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四平会战真实历史

四平会战真实历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883 更新时间:2024/1/24 3:33:21

由于东北沦陷的比较早,当二战的战火蔓延到全中国的时候,东北反而保护了下来。所以等到二战胜利的时候,东北却成为当时国内重要的战略地区,一时间引起国民党和共产党的争夺。尤其是当时正值重庆谈判时期,只要是谁能争下东北,在谈判桌上就会增加一分底气。当时的中共中央指示东北局:“总之,竭尽全力霸占全东北,万一不成,亦造成对抗力量,以利将来谈判。”高岗还说:“‘钩子(屁股)靠着苏联,只要把脸面前海上陆上几个口子一堵,东北就是我们的了!”

四平保卫战的总指挥是林彪元帅;1946年3月到1948年3月,国共两党为经略东北,在东北腹心的战略要地进行了四次大战,其中发生在1946年的四平保卫战,以作战规模之大,作战时间之长,战况之惨烈为中外所瞩目。由于四平得失事关中共在东北的最终前途,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亲临前线,在这座宅院里,驻扎了一个多月,指挥了这场中外闻名的四平保卫战。这场战事,在林彪的军事生涯中,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全面抗战期间,中国绝大多数地区都遭受严重损失,反倒是最早被日军侵占的东北未受战火波及,而且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因此成为两党觊觎的战略要地,也是此次战役主要起因。抗战胜利后,苏联政府和国民党达成秘密协议,由国民党军队接手东北,因此解放战争初期,国共两党一方面在重庆进行桌面谈判,另一方面暗中角力,争夺全国战略要地,特别是东北地区的局势非常紧张。

当时林彪党中央发电报,说四平之战难度太大,对手是自己在黄埔军校的老大哥杜聿明,这个人以机械化部队指挥最为擅长。主攻的新一军和新六军又是当时中国最精锐的部队,因为这两支部队不仅是美式装备,更重是是美国人以美式军训方式培养出来的,在缅甸可以和日本人正面一比一对抗的军队。

因此林彪的意思是没有必要血拼,要保存有生力量,直接转入东北的农村去坚持游戏战,建立根据地。放弃和中央军在城市的攻坚战,这更有利于中央军机械化部队的发挥,对于东北民主联军来说,会伤亡太大。林彪未能攻下四平,初期战场表现一般,然而林彪终究还是表现出了他不俗的一面,他痛定思痛,认真总结了失败的原因,分析出失败的根源在于只知己,不知彼。

因为当时的东北联军通讯条件差,林彪就骚扰国军,缴获电台,虽然有了电台,但是没有情报,情报这个问题后来交给了特工之克农来解决了。特工的到来,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得知林彪需要情报的消息以后,李克农立刻发掘自己在东北的内线情报员赵炜,此人是国军的少将参谋,主管的正是机密室,基本上整个国军的东北军力部署他都知道。

面对拥有兵力、装备、训练、乃至后勤等全面优势的国民党军队,以寡敌众,以弱击强的东北民主联军奋起抵抗,给国民党军队以极大杀伤,但是,由于四平无险可守,再加上我军装备落后,战事对东北民主联军极为不利,阵地接连失守。

最终,在廖耀湘的新六军占领塔子山后,由于战场形势极为不利,在四平保卫战爆发一个多月后,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各部队撤出了战斗,国民党军队在19日正式占据四平街。四平保卫战,杜聿明率领的国民党军队取得了胜利,占据了四平。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巴黎和会不签字的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不签字在利益层面上并没有作用,只是政治博弈和民族自尊心的结果况且真要说起来的话,在和约上签字能获得的利益反而更多。但是决定拒绝签字的不是北京政府,而是外交代表团。那么为什么代表团决定不签?最主要的因素是因为国内的民意和全权代表中反对签字居多,因为国内的政治斗争,和约的签订与否其实已经脱离了正常政

  • 四平战役国民党战败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驻东北苏联军队北撤归国,使东北之争失去了外交制衡,国共军队爆发了新一轮更大规模的军事冲突,战火由南向北终于蔓延到扼守着东北腹心的咽喉要地四平街,并在这里缠绕成战争的死结。四平地处东北松辽平原腹地,在沈阳、长春之间,是连接东西南北铁路和公路的交通枢纽,又是粮谷集散地,所以历来为兵家

  • 四战四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四战四平是东北解放战争期间,1946年3月至1948年3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同国民党军队在四平街(今吉林省四平市)的四次作战。第一次作战为四平解放战,是东北民主联军为了夺取战略要地四平,同驻守在四平的国民党军队展开的战斗。第二次作战为四平保卫战,是国民党新一军全面进攻四平,东北民主联军守城部

  • 四平保卫战共产党指挥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四平保卫战共产党的前线最高指挥官是林彪,最高决策者当然是毛主席;国军方面的前线最高指挥官是杜聿明,最高决策者当然是蒋介石。这场战役实际是国共双方争夺东北地区控制权的一场战役,最终以我军保卫四平失利,全面撤退告终,但这只是双方上半场的一次较量,在东北战场笑到最后的仍是我军。全面抗战期间,中国绝大多数地

  •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屈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00年前,中国作为参战国凭劳工支援不仅对协约战胜同盟国起到关键作用,换来的一战后巴黎和会的地位,更使中国融人到国际体系之中,成为国际新秩序中的一员。当听到协约国胜利消息时,蔡元培曾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振臂高呼“劳工神圣!”“劳工万岁!”。然而,在巴黎和会上,日本借美、法、俄等国的支持,以强盗逻辑强

  • 张学良与九一八事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世界经济危机的环境下,在南满拥有铁路特权的日本和长期处于内战状态的中国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升高了。1931年7月6日,张学良电告东北政务委员会说:“此时如与日本开战,我方必败。败则日方将对我要求割地偿款,东北将万劫不复,亟宜力避冲突,以公理为周旋”。9月6日张学良又致电臧式毅、荣臻:“对于日人,无论其

  • 九一八事变事件整体经过:起于日本挑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日军挑衅 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虎石台独立守备队第2营第3连离开原驻地虎石台兵营,沿南满铁路向南行进。夜22时20分左右,日本关东军铁路守备队柳条湖分遣队队长河本末守中尉为首一个小分队以巡视铁路为名,在奉天(现沈阳)北面约7.5公里处,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800米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

  • 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历史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过去长期以来都说九一八事变时东北军之所以不抵抗,是因为蒋介石给张学良下达了不抵抗的命令,以张学良部下为主的一些人在回忆录中也多次提到这点。但是随着海峡两岸各种史料的披露,尤其是当事人张学良晚年自由时开口说话,可以发现,这些所谓蒋介石给张学良下达不抵抗命令的说法多是空口无凭且经不起史料验证的。1991

  •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的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学良晚年多次谈及九一八事变的不抵抗责任问题。他反复说明,九一八事变时下令不抵抗者,是他自己,而不是国民政府中央。他是在获得自由的情况下谈这一问题的。1990年,日本广播协会采访张学良时,张学良说:九一八事变时,“我认为日本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所以我下令不抵抗命令。我希望这个事件能和平解决。……

  • 九一八事变三大社会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