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御花园的故事:御花园建筑设计介绍,历史由来!

御花园的故事:御花园建筑设计介绍,历史由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304 更新时间:2024/1/29 13:22:35

紫禁城中的园林,均系内廷宫殿的花园。比较集中的有四处:御花园、建福宫花园、慈宁宫花园和宁寿宫花园。坤宁宫的宫后苑,也就是后宫的御苑,称御花园。乾隆皇帝住在养心殿,由于欣赏幽静雅致的建福宫,遂在其西建立建福宫花园,也称西花园。慈宁宫南专为太后而设的花园称慈宁宫花园。宁寿宫花园是乾隆皇帝改建宁寿宫时所建的花园,后来也称乾隆花园。

这些花园都是宫院跨院的园林,从规模上与三海、圆明园、颐和园等皇家园林迥然不同,既无山野水面的自然条件,又无宽阔豁亮的场地。四座花园的面积只有三万平方米,每座花园仅相当于一个中小型的私家园林,但因处于皇宫内苑,在建筑上自然别具一格。

御花园位于北京故宫中轴线的最北端,明代永乐十五年(1417年)始建,十八年建成,名为“宫后苑”。清雍正朝起,称“御花园”。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园中不少殿宇和树石,都是十五世纪明代遗物。御花园原为帝后妃休息、游赏而建,但也有祭祀、颐养、藏书、读书等用途。

御花园正南有坤宁门同后三宫相连,左右分设琼苑东门、琼苑西门,可通东西六宫;北面是集福门、延和门、承光门围合的牌楼坊门和顺贞门,正对着紫禁城最北界的神武门。

园墙内东西宽135米,南北深89米,占地12015平方米。有建筑二十余处。园内建筑布局对称而不呆板,舒展而不零散,各式建筑,无论是依墙而建还是亭台独立,均玲珑别致,疏密合度。

园内建筑采取了中轴对称的布局。中路是一个以重檐盝顶、上安镏金宝瓶的钦安殿为主体建筑的院落。东西两路建筑基本对称,东路建筑有堆秀山御景亭、璃藻堂、浮碧亭、万春亭、绛雪轩;西路建筑有延辉阁、位育斋、澄瑞亭、千秋亭、养性斋,还有四神祠、井亭、鹿台等。

钦安殿为重檐盝顶式,坐落于紫禁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其为中心,前方及两侧铺展亭台楼阁。园内青翠的松、柏、竹间点缀着山石,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钦安殿左右有四座亭子:北边的浮碧亭和澄瑞亭,都是一式方亭,跨于水池之上,只在朝南的一面伸出抱厦;南边的万春亭和千秋亭,为四出抱厦组成十字折角平面的多角亭,屋顶是天圆地方的重檐攥尖,造型纤巧,十分精美。两座对亭造型纤巧秀丽,为御花园增色不少。

这些建筑绝大多数为游憩观赏或敬神拜佛之用,唯有璃藻堂从乾隆时起,排贮《四库全书荟要》,供皇帝查阅。建筑多倚围墙,只以少数精美造型的亭台立于园中,空间舒广。园内遍植古柏老槐,罗列奇石玉座、金麟铜像、盆花桩景,增添了园内景象的变化,丰富了园景的层次。御花园地面用各色卵石镶拼成福、禄、寿象征性图案,丰富多彩。

倚北宫墙用太湖石叠筑的石山“堆秀”,山势险峻,磴道陡峭,叠石手法甚为新颖。山上的御景亭是帝、后重阳节登高的去处。园中奇石罗布,佳木葱茏,其古柏藤萝,皆数百年物,将花园点缀得情趣盎然。园内现存古树160余株,散布园内各处,又放置各色山石盆景,千奇百怪。如绛雪轩前摆放的一段木化石做成的盆景,乍看似一段久经曝晒的朽木,敲之却铿然有声,确为石质,尤显珍贵。园内甬路均以不同颜色的卵石精心铺砌而成,组成900余幅不同的图案,有人物、花卉、景物、戏剧、典故等,沿路观赏,妙趣无穷。

御花园中心钦安殿两侧院内有两处清末建的破烂的旧灰瓦房,因无规划致使院内的柏树都被盖在了房内。从外面望去,一棵古柏从房顶钻出,好个不伦不类。

解放后,经古建专家单士元先生及其他诸位专家、学者共同研究,于1959年将这两处从整体和局部看都无实际价值的清末“违章建筑”彻底拆除,并在原地植上了两片竹林。翠竹与院内的白皮松,墙外的数株玉叶梅相呼应,形成了一处松、竹、梅岁寒三友的绝妙佳境。

御花园的西侧是延晖阁,它与位育斋中间隔着一个小夹道。原也是一间清末的灰顶房。同属清末的“违章建筑”,因年久失修解放后已濒于倒塌了。

1959年,在单老的亲自指导下,拆除了破房。在原地上砌了个方砖台子。里面植上了数株翠竹,六块长短不等的淡绿色的剑石矗立其间。剑石长者4、5米,短者不足2米,石前植有数株牡丹花。其中还有一株牡丹中珍品——墨牡丹。花开之际,红墙为衬,绿色的剑石与翠竹争辉,红牡丹与墨牡丹争奇斗艳,引得无数游人流连忘返。

御花园的东南侧,绛雪轩前的一片裸露的黄土地,在清朝时是皇帝用来养鹤的地方,名为鹤圈。与它相对应的两侧是皇帝养鹿的地方,名为鹿圈。取意为“鹤鹿同春”。原本两处都有栏杆相围,解放后因不在此养鹤与鹿了,所以均被拆除。

现今在原鹤圈的旧址上,矗立着一个高3米多的太湖石。它上大、下小,凸凹多变,异常精美,与周围的景物融为一体,气势不凡,巧夺天工,令人称绝。

此石能来故宫也真是天赐良缘。它本是圆明园之物。不知时何故被丢弃在北京西直门外的一个工厂。1959年春,该单位规划场地,要将其随便处理掉。此事被当时任故宫园林顾问的韩铁庵先生得知,他便很快将此事告之负责故宫古建园林的单士元先生。单老先生慧眼识宝,委托当时的庭园科长马良杰先生与厂方谈妥以百元的价格将其买下。

此石来宫后,被巧置于鹤圈旧址之上,使其石为园增辉,园为石添色。

1959年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为撰写回忆录,而重游故宫时,他情不自禁地对陪同他参观的单士元先生多次说:“你们修缮、保护得这么好,我都不认识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故宫园林介绍:园林建筑设计介绍,分别有哪些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建福宫西花园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位于故宫内廷西六宫的西北侧,东为重华宫,南为建福宫,西、北两面邻接宫墙,其原址为明代的乾西四所、五所。因其主体建筑为建福宫,故称其为建福宫花园。又因该花园地处内廷西侧,亦称西花园,为帝后休憩、娱乐的场所。建福宫花园坐北朝南,东西长67米,南北长64米,占地面

  • 故宫御花园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建筑技巧?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紫禁城内的花园,其位置若在主要宫殿轴线上,则采取均衡对称,左右呼应的布局,如御花园和慈宁花园。如果花园位置不在宫殿轴线,而是在主体宫殿之侧,布局则灵活多变,以曲径通幽,迂回曲折,取得步移景迁的艺术效果。建福宫花园与宁寿宫花园就是如此,即把私家园林的营造手法与皇宫宝殿的气氛协调了起来。紫禁城内的园林,

  • 御花园叠石种类有哪些?叠石来源、用处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御花园的叠石为山分为两个区域,园中西南部有四组叠石山景,都是以自然山峦为蓝本。依园中位置与环境有正西组合的,有西南弯形和西北斜形组合而成。叠石参差错落有致,通过线与面的结合,高与低,曲与直,巧与拙,繁与简等等强烈对比形成了极富变化又有着统一与和诣的独特幽美形式,并构成了多个洋溢着艺术气息的园林小空间

  • 故宫畅音阁历史介绍、建筑设计介绍、有哪些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畅音阁确切的位置是故宫养性殿东侧,宁寿宫内后区东路南端,坐南面北。是清朝宫廷内最大的戏台,由大戏台和阅是楼组成。畅音阁最为知名的是有一座高20.71米,被称作福禄寿三台的三层大戏台。该大戏台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始建,乾隆四十一年建成。嘉庆七年(1802年)曾维修,嘉庆二十二年于阁后(南)接盖

  • 故宫著名景点推荐:绛雪轩、颐和轩、乐寿堂......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绛雪轩位于御花园东南,后依宫墙,座东面西,面阔5间,黄琉璃瓦硬山式顶,前接歇山卷棚顶抱厦3间,平面为“凸”字形。明间开门,次间、梢间为槛窗,上为福寿万字支窗,下为大玻璃方窗。门窗为楠木本色不加油饰,柱、框、梁、枋饰斑竹纹彩画,朴实淡雅。轩前一座琉璃花坛制做得极为精细,体量、造型恰到好处,下部为五彩琉

  • 顺治皇帝是怎么死的,有哪些秘密?顺治遗诏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六,夜里子时,深宫传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年仅24岁的顺治皇帝在养心殿驾崩。就在顺治驾崩后的第三天,不满8岁的康熙登上了紫禁城金銮殿的宝座。皇宫中很快恢复了平静,但是让人们迷惑的是,24岁的顺治皇帝,一向身体强健,从未听说有什么疾病缠身,为什么会突然不治而亡?对于顺治皇帝的死亡,

  • 揭露顺治皇帝死亡的秘密:是被人谋杀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顺治朝的翰林院学士王熙的《自撰年谱》,找到了关于遗诏撰拟的记载,没有想到,在书中还意外的发现了关于顺治死因的线索。书中写道,在王熙应召进入养心殿以后,病榻上的顺治帝对他说:朕得了痘症,恐怕是好不了了。所谓的痘就是天花,顺治皇帝从患病到驾崩,只有五天的时间。他的病症与天花病极为相似。那么顺治皇帝会不

  • 揭露同治皇帝死亡的原因:同治是死于天花还是梅毒?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1875年1月12日),故宫爆出惊人消息:慈禧太后的独生子,不到二十岁的同治皇帝驾崩养心殿。少年皇帝的死因,引起了朝野种种议论与猜测。猜测基本上分为两种说法,其一说同治皇帝是死于梅毒或疥疮,比如印鸾章在《清鉴》中就认为同治“终岁独宿乾清宫,内侍有阴导帝以微行者,起居多不律,因以

  • 香妃真实画像:香妃吉服像,香妃戎装像,香妃洋装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香妃,这个传说中美丽神秘的女子,自清朝覆亡以后,忽然火了起来,就像一阵旋风,刮遍了大江南北、东海北疆,被编成了故事,写进了小说,登上了舞台,进入了荧屏。为什么香妃之风久刮不衰?为什么香妃之名越叫越响?其实就在于她是一个扑朔迷离的人物,在她身上有许多难解之谜,如名称之谜、画像之谜、葬地之谜、婚姻之谜、

  • 沈阳故宫建筑设计介绍,沈阳故宫景点推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沈阳故宫依其自然分布,分为东路、中路、西路三大部分。东路是故宫最早的建筑。以大政殿为主体,东西两侧“八”字排开有十王亭和奏乐亭,其后是“一”字形銮驾库。大政殿与十王亭建筑格局浑然一体,形成“帐殿式”建筑风格,是国内外绝无仅有的独具特色的建筑。清仁宗嘉庆帝有诗赞曰:大政据当阳,十亭两翼张。八旗皆世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