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忽必烈两次东征日本为何都失败了?

忽必烈两次东征日本为何都失败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443 更新时间:2024/1/24 2:29:30

元朝的兴起,绝对是马上民族的骄傲。到了中国南末年,蒙古的开创者成吉思汗已建立起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帝国,并在公元1259年迫使继新罗之后统治朝鲜半岛的高丽投降,蒙古势力遂与日本隔海相望。

蒙古帝国的野心,当然不可能让一个小日本在海那边空悬着。况且,当时的日本并没有和蒙古帝国建有外交关系,这当然让蒙古人很恼火,也很好奇。到了元世祖忽必烈时期,让日本知道自己就成了头等大事。

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忽必烈派出兵部侍郎郎赫德、礼部侍郎殷弘出使日本。他给日本人写了封信,在信中,他警告日本:效法高丽,举国来朝以通和好,如不相通好,将至“用兵”。

但他的信并没有到日本天皇朝廷那里,因为此时,日本掌握在镰仓幕府手里,幕府的负责人叫北条时宗,是个典型的武夫和领导武夫的人。他看到这封信后,摇了摇头,他并不知道蒙古帝国到底强大到什么程度,把信只看了一眼就扔到一边。

忽必烈知道这件事后,又派出高丽使臣薛皋,送信给日本天皇。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正月, 曰本天皇朝廷得到了忽必烈的信。

这群日本人居然把这件事当成了一件非小的事,所以,操作起来就很随意了。先是开会,开了五个月,得出了他们开始就认定的结 果:书辞无理,不能接受,予以退回。

而镰仓幕府此时,已经作了迎接元朝来攻的准备。忽必烈气得要死,他本就是个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的人,碰到这样不识时务的东西,更是雪上加霜。但这并没有引起忽必烈的怒火,恰好相反,在同年九月,他再次命郎赫德经高丽出使日本,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初, 郎赫德使节船到达对马,但对马岛守军拒绝其登陆。

此时,忽必烈正在与南宋作战,一时之间还分不出身来对付日本,就在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十二月,他又派出女真人赵良弼出使日本,目的只有一个:以元朝的名义打开日本的大门。可这一次,赵良弼和前面的使者一样,依旧不能打动顽固的日本人。

当时,元帝国已经东征服高丽,向南平定大理、西藏和安南, 向西由中亚进人欧洲,席卷俄罗斯、波兰、匈牙利,放眼天下,视线所及,也只有一个弹丸岛国日本了;而且当时的日本与苟延残喘的南宋政权关系十分密切,官方往来和民间交往十分频繁,对南宋的抗元战争有较大的帮助。

忽必烈当然知道,只要征服了日本,就可以卡断南宋的外援之路,使其坐以待毙。这样看来,蒙古人与日本人的这场战争是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了。

而且,历时五年之久的襄樊攻坚战结束后,南宋的战略防御体系被彻底打破,南宋的灭亡已指日可待。在军事上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元朝受降了大批的南宋军队,如处理这些降兵降将,成了忽必烈的一块心病。南宋军队的战斗力太差,但又不能把他们直接杀掉。间接杀掉这些人最好的办法就是重新发动新的战争。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乌台诗案:谗言陷害好友苏东坡 致其入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沈括字存中,宋仁宗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一个官僚家庭。他自幼勤奋好读,在母亲的指导下,14岁就读完了家中的藏书。24岁开始踏上仕途,三年后,被推荐到京师昭文馆编校书籍,在这里他开始研究天文历算。晚年他在梦溪园认真总结自己一生的经历和科学活动,写出了闻名中外的科学巨著《梦溪

  • 元朝与蒙古四大汗国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朝时期,除了住在大都也就是现在北京的皇帝,还有“四大汗国”,分别是: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也叫金帐汗国)、伊利汗国。这四大汗国,都是成吉思可汗铁木真子孙们的封地,在血统上均出自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彼此血脉相连,有一定的自治权。他们与元朝

  • 宋徽宗后宫美女如云为什么还恋上李师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徽宗的好色是出了名的,这大概是从他老祖赵光义那儿遗传过来的。不过太宗虽然好色,毕竟有个限度,当时后宫里并没有几位嫔妃。徽宗究竟有多少女人呢?宋徽宗是宋朝顶级的享乐型皇帝,兴趣爱好颇为广泛,可以这么说:除了该他干的治国安邦发政施仁之外,不着调儿的风流事儿没有他不痴迷的,不但痴迷,还样样儿都能做到极致。

  • 宋慈和包拯是同一时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包拯和宋慈是同朝不同时期的。他们都是宋朝的,包拯北宋,宋慈南宋。两人没有任何交集的。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汉族,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中国北宋宋仁宗时官员,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其曾任天章阁待制,人称“包待制”;后进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后人亦

  • 熙宁变法 为什么选择王安石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神宗为什么选择王安石来变法?原因如下:王安石简介王安石是一个志向非凡的人。王安石天资聪慧,博学多才,读书过目不忘,作文动笔如飞。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和满腹经纶,他在二十二岁那年,即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考中进士第四名,从此踏上仕途。与众不同的是,少年得志的他,既没有得意忘形,也没有飞黄腾达,更没

  • 熙宁变法 宋神宗赵顼的远见卓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1067年,是一个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年份。这一年正月,三十六岁的宋英宗病逝,法定的接班人皇太子赵顼(音须)承嗣大统当了皇帝,是为宋神宗。神宗是北宋王朝的第六任皇帝,前面五任是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真宗赵恒、仁宗赵祯和英宗赵曙。此后,则还有三任皇帝,即哲宗赵煦、徽宗赵佶和钦宗赵桓。这时,北宋

  • 王安石变法-保守派与改革派的分歧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很多人反对?这是一场新旧党、保守与变革之间的争执。其中反对变法的头号人物则是司马光。司马光也不是等闲人物。他的文章道德,都足以和王安石相抗衡。王安石生活简朴,司马光不喜奢靡(闻喜宴独不戴花);王安石才高八斗,司马光学富五车(著有《资治通鉴》);王安石忠心耿耿,司马光忧国忧民;王安石勇

  • 熙宁变法失败的原因-假改革之名行腐败之实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熙宁变法的失败,宋神宗和王安石无疑都有责任。宋神宗太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王安石则太固执己见,一意孤行。但就事论事,就法论法,这些新法本身却并无大错。它们无一不是出自良好的愿望,甚至是很替农民作想的。这次变法,不该是这个结果。平心而论,青苗法应该是新法中最能兼顾国家和民众利益的一种了。我们知道,一年当

  • 铁木真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要讲的两位皇帝,这辈子在各自的征战中都未尝一败。不论他们生前做过什么,最终,都未能闯过“美人关”,一生所向披靡,死因却都跟漂亮女人有关。他们就是西夏开国君主李元昊和大蒙古国可汗铁木真。谈起这两位帝王的军事才华,无疑是十分出众的,生平都没打过什么败仗,都死在宁夏银川这个

  • 宋朝文化的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朝的成就并不逊于汉、唐两朝,它不仅是汉、唐社会的继续发展,甚至在程度上还要高于汉、唐,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朝代。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与汉、唐相比,宋朝能够在当时的条件下得到这样大的发展是十分不易的。首先,宋朝继承的政治遗产不利,当权者容易失去自我。秦、隋速灭,其重要因素是开国皇帝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