”与“诞”同音,暗含“诞生”之意,所以张仙就成为专管人间送子的诞生之神。

关于花蕊夫人之死,可以肯定的是,她是在一次陪赵匡胤打猎时,被赵光义一箭射死的。至于赵光义为什么射死她,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认为赵光义是想让哥哥不要贪图美色而误国;第二种认为赵光义也爱慕花蕊夫人,却得不到她,因爱生恨;第三种认为赵光义怕花蕊夫人生下皇子后,耽误自己夺取皇位。无论哪种原因,这位美女兼才女,终究死于非命。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范镇是谁范镇为什么敢直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嘉祐二年(1057年),北宋朝廷上下突然人心惶惶,因为皇上突然病倒了,而更要命的是,仁宗皇帝赵祯虽然在位多年,却没有子嗣。本来,换成寻常人家,如果很长时间都没有儿子,可以从兄弟的儿子当中过继一个。可是赵祯是皇上,总想把万里江山交给自己亲生的儿子。满朝的文武大臣虽然心里着急,却也无可奈何立谁为太子是国

  • 范仲淹简介范仲淹改革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名臣范仲淹从小刻苦读书。他常去附近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他那时的生活很清苦,每天只煮一碗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就着几根咸菜,吃完继续读书。范仲淹后来到南京应天府书院学习。他很珍惜这个机会,不分昼夜,刻苦攻读。有一个同学看到他常年吃粥,十分同情他,就给他送了些好吃的,可是范仲淹一口

  • 史纲时间表(一):旧民主主义革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旧民主主义革命 时间表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旧民主主义革命之前)1840年-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侵华),旧民主主义革命拉开序幕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痛击英国侵略者,是中国人第一次大规模抗击帝国主义入侵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清政府赔款英国2100万银元,割香港岛,开放

  • 司马光怎么写成资治通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与司马迁的《史记》相媲美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这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皇皇巨著不是一夜之间诞生的,而是司马光呕心沥血十九年来创作的。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他的父亲司马池,曾任天章阁待制,从小就注重培养司马光的治学能力。

  • 王安石变法的结局太悲惨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安石,字介甫,北宋名相。王安石从小聪颖过人,随着做官的父亲游历神州大地,眼界开阔。目睹了很多人世间的惨状后,文艺青年王安石便立下“矫世变俗”之志。王安石中进士步入仕途后,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修堰挖塘,改善水利交通。宋仁宗在位时,王安石曾上万言书,揭露时弊,请求朝廷进行政治改

  • 沈括简介沈括梦溪笔谈内容和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沈括,字存中,浙江杭州人。他不仅是政治家、外交家,还精通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地理学、生物学和医学等,是我国历史上卓越的科学家之一。在政治方面,他在地方官任上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兴修水利工程,颇有政绩;在京师任职时支持王安石变法,受到重用。在外交方面,他以翰林侍读学士的身份出使契丹,交

  • 郑侠是谁郑侠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今天福州福清市里有一条街,叫一拂街。它是为纪念宋代福清(今属福建)人郑侠而命名的。现在,或许人们早已淡忘了郑侠这个名字,但青史昭昭,足以令他不朽。郑侠,字介夫,号一拂居士。郑侠的父亲叫郑翚,是个管酒税的小公务员。本来掌管酒税是个肥差,但是郑翚为官清廉,不肯吃回扣,只挣那点固定工资。加上那时候不搞计

  • 晁补之是谁归来子晁补之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晁(cháo)补之,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晁补之自幼聪明好学,刚懂事就会写文章,王安国将他视为神童。十七岁时,他的父亲到杭州做官,晁补之将在杭州所见写成

  • 北宋六贼简介北宋六大奸臣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六贼”是民间对北宋徽宗年间六个奸臣的合称,这六个人分别是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他们贪赃枉法、横行霸道,是导致江南方腊起义和金国入侵中原的罪魁祸首。事情还得从宋徽宗赵佶即位之初说起。赵佶当了皇帝之后,一直没有子嗣,就找道士来看风水。有个道士说:&ldquo

  • 宋神宗赵顼对熙宁变法的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顼(xū),英宗之子,二十岁登基即位,北宋第六位皇帝宋神宗。即位后,宋神宗对“积贫积弱”的局面忧心忡忡,想励精图治,振兴祖业。为此,他没有流连宫闱,也不四处出游,而是小心、谦逊、低调,敬畏辅相,虚心下问,体察民情,多方征求治国方略。宋神宗素来欣赏王安石的政治抱负和才能。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