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直奉战争到底改变了什么?

直奉战争到底改变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858 更新时间:2024/1/15 12:25:51

直奉战争指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在中国北方进行的两次战争。第一次直系获胜。第二次奉系获胜,直系惨败,从此直系势力一蹶不振。北洋政府落入奉系军阀手中。

一、第一次直奉战争

1922年4月10日,张作霖亲自挂帅,张学良为将,挥师十二万入关。

直系这边也不含糊。曹锟为帅,在后方管理后勤。悍将吴佩孚为前敌总指挥,带着十万人马迎上了奉军。

4月29日,河北,直奉两军狭路相逢。直奉大战爆发。

在张作霖的亲自指挥下,奉军气势如虹,大举进攻,炮声隆隆,甚至在北京城都可以隐隐听到。

自从皖系倒台之后,日本人就转而全力支持奉系,因此奉军的弹药充足,炮火压得直军抬不起头来。

直军真的抬不起头了吗?非也。吴佩孚这位仁兄可不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武夫,他很善于动脑筋,深得兵不厌诈的奥妙。

吴佩孚知道张作霖弹药充足,所以他替张作霖设计了一个消耗弹药的好方法以少量部队伪装成主力在正面引诱奉军频频开炮,让张作霖浪费去吧!

就在奉军专心致志地浪费弹药的时候,吴佩孚派出的军队已经绕到了奉军背后。等到炮声稀疏,吴佩孚断定对方炮弹接近用完,果断命令直军出击,奉军腹背受敌。

而且吴佩孚还有一个秘密武器曾经在溥仪复辟中崭露头角的空军。在空军炮火的掩护下,直军士气大涨,而奉军的弱势也显现出来了。

直系将领大都是科班出身,而奉系将领中有不少人是绿林好汉出身,打家劫舍还行,指挥团队作战那是赶鸭子上架,没有受过正规军事教育的土匪怎么可能指挥得了几十万人的大会战?

在吴佩孚诱敌深入、寻机歼敌,集中兵力迂回包抄、各个击破的灵活战术下,奉军全线溃退。

五天后,战争结束。

奉军死伤三万余人,被俘四万多,军费损失高达三千万元,连张作霖自己都差点被吴佩孚活捉,还好张学良够孝顺,带着亦师亦友的好兄弟郭松龄把老子给救了出去。

就在吴佩孚准备挟大胜之威,冲出山海关一举将东北拿下的时候,美国、英国、日本开始出面干预,要求直系、奉系停战,他们绝不允许出现一支可能一统中国的力量。

由此,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束,奉军大败而直军再创辉煌。

二、第二次直奉战争

一场江浙战争,原本平淡无奇,可就是因为它,直接引爆了第二次直奉大战。

1924年9月3日,江浙战争打响。9月15日,张作霖只留下少量部队看守老巢,带着参谋长杨宇霆、儿子张学良以及“五虎将”郭松龄、姜登选、韩麟春、李景林、张宗昌,率近二十万人马向关内进发,几乎倾巢而出!

“精虫总统”曹三爷和吴佩孚大惊,虽说他们料到迟早要和张作霖再打一仗,但没有想到这关外的“老胡子”来得如此之快。

18日,曹锟发出讨伐令。同一天,吴佩孚在中南海四照堂召开第二次直奉大战动员会议。

领导吴佩孚首先发言,阐述打倒张作霖的伟大意义,接着一帮手下向吴佩孚表忠心抒发对张作霖的唾弃之情,发誓坚决地忠实执行领导决定什么的。

有史料记载,轮到冯玉祥同志对着吴佩孚表决心的时候,突然停电了。虽然老吴同志心里直嘀咕:妈的!这小子会不会成二五仔?但他不是普通人,心里虽有想法,却绝对不会表现出来,他反而好言好语地让冯玉祥回到座位。

之后,吴佩孚对属下们的忠心和热情表示了高度肯定,并总结陈词,认为此次动员会议是伟大的会议,是胜利的会议!

最后,吴佩孚宣布了军事安排。

吴佩孚自任讨逆军总司令,以近二十万大军分三路北上阻击张作霖。

彭寿莘为第一军总司令,沿京奉铁路线出发。

王怀庆为第二军总司令,出喜峰口。

冯玉祥为第三军总司令,出古北口。

三路大军以钳形包围之势夹击山海关,钳死张作霖!

看来,老吴果然不大放心冯玉祥,别看冯玉祥的第三军也是三路主力之一,实际上在老吴的计划里冯玉祥只是后备军而已。

从双方的出击路线来看,这一仗的主战场必定是在山海关。

山海关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山海之间仅宽十五里,既是关东通往中原的必经之路,也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不出所料,双方都集中了各自最精锐的部队在此决战。

奉军主攻,直军主防。

没有前奏,也没有试探,战斗从开始的第一分钟便激烈异常。

张学良、郭松龄、姜登选等奉军主将先后带着精锐部队轮番冲阵,不计成本地投入敢死队、骑兵队、重炮团和空军,交叉使用人肉沙包、轻武器、重炮和飞机轰炸……总之,奉军豁出去了,不拿下山海关就不罢休。

直军士兵久经战阵,在悍将彭寿莘的指挥下,他们依托有利地形防守,筑碉堡,打黑炮,埋地雷,甚至还抓住机会打反击,忙了个半死。打到后来,直军实在忙不过来了,吴佩孚只好亲临前线指挥,带着直军的王牌第三师,充分发扬搏命精神,哪里的奉军最显眼,最突出,就往哪里打。

炮声,弹雨,爆炸,火光,烟雾,奉军的尸体不断增加,但冲击的浪潮持续不断,前面的士兵只要没咽下最后一口气便继续射击,掩护后面的部队冲锋。

直军也不好过,子弹嗖嗖地飞过,战壕里不断有士兵倒下,身边的士兵却根本来不及回头看一眼。天空中还不时地传来飞机的轰鸣,然后是成串的炸弹落下和飞机的低飞扫射,直军被压得抬不起头来。

奉军的空军占据了绝对优势,好在直军拥有进口的重型武器高射炮可以还击,不至于让对方太过放肆。

眼见空中不占优势,吴佩孚便在海军上开动脑筋,打算让渤海舰队载陆军前往奉军后方,断掉奉军后路。想法很不错,但是实现起来有难度。因为奉军飞机不断前来轰炸,使得直军军舰无法起锚。

至此,第二次直奉大战已经打了一个多月,双方在山海关主战场拼尽全力,死伤惨重,但仍旧是势均力敌,形成对峙局面。

这场正在进行的山海关大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型的多兵种立体作战,陆军、空军、海军三军协同,相互攻伐。算是彻底告别了之前军阀内战的“过家家”模式。唯一可惜的是,先进武器都是进口来的,用坏就没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张学良为什么选择东北易帜?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28年6月4日凌晨五点半,张作霖专列驶到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满两铁路交会处的三孔桥时,突遭日本人预先埋好的炸弹袭击,这位末代北洋枭雄身受重伤。专列被炸四小时后,一代枭雄自此谢幕,享年53岁。张学良坐上了东三省保安总司令的椅子,成为名副其实的“少帅”。在张学良掌权后没多久,

  • 中统和军统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常在电视剧或历史书上看到中统、军统两个词,但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两个词具体指的是什么,本篇文章便为大家介绍一下中统和军统。一、中统是什么?蒋介石在“四·一二”武力清党,被汪精卫和李宗仁给清下了台后,一直跟随蒋介石打江山的陈果夫、陈立夫兄弟四处奔走,联络人马,为蒋

  • “九一八”事变张学良有没有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1年9月18日晚十点左右,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谎称奉军破坏铁路。晚十一点左右,近两百日军(一个中队)以此为借口,突袭沈阳北大营。那场刻骨铭心的国耻,那场涅槃重生前的灾难“九·一八事变”就此爆发。

  • 揭秘西安事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只带少量随员再度来到西安,亲自督战。“行营”设于西安以东三十公里的临潼华清池。西安城内以杨虎城的驻军为主,西安附近地带主要是东北军在负责,都不在蒋介石的控制范围之内,而且杨虎城和张学良还有严重的“通共”嫌疑,但他为何还是敢来

  • 慈禧太后与储秀宫的故事,储秀宫到底有多精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储秀宫,内廷西六宫之一,明清时为妃嫔所居。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名寿昌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曰储秀宫。清代曾多次修葺,光绪十年(1884年)为庆祝慈禧五十寿辰,耗费白银63万两进行大规模整修,现存建筑为光绪十年重修后的形制。储秀宫原为二进院,清晚期拆除了储秀门及围墙,并将翊坤宫

  • 故宫武英殿建筑设计介绍,武英殿有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政治和教化的双重功能上,能够和文渊阁相提并论的,就是武英殿。武英殿,位于紫禁城的前朝西路,位于外朝熙和门以西。在性质上是三大殿的补充,和东路的文华殿基本对称。它是随明成祖兴建紫禁城时,一起兴建起来的。武英殿既是一座大殿的名字,也是它所在区域的建筑群的总称。武英门面阔五间(30.4米),进深二间(1

  • 御花园的故事:御花园建筑设计介绍,历史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紫禁城中的园林,均系内廷宫殿的花园。比较集中的有四处:御花园、建福宫花园、慈宁宫花园和宁寿宫花园。坤宁宫的宫后苑,也就是后宫的御苑,称御花园。乾隆皇帝住在养心殿,由于欣赏幽静雅致的建福宫,遂在其西建立建福宫花园,也称西花园。慈宁宫南专为太后而设的花园称慈宁宫花园。宁寿宫花园是乾隆皇帝改建宁寿宫时所建

  • 故宫园林介绍:园林建筑设计介绍,分别有哪些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建福宫西花园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位于故宫内廷西六宫的西北侧,东为重华宫,南为建福宫,西、北两面邻接宫墙,其原址为明代的乾西四所、五所。因其主体建筑为建福宫,故称其为建福宫花园。又因该花园地处内廷西侧,亦称西花园,为帝后休憩、娱乐的场所。建福宫花园坐北朝南,东西长67米,南北长64米,占地面

  • 故宫御花园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建筑技巧?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紫禁城内的花园,其位置若在主要宫殿轴线上,则采取均衡对称,左右呼应的布局,如御花园和慈宁花园。如果花园位置不在宫殿轴线,而是在主体宫殿之侧,布局则灵活多变,以曲径通幽,迂回曲折,取得步移景迁的艺术效果。建福宫花园与宁寿宫花园就是如此,即把私家园林的营造手法与皇宫宝殿的气氛协调了起来。紫禁城内的园林,

  • 御花园叠石种类有哪些?叠石来源、用处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御花园的叠石为山分为两个区域,园中西南部有四组叠石山景,都是以自然山峦为蓝本。依园中位置与环境有正西组合的,有西南弯形和西北斜形组合而成。叠石参差错落有致,通过线与面的结合,高与低,曲与直,巧与拙,繁与简等等强烈对比形成了极富变化又有着统一与和诣的独特幽美形式,并构成了多个洋溢着艺术气息的园林小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