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楼兰怎么会成为废墟_楼兰古国为什么成为废墟_谁把楼兰古国变成沙漠废墟

楼兰怎么会成为废墟_楼兰古国为什么成为废墟_谁把楼兰古国变成沙漠废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647 更新时间:2024/2/6 9:58:15

20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赫定率一支庞大的驼队来中国的罗布泊地区考察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古国遗址,并在遗址上获取了大批汉魏古钱、一枚罗马钱币、一枚于阗钱币、各类精美的丝织品、颇具中亚希腊化艺术风格的雕花建筑构件等文物。

其中一件带有木雕小佛像的佛殿建筑饰件,十分精美,迄今仍是中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佛像艺术品。最重要的文物当属那些魏晋木简残纸。魏晋书法真迹留传至今者寥寥无几,被历代收藏家视为珍宝,而赫定在遗迹里一次发掘所获就达150余件。根据赫定带回的卢文和简牍上的“Krorain”一词,德国语言学家研究后确认:这片废墟就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后又销声匿迹的楼兰!

楼兰是中国古代西部的一个小国,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它西南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东到白龙堆,通敦煌,是扼丝绸之路的要冲。最早记载“楼兰”这一名称的是《史记》:“鄯善国,本名楼兰,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根据《史记》的描述,楼兰人在公元前3世纪时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当时的楼兰受月氏的统治。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6年,匈奴打败了月氏,楼兰又被匈奴所管辖。楼兰在西汉时有居民14000多人,士兵将近3000人。

这样一个并不算大的国家,在汉朝以前,是不为中原人所知的。直到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时,楼兰才第一次进入了中原人的视线。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楼兰古城成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繁荣的商业为楼兰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使楼兰人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中原的商品和文化也借着丝绸之路传入楼兰,给楼兰带来了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楼兰在当时已经成了西域的乐土,沙漠里的天堂。

西汉王朝衰落之后,无暇顾及西域,楼兰也渐渐与中原失去联系。公元400年,高僧法显西行取经,途经此地时,此地已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楼兰这座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在辉煌了近500年后,逐渐没有了人烟,在历史舞台上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楼兰衰亡?内力的损耗还是不可抵御的外力的侵袭?楼兰的子民去了何方?

有人认为是交通路线以及水系的变化导致了楼兰的衰亡。西汉时丝路出玉门关,北道一路经过车师,另一路经过楼兰。经楼兰之路最为便捷,但是沿途缺水草,多风沙,然而车师靠近匈奴,受匈奴侵扰,动荡不稳。因此,楼兰成为西域交通重要枢纽,担负着“负水担粮,送迎汉使”的重任。交通地位的确立带来了楼兰的繁荣。但是随着高昌局势的稳定,中央政府在高昌建立了稳定的统治,使高昌成为西域的门户。经过高昌的天山南麓道路逐渐代替了经过楼兰的道路。道路的变化,使楼兰渐渐丧失了中西交通中枢站的地位。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对环境的破坏也就加大了,对水资源的利用范围也越来越大,河水资源日见短缺。在位于楼兰上游的尼雅遗址出土的文书中发现官府对河水灌溉管理得很严格,这就是水资源难以满足社会需要的反映。

上游用水量增多,下游河水就减少了。《辛卯侍行记》记载:“塔里木河罗布庄各屯,当播种时,上游库车迤西,城邑遏流入渠,河水浅涸,难于灌溉……”塔里木河是新疆第一大河,水量最丰,上游拦水灌溉,竟会导致下游“浅涸”,是以说明上游对下游的影响。楼兰古城地处孔雀河下游,必然最先受到影响。在沙漠地带,水就是生命线,一旦失去了水资源,绿洲就必然衰亡。

与此针锋相对的一种说法是,楼兰毁于洪水。在楼兰有一种墓葬形制被称为“太阳墓”。“太阳墓”外表奇特壮观,围绕墓穴的是一层套一层共七层的由细到粗的圆木。木柱由内而外,粗细有序,圈外又有呈放射状而展开的列木,井然不乱,蔚为壮观,整个外形酷似一个太阳。

太阳墓的盛行,大量树木被砍伐,使楼兰人在不知不觉中埋葬了自己的家园。已发现的一座墓葬中,成材圆木达一万根之多,数量之多令人咋舌。同时,战争和人口的增加、手工作坊、民用炊火都要砍伐大量的林木。过度的采伐使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致使水土流失淤积河道、湖泊,河床抬高、湖深淤浅。而楼兰古城建在高地平台上部,城外被水环绕。楼兰城的毁灭可能是当时某一段时期里罗布泊抬升湖水,导致水位上涨,向西蔓延楼兰城,同时楼兰城及周边地壳下沉,孔雀河与塔里木河等河流下游注入到楼兰城致使楼兰古城毁灭。

不管是何种原因导致楼兰古城成为沙漠中的废墟,楼兰文化都永远地存在我们的追忆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也许这是楼兰消亡留给我们的示吧!

标签: 楼兰

更多文章

  • 精绝国神秘消失的原因_精绝国怎么消失的尼亚文明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精绝国

    20世纪初,英国人斯坦因在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缘尼雅河畔发现了一座古城遗址,并从这里挖掘出封存了千年的各种珍贵文物12箱之多。当这些文物被带回英国时,西方学者大为震惊。经过考证,斯坦因所发现的就是被称为东方“庞贝城”的尼雅遗址。尼雅遗址不仅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处重要遗址,

  • 阿旁宫谁烧掉的_是谁火烧了阿旁宫_真是项羽烧了阿旁宫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阿旁宫

    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阿房宫建于2000多年前的秦代。秦始皇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每征服一国,就绘制该国宫室图,在秦国都城咸阳的渭水南岸仿造宫殿,称“六国宫殿”。相传当时共有宫室145种,著名的有信宫、甘泉宫、兴乐宫、长杨宫等宫殿。想当年,咸阳宫可谓殿宇林立,楼阁相属,曲廊幽径

  • 韩信死的冤吗_韩信是不是被冤杀的_韩信是被谁杀害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韩信

    韩信(?~前196年),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战术家、统帅。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

  • 历史上真的有狸猫换太子吗_狸猫换太子真相_狸猫换太子真实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狸猫换太子

    宋仁宗赵祯(1010~1063年),是宋真宗第六子,乾兴元年(1022年)即位,由刘太后垂帘听政,明道二年(1033年)刘太后死后,他开始亲政。在位时间为1022年至1063年,共42年,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关于宋仁宗赵祯的身世,有一种流传至今的说法,这就是“狸猫换太子&rd

  • 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_历史上杨家将很厉害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杨家将

    在中国戏剧舞台上,演绎杨家将故事的剧目可谓数不胜数,能查到剧名的大概有几十种之多,其中较为著名的如《穆桂英挂帅》、《四郎探母》、《百岁挂帅》、《李陵碑》、《清官册》、《杨八姐游春》、《三岔口》、《挡马》等等,这些故事,以宋辽战争为背景,刻画了杨家一门忠烈的故事。杨家将的故事有历史原型,但又经过夸大

  • 花蕊夫人究竟有多迷人_花蕊夫人如何迷倒了两朝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花蕊夫人

    熟谙中国历史和古代文学的人都知道,中国自古就不缺乏奇女子,但是才华和美貌却仿佛在女子身上互不相容。李清照、谢道蕴,虽才华横溢,但面容只能称得上是平凡;鱼玄机、薛涛,虽容貌娇艳,却在文才和智慧上又稍逊一筹。唯一例外的,是一个叫花蕊夫人的女子,她美丽却摒弃妖娆,聪颖而博识强记,在亡国之后,还写出了&l

  • 千古悬棺之谜_悬棺是怎么放上去的_千年悬棺有什么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悬棺

    悬棺是古代一种奇特的葬俗。葬址一般选择在临江面水的高崖绝壁上,人在崖下可见棺木,“地仙之宅,半崖有悬棺数千”,悬棺因此而得名。同天葬、水葬一样,悬棺葬是一种古老神秘的丧葬形式,它分布于四川、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福建和台湾等13个省区。悬棺目前分布最集中

  • 梁祝是故事还是真实存在的_梁祝的故事真的吗_梁祝故事真实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梁祝

    《梁山伯与祝英台》(下简称《梁祝》),是一个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具有神话色彩的民间传说故事,说的是东晋永和年间,在风景秀丽的善卷山南,有一个祝家庄。庄里有一户殷实富户,户主被人称为祝员外。祝家族规,财产传男不传女。因祝员外没有儿子,为继承家产,祝员外将女儿英台自小男装打扮。英台才貌双绝、聪颖好学。

  • 古代有高考吗_古代高考怎么进行的_古代高考这么考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高考

    高考,是现代才有的名词。但实际上,科举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就是中国古代的“高考”。科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在隋唐时期,在隋唐之前的魏晋时期,官吏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选官以家族、门第为标准,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入朝做官,而且升迁快速,公卿机要职务全被他们占据。出身

  • 杨贵妃为什么没有做皇后_杨贵妃为什么没当皇后_杨贵妃没立后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贵妃

    白居易《长恨歌》生动地描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杨贵妃生前,有“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等诗句;杨贵妃被赐死后,有“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