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茶中亚圣卢仝与他的七碗茶歌

茶中亚圣卢仝与他的七碗茶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838 更新时间:2023/12/18 15:33:40

卢仝简介

卢仝(约795-835),唐代诗人,汉族,初唐四杰卢照邻嫡系子孙。

出生地河南济源市武山镇思礼村,祖籍范阳,河北省涿州市。早年隐少室山,后迁居洛阳。

自号玉川子,破屋数间,图书满架,终日苦哦,邻僧赠米;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被尊称为“茶仙”。

性格“高古介僻,所见不凡近”,狷介类孟郊;雄豪之气近韩愈。韩孟诗派重要人物。835年十一月,死于甘露之变。


卢仝生平经历

卢仝少有才名,未满20岁便隐居嵩山少室山,不愿仕进。家中贫困,只有图书堆积满室。后卜居洛阳,只有破屋数间,一奴长须,不裹头,一婢赤脚,老而无齿,家中仅靠邻僧送米度日。

卢仝为人清正耿直,朝廷曾两度礼遇要起用他为谏议大夫,均不就。卢全曾经被恶少恐吓,向韩愈诉说,韩愈要为他评理,卢仝考虑到不法之人会恨韩愈,不想再追究此事,韩愈更加佩服他的度量。曾作《月蚀诗》讽刺当时宦官专权,受到韩愈称赞,但其他很多人都很不满。

等到甘露之变时,卢仝恰巧与宰相王涯的几位幕僚在相府的书馆中吃饭,于是留宿在此,吏卒秘密行捕,卢仝说:“我是卢山人,和大家没有结怨,有什么罪?”官吏说:“既然是山人,来宰相的宅院,难道不是有罪吗?”

仓促忙乱中自己也不能辩解清楚,竟然一同遭受了甘露之祸,被牵连诛杀。

卢仝年老没有头发,太监就在他的脑后订个钉子。先前卢仝生个儿子取名“添丁”,人们认为是中了预示吉凶的谶语。

据清乾隆年间萧应植等所撰《济源县志》载:在县西北十二里武山头有“卢仝墓”,山上还有卢仝当年汲水烹茶的“玉川泉”。好友贾岛有《哭卢仝》诗:“平生四十年,惟着白布衣。”


卢仝的“七碗茶歌”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以上关于卢仝与卢仝的七碗茶歌介绍到这里,更多与历史相关的内容请点击文章下方的标签或专题查看。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怎样去评价杨维桢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杨维桢简介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绍兴路诸暨州枫桥全堂人。元末明初诗人、文学家、书画家。杨维桢自幼聪颖,其父杨宏对他寄予厚望。泰定四年中进士,放天台县尹,因惩治作恶县吏,遭奸吏报复免官。后任

  • 如何看待左翼文学运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左翼文学运动简介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左翼文学思潮不但是时代的主导思想,也是世界左翼文学的一部分。这一时期的中国左翼文学将自己与祖国被压迫人们的命运、与世界被压迫人们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人民性和世界性是中国左翼思潮的两个鲜明的特征。左翼文学运动里的作品左翼文学在文学创作各个领域均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 元朝一人许衡有着怎样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许衡简介许衡,字仲平,号鲁斋,世称“鲁斋先生”。怀庆路河内县人。金末元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许衡自幼勤读好学,之后为避战乱,常来往于河、洛之间,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与姚枢及窦默相讲习。元宪宗四年,许衡应忽必烈之召出任京兆提学,授国子祭酒。至元六年,奉命与徐世隆定朝仪、官制。至元八年(1271年

  • 轰轰烈烈的唐宋古文运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文运动简介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 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

  •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柳青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作家柳青简介柳青(1916—1978),原名刘蕴华,陕西省吴堡县人。当代著名小说家。他早年从事革命活动,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奔赴延安。抗战胜利后,任大连大众书店主编。解放战争后期,又辗转回陕北深入生活。解放初期,任《中国青年报》编委、副刊主编。195

  • 杨翠喜案:是权色交易,也是政治斗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杨翠喜案简介杨翠喜案,发生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廷预备改东北为行省制,派农工商部尚书载振、巡警部尚书徐世昌等出关考察。载、徐路过天津,由袁世凯党人、天津南段巡警总局总办段芝贵伺候。一次载振在天津大观园看戏,见天津女伶杨翠喜,惊艳之,赞不绝口。段芝贵遂以一万二千金将杨翠喜买下,并献给载振。清

  • 探险家余纯顺:魂断罗布泊的徒步行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余纯顺简介余纯顺(1951.12-1996.6.13),上海人,大学本科。1988年7月1日开始孤身徒步全中国的旅行、探险之举。行程达4万多公里,足迹踏遍23个省市自治区。已访问过33个少数民族,发表游记40余万字。沿途拍摄照片8千余张,为沿途人们作了150余场题为“壮心献给父母之邦”的演讲。尤其是

  • 彭加木生平经历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彭加木简介彭加木(1925——?),原名彭家睦,广东白云(今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石井镇槎龙村)人,汉族。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农学院,1979年任新疆科学院副院长。他先后15次到新疆进行科学考察,3次进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罗布泊进行探险,1980年6月17日不幸在罗布泊失踪

  • 杨杏佛:一生追求民主自由,40岁遭到蒋介石和戴笠暗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杨杏佛生平简介杨杏佛,1910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与茅以升一道考入唐山路矿学堂(现西南交通大学)。武昌起义爆发,赴武昌参加保卫战。1912年1月,孙中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他到南京任总统秘书处收发组组长。孙中山辞职后,他赴美国入康乃尔大学学习。毕业后,又转入哈佛大学学习。留学期间发起创办《科学》杂

  • 清朝后妃:孝静成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孝静成皇后简介孝静成皇后(1812年6月19日-1855年8月21日),博尔济吉特氏,刑部员外郎、追封三等承恩公花良阿之女,清文宗咸丰帝养母,议政王、和硕恭忠亲王爱新觉罗·奕訢生母。先祖在清朝开国之初入满洲正蓝旗,去世后抬旗入满洲正黄旗。咸丰帝即位之后,尊其为皇考康慈皇贵太妃,居绮春园寿康宫,遵照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