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贵妃为什么没有做皇后_杨贵妃为什么没当皇后_杨贵妃没立后是为什么

杨贵妃为什么没有做皇后_杨贵妃为什么没当皇后_杨贵妃没立后是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301 更新时间:2024/1/2 15:36:03

白居易《长恨歌》生动地描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杨贵妃生前,有“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等诗句;杨贵妃被赐死后,有“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等诗句。

《明皇杂录》、新旧《唐书》等多种史书的记载,可以证明白居易的描写基本是属实,并非文学夸张。杨贵妃,名玉环,字太真,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中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一位美女,也是我国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一位后妃。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备受宠爱的美人,却一直没有被册封为皇后,原因何在呢?

唐玄宗将元配王皇后废为庶人之后,皇后之位一直空着。当初,王皇后为了跟武惠妃争宠,让其兄王守一找僧人帮助。僧人明悟领着他祭祀北斗星之后,“取霹雳木刻天地文及帝讳合佩之”,说是这样可以生子,像武则天一样尊贵。开元十二年,事情泄露,王皇后被废为庶人,不久便抑郁而死。

王皇后死后,唐玄宗想要册立武惠妃为皇后。但是,遭到了御史大夫潘好礼的坚决反对。反对的理由主要是:曾经搞得李唐王朝鸡犬不宁的武三思和武延秀都是武惠妃的远房叔伯,唐玄宗跟他们有不共戴天之仇。加上当时太子又不是武惠妃所生,而武惠妃本人也是生有儿子的。

武惠妃一旦被册立为皇后,争夺太子的事情就在所难免。结果,武惠妃就一直没有被立为皇后。只是在她40余岁死去之后,才获赠了一个皇后的名号。实际上,杨玉环成为杨贵妃的时候,武惠妃早就已经死了。

此后,杨玉环也没有被册封为皇后。对于这件事情的原因,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我们只能从有关记载中发现和挖掘线索,进行相关论证和推测。从史书记载中的蛛丝马迹来看,唐玄宗之所以没有册封杨玉环为皇后,很可能与他得到杨玉环的卑下手段有关。

杨玉环进宫前,原为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后来,唐玄宗见到了杨玉环,马上便被杨玉环的姿色深深迷住了。于是唐玄宗设计了一番表面文章,先是打着孝顺的旗号,说是要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荐福,下诏令杨玉环出家做道士,并赐道号“太真”。

5年之后杨玉环守戒期满,唐玄宗便下诏让杨玉环还俗,并接入宫中,正式册封为贵妃,自己养了起来。这件事情,李商隐曾在诗歌《骊山有感·咏杨妃》中有所记载:“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就是说明了当时唐玄宗抢走儿媳妇后,寿王李瑁的郁闷和唐玄宗的尴尬。

由于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放朝代,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各种外来风俗在大唐落地开花,封建伦理等级制度得到弱化,因此唐玄宗这样做并没有遭到太大的反对。然而将从儿子手中抢来的贵妃封为皇后毕竟有违伦理,虽然其时风俗开化,但纲常伦理的主体还是存在的,让这么得来的妇人做了皇后显然是无法“母仪天下”的。

如果封杨玉环为皇后,对寿王李瑁来说,自己的妻子突然变成了自己的母后,必然会激发他的更大怨恨。到时候发生政变也是很有可能的,这一点使得唐玄宗不得不加以提防。

而且杨贵妃虽然聪明伶俐,能够随时迎合皇帝的心意。但李隆基对她也并不是百依百顺。天宝五载和天宝九载,杨贵妃先后两次被李隆基驱逐出宫。驱逐的原因,史书没有明言,不得其详。当然,每次驱逐杨贵妃后不久,多情、痴情的李隆基就会后悔,思念不已,很快由高力士将其接回宫中,礼遇如初,欢爱如旧。可以说,杨贵妃对李隆基而言,是让他欢喜让他忧的女人。这样的女人,李隆基觉得并不适合做皇后。

唐玄宗晚年虽然有些沉湎于男欢女爱,沉湎于声色娱乐,但基本上还是一个头脑比较清醒的皇帝。他也意识到了杨贵妃得宠后仙及鸡犬,她的兄妹亲戚都得到了朝廷的重用,已经发展成一股庞大的政治力量,如果再封她为皇后,必将引起大臣的反对和权力的倾斜,这对维护统治是很不利的,所以唐玄宗一直不肯封杨贵妃为皇后。

除了对权力平衡的考虑外,还有一点是唐玄宗不得不考虑的,那就是杨贵妃一直没有生育。杨贵妃不生育的原因已经无从考证,但是没有儿子肯定是封她为皇后的一大障碍,因为古代册立皇后是件非常重要的大事,要君臣参与,诏示天下,册立的皇后必须是懿德懿容,能起到垂范万众、母仪天下的作用,她所生的儿子也将被立为太子,日后继承大统。因此皇后与太子一般应当是母以子显或是子以母显的,但当时太子已立多年,而且成长正常,杨贵妃又迟迟没能生个儿子出来,所以就没有理由封她为皇后。

有唐一朝,杨贵妃虽然没有成为皇后,但她却集“三千宠爱在一身”,无皇后之名,但得皇后之实,享受的待遇规格早就是皇后的标准了。聪明的杨贵妃也许觉察到,既然已经达到了一个女人所能达到的极致,得到了天子的万千宠爱,何必还去在乎皇后的名号呢?

标签: 杨贵妃

更多文章

  • 唐玄奘取经竟然是偷渡的_唐僧竟然偷渡取经_唐僧西天取经是偷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玄奘

    玄奘(602~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俗姓陈,本名祎,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他曾于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前往天竺取经求法,前后历尽千难万险的17年,精研当时大小乘佛教的各种学说,携带回许

  • 隋炀帝杀父弑兄究竟是为了什么_隋炀帝杀父弑兄的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隋炀帝

    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共有五个儿子,都是独孤皇后所生。长子杨勇被立为太子,次子杨广被封为晋王,其余三个儿子也被分封为王。隋文帝曾经骄傲地对群臣说:“前代帝王,都有很多宠妃,嫡庶纷争,遂有废立,甚至亡国。我旁无姬侍,五子同母,可说是真兄弟。哪能有嫡庶纷争的忧虑!”其实,他未免太

  • 裴休为什么送子出家?法海竟然是他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裴休

    裴休裴休祖籍河东闻喜,出生于名门之家河东裴氏东眷房,以进士及第出仕,官至同平章事、吏部尚书、太子少师、宰相等职,被封为河东县子。裴休一生虔信佛法,与禅宗有着不解之缘,人称“宰相沙门”,他甚至将自己的儿子送入佛门,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僧人法海。裴休的子女裴休裴休的儿子:裴弘和裴弢。

  • 清末八卦掌第二代传人大内高手宫宝田能躲子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八卦掌,宫宝田

    宫宝田是八卦游身连环掌始祖董海川弟子尹福的弟子,勤学五年成为八卦掌第二代传人。宫宝田之后入宫成为大内侍卫,因为护驾有功还曾获得黄马褂,看透朝廷腐败无能后归隐。被张作霖请出来,连着两发子弹都没能射中他,足以见得武功之高。一、八卦掌第二代传人宫宝田宫宝田幼时曾入私塾就读,因家境贫寒,13岁经人介绍去北京

  • 顺治出家是因为董小宛吗_顺治出家跟董小宛有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顺治

    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年),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享年24岁。但是,按民间的传说与野史的记载,顺治并没有于24岁时死于天花,而是以死为名,逃离尘世,去山西五台山做了和尚,而且一直

  • 大英帝国向明王朝赔款之谜_英国竟然向明朝赔款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赔款

    1840年,英国侵略者在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支持下,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一次侵略战争。由于这次战争是英国强行向中国倾销鸦片引起的,所以历史上叫做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腐朽的清王朝战败而结束,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不仅要割让香港,赔款2

  • 李自成的大军竟是亡于鼠疫_李自成大军为什么亡于鼠疫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自成

    明朝末年,盛极一时的李自成起义军却在清军与吴三桂军队的联合进攻下迅速失败,李自成也死于地主武装的袭击中。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李自成起义军的溃败呢?有人认为是起义军进入北京后军心涣散,军纪败坏,导致了他们的溃败。但是,李自成起义军能够迅速扩大,并且能得到百姓拥护的根本原因是其军纪严明,早在起义之初,他

  • 天启大爆炸是怎么回事_天启大爆炸历史真相_天启大爆炸怎么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天启大爆炸

    明朝天启六年五月初六巳时(1626年5月30日上午9时),北京西南隅的工部王恭厂火药库发生离奇的大爆炸,范围半径大约750米,面积达到2.25平方千米,造成2万多人死伤。这场大爆炸之惨烈、诡秘,世所罕见,至今众说不一。关于大爆炸的情况,在《明实录·熹宗实录》、《国榷》、宦官刘若愚所著

  • 和尚头上戒疤是什么意思_戒疤有什么含义_和尚为什么受戒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和尚

    戒疤又称香疤。指佛教徒为求受清净戒体而燃香于身上所遗留的疤痕。众所周知,佛教中有剃度制度,即凡是出家当和尚或尼姑的人都要剃光头发。实际上,从东汉开始传入我国的汉传佛教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剃度仪式外,还有“清心”仪式。即入寺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优秀者,老和尚会用线

  • 明移宫案真相是什么_明移宫案怎么发生的_明移宫案真相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移宫案

    明朝末年的宫廷斗争并没有因为明光宗的死而结束,反而更加扑朔迷离。“红丸案”的真相还没有查清,接着又发生了一件大案“移宫案”。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至九月一日,万历、泰昌两帝相继而亡,新帝即位之事关系着国家的命运,成为朝野关注的焦点。事情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