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沈钧儒:新中国首任最高院院长

沈钧儒:新中国首任最高院院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308 更新时间:2024/1/27 4:57:10

沈钧儒简介

沈钧儒(1875年1月2日-1963年6月11日),字秉甫,号衡山,浙江嘉兴人,沈钧儒祖居在嘉兴城内南帮岸2号,现在改建成为沈钧儒纪念馆。清光绪甲辰(1904)进士。

1905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参加辛亥革命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12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五四运动期间,撰提倡新道德、新文化。曾任国会议员、广东军政府总检察厅检察长、上海法科大学教务长。

1935年,他与宋庆龄等发起并组织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触怒当局而遭入狱,为著名的救国会“七君子”领头人。

之后,他为反对内战争取和平,建立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作出了很大贡献,是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始人之一。曾出席在柏林召开的国际民主法律工作者协会第五届代表大会,当选为国际民主法律工作者协会副主席。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和民盟中央主席等职,被誉为“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帜”、“爱国知识分子的光辉榜样”。


沈钧儒生平经历

沈钧儒,1875年1月2日生于江苏苏州,沈钧儒自幼聪颖,有7岁(实为5周岁)能诗之誉。

13岁即积诗成帙。15岁考秀才得中,诗赋列为第一。

沈钧儒青少年时,即十分注重个人道德的修养。家庭环境熏陶着沈钧儒的思想品德,影响着他的一生。 晚清时祖国的深重苦难,激发着沈钧儒的爱国之情。沈钧儒19岁时,爆发了中日甲午之战。他见外患日深,更加关心时务,写了数篇诗文以寄忧国愤世的激昂之情。

1900年,沈钧儒与胞兄沈保儒赴陕西三原学署任阅卷。在陕西,他与沈卫的学生于右任等创办了三原印书局,翻印康梁所著书籍,大谈维新革命。

1903年,沈钧儒应乡试中举人。次年,应殿试得“赐进士出身”衔,被签分刑部贵州司主事。当时,沈钧儒见日本维新后,日益富强,遂申请留学日本盼能为振兴祖国寻求出路。

1905年秋,得以新科进士被清政府派赴日本,入东京私立法政大学法政速成科政治部学习,后继入补修科,于1908年4月毕业回国。

1908年9月,沈钧儒任浙江谘议局筹办处总参议。次年春,与阮性存、褚辅成、陈敬第等发起组织立宪国民社,以推动浙江省的立宪运动。10月当选为浙江省谘议局副议长。同时,沈钧儒参加了江苏省谘议局发起的国会请愿代表谈话会,三次进京请愿速开国会,均遭失败。自此,他看出清廷的所谓预备立宪,只不过是一种骗局,决心转革命。

1909年夏,沈钧儒先生任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旧址在现杭州高级中学)监督(校长)。

1911年辛亥革命时,曾与陈时夏一起担任浙江起义的政治组 织方面的设计准备工作。

1912年初,沈钧儒当选为浙江省教育会副会长,浙江省临时 议会议员。2月任浙江省教育司司长,任内,他整顿了省内学校, 对教育制度多所兴革。年底,他辞去各种行政职务,膺选为国会参议院浙江省候补议员。

1912年4月,沈钧儒被选为统一共和党参议,5月经褚辅成、顾乃斌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8月继为国民党党员。约于此时,他参加了南社。

1913年他支持国会议员联合弹劾袁世凯,并积极参与天坛宪法草案的起草。9月国民党“二次革命”失败。

1916年6月黎元洪出任大总统,沈钧儒被派为浙江代表到北京共商国策。

1917年3月任司法部秘书,并参加以张耀曾、李根源为首的政学会。后辞司法部秘书职南下。

1918年6月,广州国会递补沈钧儒为正式议员,到广州参加参议院活动及参加制宪。

1919年9、10月间,为破坏段祺瑞政府的武力统一计划,衔命赴闽潜入浙军潘国纲部,使该部脱离北洋军阀指挥,保持中立。

1920年9月任护法军政府总检察厅检察长。 10月离职回沪。回沪后,研读马克思的《资本论》,并以写作为生,著《家庭新论》论述家庭问题及社会问题。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王造时:爱国君子 民主教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造时简介王造时(1903年-1971年),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江南乡江南村人,原名雄生,1903年9月2日出生于一个经营竹木生意的商贾家庭。我国近代民主运动的先驱之一, 五四运动的领导人之一,著名“七君子”之一。王造时生平经历1917年,就读于北京清华学校中等科。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曾两次被捕

  • 章乃器:毕生收藏捐献国家 传家之宝变国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章乃器简介章乃器(1897年3月4日—1977年5月13日),原名埏,字子伟,又字金锋,别名嘉生,汉族,浙江青田人,中国近代政治活动家、经济学家和收藏家,爱国民主先驱,救国会“七君子”之一。曾任浙江实业银行副总经理,创办《新评论》月刊。1932年创立国内第一家中国人自办的信用调查机构——中国征信所,

  • 沙千里:始于律师 一心救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七君子之一沙千里简介沙千里(1901~1982)原名重远,曾用名仲渊。原籍江苏苏州,生于上海。因家庭贫困,小学还未读完,就到上海大丰棉布批发字号当学徒,五年升任帐房。与邹韬奋等6人以“危害民国罪”被捕,即“七君子事件”。上海解放后担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调北京,历任贸易部、商

  • 海兰泡惨案:一个不应该被遗忘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海兰泡惨案简介海兰泡惨案又称海兰泡事件、海兰泡大屠杀,是1900年7月16日至21日沙皇俄国对居住于海兰泡的中国居民进行屠杀的事件,该事件共造成五千多名中国人死亡。海兰泡惨案与1900年7月17日发生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并称为“庚子俄难”。海兰泡惨案是怎么回事?海兰泡位于黑龙江左岸、精奇里江右岸两江汇

  • 马大猷:中国声学之父的成就及人物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马大猷简介马大猷(1915.3.1—2012.7.17),男,汉族,广东汕头潮阳人,生于北京,国际著名声学家、中国著名物理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现代声学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享誉世界的声学泰斗。被称为中国声学之父。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获哈佛

  • 王府井:名字的由来与发展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府井名字的由来王府井大街定名于1915年。辽、金时代,王府井只是一个不出名的村落,到了忽必烈定都北京之后,这个小村落开始热闹了起来,并有了“丁字街”的称呼。明成祖时,在这一带建造了十个王府,便改称十王府或者十王府街。明朝灭亡了以后,王府也随之荒废了,后来,街上只有八座王府,人们便称它为王府街。清光

  • 刘义庆的生平经历与主要著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义庆简介刘义庆,字季伯,汉族,原籍彭城,世居京口,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其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刘义庆曾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皇家典籍。17岁升任尚书左仆射,位极人臣。但其堂弟宋文帝和刘义康的“主相之争”日益激烈,

  • 陈师道的生平经历与文学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陈师道简介陈师道(1053~1102年1月19日)北宋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颍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

  • 范成大的生平经历及其代表作品你了解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范成大简介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1]),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

  • 顾宪成的生平经历及其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顾宪成简介顾宪成(1550年-1612年),字叔时,号泾阳,因创办东林书院而被人尊称“东林先生”。明代思想家,东林党领袖。江苏无锡人,在万历八年(1580年)中进士后历任京官,授户部主事。天启初年,明熹宗赠顾宪成太常卿。后来东林党争爆发,被魏忠贤阉党削去封号。崇祯初年,顾宪成获得平反,赠吏部右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