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古代断头饭有什么讲究

中国古代断头饭有什么讲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856 更新时间:2023/12/14 23:22:03

中国有句老话:人之将死,其膳也丰。食物是人类存活于世的根本,也是追求的永恒目标,无论是平民还是罪犯,都拥有吃饱饭的权利。对现代的死刑犯来说,他们人生中的最后一顿饭,可谓色香味俱佳、营养搭配合理。

死刑犯们不但可以任意点菜,甚至还可以让家属送饭。有的时候,死刑犯还可以喝点低度酒,抽根小香烟,在无限满足中被注射死刑。

在中国古代,死刑犯最后一顿饭,称为“断头饭”,也叫“壮行饭”、“辞阳饭”。一般情况下,断头饭中最少也有两个小菜,一荤一素,搭配合理。此外,馒头之类的饭食管饱,只要你吃得动,多少都可以。

另外,官府有时候还会为死刑犯烫上一壶酒,让死刑犯喝得晕乎乎之后再上路。总的来说,古代的断头饭还是比较人性化的。

据记载,中国古代的断头饭是从春秋时期的楚国开始的。当年,楚庄在平定若敖氏家族叛乱的时候,为笼络其它楚国旧贵族的人心,同时也为了彰显自己的仁德,在后来处置该家族的时候,也就是在临处决的当口,突然提出:每人均以饱食。

后来,楚庄王的举措逐渐被诸侯国推行,成为彰显统治阶级“人性化”的典范,一直延续到现在。

断头饭作为皇帝钦定的一餐,标准自然是低不了哪去。宋太祖赵匡胤就曾立下规矩,死刑犯的最后一顿饭的伙食标准是5000文钱,要知道,寻常人家下个馆子也就一百多文钱,吃得丰盛点也就300文左右,5000文赶得上4、5两白银了,宋太祖为了显示自己的仁德,可谓是下了血本。

虽说断头饭预算高,伙食丰盛,但是看守的狱卒们也没少捞油水。5000文补助到了狱卒手里的时候,只有800文左右,他们给死刑犯准备的断头饭,也是素到不行,几乎连肉渣都看不见。

然而,无论狱卒们如何吝啬,都会在断头饭中加入一块又腥又臭的生肉,而那些死刑犯看见碗里的生肉,甚至比见了美食都开心,几口就下肚了。

事实上,碗里的这块生肉不是给死刑犯准备的,而是给阴曹地府之人留的。民间有一种说法,人死之后,灵魂会分离而出,地府中的黑白无常则会根据准时前来勾魂。魂魄到达地府之后,便会由牛头马面接手,将其押到十殿阎罗处审判。只有经过审判后的魂魄才可以进入六道轮回。

问题就出在这里,魂魄在进入六道轮回之前,会走上奈何桥,而奈何桥上早早便有孟婆守候。然而,奈何桥上除孟婆外,其实还有一条十分凶恶的狗,一旦魂魄被狗吞掉,死掉的人们就无法进行轮回转世。

不过,只要提前用生肉把狗喂饱,就会免于此难。因此,死刑犯们看到碗里的生肉,都会充满感激,他们虽然在这一世作恶多端,但他们也希望在下一世可以得到神灵的庇护。

也许在封建时代,这便是人们积德行善的一种方式吧。

标签: 中国古代断头饭

更多文章

  • 古代官员案件错判要承担什么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古代

    据统计,清代的知县进士、举人出身者占到了70%以上,他们都是通过科举考试入仕的。也就是说,大部分的知县都具有相当高的文化程度。不过,文化程度和实际执政能力完全是两个概念。事实上,大多数知县在上任后基本上都是两眼一抹黑,并不擅长处理繁琐的刑名、钱谷之事。作为知县,征收赋税、审理司法案件是两件最重要的事

  • 点酥娘的原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点酥娘

    说起宇文柔奴的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若提起点酥娘,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名震北宋京城的歌舞伎。可民间更多的赞美是柔娘,尤其是在岭南一带有口皆碑,被老百姓们誉为“神医”。宇文柔奴,即柔娘,点酥娘。此女堪称是很特殊的一位,本身就是色艺名妓,还是一位白衣使者。在古代,女人从医是

  • 历史为什么丑化隋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隋朝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篡改史料最严重的皇帝。为了遮掩自己杀兄屠弟、囚父至死的劣行,并营造一个千古明君的假象,他暗示甚至强迫史官美化自己,还违反常例,把记载自己的史料取来翻阅删改。这导致了隋唐年间的历史被大幅歪曲,后人了解到的也大都是些虚假的史实。大学者章太炎在《书唐隐太子传后》中就曾说过:&ldq

  • 路易十四为何一生不洗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自称“太阳王”,他在位时,不仅把君主专制推向极致,还通过文治武功,把法国建设成了当时欧洲的第一强国。同时他还在艺术和时尚方面极有品味和造诣,堪称时尚帝。可是,这样一位堪称完美的皇帝,却一生都不洗澡。以至于身上臭不可闻。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当时不仅是路易十四不洗澡,当时

  • 朱元璋到底有没有火烧庆功楼?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对开国功臣大封特封,当初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都得到了重赏。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朱元璋却渐渐的对功臣不满,认为这些老臣权利过大,威胁到了皇帝的权利。自己在的时候还好,如果自己去世,新上位的君主恐怕会受到掣肘,所以朱元璋有了铲除功臣的想法。他下令让人建造了一座庆功楼,这座楼富丽堂皇很

  • 奇门遁甲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奇门遁甲

    奇门遁甲,原来是中国古老的一本术数书,但它往往被认为是一本占卜用的书,但有的说法是说《奇门遁甲》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经过长期观察、反复验证,总结出来的一门传统珍贵文化遗产。还有的说“奇门遁甲”是修真的功法。奇门遁甲有理数奇门和法术奇门两种,有伪传说“

  • 奇门遁甲是谁创造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奇门遁甲

    研究奇门遁甲的人都奉九天玄女为祖师爷(祖师奶奶),九天玄女又叫黎山老母,原名风后,是女娲部族的的风师,相当于大法师,负责与神灵沟通。伏羲部落与女娲部落合为一处后,伏羲部落中最懂法术的人,莫过于风后,而伏羲向风后传授最多的,便是八风八方之法的使用。后来风后将此加以简单创造,成了今天玄学中最为神秘而强大

  • 历史上的公孙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公孙策

    说起北宋,在历史上想不起什么伟大的事件,但是在北宋的一个名臣就不得不提,那就是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的包拯,999年包拯出生在庐州合肥,之后一直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最后做到龙图阁直学士。包拯一生铁面无私,廉洁公正,为百姓打抱

  • 北京兵变真的是袁世凯在幕后操纵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北京兵变,袁世凯

    北京兵变内幕:1912年2月29日(农历壬子年正月十二),北洋军阀曹锟的第三镇一部在北京发生哗变,随即波及保定、天津等地,乱兵“放火行劫,通宵达旦”,京津一带一片混乱。此即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北京兵变”,因当时正是农历壬子年,故又称“壬子兵

  • 古人读书与现代人读书有何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读书

    一、没有书读因为在纸张和印刷这两项技术发明的时候,所有的书籍都是要用手抄写在竹简上、或者木椟上,甚至于是锦帛上,所以就会出现不是麻烦就是昂贵的现象。后来发明了纸张,但是还是需要手抄,而且手抄一部书是很费事的,一般人也抄不了。这个明确记载的就是宋濂,当时他小时候穷,就跟别人家去借,然后还要计算着日子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