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不韦如何游说秦国

吕不韦如何游说秦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515 更新时间:2024/1/19 14:19:08

吕不韦在历史上第一次去秦国是做什么呢?今天就来介绍一下吕不韦如何游说秦国。

吕不韦先去拜访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献上好礼,然后说:“阁下可知?阁下罪已至死!您门下的宾客无不位高势尊,相反太子门下无一显贵。而且阁下府中珍宝、骏马、佳丽多不可数,老实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如今大王年事已高,一旦驾崩,太子执政,阁下则危如累卵,生死在旦夕之间。”

阳泉君大惊。吕不韦又道:“小人倒有条权宜之计,可令阁下富贵万年且稳如泰山,绝无后顾之忧。”阳泉君赶忙让座施礼,恭敬地表示请教。

吕不韦献策说:“大王年事已高,您姐姐华阳夫人却无子嗣,有资格继承王位的子傒继位后一定重用秦臣士仓,到时候华阳王后的门庭必定长满蒿野草,萧条冷落。现在在赵国为质的公子异人才德兼备,可惜没有母亲在宫中庇护,每每翘首西望家邦,极想回到秦国来。王后倘若能立异人为太子,这样一来,不是储君的异人也能继位为王,他肯定会感念华阳夫人的恩德,而无子的华阳夫人也因此有了日后的依靠。”

阳泉君说:“对,有道理!”便让吕不韦进宫与华阳夫人谈话。吕不韦谈及异人聪明贤能,所结交的诸侯宾客,遍及天下,常常说“我异人把夫人看成亲母一般,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和夫人”。夫人非常高兴。

吕不韦乘机又让华阳夫人姐姐劝说华阳夫人道:“我听说用美色来侍奉别人的,一旦色衰,宠爱也就随之减少。(“以色侍人者,色衰而爱弛”出处)现在夫人您侍奉太子,甚被宠爱,却没有儿子,不趁这时早一点在太子的儿子中结交一个有才能而孝顺的人,立他为继承人而又像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他,那么,丈夫在世时受到尊重,丈夫死后,自己立的儿子继位为王,最终也不会失势,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句话能得到万世的好处啊。

不在容貌美丽之时树立根本,假使等到容貌衰竭,宠爱失去后,虽然想和太子说上一句话,还有可能吗?现在子楚贤能,而自己也知道排行居中,按次序是不能被立为继承人的,而他的生母又不受宠爱,自己就会主动依附于夫人,夫人若真能在此时提拔他为继承人,那么夫人您一生在秦国都要受到尊宠。”

华阳夫人听了认为是这样,就趁安国君方便的时候,委婉地谈到在赵国做人质的异人非常有才能,来往的宾客都称赞他。接着就哭着说:“我有幸能填充后宫,但非常遗憾的是没有儿子,我希望能立子楚为继承人,以便我日后有个依靠。”安国君就和夫人刻下玉符,又送好多礼物给在赵国的异人,请吕不韦教导他,因此异人的名声在诸侯中越来越大。

吕不韦

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滑县)人。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国丞相,姜子牙23世孙。

早年经商于阳翟,扶植秦国质子异人回国即位,成为秦庄襄王,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受到嫪毐集团叛乱牵连,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探秘古代人谈恋爱的方式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几千年的古代,男女是高度不平等的,男女婚配,讲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多数男女婚前都没有见过面,全凭媒婆的一张巧嘴与父母的判断……爱情,是一个千古永恒的话题。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爱情。在中国历史上,爱情故事层出不穷,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焦仲卿与刘兰芝殉情,牛郎与织女“天河会”,七仙女与董永

  • 七七事变29军将领佟麟阁壮烈殉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抗日同盟军被迫撤销后,宋哲元回察主政。佟麟阁深感抗日之志未遂,而山河破碎,国运垂危,不胜悲愤,于是退居北平香山寓所,与家人团聚,奉养双亲。寄情于研读圣经、周易,写字、摄影、打猎,以待报国时机。在隐退期间,宋哲元再三敦请佟麟阁出山,负责军事。第二十九军的师长冯治安、赵登禹、张自忠、刘汝明等亦联袂相邀。

  • 七七事变29军副军长佟麟阁阵亡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演习,以搜查"失踪"士兵为名,进攻宛平城。驻防在此的29军37师219团奋起抵抗,卢沟桥事变爆发。此时,29军军长宋哲元正在山东乐陵为父亲修陵墓,军务暂由佟麟阁代理。同在军中的还有著名抗日将领张自忠。日军对卢沟桥的进攻在7月8日清晨5点左右。当时,日军的炮火

  • 七七事变29军五位师长:一人殉国一人被骂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迅速沦陷,1932年日本扶持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后仍不满足于反而相继在上海、华北等地制造事端妄图将华北变成第二个东北进而吞并中国。1933年,日本占领热河后向长城沿线进攻遭到我军民顽强反击,之后日本逼迫国民政府签订《塘沽协定》,1935年国民政府又与日本签订《何梅协定

  • 七七事变抗日将领冯治安功绩不可磨灭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日本策划“华北自治”阴谋之际,地方性军政权“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宋哲元任委员长。日本特务机关,将29军及冀察政权首领们作了分类,计有“亲日派”、“知日派”、“抗日派”三类。冯治安不但被划为“抗日派”,还单独加戴“顽固抗日派”的帽子。日军经常制造挑衅事件。1936年6月,日军开始不断向二十九军官兵

  • 七七事变29军大刀队:英勇杀敌浴血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7月7日夜,守卫北平西南卢沟桥的第二十九军遇到日军挑衅和进攻,当即奋起还击,这次史称的“七七事变”开始了中国的全面抗战。消息传来,全国群情激昂,音乐家麦新在事变三天后便创作出著名的《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

  • 七七事变中宋哲元的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2月初,日本林铣内阁上台,立即宣扬不尚武的新政策。日本商界则频频伸出橄榄枝,派团访华,只谈经济,不谈政治。4月,日本外务省通过了《第三次处理华北纲要》,表示要"采用公正的态度...形成日中间的友好关系。"华北驻屯军也一反常态,主动和冀察当局改善关系,不仅史无前例地赠送二十九军十几门山炮,还

  • 七七事变历史影响及后世纪念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 七七卢沟桥事变29军伤亡惨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中国的东北三省。为了进一步发起全面侵华战争,日军陆续运兵入关。1936年,日军从东面、西面和北面包围了北平。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军于7月8日凌晨向宛平县城附近的卢沟桥发动进攻,日军全面侵华战争开始。日军进攻北平早有周密的军事计划,他们将目光瞄准了北平的南大门——

  • 七七事变宋哲元29军溃退:对日军抱有幻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七七抗战 1937年7月7日,驻守丰台的日军河边正三旅团第一联队第三大队第八中队进行夜间演习,当晚以丢失士兵为借口寻衅,二十九军军部下令死守阵地,8日驻守芦沟桥的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冯治安)步兵一一○旅(何基沣)二一九团(吉星文)第三营(金振中)打响抗日战争第一枪,9日蒋介石电宋哲元积极准备,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