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鸦片战争中国与英国的禁烟斗争

鸦片战争中国与英国的禁烟斗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374 更新时间:2023/12/31 12:14:03

鸦片是由罂粟的汁液提炼而成,俗称大烟。因其含有大量使人麻醉的毒素,而易使人吸食上瘾,不断吸食最终导致人体消瘦、精神萎靡。清政府有鉴于此,早在1729年就颁布了第一道禁烟诏令,规定对贩运鸦片者“枷号一月,发近边充军”;对私开鸦片烟馆者,“拟绞监候”。但允许鸦片用做药材,同意公行照章收税、输入拍卖。

1796年清政府再颁禁令,停止征收鸦片税,禁止鸦片输入。以后又三令五申,严禁鸦片输入、种植、贩卖吸食。鸦片贸易成为非法贸易。英印烟贩不顾中国法律,从未放弃鸦片贸易,不能公开售卖,就改为走私。他们通过卑鄙的贿赂手段,将鸦片的囤储地点改在澳门,然后用船载往黄埔,不再上岸,就在船边私卖。而清政府的缉私官府,由于受到贿赂,不闻不问。这样,鸦片的输入量有增无减。嘉庆年间,每年达到4000多箱。

1822年,清政府采取了更加严格的禁烟办法:规定不仅在内地广州,而且在澳门也不许囤放和售卖鸦片,否则处以重罚。英国鸦片贩子采取对策,在珠江口外的伶仃洋建立走私据点,在伶仃岛停泊固定的趸船,存放外洋运来的鸦片,并由兵船加以保护。他们让广州的土棍以开设其他店铺为名,抛售鸦片,这种被称为“大窑口”的黑店负责收取烟款,开出执照,而贩子即凭执照赴伶仃岛的趸船取货。

负责装运至各口的武装快船称为“快蟹”或“扒龙”。据说,这种船“帆三桅,两旁尽设铁网,以御炮火;左右快桨,凡五六十,来往如飞,呼为‘插翼’。星夜遄行,所过关津,明知其带私,巡丁呼之,则抗不泊岸,追之则去已无及,竟敢施放枪炮,势同对敌,瞬息脱逃”。鸦片运到内地,又通过所谓的“小窑口”分售于城乡各处。鸦片贩子以伶仃洋为本营在中国沿海及近海腹地编织起了一张不小的鸦片传销网。

英国政府对鸦片贸易采取的传统态度是默许与庇护。到1832年,由于中国政府一再禁止鸦片入口,英国政府为了了解对华贸易(鸦片)所给印度政府的影响,就印度政府的财政状况作了一次调查。英国政府根据调查结果认为,鸦片税关系重大,鸦片贸易不能终止。这样,英国政府对鸦片贸易的态度由默许变成了公开的认可,英国烟贩的走私活动遂为英国政府所包庇和纵容。英国议会的报告写道:“孟加拉的鸦片专卖每年供给政府数达981293金镑的收入。

鸦片税是按成本301.75%的税率征收的。在目前印度财政收入的情况下,要抛弃如此重要的一种税收,看来是不适当的。鸦片税是这样一种税,它主要由外国消费者来负担。整个说来,它比任可能代替它的税,更不易遭人反对。”英国政府基于这种政策,对清朝政府断然禁止鸦片贸易的措施,必然以武力来加以对抗。

1834年英国政府依照1813年通过的法律,取消了东印度公司的对华贸易垄断权。这是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和商业利益集团抨击东印度公司在对华贸易上碍手碍脚,运动议会赋予对华自由贸易权利的结果。东印度公司设在广州的负责对华所有贸易的机构——监理委员会也相应退出广州。

英国政府为了协调自由商人——散商的对华鸦片贸易,不顾清朝政府的态度,由其外交部中国派出了官员——商务监督。希望通过它在事实上达到马戛尔尼和美士德两团来华所没有达到的目的:增加通商口岸、推销鸦片、扩大中英贸易、获得海军据点等。

1834年律劳卑作为第一任英国商务监督抵华。一到澳门,他便将存在了上百年的中英关系格局搁置一边,径赴广州,要求与清朝政府建立直接的交往关系。当他的要求遭到拒绝后,他竟命令两只英国兵船炮击虎门炮台,进行战争恫吓。律劳卑的挑衅,遭到了驻海口的清军水师的回击。律劳卑感到力量不足,无法应对,被迫退回到了澳门,不久在澳门病死。

律劳卑死后,英国政府又先后派出德庇时、罗宾臣、查理·义律为驻华商务监督。德庇时和罗宾臣不仅熟悉中国情况,而且都富有殖民经验,他们从律劳卑的经历中悟出与清政府进行直接交锋的时机尚不成熟。于是他们执行所谓“相安无事”的政策,其内涵是:维持与清政府之间的和平关系;在和平的烟幕下扩大鸦片走私。

为了方便英商经营鸦片生意,罗宾臣将其商务监督的办公地点自澳门迁到伶仃洋面的单桅快船“路易莎”号上。在英国政府的有力支持下,英国对华鸦片贸易的数量急剧增长。停泊在伶仃洋面的鸦片趸船,道光初年经是七八艘,此时猛增至25艘。1838~1839年,输入中国的鸦片即达40200箱。在鸦片战争前40年间,英国共偷运进中国的鸦片不下427000箱,从中国掠夺走了3亿~4亿银元。

必须提到的是参与向中国走私鸦片的还有美国。美国独立后,资金缺乏,工业落后,对华鸦片走私就成为其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美国人在亚东》一书的作者丹涅特说:“早期对华贸易提供了一个积累资金的手段,使大笔资金在几年之内得以积累起来,供迅速发展中的各州的迫切需要之用。”所谓“早期对华贸易”就是美国向中国偷运鸦片的代名词。

由于印度鸦片为英国控制,美商于是从土耳其和波斯将鸦片运来中国与英商竞争。据东印度公司估计,1817年各国运华鸦片总数是4500担,其中美国1900担,约占总数的42%。后来美国商人又挤进了印度,加入营销印度鸦片的行列。美国在中国的贩毒组织是普金斯洋行和旗昌洋行。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鸦片战争前的中西贸易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鸦片战争发生之前,中西之间已有悠久的贸易历史。与中国最早发生贸易关系的西方国家是葡萄牙。葡萄牙人1514年来华贸易,带来了产于东南亚的香料、药材。他们从中国输入的是丝绸、瓷器。早期西方对华贸易,是持海盗作风进行。40年后,葡萄牙人强租了中国澳门。随后到来的是西班牙人,他们于1575年占领菲律宾群岛后

  • 鸦片战争爆发的真相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处于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统治之下。清朝在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史称“康乾盛世”。清朝从乾隆后期开始,国家由盛转衰。政治上,腐败成风、营私舞弊、贿赂公行。经济上,土地兼并日益严重,人口数量增长迅速,苛捐杂税逐年加重,农民生活日渐贫困。文化上,对内厉行专制

  •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经济情况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经过长期侵略发展后,进入迅速上升时期。英国是当时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拥有最强的综合国力。在18世纪末叶,由技术革命而引发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新式动力机——蒸汽机装备于纺织工厂,随后又被广泛运用到其他工业生产部门,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力水平的飙升。进

  •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落后就要挨打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8世纪左右,鸦片经阿拉伯人之手输人中国,但一直作药物使用。到了16世纪,人们发现它可以被烧成烟雾呑进肚子。17世纪末,英国征服印度后,把鸦片专卖权授予东印度公司,遂开始大量向中国倾销。在当时,世界上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已先后经历了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英国是当时最先进的工业国f但由于公

  •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圆明园被烧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有一天,有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 盗放火……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这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对英法联军劫掠、焚烧圆明园的愤怒斥责。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原为一座普通园林,康熙帝把它赐给第四 子胤镇,并亲题“圆明园”三字

  • 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为什么没有顺势占领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中后期,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由此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纷纷进入中国瓜分土地。但是有一个点小编始终弄不明白。英法联军洗劫焚烧了圆明园,却没去抢劫紫禁城,难不成圆明园比紫禁城还值钱?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城,最后只要了800万两银子和开放几个通商口岸,就撤兵了!竟然没有顺势占领中国!要知道同时期的

  • 扬州十日历史背景原因历史过程介绍 死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扬州十日记》这本书中,详细介绍了扬州十日事件的历史缘由,历史过程,扬州十日堪称历史上最血腥的一场屠杀事件,扬州十日,究竟死了多少人?扬州十日这件事发生的原因,历史背景,历史过程,小编将在文中一一为你展现!扬州十日事件介绍:扬州十日又称扬州屠城 。是指史可法率领扬州人民阻挡清军南侵守卫战失败之后,

  • 嘉定三屠事件介绍 历史原因过程结果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军入关以后,清朝统治者实行满汉通俗政策,清军颁布的剃发易服令让很多汉人难以接受,而剃发易服就是导火索,让很多平民百姓就此遭到屠杀,嘉定三屠在历史的记载上成为血腥的一幕!嘉定三屠事件介绍:嘉定三屠是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清朝顺治二年)清军攻破嘉定后,清军三次对城中平民进行大屠杀的事件。清军颁布剃

  • 慈禧太后的故事慈禧太后的陪葬品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慈禧太后在中国历史上是最为有影响力的后妃之一,关于慈禧太后的历史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慈禧太后的陵墓里都有哪些陪葬品?1835年11月29日,也就是清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镶蓝旗里出生一个女婴,她就是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叶赫那拉——后来的慈禧太后。1851年咸丰皇帝诏选秀女,第二年那拉氏被选入宫,封为

  • 广州大屠杀事件介绍 广州大屠杀历史原因过程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清朝发生的屠杀事件并不少,而且载入史册的屠杀事件,有多起屠杀人数超过十万!其中广州大屠杀事件在历史记载中是惨不忍睹,本文将为你介绍广州大屠杀事件起因,事件经过和结果,历史上对广州大屠杀的评价又是怎样的?广州大屠杀事件介绍:广州大屠杀,又称庚寅之劫、杀人十八甫、填尸体六脉渠, 指1650年(清顺治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