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夏承焘在词学方面有着怎样的研究?有着怎样的特点

夏承焘在词学方面有着怎样的研究?有着怎样的特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637 更新时间:2023/12/26 5:25:39

夏承焘先生词学研究的最大成就在于开创词人谱牒之学。20世纪以前,词学界对词人生平不予重视,史籍、词集中有关词人的传记多简约不详,各类杂书、笔记又往往传闻异辞,互相牴牾,或以讹传讹,不加考辨,以致许多词人身世茫然,无可究诘,不少作品亦因此隐晦不显,难以考稽。近代国维撰《清真先生年表》,为考订词人行实导夫先路。但系统开创词人谱牒之学,奠定现代词学之科学基石,实从夏先生开始。早在30岁前后,夏先生即专心致力于词人研究,他旁搜远绍,精心考辨,匡谬决疑,积年累月而成《唐词人年谱》十种十二家,由此唐宋词人生平事迹若绳珠联,清晰可辨,信实可靠,部分难解作品亦得到妥贴的诠释。十种年谱问世以后,在学术界引起极大反响。赵百辛先生盛赞“十种并行,可代一部词史”;唐圭璋先生则誉之为“空前之作”;日本学者清水茂教授撰指出:“今日研究词学,此必为重要参考书之一。”

除词人年谱外,夏先生在词学研究领域进行了多方位的开拓,取得了全面的研究成果。他的《唐宋词论丛》、《月轮山词论集》、《姜白石词编年笺校》、《龙川词校笺》、《词学论札》等都是承先后、卓有建树的经典之作。在词韵、词乐、词谱研究方面,夏先生致力尤勤,有关唐宋词声律的著述造诣精深,多有发明。在词集整理方面,夏先生对白石、龙川、梦窗、放翁词集及《词源》的笺校,功力深厚,成绩卓异;尤其是白石词笺校,疏解之精湛,考订之翔实,搜辑之宏富,无人能出其右,学术界推为“白石声学研究的小百科全书”,确非虚誉。在词学评论方面,夏先生既吸收了旧词论的精华,又突破了旧词论的局限,目光如炬,阐发透辟,昭示了现代词学理论的发展方。他对唐宋词发展脉络、表现形式的综述,统摄全局,精密周详;对易安、白石、稼轩、龙川、放翁等词家的评论剖析,独具只眼,迥出时流。

夏承焘先生还以其出色的诗词创作印证并丰富其词学理论。其《天风阁词集》前后编作为当代不可多得的词集,显示词人出入白石、稼轩、遗山、碧山诸家,取精用宏,兼具独特个性与时代特色。

夏承焘先生对于中国当代词学建设所做的贡献是相当卓著的。与前辈词家、词论家及同辈词家、词论家相比,无论是词学考订、词学论述,或者是词的创作,先生都有独特的建树:

在词学考订方面,先生是尊体派的中坚力量。他既继承了前辈词学家的未竟之业,又有所增添、发展。尤其是谱牒考订,更是硕果累累。如果说,王鹏运、朱孝臧为中国词学创立了校勘学,那么,先生就是词学谱牒学的奠基人.而且,先生还将考订工作推进词乐领域及词法领域,他“对于唐宋词之声律,剖析入微,前无古人”,47他的词例归纳,将为后来者打开无数法门。先生在词学考订上的独特建树,对于中国词学建设所起的作用将是无法估量的。

在词学论述方面,先生善将词学考订中的某些成果体现到作家作品研究中去,不仅使先生的论述具有超越时流的优势,又为反思、探索阶段对于思维模式及研究方法的思考提供借鉴,先生的独特建树是具有一定超时价值的。

在词的创作方面,先生不以尊体自限,而是兼收并蓄,再造新体。即,他不仅“妄意合稼轩、白石、遗山、碧山为一家”,而且“欲合唐词宋诗为一体”48。在这点上讲,先生可称为尊体派中的“左派”。因此,在当代词坛,先生的瞿髯词是一般作者所难以企及的。

以上三个方面,既是先生为中国词学发展所增添的新内容,又是先生的真传。当然,经过六十几年的努力,先生并未能将其全部工作进行完毕,所谓未竟之业,这是需要后来者进一步加以继承与发展的。但是,作为“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他的名字将永远与中国当代词学联在一起。

标签: 夏承焘文学家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吴昌硕曾交代子孙家里一定要珍藏好蒲华的书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蒲华,历史解密

    因下笔有奇气,吴昌硕曾交代子孙家里一定要珍藏好蒲华的书画海上画派是清同治到光绪年间在上海形成的一个由100多位画家组成的画派,艺术上具有鲜明的个性。其中,蒲华作为“海上画派”开山人物之一,尤为黄宾虹所心折,并称赞其为“海派第一人”。蒲华以其墨竹闻名于世,既继承传统的精神,也不为自身旧貌和前人经验所囿

  • 李隆基对付韦后的时候,为何要先得到太平公主的支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隆基,唐朝,历史解密

    武则天作为我国古代女性登上皇位的第一人,建立了很多的功勋,但同样也留下不少的问题。比较显著的就是在唐中宗复位之后,韦后和安乐公主竟然想要效仿武则天,再次成为女皇帝。这样的结果李唐宗族自然不愿意,于是李隆基就和太平公主一起发动了政变。那为何在政变之前,李隆基要得到太平公主的支持,才能成功呢?在中宗朝的

  • 揭秘:明四家的艺术风格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四家,明朝,历史解密

    明四家,又称吴门四家,是指四位著名的明代画家: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此一名称,是相对于"元四家"而来。由于他们均为南直隶苏州府人,活跃于今苏州(别称"吴门")地区,所以又称为"吴门四杰"或"天门四杰"。自沈周开创,以四人为代表的吴门画派,基本上被认为是继承元四家的文人画传统接续下来的体系,自晚明

  • 改变历史的“谷登堡革命”,书籍的历史才正式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世界,历史解密

    从很多方面来说,纸的发明都可以与钢铁和纺织的发明相提并论,人们甚至以纸的消耗量来衡量文化的发达程度。就纸文化而言,中国先拔头筹,最早实现了文字载体的轻质化和低成本化。可以这样说,没有纸也就不存在真正的“书”,只有当纸取代甲骨、石头、青铜、竹木、丝帛、兽皮、泥土和纸草,而成为文字新载体后,书籍的历史才

  • 东汉末年贾诩的一个建议,竟改变了东汉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贾诩,三国,历史解密

    说起三国的谋士,很多朋友能够想起很多名字,比如诸葛亮、贾诩、郭嘉、程昱、荀彧、鲁肃等等,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而在三国第一谋士这个称号的归属上,很多朋友的意见可能不一致,毕竟每个人的喜好和评价标注不一,尽管如此,很多人对于贾诩的智谋还是非常认可的。《三国演义》中有个印象深刻的情节,那就是刘备在跟关

  • 南明拥有大半个领土,却严重内耗18年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南明,历史解密

    公元1644年,明末农民起义军统帅李自成率大顺军攻陷北京,崇祯帝在煤山自缢,与此同时,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投降,清军在摄政王多尔衮的带领下入关。在很多历史课本中,明朝的历史就此终结,大多数作家和读者都选择性的无视了南明,至于原因,网上一位答主的回答一直记忆犹新。想多活几十年的作者一般不愿意写南明,

  • “八百里加急”究竟有多快?快到土匪不敢打劫?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电视剧里经常会出现八百里加急这种情节,送信的士兵在拿到紧急情报后,会像赶着投胎一样策马狂奔,长时间骑马式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一路上送信的士兵不论身体还是心理都会受到巨大的考验。抵达目的地时往往会疲惫的从马背上摔下来不省人事,有时甚至会直接猝死。因此古代人只有在非常紧急的时候,才会使用八百里加急传送信

  • 揭秘:韩信为什么离开项羽投奔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韩信,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项羽刘邦的楚汉之争非常精彩,刘邦原本处于弱势,被项羽分封在巴蜀之地,用四道封锁线牢牢捆住。但后期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逐步扭转了局势,最终垓下之围十面埋伏,逼得西楚霸王乌江自刎。刘邦总结他的成功关键是善于用人,尤其是用好了汉初三杰:张良、萧何与韩信。并指出项羽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有效笼络住人才。韩信原来

  •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有哪些轶事趣闻?关于她的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美国作家,历史解密

    造访八路军1938年1月,她跋山涉水来到山西五台山八路军总部,采访了朱德、彭德怀、贺龙、刘伯承等人。对于亲自跑来迎接她的总司令朱德,她描写为“一个满身尘土、灰蓝色打扮,朴素得像个农民的人”。斯特朗在八路军总部住了十天,每天与指挥员、普通工作人员一起进餐、交谈,向他们询问了解敌后抗战的情况。她根据这些

  • 朱元璋问刘伯温何时登基最佳,他为何说正月初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伯温,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有非常多的奇人异事,无论在任何朝代都有一些人出来辅佐君王。最后帮助帝王成就一番霸业。看过三国的朋友都知道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故事。最终,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国,形成三国鼎立的局势。可是在历史上还有另一个人也非常出名,人们经常拿他和诸葛亮相提并论,这个人就是明朝的.刘伯温,读过明史的朋友