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为什么被围困垓下?只为了救最爱的她!

项羽为什么被围困垓下?只为了救最爱的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314 更新时间:2024/1/3 14:57:40

按照我们现在所签的合同,一旦双方签字画押了,那就是白纸黑字,谁也不能反悔,一旦反悔,就必须给对方赔偿合同里提到的一定数额的违约金。因此现代人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做其他什么事,凡是涉及签合同的事都很谨慎,把凡是可能会涉及的方方面面考虑得越周密越好,这样至少就不怕栽在合同的漏洞上。

之所以建议大家在签合同时立下这么多条条框框,是因为如果你看到项羽刘邦当年立下的条约后,你就会知道这样做是很有必要的。项羽和刘邦当时签订的条约太粗糙了,加上附加条约也就只有两条。第一条指出双方言和的楚河界线问题;第二条就是项羽放了太公和吕后作为条约的补偿。项羽当时压根儿就没有想到一旦对方违约该如何惩罚。

姬画像

项羽面临的难题就是这样,在退兵的途中,他听说刘邦撕毁条约在固陵(今河南太康南)设防。他知道事情坏了,他又上当了。既然“赔”了刘邦的夫人就不愿意再折兵了,于是他带领手下疲惫之师杀向固陵。

听说项羽要来攻城,刘邦马上带兵出城,想和项羽进行面对面的真刀真枪大干一场,但他很快就知道他太兴奋过头了,论打仗他在项羽面前就像小学生和大学生一样,没得比。

楚军都恼怒言而无信的刘邦,个个义愤填膺,此时与汉军交起战来,竟似猛虎下山般威不可当。刘邦怎么也想不到这群食不果腹多日的楚军居然还有这么强的战斗力,幸亏脚底抹油的功夫一直是一流的,赶紧逃回城中坚守不出。

他马上招来张良,问道:“我早就派人叫韩信彭越领兵来支援,怎么不见他们的人影呢?”

“韩信虽然被封为齐王,但不是大王主动分封的,是他自己请求所得;而彭越攻下梁地许多城邑,他难道就不想为王吗?”张良的话惊醒梦中人。

刘邦随后听取张良的建议,把由陈以东至东海封给韩信,把睢阳北部直至咨城封给彭越。果然,得到了分封,韩信和彭越马上就带兵出发了,与此同时,英布、刘贾和新近背楚归汉的大司马周殷等率部也会合而来了。

面对敌人四面围攻而来,项羽无奈地长叹一声,随即下令撤军。但在选择逃跑路线上,项羽面临两大选择。

第一,乘韩信和彭越、英布等人还没有赶来之际,带兵火速往自己的老窝彭城撤军。那样一来,自己就可以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第二,先到垓下,然后再绕道灵璧回彭城,这样要走好多的弯路,就要耽搁较长时间。

当时已火烧眉毛,容不得再多耽搁了,按理说项羽肯定会选择直接火速向彭城撤军。但项羽却在这个生死攸关的重要时刻,选择了第二种逃跑路线,先到垓下,再绕道灵璧回彭城。原因是他最为心爱的女人虞姬此时正被汉军围困在垓下。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邦与项羽议和:议和的背后是什么样的阴谋诡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就在韩信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时,刘邦也没有闲着,他一面派人不断去催促他来“帮忙”;一面派使者拿着印绶火速到英布处,封他为淮南王,令他赴九江去截断楚军的后路。而彭越此时却小动作不断,他继续在楚军腹部进行“杀人放火烧杀抢劫”的流氓勾当。楚军的粮草告急,他功不可没。看到这里,我们就会深切地体会到当初张良三步

  • 韩信的结局:兔死狗烹,一代名臣被吕后设计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的魏、蜀、吴鼎立引无数英雄豪杰竞折腰,三国鼎立的前提就是要出现三个能一呼百应的人物。三国时虽然人才辈出,但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凭借出色的才华脱颖而出,最终成就了各自的宏伟霸业。而就在三国之前,项羽和刘邦进行楚汉相争时,那个时候居然也可以形成三国鼎立。不错,那时唯一能和项羽、刘邦相提并论的人便

  • 项羽之命:一代枭雄项羽的命运何去何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龙且的死对项羽的打击是巨大的。这条右臂断了后,项羽的元气大伤。韩信杀死龙且,对项羽来说,他与韩信的深仇大恨已是不共戴天。但项羽虽然粗鲁,虽然也很想报仇,但前面已经说过了,这仇不好报啊,甚至可以说报不好还会搭进自己的命。于是他思来想去,最后决定不对韩信动武,而是动文。劝降韩信。但韩信肯吃回头草吗?答案

  • 张学良简介:张学良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汉族,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一、基本介绍1920年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

  • 第一次直奉战争张作霖的奉系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20年直皖战争之后,直奉两系军阀共同控制了北京政权,奉系张作霖极力推荐亲日的交通系首领梁士诒出任内阁总理,导致了直奉翻脸。梁士诒与直系的关系不好,奉系借梁士诒而支配中央的财政交通,借日款来赎回胶州济南铁路,用日款来支持奉系的扩张计划,直系就不能容忍了,吴佩孚一再通电,揭露梁媚日卖国的丑行,梁士诒

  • 第二次直奉战争 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为什么能战胜吴佩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24年(民国十三年)9月至10月,直系吴佩孚部与奉系张作霖部在直隶(今河北)奉天(今辽宁)地区为争夺北京政权而进行的战争。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束后,直系军阀控制了北京政权,积极推行其企图以武力统一中国的政策,并通过贿选使曹锟当上大总统。奉系军阀也积极扩军备战,准备再次与直系争夺中央政权。在政治上为了

  • 张学良选择东北易帜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北易帜是指皇姑屯事件之后,统治中国东北的奉系军阀将领张学良1928年12月29日通电全国,宣布:东北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变旗帜(将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一、东北易帜的背景1928年6月4日5点30分皇姑屯的一声爆炸,将东北王张作霖张大帅炸成重伤,不久就

  • 张学良为什么至死都没有再回大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学良的人生,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和随后的西安事变被永久改变。1949年,张学良被蒋介石带往台湾,从那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踏上大陆的土地了。其实并非少帅不想,真实情况是,有一次他无限接近回归大陆,但关键时刻出了一件事化为泡影。这里面有什么样的内幕呢?1991年春节,此时的张学良,已经恢复了自由身。他从夏

  • 中东路事件始末 中东路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28年11月东北“易帜”,张学良放弃东三省自治,打青天白日旗,归服国民政府,全国统一。张学良的义举,受到了全国上下一致赞扬,被举为民族英雄。他年少气盛,在对外方面也想大显身手,决定强行收回中东路。蒋介石对张学良大力支持,东北遂成为推行革命外交的试验场。一、中东路事件背景中东路是沙皇俄国与清政府订

  • 张学良活了多少岁 张学良什么时候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京时间2001年10月15日8时50分张学良离开了人世,这位戎马半生,失去自由半生的将军再也不能看到他心爱的祖国了。张学良享年101岁,也是个高寿的人了。回顾一下张学良的一生,他的一生是不平凡的,是伟大的,他的这一生办了三件大事,第一件事就是联合杨虎城将军发动了“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