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没藏氏专权结局如何 毅宗是如何平定没藏家族的?

没藏氏专权结局如何 毅宗是如何平定没藏家族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00 更新时间:2024/1/26 2:28:17

西夏朝的建立,后族野利氏起了重要的作用。野利氏是西夏的名门望族之一,与当时的细封氏、房当氏、往利氏、米擒氏、费听氏、拓跋氏等都是党项族按姓氏划分的部落。野利家族中很多位尊权重的长者都是元昊的主要支持者,把持着西夏宫廷军队的大权。

天授礼法延祚五年(1042),大臣野利任荣病死,景宗元昊悲痛欲绝,痛哭“失去了膀臂”。这一年,太子亡故,野利皇后之子宁令哥继太子位。后族野利遇乞驻守天都山,野利旺荣被封宁令(大王),后族势力盛极一时。

天授礼法延祚六年(1043),西夏由于频频进攻北,国内物资奇缺,物价飞涨,无力再战。两国达成了议和。

北宋在双方休养生息的间隙,派出间谍,企图离间西夏。

他们设计陷害元昊的重臣野利旺荣、野利遇乞,说他们私通大宋。元昊中计,下令杀野利旺荣和野利遇乞。野利家族中的众多成员都受到了牵连,与野利氏结亲的其他氏族也遭牵连。

天授礼法延祚八年(1045),元昊从皇后野利氏处得知自己中计,错杀后族重臣。为了安抚野利族人,他将野利遇乞的妻子没藏氏接到宫中居住。

没藏氏聪慧貌美,进宫后不久,元昊便与其私通。野利皇后察觉,将没藏氏赶往兴州戒坛寺,让其出家为尼。虽然被赶出宫,元昊还时去寺院探望,并经常偕没藏氏一起出游打猎。十年(1047)二月,没藏氏随元昊再次出猎,行至两岔河,生下儿子谅祚。谅祚出生后,不能待在寺院,便寄养在舅舅没藏谔庞家。没藏是西夏当地的大族,没藏谔庞即是没藏的族长,在当地极有威信。

同年(1047)三月,元昊封没藏谔庞为国相,总理政务。不久,元昊废黜野利皇后,夺太子宁令哥的妃子没移氏为皇后。

野利氏和没藏氏一样,是夏国极有权势的贵族。后族的废立兴衰,往往不仅是宫廷间的私事,而是反映了奴隶主贵族间争夺权力的斗争。

天授礼法延祚十一年(1048),出任国相的没藏谔庞唆使太子宁令哥入宫刺杀元昊。元昊受重伤,次日死去。

元昊的亡故让没藏一族欢欣不已,没藏谔庞立即展开行动,先后处死了太子宁令哥及其母野利氏。随后,他又和大将诺移赏都等共立年幼的嵬名谅祚为帝(毅宗),尊没藏氏为太后。谅祚即位时仅3岁,政权被没藏谔庞独揽,其家族权倾朝野。

奲都五年(1061),已经15岁的谅祚日渐懂事,对没藏家族心怀不满。

此时的没藏谔庞仍然大权在握,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他把女儿嫁给谅祚,立为皇后;为了进一步削弱谅祚身边汉人的势力,他还杀掉了谅祚的亲信大臣高怀正、惟昌。后来发展到谋划杀死毅宗谅祚,自立为帝。

同年,没藏谔庞的行动被儿媳梁氏告发。谅祚在大将漫咩的支持下,擒没藏谔庞父子,以谋反罪杀之,随后借机诛戮没藏家族。

他废黜了没藏皇后(没藏谔庞之女),改立汉人梁氏,任命梁氏的弟弟梁乙埋为国相,重理朝纲。

毅宗谅祚先发制人,很快消灭了没藏家族的党羽。没藏氏专权的局面亦随之告终。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西夏仁宗为什么推崇儒术 仁宗为推行儒术采取了哪些措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德五年(1139),崇宗去世。16岁的仁宗继位。仁宗亲临太学祭奠至圣先师孔子,并尊孔子为文宣帝,下令各州郡立庙祭祀。中国自汉代独尊儒术,唐代以后,代有封谥,但将孔子抬高到帝的高位,西夏始开其端。夏仁宗(1124~1193),名仁孝,崇宗长子,元德六年(1124)九月生,大德五年(1139)六月继位

  • 任得敬篡权西夏为什么没有成功 任得敬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任得敬,原是北宋西安州(今宁夏海原西)的通判。元德八年(1126)九月,崇宗乾顺进攻西安州时,任得敬献城投降西夏。大德三年(1137),任得敬将17岁的女儿送给乾顺为妃。任妃美貌端庄,通情达理,入宫后,十分受宠。任得敬盼女儿早日成为皇后,便暗中贿赂朝中显贵及宗室掌权者,并买通了御史大夫芭里祖仁。芭里

  • 西夏崇宗继位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效果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崇宗乾顺继位的时候,只有4岁,大权由梁乙逋和妹妹梁太后操控。在他正式亲政前的10多年中,任由梁氏家族穷兵黩武,连年对宋朝发动战争。梁太后被辽国毒死后,乾顺当政。在辽国的支持下,他对外与宋化干戈和解,亲附辽国;对内则削弱政敌,巩固嵬名氏皇族的势力。1.和睦宋辽崇宗即位后,曾上书向宋朝请求谢罪。宋神宗表

  • 西夏梁太后是如何专权的 西夏梁太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毅宗病逝后,年仅8岁的秉常继位。太后梁氏摄政,她和弟弟梁乙埋控制了西夏政权。梁氏是蕃化的汉人,顽固地坚守党项奴隶主的利益。于是,西夏统治集团内部展开了后族与皇族的斗争。对外,则与北宋交恶,经常发生激烈的冲突。梁太后执掌政权后,立即宣布废除汉礼,沿用蕃邦礼仪。同时,罢免了手握重兵的皇族成员嵬名浪遇,将

  • 西夏的文化是怎样的 西夏文明水平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党项族在内迁之前主要以畜牧和狩猎为生,逐水草而居,没有固定的住所。随着民族融合的趋势,封建文明的耳濡目染,党项人学会了农业生产。农业渐渐成了党项社会中的主要生产部门。在汉唐以后,开始屯田,兴修水利;李继迁占领灵州时下令修筑黄河堤坝,开凿疏通汉唐旧渠,引水灌田;元昊建国,又修筑了自青铜峡至平罗的水利工

  • 蒙灭西夏:西夏灭亡的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夏仁宗去世后,西夏也开始步入了由盛转衰的时期。内乱不断,外患频频,国力衰弱,在强大的蒙古兵团的不断打击下,西夏终于灭亡了。夏仁宗于乾祐二十四年(1193)去世,长子纯祐即位,是为桓宗。桓宗即位后,大体遵循仁宗时期的大政方针,继续推行附金和宋的政策。桓宗在位的最后一年,天庆十三年(1206),铁木真带

  • 党项羌人是从哪里来的 党项羌人有什么习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建立西夏王朝的主体民族——党项羌,是我国古代羌族中派生出的一支。“党项”一词,是中原汉族对这个少数民族的称谓,最早见于隋代的史书。吐蕃族称党项为“弭药”,党项羌族也自称“弭药”或“弭人”,北方的突厥族则称他们为“唐古特”(Tangut)。西夏辞书《文海杂类》中对“蕃”的解释为:“此者党项也,弭药也,

  • 李继迁是怎样扩大党项势力的 李继迁最终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继迁收复故土后,宋朝西北重镇灵州(今宁夏灵武市西南)成为宋、夏争夺的焦点。对李继迁而言,若占领灵州,则可“西取秦界之群蕃,北掠回鹘之健马,长驱南牧”,统一整个西北,与宋、辽抗衡。对宋朝而言,占有灵州则“犹足以张大国之威声,为中原之捍蔽”;如果失去灵州,则边缘诸郡都不可保。因此,双方对灵州都是志在必

  • 党项羌族是如何发展壮大的 党项羌族与唐朝有什么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回顾中国的历史,边疆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之间的臣属关系总是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是由他们的利益所决定的,党项羌族与中原政权的关系也走不出这种特定的模式。党项羌虽居于西北高寒之地,但早在南北朝时期就与内地的北周政权发生关系。北周天和元年(566年),北周冀州刺史杨文思因党项羌叛乱而率兵平叛,这

  • 党项族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挫折 李继迁是如何重建党项政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崛起的党项拓跋部一方面逐渐成为分散于各地的党项羌诸部的核心,另一方面又高居于党项诸部之上,成为统治阶层,并迅速地汉化,开始与其他党项诸部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夏州割据政权一方面对唐朝基本上做到了“有征必至,无役不从”,唯朝廷马首是瞻,与唐朝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夏州政权的统治者还趁各藩镇在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