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728 更新时间:2024/1/21 2:17:32

有没有哪一部书可以让人一辈子受益,可以靠它安身立命?答案有肯定的。北宋初期的赵普,就声称只靠半部《论语》来辅佐宋太祖治国平天下!

赵普,字则平,是宋初著名的宰相。他早年效命于赵匡胤的父亲,和赵匡胤感情深厚,以兄弟相称,是赵匡胤的幕僚之一。他参与策划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夺取政权。赵匡胤建国称帝后,赵普成了他的左右手。

宋太祖立国之初,多次微服私访功臣。赵普知之,每次退朝后仍不改穿便服,随时恭候皇帝的光临。终于在一雪夜,他听到了敲门声,开门出来一看,正是皇帝立在风雪之中。赵普赶紧叩拜迎接。太祖说:“我还约了晋一起来。”随后晋王来到,三人席地而坐,一边烤肉吃,一边策划攻打太原之事。这就是“雪夜访赵普”的故事。

赵普为皇帝收兵权、平割据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直率而固执,对皇帝忠心耿耿。宋太祖凡事多会听他的意见。

在用人方面,赵普和皇帝经常意见相左。宋太祖曾想让自己很信任的前朝名将符彦卿掌管军队。赵普不同意,说他名气、官职已很大,不能再让他掌管军队。太祖不听,赵普仍劝阻不已。太祖干脆避开他把委任状发下去,赵普知道后又中途拦截了下来。太祖说:“你何必怀疑彦卿呢?我对他十分信任,他肯定不会辜负我的。”赵普反驳道:“周世宗对陛下也最好,为什么陛下会辜负他呢?”一语惊醒梦中人,太祖愣住了,默默地收回了成命。

又有一次,赵普推荐一个人做官。太祖不喜欢此人,不同意。第二天,赵普又上奏请求,仍被驳回。第三天,他又来了,还是坚持推荐那人做官。太祖被激怒了,把赵普的奏疏撕碎扔到地上。赵普面不改色地拾起奏章,拿回去粘好又上同一奏折。太祖不耐烦了,就同意了他的请求。这个人上任后果然很称职,立了大功,太祖十分佩服赵普的知人远见。

还有一次,有一个人立了功,皇帝因为平时很讨厌他而没有给他升官。赵普坚称应该提升他。太祖气愤地说:“我就是不给他升官,看你怎么办。”赵普说:“刑罚用来惩恶,官爵用来赏功,古今皆如此。且刑罚赏赐是天下的权利,并不是陛下个人的权利,怎么能凭自己的喜怒来行使呢?”皇帝大怒,拂袖而去。赵普也站起跟在后面,皇帝进宫,他就站在宫门边,久久也不肯离去。皇帝见状,方才醒悟,同意了他的请求。

不过赵普的私心也很重。他猜忌部下,为了争权夺利暗害了不少人。而且他贪财,生活奢华。曾有人向太祖告发赵普,太祖对赵普的行为也很清楚,但是要用他,故对处罚赵普总显得犹犹豫豫。太祖到洛阳去,看到赵普的府第,外面看起来简陋,只有柴门和篱笆,里面却是富丽堂皇的高楼和别致的花园。太祖嘲笑道:“这老头儿的为人就和这房子一样,总归不纯。”

赵普读书不多,有其浅薄的一面。太祖改年号时,想要找前代没用过的,后定为“乾德”,赵普只顾在旁吹捧说这年号改得好。过了几年,有大臣告诉太祖,这年号前蜀用过,太祖大惊失色,叫人一查,确实如此。太祖很生气,用毛笔在赵普脸上涂了几下说:“宰相还是要用读书人。”

赵普满脸羞愧,回去也不敢洗脸,第二天上朝时那墨迹还赫然在目。皇帝见状忍不住笑出来,命令他洗干净并嘱咐他以后要多读书。从此以后,赵普还真开始读书了。只要一回家他就关上门,从箱子里拿出书来,一读就是一整天。到第二天上朝时,他总是出口成章,言之有理。他去世后,他的家人整理他的遗物,打开那个箱子一看,发现里面只有半本《论语》。就凭着这半部《论语》,他就能学以致用,也是挺让人佩服的。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花蕊夫人究竟是谁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大将孟知祥举兵拿下东川,从此占据四川全境。四川有山川之险,更有天府之都,自三国刘备起便可雄踞一方,逐鹿天下。因而孟知祥据蜀之后,起了自立为王的念头。传说一天傍晚,孟知祥行军到成都郊外,见一人推着小车经过,车上的东西都用袋子装着。孟知祥随口问那人:“你这车子能装多

  • 范镇是谁范镇为什么敢直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嘉祐二年(1057年),北宋朝廷上下突然人心惶惶,因为皇上突然病倒了,而更要命的是,仁宗皇帝赵祯虽然在位多年,却没有子嗣。本来,换成寻常人家,如果很长时间都没有儿子,可以从兄弟的儿子当中过继一个。可是赵祯是皇上,总想把万里江山交给自己亲生的儿子。满朝的文武大臣虽然心里着急,却也无可奈何立谁为太子是国

  • 范仲淹简介范仲淹改革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名臣范仲淹从小刻苦读书。他常去附近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他那时的生活很清苦,每天只煮一碗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就着几根咸菜,吃完继续读书。范仲淹后来到南京应天府书院学习。他很珍惜这个机会,不分昼夜,刻苦攻读。有一个同学看到他常年吃粥,十分同情他,就给他送了些好吃的,可是范仲淹一口

  • 史纲时间表(一):旧民主主义革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旧民主主义革命 时间表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旧民主主义革命之前)1840年-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侵华),旧民主主义革命拉开序幕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痛击英国侵略者,是中国人第一次大规模抗击帝国主义入侵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清政府赔款英国2100万银元,割香港岛,开放

  • 司马光怎么写成资治通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与司马迁的《史记》相媲美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这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皇皇巨著不是一夜之间诞生的,而是司马光呕心沥血十九年来创作的。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他的父亲司马池,曾任天章阁待制,从小就注重培养司马光的治学能力。

  • 王安石变法的结局太悲惨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安石,字介甫,北宋名相。王安石从小聪颖过人,随着做官的父亲游历神州大地,眼界开阔。目睹了很多人世间的惨状后,文艺青年王安石便立下“矫世变俗”之志。王安石中进士步入仕途后,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修堰挖塘,改善水利交通。宋仁宗在位时,王安石曾上万言书,揭露时弊,请求朝廷进行政治改

  • 沈括简介沈括梦溪笔谈内容和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沈括,字存中,浙江杭州人。他不仅是政治家、外交家,还精通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地理学、生物学和医学等,是我国历史上卓越的科学家之一。在政治方面,他在地方官任上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兴修水利工程,颇有政绩;在京师任职时支持王安石变法,受到重用。在外交方面,他以翰林侍读学士的身份出使契丹,交

  • 郑侠是谁郑侠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今天福州福清市里有一条街,叫一拂街。它是为纪念宋代福清(今属福建)人郑侠而命名的。现在,或许人们早已淡忘了郑侠这个名字,但青史昭昭,足以令他不朽。郑侠,字介夫,号一拂居士。郑侠的父亲叫郑翚,是个管酒税的小公务员。本来掌管酒税是个肥差,但是郑翚为官清廉,不肯吃回扣,只挣那点固定工资。加上那时候不搞计

  • 晁补之是谁归来子晁补之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晁(cháo)补之,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晁补之自幼聪明好学,刚懂事就会写文章,王安国将他视为神童。十七岁时,他的父亲到杭州做官,晁补之将在杭州所见写成

  • 北宋六贼简介北宋六大奸臣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六贼”是民间对北宋徽宗年间六个奸臣的合称,这六个人分别是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他们贪赃枉法、横行霸道,是导致江南方腊起义和金国入侵中原的罪魁祸首。事情还得从宋徽宗赵佶即位之初说起。赵佶当了皇帝之后,一直没有子嗣,就找道士来看风水。有个道士说:&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