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鸦片战争清政府禁烟法规详细内容

鸦片战争清政府禁烟法规详细内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349 更新时间:2024/2/7 4:53:13

鸦片泛滥导致的经济秩序混乱、经济活力萎缩、社会公德沦丧,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加剧。这作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从18世纪末叶始,一直成为士大夫的议论中心。还在1826年时,江南的一些知识分子即预言:“十年之后,患必中于江、浙,恐前明倭祸,复见今日!”据包世臣报道,其时江淮间“见祸事将起,辄云要‘闹西洋’”。这反映中华民族与外国帝国主义的矛盾已在士大夫的时事评论中凸显出来。

鸦片的泛滥也引起最高统治者的忧虑。在他们看来,社会秩序的混乱、人心风俗的颓废、国计民生的凋敝都与鸦片有关,因此,从鸦片祸害社会凸显那天始,清政府就采取禁止的政策。

清政府在禁烟开始时是以正人心风俗为出发点的:

1729年的禁令宣布贩卖鸦片、开设烟馆有罪;

1780年重申严禁吸食、贩卖鸦片;

1796年明令禁止鸦片输入,停征鸦片关税;

1800年申令禁止内地种植罂粟;

1810年重申禁止吸食,并令力遏外商走私鸦片;

1813年制定处罚吸食鸦片者条例;

1814年令广东海口认真查禁鸦片走私;

1815年令查验外商船只,杜绝夹带鸦片;

1817年晓谕外商严禁携带鸦片来华。

从颁布禁烟令的频次看,清政府最高决策层的禁烟态度是积极而又坚决的,政策也是全面、配套的,尤其是认识到要禁绝鸦片,在“粤海各口,杜其来源”,“较之内地纷纷拿查,实为事半功倍”。这是符合实际的。然而由于执行法令的各级官吏本身已极腐化,而外国烟贩又通过贿赂等手段收买守关把口官员,这就使得这些法令始终停留在字上。

海口的输入禁止不了,内地的贩运当然无从遏止。外国私贩公然在广州海关大门口出售毒品,满洲大小贵族则夹带烟土进京以图“销卖获利”。在这种背景下,偷运进口的鸦片数量不断增加,鸦片祸害的地域不断扩大,受害的社会群体也不断增多。据时人云:“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之三,贾之食烟者十之六,兵之食烟者十之八,士之食烟者十之五;上至督抚仆隶之私,下及州县舆台之贱,其食烟者又十之八九。”据估计,19世纪20~30年代,受鸦片毒害人数在200万以上,相当于全国人口的1/16。

人心风俗未正,从19世纪20年代起又凸显了鸦片泛滥导致白银大量外流,国内出现银荒的问题。1820年登基的道光帝为禁而不止的鸦片震怒了,他上台后采取了比他的父亲嘉庆帝更加严厉的禁烟办法:

1821年诏令行商严查外船夹带鸦片,负责具结;

1822年严禁海口守巡员弁卖放鸦片和偷漏银两;

1823年重申各项禁令,制定官员将弁失察鸦片治罪条例;

1829年颁布《查禁官银出洋及私货入口章程》,令广东海口认真查禁私运烟银。

1830年批准查禁鸦片分销章程,重申禁止内地种植罂粟的命令;

1831年批准加重买食、贩卖鸦片治罪条例;

1832年重申查禁洋面私卖鸦片、快艇走私令;

1834年令广东水师驱逐洋面鸦片趸船。

道光皇帝禁烟决心无疑要比嘉庆帝大,因此在打击鸦片走私、贩卖、种植等方面的力度也远比嘉庆大,为解决鸦片问题而制定的各种规条也远比前朝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道光帝的禁烟重点已不是为了正人心风俗,而是为了杜绝漏银,所关注的是国计民生。

然而,道光帝的禁烟成效并不比嘉庆帝好多少。在他的指挥下,两广总督阮元把原集结在澳门的鸦片走私贩驱逐到伶仃岛,确为中外鸦片烟贩造成了经营和生活上的不便;恢复保甲制度和奖励告密,确使瘾君子和烟贩子不敢过分扬。但这些并没有遏制住鸦片输入数量激增的势头。相反,道光登基后的十几年乃是鸦片走私空前猖獗的年代。总之,一切法令在腐朽无耻的统治阶级和卑鄙狡诈的中外烟贩面前完全失效。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鸦片战争中国与英国的禁烟斗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鸦片是由罂粟的汁液提炼而成,俗称大烟。因其含有大量使人麻醉的毒素,而易使人吸食上瘾,不断吸食最终导致人体消瘦、精神萎靡。清政府有鉴于此,早在1729年就颁布了第一道禁烟诏令,规定对贩运鸦片者“枷号一月,发近边充军”;对私开鸦片烟馆者,“拟绞监候”。但允许鸦片用做药材,同意公行照章收税、输入拍卖。17

  • 鸦片战争前的中西贸易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鸦片战争发生之前,中西之间已有悠久的贸易历史。与中国最早发生贸易关系的西方国家是葡萄牙。葡萄牙人1514年来华贸易,带来了产于东南亚的香料、药材。他们从中国输入的是丝绸、瓷器。早期西方对华贸易,是持海盗作风进行。40年后,葡萄牙人强租了中国澳门。随后到来的是西班牙人,他们于1575年占领菲律宾群岛后

  • 鸦片战争爆发的真相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处于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统治之下。清朝在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史称“康乾盛世”。清朝从乾隆后期开始,国家由盛转衰。政治上,腐败成风、营私舞弊、贿赂公行。经济上,土地兼并日益严重,人口数量增长迅速,苛捐杂税逐年加重,农民生活日渐贫困。文化上,对内厉行专制

  •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经济情况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经过长期侵略发展后,进入迅速上升时期。英国是当时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拥有最强的综合国力。在18世纪末叶,由技术革命而引发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新式动力机——蒸汽机装备于纺织工厂,随后又被广泛运用到其他工业生产部门,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力水平的飙升。进

  •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落后就要挨打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8世纪左右,鸦片经阿拉伯人之手输人中国,但一直作药物使用。到了16世纪,人们发现它可以被烧成烟雾呑进肚子。17世纪末,英国征服印度后,把鸦片专卖权授予东印度公司,遂开始大量向中国倾销。在当时,世界上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已先后经历了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英国是当时最先进的工业国f但由于公

  •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圆明园被烧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有一天,有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 盗放火……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这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对英法联军劫掠、焚烧圆明园的愤怒斥责。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原为一座普通园林,康熙帝把它赐给第四 子胤镇,并亲题“圆明园”三字

  • 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为什么没有顺势占领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中后期,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由此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纷纷进入中国瓜分土地。但是有一个点小编始终弄不明白。英法联军洗劫焚烧了圆明园,却没去抢劫紫禁城,难不成圆明园比紫禁城还值钱?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城,最后只要了800万两银子和开放几个通商口岸,就撤兵了!竟然没有顺势占领中国!要知道同时期的

  • 扬州十日历史背景原因历史过程介绍 死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扬州十日记》这本书中,详细介绍了扬州十日事件的历史缘由,历史过程,扬州十日堪称历史上最血腥的一场屠杀事件,扬州十日,究竟死了多少人?扬州十日这件事发生的原因,历史背景,历史过程,小编将在文中一一为你展现!扬州十日事件介绍:扬州十日又称扬州屠城 。是指史可法率领扬州人民阻挡清军南侵守卫战失败之后,

  • 嘉定三屠事件介绍 历史原因过程结果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军入关以后,清朝统治者实行满汉通俗政策,清军颁布的剃发易服令让很多汉人难以接受,而剃发易服就是导火索,让很多平民百姓就此遭到屠杀,嘉定三屠在历史的记载上成为血腥的一幕!嘉定三屠事件介绍:嘉定三屠是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清朝顺治二年)清军攻破嘉定后,清军三次对城中平民进行大屠杀的事件。清军颁布剃

  • 慈禧太后的故事慈禧太后的陪葬品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慈禧太后在中国历史上是最为有影响力的后妃之一,关于慈禧太后的历史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慈禧太后的陵墓里都有哪些陪葬品?1835年11月29日,也就是清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镶蓝旗里出生一个女婴,她就是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叶赫那拉——后来的慈禧太后。1851年咸丰皇帝诏选秀女,第二年那拉氏被选入宫,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