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七七事变29军五位师长:一人殉国一人被骂

七七事变29军五位师长:一人殉国一人被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89 更新时间:2024/1/10 18:17:40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迅速沦陷,1932年日本扶持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后仍不满足于反而相继在上海、华北等地制造事端妄图将华北变成第二个东北进而吞并中国。1933年,日本占领热河后向长城沿线进攻遭到我军民顽强反击,之后日本逼迫国民政府签订《塘沽协定》,1935年国民政府又与日本签订《何梅协定》,通过这两个“协定”日本蚕食了中国在华北的主权,中央军、东北军等均撤出河北,为日军之后开全面侵华战争创造了条件。

《何梅协定》签订后,河北地区的中国军队主力为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为宋哲元。国民革命军第29军前身为冯玉祥的西北军,中原大战冯玉祥失败后由西北军残部所改编而来。1933年日军进攻长城沿线时,第29军作为装备最差的军队在宋哲元带领下顽强作战,在喜峰口重创日军,取得了“九一八事变”以来的最大战绩,第29军“大刀队”名震全国。

1935年始,宋哲元先后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河北省政府主席等职,第29军也得到极大扩充,“七七事变”前共辖5个师十余万人,但由于日军依据“协定”占据有利地形,第29军对日军的军事调动很难探查。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士兵走失向第29军发起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开启了全面侵华战争。在“七七事变”中,第29军五个师长都是谁,都有什么表现呢?

第29军37师师长为冯治安,河南故城县人。冯治安是抗日名将,不到十六就投身冯玉祥西北军,1933年长城抗战时为第29军37师师长,任前敌副总指挥,所部大刀队曾大败日军。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驻守卢沟桥的就为37师吉星文团一部。北平失守后冯治安任第29军军长,此后先后为第十九军团司令、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等职,参加了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等,后一直坚守鄂西。

第29军38师师长为张自忠,山东临清人,抗日名将,为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军最高将领。张自忠原为冯玉祥旧部,第29军成立时任38师师长,1933年长城抗战时任第29军前敌总指挥。“七七事变”爆发后,张自忠受命与日军和谈因此而遭到误解,此后张自忠先后任第五十九军军长、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司令等职,参加了临沂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1940年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

第29军132师师长为赵登禹,山东菏泽人。赵登禹是著名抗日英烈,长城抗战时为37师109旅旅长,曾亲率大刀队击退日军,有“大刀将军”之称。长城抗战后,赵登禹因功升为132师师长,“七七事变”后被宋哲元任命为南苑指挥官,与佟麟阁一起驻守南苑。1937年7月28日,日军进攻南苑,赵登禹将军与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

第29军143师师长为刘汝明,河北献县人。刘汝明是西北军“十三太保”之一,第29军成立后任副军长,长城会战后获“青天白日勋章”,后任29军143师师长。“七七事变”爆发时。刘汝明率143师驻守张家口,与进犯日军展开血战,南撤后143师扩充为第68军,刘汝明先后任第68军军长、第2集团军副司令、第2集团军总司令等职,此后先后参加了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常德会战等。

第29军第9骑兵师师长为郑大章,河北静海人(今天津)。郑大章曾为西北军著名将领,在中原大战中曾差点抓住蒋介石,1937年任第29军第9骑兵师师长,“七七事变”中曾被佟麟阁怒骂“四条腿跑得真快”,后任第1集团军骑3军军长,1940年投靠汪伪政府,成为汉奸。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七七事变抗日将领冯治安功绩不可磨灭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日本策划“华北自治”阴谋之际,地方性军政权“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宋哲元任委员长。日本特务机关,将29军及冀察政权首领们作了分类,计有“亲日派”、“知日派”、“抗日派”三类。冯治安不但被划为“抗日派”,还单独加戴“顽固抗日派”的帽子。日军经常制造挑衅事件。1936年6月,日军开始不断向二十九军官兵

  • 七七事变29军大刀队:英勇杀敌浴血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7月7日夜,守卫北平西南卢沟桥的第二十九军遇到日军挑衅和进攻,当即奋起还击,这次史称的“七七事变”开始了中国的全面抗战。消息传来,全国群情激昂,音乐家麦新在事变三天后便创作出著名的《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

  • 七七事变中宋哲元的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2月初,日本林铣内阁上台,立即宣扬不尚武的新政策。日本商界则频频伸出橄榄枝,派团访华,只谈经济,不谈政治。4月,日本外务省通过了《第三次处理华北纲要》,表示要"采用公正的态度...形成日中间的友好关系。"华北驻屯军也一反常态,主动和冀察当局改善关系,不仅史无前例地赠送二十九军十几门山炮,还

  • 七七事变历史影响及后世纪念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 七七卢沟桥事变29军伤亡惨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中国的东北三省。为了进一步发起全面侵华战争,日军陆续运兵入关。1936年,日军从东面、西面和北面包围了北平。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军于7月8日凌晨向宛平县城附近的卢沟桥发动进攻,日军全面侵华战争开始。日军进攻北平早有周密的军事计划,他们将目光瞄准了北平的南大门——

  • 七七事变宋哲元29军溃退:对日军抱有幻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七七抗战 1937年7月7日,驻守丰台的日军河边正三旅团第一联队第三大队第八中队进行夜间演习,当晚以丢失士兵为借口寻衅,二十九军军部下令死守阵地,8日驻守芦沟桥的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冯治安)步兵一一○旅(何基沣)二一九团(吉星文)第三营(金振中)打响抗日战争第一枪,9日蒋介石电宋哲元积极准备,谈判

  • 七七事变平津沦陷:李文田发起天津保卫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文田(1894—1951)字灿轩,1894年生于河南浚县,国民党二级上将、原第三十三集团军副司令。幼丧父,生活十分困难,由舅家供养。高中毕业后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于六期步科。李文田参加西北军后,曾任滦河兵工厂总监、团长、旅长等职。西北军失败后,坚持在山西练兵,拥护宋哲元重组二十九军,是八名共

  • 七七事变蒋介石下令全面抗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卢沟桥事变发生时,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正在江西庐山。1937年7月8日上午,他收到了宋哲元关于卢沟桥事变的电报。蒋介石的第一个反应是:全面战争可能真的来了。蒋介石复电宋哲元:宛平城应固守匆退,并须全体动员,以备事态扩大。此间已准备随时增援。无法确切地知道,至少在名义上是中国军政

  • 七七事变最大汉奸小人潘毓桂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华北巨奸潘毓桂,抗战胜利后遭国民政府逮捕。潘毓桂原本一审判处无期徒刑,但潘毓桂不服判决,提起上诉。1948年3月18日上午11时15分,南京高等法院刑事一庭庭长金世鼎,推事申屠宸、胡连云,书记员曾鸣秋开庭宣判。判决书认定潘毓桂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处死刑。褫夺公权终身,全部财产除酌情留给家属生活必

  • 七七卢沟桥事变整体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日军挑衅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22时40分,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立即强行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