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官员案件错判要承担什么责任

古代官员案件错判要承担什么责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420 更新时间:2024/3/10 11:47:20

据统计,清代的知县进士举人出身者占到了70%以,他们都是通过科举考试入仕的。也就是说,大部分的知县都具有当高的程度。

不过,文化程度实际执政能力完全是两个概念。事实上,大多数知县在上任后基本上都是两眼一抹黑,并不擅处理繁琐的刑名、钱谷之事。

作为知县,征收赋税、审理法案件是两件最重要的事情。知晓法律是一个州县的基本要求,否则他们就无法合法判决。但是,法律的繁多复杂及工作任务的重压,使得他们无法对法律有透彻的研究。

一部《大清律例》有数千款条文,大部分州县官仅关注司法程序和审判有关的律例,要司法工作还是由幕友负责。

不过,按照清代的典制,知县如果发生错判是不会追究幕友的责任的,尽管他们在决定判决时提出了建议甚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只追究知县的责任。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幕友并非是朝廷的正式编制,他仅对知县个人负责,作为正式官员宣布判决的是知县,因此他应负责任。

刑部相关规定明,知县如果没有查清案情事实,就要受到处罚。若是错判,要受纪律处分。在法律上,“失出”(由于过失,宣告判决轻于该罪法定刑罚)和“失入”(由于过失,宣告判决重于法定刑罚)作了区分。

在“失入”的情况下,知县应受的处罚是罚俸一年、降级或革职,依案件的严重程度而轻重有别。如果错判已被执行,知县就要被革职。在“失出”的情形下,知县应受的惩罚是罚俸六个月到降级不等。

情形,无论是刑罚过轻或是过重,负责复审的上一级长官,以及按察使、巡抚、总督等可能依法受到纪律处分。

但若是知县做出判决而被上司驳回并相应地由知县自己加以纠正,那么这种情况下可能被减轻或免除处罚。这一规则也适用于刑部驳回总督、巡抚批准的判决并命令他们重审。

与其他官员一样,错判案件的知县要依《大清律例》的规定受到处罚。如果他故意枉法裁决且已经执行,他将与被判刑人受到同样的处罚。

换句话说,比如他判决一个无辜的人徒刑,那么他自己也将被判处徒刑。或者,如果他宣告一个应处流刑的人无罪,那么他自己应受流刑。

如果判决并非完全不正而仅是故意有所加重或减轻,那么知县的惩罚将依该案应当适用的刑罚与实际宣告和执行的刑罚之间的差额来决定。如果故意拟判的是不公正的死刑判决,并且被告已在判决获准后被执行死刑,那么知县当受的惩罚就是死刑。

但是,如果一个不公正的判决并非故意作出或宣告,而仅是由于过错,那么知县的惩罚就会减轻。在这种情形下,法律将主要责任追究到负责法律事务的书吏身上。

其理由是,刑房书吏应当知法,应当在任何发生错误的场合提知县注意错误。书吏没有指出判决错误者,也要受到减一等以上的刑罚。而作为知县,其惩罚要轻于书吏三等,也许一点惩罚也不受。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清代对错判的惩罚还是极为严厉的。它不仅限于纪律处分,而且包括诸如徒刑、流刑乃至死刑等刑罚,依案件轻重而定。这也说明,不熟悉律例的知县绝对需要有能力的法律幕友的帮助,如果没有,那么不仅仅是乌纱帽难保,甚至可能会受体刑和死刑。

标签: 古代

更多文章

  • 点酥娘的原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点酥娘

    说起宇文柔奴的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若提起点酥娘,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名震北宋京城的歌舞伎。可民间更多的赞美是柔娘,尤其是在岭南一带有口皆碑,被老百姓们誉为“神医”。宇文柔奴,即柔娘,点酥娘。此女堪称是很特殊的一位,本身就是色艺名妓,还是一位白衣使者。在古代,女人从医是

  • 历史为什么丑化隋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隋朝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篡改史料最严重的皇帝。为了遮掩自己杀兄屠弟、囚父至死的劣行,并营造一个千古明君的假象,他暗示甚至强迫史官美化自己,还违反常例,把记载自己的史料取来翻阅删改。这导致了隋唐年间的历史被大幅歪曲,后人了解到的也大都是些虚假的史实。大学者章太炎在《书唐隐太子传后》中就曾说过:&ldq

  • 路易十四为何一生不洗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自称“太阳王”,他在位时,不仅把君主专制推向极致,还通过文治武功,把法国建设成了当时欧洲的第一强国。同时他还在艺术和时尚方面极有品味和造诣,堪称时尚帝。可是,这样一位堪称完美的皇帝,却一生都不洗澡。以至于身上臭不可闻。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当时不仅是路易十四不洗澡,当时

  • 朱元璋到底有没有火烧庆功楼?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对开国功臣大封特封,当初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都得到了重赏。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朱元璋却渐渐的对功臣不满,认为这些老臣权利过大,威胁到了皇帝的权利。自己在的时候还好,如果自己去世,新上位的君主恐怕会受到掣肘,所以朱元璋有了铲除功臣的想法。他下令让人建造了一座庆功楼,这座楼富丽堂皇很

  • 奇门遁甲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奇门遁甲

    奇门遁甲,原来是中国古老的一本术数书,但它往往被认为是一本占卜用的书,但有的说法是说《奇门遁甲》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经过长期观察、反复验证,总结出来的一门传统珍贵文化遗产。还有的说“奇门遁甲”是修真的功法。奇门遁甲有理数奇门和法术奇门两种,有伪传说“

  • 奇门遁甲是谁创造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奇门遁甲

    研究奇门遁甲的人都奉九天玄女为祖师爷(祖师奶奶),九天玄女又叫黎山老母,原名风后,是女娲部族的的风师,相当于大法师,负责与神灵沟通。伏羲部落与女娲部落合为一处后,伏羲部落中最懂法术的人,莫过于风后,而伏羲向风后传授最多的,便是八风八方之法的使用。后来风后将此加以简单创造,成了今天玄学中最为神秘而强大

  • 历史上的公孙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公孙策

    说起北宋,在历史上想不起什么伟大的事件,但是在北宋的一个名臣就不得不提,那就是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的包拯,999年包拯出生在庐州合肥,之后一直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最后做到龙图阁直学士。包拯一生铁面无私,廉洁公正,为百姓打抱

  • 北京兵变真的是袁世凯在幕后操纵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北京兵变,袁世凯

    北京兵变内幕:1912年2月29日(农历壬子年正月十二),北洋军阀曹锟的第三镇一部在北京发生哗变,随即波及保定、天津等地,乱兵“放火行劫,通宵达旦”,京津一带一片混乱。此即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北京兵变”,因当时正是农历壬子年,故又称“壬子兵

  • 古人读书与现代人读书有何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读书

    一、没有书读因为在纸张和印刷这两项技术发明的时候,所有的书籍都是要用手抄写在竹简上、或者木椟上,甚至于是锦帛上,所以就会出现不是麻烦就是昂贵的现象。后来发明了纸张,但是还是需要手抄,而且手抄一部书是很费事的,一般人也抄不了。这个明确记载的就是宋濂,当时他小时候穷,就跟别人家去借,然后还要计算着日子归

  • 古代穷人是怎么读书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读书

    古代旧社会一直都是世袭罔替,皇帝的儿子是皇帝,大臣的儿子是大臣,地主的儿子是地主,长工的儿子是长工。所以知贫富差距一直扩大,人的地位一直保持这种现状。古代穷人家的孩子读书的机会很少,所以一旦有机会去读书,都会努力地争取读好书,然后中举做官,出人头地。没有机会读书的穷人孩子只能农耕,做一些生意罢了。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