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圆明园被烧毁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圆明园被烧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545 更新时间:2023/12/6 9:18:21

“有一天,有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 盗放火……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这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对英法联军劫掠、焚烧圆明园的愤怒斥责。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原为一座普通园林,康熙帝把它赐给第四 子胤镇,并亲题“圆明园”三字。后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历代皇帝经营,成为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占地5000 多亩,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三园组成,三园毗邻相连,通称圆明园。

园中有150余处景区,最著名的有作朝会用的“正大光明殿”,祭 祀祖先的“安佑宫”,宴会用的“山高水长楼”,模拟“仙山楼阁图”建造 的“蓬岛瑶台”,再现桃花源境界的“武陵春色”,许多江南名园胜景也被仿建于其中。长春园内还有一组欧式建筑,俗称西洋楼。圆明园 是一座大型的皇家博物馆,收藏有大量珍宝、文物、书籍和艺术作品。 圆明园是集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的园林,一向有“万园之园”的 美称。这么一座珍贵的园林,是怎么样遭到英、法军队的抢劫和焚烧的?

I860年9月,咸丰皇帝北逃承德后,把繁华的京城和满城的百姓,统统丢给了英、法两国强盗。9月21日,清军在八里桥阻击英法 联军失利。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作抵抗,便跑得无影无踪了。法军先行,当天下午至海淀,傍晚闯到了圆明园大门口。守园的官员、技勇太监同敌人力战,但寡不敌众,技勇首领任亮等人战死。晚7时,法国军队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水而死。

10月7日,英、法侵略军头目闯进圆明园,商议怎样劫掠园内珍宝文物。法军头目当即函告法国外务大臣,说要取艺术与考古方面最有价值的物品,运藏于法国博物院。英军头目也立刻派人收集他 们认为最有价值的宝物。但是第二天,这伙强盗便不再做文明分赃的计划,而变成毫无约束的肆意抢劫。园内珍宝太多了,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背着大口袋,见了好东西就往里装。口袋装满了,就往外衣宽大的口袋里塞金条、金叶;有的身上缠着织锦绸缎, 帽子里放满了红蓝宝石、珍珠和水晶,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

法军总 司令的儿子掠得的财宝价值30万法郎,装了好几辆马车。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军二等带兵官,窃得2座金佛塔及其他珍宝,找了7个脚夫给他运回了军营。据说这个人因在圆明园劫掠致富,后来得了个 “中国詹姆”的绰号。侵略者除大肆抢掠,糟蹋的珍宝更不计其数。 绸缎、衣服被从箱子拖出来扔了一地,任人踩踏。工兵们把家具砸碎,取下上边镶嵌的宝石。有人以打砸财物、射击珍宝取乐。这些强盗几乎人人手持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随意砸碎。

10月9日,法国 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这座秀耐园林,已面目全非。英国侵略军头目额尔金、格兰特,为了掩饰其抢劫 罪行,借口英国被俘。人员遭到虐待,竟下恶命令。18日和19日,三四千名英军到处纵火,园内建筑及各种宝藏焚毁殆尽,到处都是断壁残垣,幸存的建筑仅有二三十座,但也是门窗残破,室内之物尽遭劫毁。据说英国侵略军烧毁安佑宫时,宫门被反锁,宫中太监、宫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烧死。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扬言炮轰北京城,捣毁皇宫,躲在长辛店的恭亲王奕沂经过俄国人的斡旋,才敢会见英、法代表,并于10月 24,25日先后与列强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文本,并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中国的九龙半岛被割让给了英国,英、法两个强盗又获得了1600万两白银的赔款。后来俄国也趁火打劫,利用《北京条约》获得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土地。

第二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后,英、美等西方列强不满意在中国获得的政治特权与经济利益,提出修改与清政府签订的条约,遭拒绝后,再次发动了侵华战争。

1856年10月,英国军舰进攻珠江沿岸炮台,炮轰广州城。次年,法国派兵协同英军行动,攻破广州。1858年4月北上抵大沽口外,照会清政府,要求谈判,俄、美两国提出居中 调停。5月,英、法军舰炮轰大沽炮台,大沽失陷,接着到达天津城郊,扬言进攻北京。6 月,清政府被迫与英、法分别签订《天津条约》。主要内容是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增加 通商口岸,降低税率,向英、法赔款等。俄、美也获得了除赔款之外的相同权益。

后来,英、 法等国利用换约之机,再次挑起战争。1860年8月,相继攻陷塘沽、天津。9月21日,清军与英法联军激战于八里桥,清军统帅僧格林沁临阵逃跑,清军溃敗。22日,咸半帝率后妃、 大臣逃往承德,留下恭亲王奕诉等人与英、法议和。10月,侵略军进入北京城,一路烧杀掳 掠,大肆抢劫圆明园中的珍贵文物,后将园内建筑付之一炬。不久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签 订《北京条约》,英、法获得了更多的政治特权和经济利益。俄国因调停有功,也与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这些条约签订后,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个别口岸扩大到沿海各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所以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下一节:辛酉政变爆发 慈禧开始垂帘听政

返回章节首页>>>皇太极建立清朝 从康乾盛世走向腐化的王朝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为什么没有顺势占领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中后期,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由此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纷纷进入中国瓜分土地。但是有一个点小编始终弄不明白。英法联军洗劫焚烧了圆明园,却没去抢劫紫禁城,难不成圆明园比紫禁城还值钱?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城,最后只要了800万两银子和开放几个通商口岸,就撤兵了!竟然没有顺势占领中国!要知道同时期的

  • 扬州十日历史背景原因历史过程介绍 死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扬州十日记》这本书中,详细介绍了扬州十日事件的历史缘由,历史过程,扬州十日堪称历史上最血腥的一场屠杀事件,扬州十日,究竟死了多少人?扬州十日这件事发生的原因,历史背景,历史过程,小编将在文中一一为你展现!扬州十日事件介绍:扬州十日又称扬州屠城 。是指史可法率领扬州人民阻挡清军南侵守卫战失败之后,

  • 嘉定三屠事件介绍 历史原因过程结果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军入关以后,清朝统治者实行满汉通俗政策,清军颁布的剃发易服令让很多汉人难以接受,而剃发易服就是导火索,让很多平民百姓就此遭到屠杀,嘉定三屠在历史的记载上成为血腥的一幕!嘉定三屠事件介绍:嘉定三屠是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清朝顺治二年)清军攻破嘉定后,清军三次对城中平民进行大屠杀的事件。清军颁布剃

  • 慈禧太后的故事慈禧太后的陪葬品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慈禧太后在中国历史上是最为有影响力的后妃之一,关于慈禧太后的历史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慈禧太后的陵墓里都有哪些陪葬品?1835年11月29日,也就是清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镶蓝旗里出生一个女婴,她就是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叶赫那拉——后来的慈禧太后。1851年咸丰皇帝诏选秀女,第二年那拉氏被选入宫,封为

  • 广州大屠杀事件介绍 广州大屠杀历史原因过程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清朝发生的屠杀事件并不少,而且载入史册的屠杀事件,有多起屠杀人数超过十万!其中广州大屠杀事件在历史记载中是惨不忍睹,本文将为你介绍广州大屠杀事件起因,事件经过和结果,历史上对广州大屠杀的评价又是怎样的?广州大屠杀事件介绍:广州大屠杀,又称庚寅之劫、杀人十八甫、填尸体六脉渠, 指1650年(清顺治七

  • 乾隆与纪晓岚是什么关系 乾隆与纪晓岚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乾隆三难纪晓岚第一难纪晓岚是乾隆的近臣,性坦率,好滑稽,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他博闻强识,很受时人的推重。一次,他陪乾隆皇帝到了杭州城,路过一家杂货店。乾隆见门前高挂着一块黑漆嵌金字的招牌,佯作不知地问:“这是什么?”他想作难一下纪晓岚——因为纪晓岚如果直接回答说是招牌,那等于认为堂堂天子连招牌都不

  • 谁埋葬了北洋水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政府为组建北洋水师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军事武器设备方面也尽量做到最好。但是为什么在当时那种极受重视的情况下,北洋水师会全军覆没呢?到底是谁埋葬了北洋水师?北洋水师基本信息介绍: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1888年正式成立,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

  • 施琅背叛了明朝吗施琅是叛徒还是忠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人们常常有这样的疑问:施琅背叛了明朝难道不是叛徒吗?他收复了台湾,推进了统一中国的步伐,怎么不是爱国的功臣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真的历史情况吧!施琅(1621〜1696年),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自幼生长在海边,少年时代从师学剑,武艺超群。清顺治三年(1646年),施琅与其弟施显投奔郑成功

  • 袁崇焕简介袁崇焕生平故事介绍袁崇焕被杀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让我们一起走近历史,了解袁崇焕的生平故事,探寻袁崇焕被杀之谜的真相究竟是什么!袁崇焕简介: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籍贯广东东莞石碣,通籍广西梧州(籍贯争议)。明朝末年蓟辽督师。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清军(后

  • 李莲英死亡之谜:慈禧宠臣李莲英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莲英是慈禧太后最为中意的一名宦官,慈禧太后的这位宠臣李莲英是怎么死的呢?李莲英,汉族,1848年出生,原名李进喜,咸丰五年净身为太监,翌年入宫。同治六年,受封二总管。慈禧太后赐名连英,俗作莲英。清王朝慈禧时期的总管太监,陪伴慈禧太后近五十三年,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亦是第一个叫慈禧太后为"老佛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