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徽宗喜爱石头 曾建设世界之最园林

宋徽宗喜爱石头 曾建设世界之最园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417 更新时间:2024/1/19 10:37:29

有人喜欢花,有人喜欢草,也有人喜欢树和白云,这大概是人类对自然的一个最简单的致敬。在这些致敬里,徽宗毫无保留地喜欢上了石头。

徽宗皇帝喜欢的石头跟我们今天在路上踢到的小石头可完全不一样,他喜欢的是大块大块奇形怪状的堆在一起的石头。

早在北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这位无才多艺的皇帝就想建立一个园林建设工程艮岳,为了这个目的,他特意在苏州设置了一个叫应奉局的专门机构,一个叫朱勖的苏州人对山石素有心得,被蔡京推荐来管领该局,专事在东南江浙一带搜罗奇花异木、嶙峋美石。花石到手后,多经水路运河,千里迢迢,运往京城汴京,就是现在的开封,十船一组,称作一“纲”,这就是“花石纲”名称的由来。

看过《水讲传》的人都知道,青面兽志就是因为押运“花石纲” 在去往东京的船上掉链子才落魄到桥上去卖刀的。杨志当然不知道自己运送的石头正在为中国的美学作贡献,所以,石头落到江里就落到江里了,他丝毫不感到惭愧。

据说,为保障“花石纲”的运输,关系国家民生之重的漕运都被挤在一边,漕船和大量商船都被强征来运送花石。朱勖在这个时候充分地充当了畜生的角色,只要发现民间有一石一木可以入选的,他即派人直入其家,破墙拆屋,把石、木掠往京城。

花石船队如在沿途遇到狭窄的桥孔或城墙的水门,立即将其拆除,确保通行无阻。大江南北,经办花石纲的官吏都趁机敲诈勒索,弄得民不聊生。

朱勖这样好好的人不做,却要去做畜生,根子就在徽宗本人身上。他对此事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史料记载,有一安徽灵璧县产的巨石,用大船运往京师,需拆毁城门方能进入,上千人都搬不动,入城之后,徽宗大喜,御笔赐名“卿云万态奇峰”,并悬金带于其上。

一国之主有个人喜好并不是什么大事,但若把自己的喜好当成是必不可少的朝政,并且将其施之全国,危害生灵,那国家想不危险都不能。花石纲所采办之漆楮竹木,当时从两浙路运一竿竹子到汴梁,所费达五十贯钱,相当于宋一般平民的全部家产,也就是说,为了几块石头就让人倾家荡产。

但徽宗对此毫不关心,他专心地建设着他的园林,并且是举全国之力。从美学的角度来讲,艮岳如果不被后来的金人所毁,它绝对是世界园林之最。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徽宗绝对是在自掘坟墓。他是在用石头为自己建造坟墓。

据史料记载,“花石纲”持续了二十多年,到了后来,“大率太湖, 灵璧、慈溪、武康诸石;二浙花竹、杂木、海错;福建异花、荔枝、 龙眼、橄榄;海南椰实;湖湘木竹、竹;江南诸果;登莱淄沂海错、 文石;两广、四川异花奇果”,都是搜求强夺的目标,侵扰范围之广, 亦远不止于东南一带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忽必烈两次东征日本为何都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朝的兴起,绝对是马上民族的骄傲。到了中国南宋末年,蒙古的开创者成吉思汗已建立起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帝国,并在公元1259年迫使继新罗之后统治朝鲜半岛的高丽投降,蒙古势力遂与日本隔海相望。 蒙古帝国的野心,当然不可能让一个小日本在海那边空悬着。况且,当时的日本并没有和蒙古帝国建有外交关系,这当然让

  • 乌台诗案:谗言陷害好友苏东坡 致其入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沈括字存中,宋仁宗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一个官僚家庭。他自幼勤奋好读,在母亲的指导下,14岁就读完了家中的藏书。24岁开始踏上仕途,三年后,被推荐到京师昭文馆编校书籍,在这里他开始研究天文历算。晚年他在梦溪园认真总结自己一生的经历和科学活动,写出了闻名中外的科学巨著《梦溪

  • 元朝与蒙古四大汗国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朝时期,除了住在大都也就是现在北京的皇帝,还有“四大汗国”,分别是: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也叫金帐汗国)、伊利汗国。这四大汗国,都是成吉思可汗铁木真子孙们的封地,在血统上均出自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彼此血脉相连,有一定的自治权。他们与元朝

  • 宋徽宗后宫美女如云为什么还恋上李师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徽宗的好色是出了名的,这大概是从他老祖赵光义那儿遗传过来的。不过太宗虽然好色,毕竟有个限度,当时后宫里并没有几位嫔妃。徽宗究竟有多少女人呢?宋徽宗是宋朝顶级的享乐型皇帝,兴趣爱好颇为广泛,可以这么说:除了该他干的治国安邦发政施仁之外,不着调儿的风流事儿没有他不痴迷的,不但痴迷,还样样儿都能做到极致。

  • 宋慈和包拯是同一时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包拯和宋慈是同朝不同时期的。他们都是宋朝的,包拯北宋,宋慈南宋。两人没有任何交集的。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汉族,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中国北宋宋仁宗时官员,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其曾任天章阁待制,人称“包待制”;后进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后人亦

  • 熙宁变法 为什么选择王安石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神宗为什么选择王安石来变法?原因如下:王安石简介王安石是一个志向非凡的人。王安石天资聪慧,博学多才,读书过目不忘,作文动笔如飞。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和满腹经纶,他在二十二岁那年,即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考中进士第四名,从此踏上仕途。与众不同的是,少年得志的他,既没有得意忘形,也没有飞黄腾达,更没

  • 熙宁变法 宋神宗赵顼的远见卓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1067年,是一个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年份。这一年正月,三十六岁的宋英宗病逝,法定的接班人皇太子赵顼(音须)承嗣大统当了皇帝,是为宋神宗。神宗是北宋王朝的第六任皇帝,前面五任是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真宗赵恒、仁宗赵祯和英宗赵曙。此后,则还有三任皇帝,即哲宗赵煦、徽宗赵佶和钦宗赵桓。这时,北宋

  • 王安石变法-保守派与改革派的分歧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很多人反对?这是一场新旧党、保守与变革之间的争执。其中反对变法的头号人物则是司马光。司马光也不是等闲人物。他的文章道德,都足以和王安石相抗衡。王安石生活简朴,司马光不喜奢靡(闻喜宴独不戴花);王安石才高八斗,司马光学富五车(著有《资治通鉴》);王安石忠心耿耿,司马光忧国忧民;王安石勇

  • 熙宁变法失败的原因-假改革之名行腐败之实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熙宁变法的失败,宋神宗和王安石无疑都有责任。宋神宗太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王安石则太固执己见,一意孤行。但就事论事,就法论法,这些新法本身却并无大错。它们无一不是出自良好的愿望,甚至是很替农民作想的。这次变法,不该是这个结果。平心而论,青苗法应该是新法中最能兼顾国家和民众利益的一种了。我们知道,一年当

  • 铁木真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要讲的两位皇帝,这辈子在各自的征战中都未尝一败。不论他们生前做过什么,最终,都未能闯过“美人关”,一生所向披靡,死因却都跟漂亮女人有关。他们就是西夏开国君主李元昊和大蒙古国可汗铁木真。谈起这两位帝王的军事才华,无疑是十分出众的,生平都没打过什么败仗,都死在宁夏银川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