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什么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915 更新时间:2024/1/23 23:48:06

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发生了一场史称“安史之乱”的政治叛乱。这场由地方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发起的试图推翻唐朝的叛乱,历时八年之久,极大地破坏了唐朝廷的军事力量,扰乱了中央政府的管理,对后来的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安史之乱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中央政府和地方势力之间发生了矛盾。唐朝时,朝廷设立了很多地方节度使。节度使的权力非常大,除了掌控地方的军事力量以外,还兼管人民的经济、土地和一切政府职能。

在唐玄宗在位的晚期,权力最大的节度使是安禄山。这个有胡人血统的官员,原为范阳节度使(今北京西南),因受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宠爱,后来又兼任平卢(今辽宁朝阳)、河东(今山西太原)的节度使,以一人之身而担任三个军镇的节度使,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

755年,安禄山趁朝廷内部腐败,兵力空虚,找了一个机会,假传圣旨,以讨伐逆臣杨国忠为借口,领兵十五万朝长安进发。这一举动顿时令朝廷惊慌失措,因为中原地区很长时间以来和平稳定,已有一百多年没有发生过战乱,所以平时防卫松弛,兵力孱弱,军官们匆忙之间竟然不知道如何应对。而有备而来的安禄山,率领的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一路上如摧枯拉朽般,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就陆续攻破了河北、河南的很多城池,占领了东都洛阳。第二年正月初一,安禄山自称为皇帝,立国号为燕。

756年,唐玄宗任命的统帅哥舒翰在潼关失守,安禄山很快就攻下了长安。唐玄宗在将士的保卫下,仓皇逃到四川。

安禄山占领长安以后,按理说占据了天时地利,可是他没有治国方略,手下也没有能人高士辅佐。因此,他自封皇帝才一年,就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杀死了。

这时,唐玄宗的儿子李亨在灵州(今宁夏灵武市)自行登基,指挥平乱。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等奉命攻打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和安禄山的原部将史思明。

史思明是安史之乱后期的重要人物。在安禄山被杀之后,他回到安禄山起兵的老巢范阳,积聚了大量财富和兵马。不久,史思明上书唐肃宗,假意归顺唐朝。唐肃宗十分高兴,封他为范阳节度使。但史思明私底下仍存反叛之意,终于引起唐肃宗警觉,准备派兵消灭他。史思明马上与安庆绪联手对抗唐军,759年,大败郭子仪统领的六十万大军之后,史思明杀了安庆绪,自称大燕皇帝。

不过,史思明的皇帝梦也没做多久。不到两年,史思明的军队中起了内讧,他被儿子史朝义和部将乘乱杀死。此后,史家军的军力走向衰落,屡屡打败仗。763年的春天,史朝义遭部下背叛,在树林里自杀身亡。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

安史之乱沉重地打击了唐王朝的统治。本来,在前面几任皇帝创造的盛世中,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足。但这场历时长久的战争摧毁了一切,中原地区变得人烟稀少、土地荒凉,往日丰饶的场景烟消云散。

安史之乱带来的另一严重后果是各地的藩镇割据加重。由于中央兵力不足,为了平乱,只好向地方求援,这实际上给各地方军队提供了扩充实力的机会。安史之乱结束之后,地方力量不但没有削弱,反而更强大了。他们不听中央调配,自己称霸一方,这使得唐朝后期社会陷入了分崩离析的状态。

从此,大唐王朝再也不复从前的盛世风光,中国历史上最光辉的朝代,就这样渐渐黯淡下去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光弼河阳大败史思明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杀了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帝,向洛阳进攻。当时,唐军的副元帅是接替郭子仪的李光弼。唐肃宗因为听信宦官鱼朝恩的谗言,把之前打败仗的责任归咎于郭子仪,所以才让李光弼替代郭子仪。李光弼军功赫赫,与郭子仪一样,也很有军事才能。李光弼看到史思明的军队来势汹汹,决定从洛阳

  • 鉴真东渡日本用了多长时间成功失败了几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时候,航海技术还不发达,人们如果想要漂洋过海到其他国家去,风险极大,常常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有一位法号叫鉴真的得道高僧,为了传播佛法,历尽艰难险阻,去到日本开创了佛教的律宗。鉴真生于武则天时期,是扬州人。他少年时代进入寺庙当和尚,学习佛教南山律宗的知识。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宗派,鉴真踏踏实实地

  • 颜真卿书法怎么样颜真卿字如其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颜真卿字清臣,唐代中期杰出的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与柳公权并称“颜柳”,《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 郭子仪为什么功高不自傲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独任朔方无限功”“郭相谋深古来少”。这是杜甫题为《洗兵马》中的两句诗。“郭相”指郭子仪。杜甫是在赞扬当时担任朔方(治所在今宁夏灵武西南)节度使的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的功绩。郭子仪是唐朝名将。他一生经历了七朝皇帝执政,在四朝为

  • 遣唐使是什么遣唐使晁衡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经济文化繁荣,法律完备,实行对外开放的友好政策,对许多国家都有巨大吸引力。日本曾经多次派遣优秀人才组成遣唐使团,来学习唐朝的先进制度和文化。晁(cháo)衡就是一名杰出的遣唐使。晁衡,原名阿倍仲麻吕,出身日本大和国(今日本奈良县)中等贵族家庭。他从小聪明勤奋好学,仰慕中国唐朝文化,

  • 白居易和琵琶女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六月,京城发生了一起震惊朝野的特大谋杀案力主对藩镇用兵的大唐宰相武元衡被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派的刺客暗杀了。此时,白居易在长安任左赞善大夫。向来心忧国事的他义愤填膺,当即向宪宗上疏,请求急捕凶犯,以肃法纪。但朝廷权贵们却恼恨白居易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强加给他“越职

  • 唐朝怎么出现潘镇割据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中期,为了防御边疆少数民族的进犯,唐玄宗在地方上设置了大量的军镇,并任命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这些军镇的正式名称是“藩镇”。“藩”,就是保卫之意。藩镇的节度使拥有非常大的权力。渐渐地,他们不但不听唐朝廷的号令,而且反过来对抗朝廷。安禄山的叛变

  • 牛李党争的历史背景危害和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末期,宦官专权把持朝政,朝臣们只能靠攀附宦官来求得官运亨通。这些依附宦官的朝臣分为两派,争斗不息,史书称为“牛李党争”。所谓“牛李党争”,就是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与李德裕为首的“李党”,两

  • 甘露之变的历史经过和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以后,宦官的势力达到了顶峰。从唐德宗开始,皇宫的禁军卫队由宦官统领。唐宪宗、唐敬宗两代皇帝均为宦官所杀。唐文宗即位,他虽然也是由宦官王守澄拥立的,但他非常痛恨宦官专政,因此决心要铲除宦官势力。要对付宦官,就必须依赖朝臣的力量。当时,宰相李训和御史郑注迎合文宗的心意,与他密谋诛灭宦官。李训和郑

  • 万寿公主是谁万寿公主的情感婚姻生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主作为皇帝的女儿,拥有无比尊贵的地位,从小过着富裕的生活。不过,也正因为她们的身份过于高贵,所以一般的男子也不敢迎娶她们,生怕在生活中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冲突。唐宣宗的大女儿万寿公主的婚姻,表面看起来风光,实际却不尽如人意。848年,万寿公主到了出嫁年龄,唐宣宗寻思为她招一位如意郎君。宰相白敏中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